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比较(犍陀罗时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30:41
 

                                                                      犍陀罗佛像的缘起与造型艺术鉴

 佛学是一门慧学。学佛的修行过程中,对佛像的顶礼有着相当严格的仪轨体制。于是许多“槛外之人”在欣赏了佛教文化里工艺精妙的佛像之余,难免生出疑问:这种对人造偶像的膜拜意义何在?它对提升生命智能究竟有何帮助?于是在对佛像造型的缘起及其艺术进行论述之前,就有必要简单阐述一下“拜佛”作为佛教修为基本手段的佛理和依据。

    佛教修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破除“我执”和“我见”。将我们在贪、嗔、痴、疑、慢中孳生的执着心放下;将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意感知世界而获得的表像打破。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改造过程。佛教当中用“熏染”一词来表述其修为的漫长和渐变的特征。这里面,提升对于佛的“信靠”和对于觉者智能的“恭敬心”,是完成这项修行的重要基础。而顶礼佛就是对于“信靠”和“恭敬心”这两个见地的一种有效而必须的修行方法。

    所以,每一次的膜拜,就是对于“我执”的一次发现,对“我见”的一次批判。它提示你用觉者的智能来修正你的见地,柔软你的心地。让你在谦卑和恭敬当中熏染出智能心和慈悲心,在漫长而又短暂的生命历程中,追求“明心见性”的大自在和大解脱!

 

 

  • (相关图一)


    (相关图一)

     
    (相关图二)

    公元前6世纪末期,释伽牟尼在古代印度创立了佛教。印度的犍陀罗地区后来被确认为佛像造型艺术的起源地。今天的地图上,古印度的犍陀罗应该包括如下地区:以巴基斯坦北部的白沙瓦为中心,西北到阿富汗的哈达,东南到印度河东岸的塔克西拉,北到斯瓦特。犍陀罗东西宽200多公里,西北群山矗立,东南是温暖的印度河谷底。

    古印度时期的犍陀罗一直是丝绸之路的要冲。公元前4世纪,当亚历山大把广阔的中亚地区变成了罗马帝国的殖民地后,希腊文化也沿着丝绸之路随之传入印度,以犍陀罗地区为核心进行传播。公元1世纪,月氏人的贵霜部落统一了全族,他们占领了犍陀罗地区,并开始在古印度版图上全面扩张,建立了一个持续长达五个世纪的贵霜王朝。贵霜王朝时代,希腊文化已经非常盛行。贵霜王朝第二代王阎珍膏按照罗马帝国的金币规格铸造发行金币,第三代王迦腻色迦甚至还使用了希腊文字。希腊文明与当地的印度文明和贵霜族的伊斯兰文明相结合,孕育出瑰丽的贵霜文明。犍陀罗的佛像艺术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产物。

    现有资料表明,佛像产生于公元1世纪贵霜王朝统治时期的犍陀罗地区。公元1-2世纪是贵霜第三代王迦腻色迦王的统治时期。迦腻色迦王时代也是贵霜王朝的鼎盛时期,他在犍陀罗地区建都,并积极推广佛教,对其后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佛教史上与阿育王齐名。古罗马人为神话传说中的众神造像是希腊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希腊文明影响的贵霜族人在尊崇佛教的同时,也开始仿效希腊人的做法,用理想的人体像来表现佛。

    早期的犍陀罗佛像与真人大小相同,也许由于最初募求的工匠技艺直接承钵于古罗马,所以我们在犍陀罗佛像上可以清晰看到雕刻精致的西洋相貌——具有雅利安系欧罗巴人种的高鼻和上品的口形:鼻梁与眉脊连接,鼻翼窄,嘴小,嘴角深陷,唇形饱满。额中发迹前伸,两鬓有发,发由前向后梳,是波状缕发,发缕清晰。面部微有笑意,是佛陀特有的瞑想表情。

