不是看不起当官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47:31
    不是看不起当官的
2009年07月20日 16:49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第八•十一)

  周公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是周武王姬发的兄弟,名叫“旦”,所以,他老人家有一个特别容易让人误会的名字:姬旦(鸡蛋)。

  “鸡蛋”的封地在“周”这个地方,所以也被叫做“周公”。周公很了不起,他老人家的事迹我们以后有机会再介绍,这里只说一点,周公可以说是儒家始祖,也被尊称为“元圣”,也就是最早的圣了。

  虽然周公是高干子弟,但能做出影响千年的大事来,没有才能是不行的。不过,老爷子说,即便拥有了像周公那样的才能,如果你这个人“骄”而且“吝”的话,那你的才能也就不值一提了。

  按照《四书集注》的解释,“骄”的意思是“矜夸”,也就是骄傲,北京人也叫“得瑟”。“吝”呢?就是“鄙啬”,按照钱穆的说法,是“私其才不以及人”。一边“得瑟”,一边还“藏着掖着”,这就是老爷子说的“骄且吝”。

  什么样的人会“骄且吝”?首先看“骄”。一般“骄”的人,除“天生丽质”“不骄不舒服”外,大多因为有“值得”骄傲的地方,如钱多得用卡车装,或论文抄袭都能当市长。在“资本”的催动下,尾巴翘起来了。

  再来看“吝”,跟平时所说的“小气”是有区别的,这里的“吝”,强调的是你看不得别人比你好,比你牛,因此你就把自己知道的、会的都藏起来,不与人分享,乐呵呵地看着别人犯错误、走歪路。

  那么,哪类人群最能集中体现“骄且吝”这个毛病?还是官员或者说政府领导人。倒不是看不起领导人,而是老爷子在这里拿周公做例子,明显想说的就是当官的。

  当了官,虽然名义上是“公仆”,虽然口号上要喊“为人民服务”,但不论是谁都心知肚明,当官的大权在握,高高在上,牛气冲天。下面的百姓,不是看其脸色,就是拍其马匹,从没下过地种过田,来到过陇间,还装模作样地指导劳作多年的老农民种田,不是扯淡吗?但扯淡归扯淡,老农只好听着,还要不时的夸几句:“领导水平正高啊!”

  这种氛围下,几乎想不“骄”都不行。而当官的最怕丢官,所以时刻都得提防着,手下人有比自己厉害的,就压制,自己知道的东西,就藏着掖着,等属下犯了错,才过去拍拍人家肩膀,说:“小鬼,好好干!”

  因此,老爷子才说,对官来说,不论有多大的才能,多深的心机,最要紧的是不能“骄且吝”。一旦犯上这个毛病,那多能干都没用了。

  可惜,几千年来,中国官场上也没见到几个像周公那样“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领导。品德与官位,似乎常常呈现反比例“惨状”。于是,后世的儒家们就开始多方想办法来阻止这种情况发生。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并设计了一整套制度化的东西来实现政治的清明,后来被他的弟子韩非子拿去发展成了法家。汉朝时候董仲舒引入“天人感应”,以天来牵制帝王,以帝王节制官员,并创立了各种制度和体制来实现分权与牵制。

  正是这样的努力和设计,让中国文明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统一。不过,其间浮浮沉沉、风霜雪雨,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有德者并不一定在位,寒窗十年的书生,几年官场磨砺,难保不成为贪官一枚。无奈之中,老爷子当年的这句感叹,仿佛还言犹在耳。

  老爷子也明白,要想有周公之才,已属于非常难得;在此基础上,还要有周公之德,就难上加难。因此,他在叹息之余,才会全身心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教育事业中去,成为中华文明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个“灵魂的工程师”。

  (摘自美国《侨报》 作者:王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