    创始期的犍陀罗佛像严格意义上是希腊神像的翻版,通常眼睛大睁,雕出眼球,而且蓄髭。后来很快就不表现胡须了,而且融入了佛传的精髓——表现佛陀入定觉悟中的瞑想表情。作为佛传的一个情节,“瞑想”的情形是表现释伽牟尼开悟的一个重要过程,犍陀罗佛像在表现瞑想方面很有特色:在佛像面部,让轮廓明确的眼睑半覆眼球,眼窝边缘曲线流畅,视线低垂,面容丰满安详。以此表现释伽牟尼开悟前的半眼禅定。

    犍陀罗佛像早期的头发为束发形肉髻,后来头发卷曲,制成了螺发状肉髻。佛衣样式通常为通肩衣,即希腊罗马服饰的一整块布的无袖衣,从右肩搭到左肩。衣纹技法与希腊雕刻近似,衣纹以左肩为起点,放射状伸向各处。衣服质料厚重。犍陀罗佛像发展到晚期,又逐步增加了表现佛陀露出双脚,或是袒露右肩的一些特点。

    犍陀罗佛像有立像、坐像和倚像等。立像中佛头微微前俯,两脚分立,重心靠近左脚,右脚似乎正在移动。这是传统的希腊雕刻的平衡姿态。坐像中佛陀多在方座上结跏趺坐,下摆垂于坐垫前,在方座上形成程度不同的悬裳。倚像分为普通倚像和交脚倚像两种,前者两腿相并,后者两腿交叉。另外,也能看到只有一条腿下垂的半跏趺像。

    大多数佛像头有光环,或者其它神人相。佛传中的32相,80中好表现在犍陀罗佛像当中,是手指和脚趾之间的幔网相、丈光相、肉髻相和白豪相。这些相在犍陀罗佛像身上都作为装饰,居于次要地位。

    犍陀罗佛像时代从公元1世纪一直辉煌到公元6世纪。除了佛像之外,还有大量的菩萨像。这些菩萨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持净水瓶的弥勒菩萨,其余皆为泛指的菩萨。菩萨是梵语,意思是“觉悟的人”。菩萨面相庄严,有胡须、高鼻梁,上身未着衣,下身着裙,肩部和臂腕部有多重装饰。发式复杂多样,发间有装饰。多数头有光环,或立或坐。

    照片中展示的这尊佛像直观看上去与斯瓦特峡谷(swat vellage)造佛的艺术风格颇为相似,但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后 ,专家们一致认为,这尊佛像是出于犍陀罗时代的一尊罕见的艺术珍品。

    犍陀罗佛像以石雕像最为常见,青铜铸像较少,而鎏金铸像则更为罕见。通常使用绿干枝岩和灰绿色云母片岩,还有在公元3世纪普及的灰泥作为材料。金属材料则因制作工艺复杂,金属价格昂贵导致订单的差别,故传世金属造像极为稀少,偶有出土也因为印度河流域附近土壤潮湿,铜质受到侵蚀而已失原有的样貌。

    根据高度精密及灵敏度的原子吸收法进行的金属分析报告显示结果,照片中这尊佛像是由一种罕见的多元锡青铜结合鎏金工艺制作而成的犍陀罗佛像,而且保存完好。
这尊佛像在以铜为主要的金属的情况下,锡的含量比例竟高达9.93%。普通含量均是1.5%以下,斯瓦特最高也才达到8.08%。该佛像铅和锌的含量也比其它铜制佛像高出2—3倍,是犍陀罗时期从当地最上乘的矿床中取材,时称杂那卡西。由杂那卡西所制的青铜皆称为利麻,根据青铜成色,分为红利麻、白利麻、黄利麻、紫利麻、黑利麻及花利麻。

    照片上这尊铜像铜制视觉呈为暗红色。包括有鎏金,鎏银和镶银等多种工艺。包括中国在内,青铜器的制法主要是用失去范模法,是一种使腊溶化的方法。在犍陀罗使用这种方法制作青铜佛像之前,失去范模法在铸造业已存在千年以上了。它的制作过程大致可细分为以下七个步骤:

    1.作蜡质模具

    制作佛像静观冥想后的雏型,启用佛像度量的标准,用蜡作成塑像的模子。

    2.粘土模子

    在蜡质模具上均匀覆盖粘土,再装上漏斗已供浇铸金属用。

    3.浇铸

    使蜡融化同时,把金属融化液从漏斗倒入加热的铸模里,然后敲打模子,使青铜像脱落出来。

    4.加工

    从铸造出来后的铜件,会有浇铸的痕道。这项工艺是要对佛像的痕道进行处理,打磨,雕刻填补佛像表面的缺陷,再经过细致的打磨抛光使表面平滑完美。

    5.鎏金

    运用物理方法,结合水银使纯金均匀牢固的粘连在铜质铸像上,后期也经常使用冷金涂绘在佛的脸上或脚上,使佛像更加高贵和神圣。

    6.镶嵌工艺

    镶嵌工艺早在古埃及时代就已经被王宫使用。希腊,波斯时代更是出神入化。希腊神像的眼睛多用银、玛瑙、贝壳和天青石等材质进行镶嵌,以此完美传达神像逼真、流动的神韵。犍陀罗佛像的发展后期同样借鉴了这一费力耗时、精益求精的造像工艺,在佛像的嘴和乳头及衣饰花纹中逐步采用镶嵌工艺,用各类贵重金属及五彩的天然宝石进行镶嵌,使佛像更华丽传神。

    7.铭文

    通常铜质佛像少有铭文,但也有布施行愿者将称颂佛光普照,顶礼于庄严的经文铭刻在佛像上。早期西域佛造像极少铭文,偶有刻款也是用类似石雕造像的手法,以钉子点凿的方式,刻出纹线组成文字。

    照片中这尊犍陀罗佛像,采用了除铭文以外的其它6种工艺精制而成。佛陀面容慈悲安详,端坐于怒放的莲花宝台上呈灵塔状,额头饱满、鼻梁高耸、下唇丰润饱满,下巴略收,抛出一道美丽的弧线,体现出自然完美的肉感。至今,我们都可以看到众多欧洲人仍遗传着这种圆润的下颌,也由此可见希腊文明对于东方犍陀罗佛像艺术的直接影响。

    从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出佛像发式的独特之处:以珍珠圆粒状匀称排列,两鬓自然向后延伸。这尊像与犍陀罗早期的波纹卷发已有不同,他的肉鬓发端有三股扇形火焰,这也是最为彰显犍陀罗艺术风格的特点之一,象征着佛陀的超凡智能与神圣的力量。这种由犍陀罗艺术独创的表现形式,在中后期佛像发展体系中逐渐趋于程序化,使佛像逐步脱离早期神人合一的自然主义风格,用火焰比喻佛陀非凡的神通和无量的光明,从而使佛像更加适用于崇拜。这种形象化表现智能的描绘方式,至今仍在南亚诸国的佛像铸造中被延续。

    照片中佛陀的面部体现着古罗马青年英秀俊朗的轮廓:饱满的额头下,鼻梁像钢刃一样从眉骨交接处挺直而下。双目微含于双眼窝中,下唇坚毅饱满略示微笑,双耳垂肩,耳廓挺拔优雅,耳垂中有环洞。显示佛陀慈悲,也说明早期雅利安人族有嗜好佩戴耳环的习惯。整个面部神态平静宁和,使人不自主地进入谧静的观想世界中。

    佛陀的领口“v”字型敞开,边缘镶滚着细致的花褶。通肩衣饰依佛陀双肩自然滑落。上臂与小臂自然舒展,向外展开,坐态舒适随和。犍陀罗艺术以后的佛像造像手臂则向身体内收紧,双肩也逐步变宽,形成基本固定的制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