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出一佛 像是一家【犍陀罗艺术】 --------比较图片(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6:46:50
佛陀说法《佛陀说法》(石雕)  【名称】佛陀说法
  【类别】雕塑、石刻
  【年代】约公元2~3世纪
  【原属】印度
  【简介】
  此雕像出土于犍陀罗,现藏今巴基斯坦北部的白沙瓦博物馆。
  犍陀罗时期的雕刻的最大变化,是将佛陀或佛教中被视为圣者的本像单独制成雕像,打破了以往佛教艺术的禁忌--认为佛陀是无形的,不可用各种有形的形象予以再现的说法。从雕刻的美学倾向看,初期的犍陀罗雕像有希腊罗马艺术的影响。或者如有的学者所说,犍陀罗艺术是希腊罗马艺术的东方的一个支流。可是到了后期,由于大量掺合了本地艺术家的美学趣味,艺术上则益趋于民族化。
  这时期的佛像已被定型化。这种定型化在古代正是宗教哲学的思想反映。作为至高无上的佛陀形象,他是大彻大悟,悲天悯人的思想体现者;他超凡脱俗,忘情于世事纷争,可又要体现对万民的慈悲为怀心理。这是宗教哲学中两相矛盾的主题。佛陀说法像作为佛经故事的形象体现,似乎掩盖了这一对相互矛盾的主题。盘腿而坐是说法形象的传统形式。此雕像约作于公元2~3世纪左右,系由片岩石雕成,它也是犍陀罗艺术中最好的一尊佛像。
  佛陀身上薄如蝉衣的僧服褶纹密集,使佛陀的形体毕现无遗。初期的佛陀是穿右肩袒露的袈裟的,两手作说法手势(佛的手势称手相Mudra,也即手印。在佛教中有严格的规定和特定的含义,常有禅定印施与印施无畏印论辩印转法轮印指地印合掌印等等。此像为转法轮印Dharmachakramudra,即双手置于胸前,手指屈伸,左掌心朝上,右掌心向内,以左拇指与食指触另一手的两指)。佛陀的坐势,一般最多是坐莲花座,它是印度式的。此处尚未制成莲花座,以蒲团为垫,但两腿交叉,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这是早期的作法。在佛像的基座上,还雕刻着礼佛的浮雕场面。基座四角以狮兽形象为座腿。
  这件作品典型地反映出犍陀罗艺术早期的雕刻特征。那时的佛像眼睛还未低垂,而是睁眼凝视前方,作澄思静虑之态,于温雅之中显露内心的充实感。佛陀的体魄壮实健美,肌肉部分未予夸大,而是如实表现。 所谓说法,据佛经说,释迦牟尼于35岁那年修成正果后,先在波罗奈(Varanasi)城鹿野苑向其侍从阿若陈如等五人说法,此即是佛教所谓的说法的开端。以后佛陀一直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进行传教,并组成适应传教的僧团,始奠定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由此看来,佛教的说法就是讲经,传道,或从事某种宗教哲理的探讨。在艺术形象上,以这一尊佛陀的姿势为最正宗。        高贵而沉静内省、 印度犍陀罗时代的佛像, 阿育王死后,曾经辉煌一时的孔雀王朝也就随之瓦解,接下来的便是统治印度一百余年的巽伽王朝。这个王朝的诸位帝王都信奉婆罗门教,但他们对佛教采取宽容政策,阿育王开创的佛教艺术也得到了发扬光大。印度早期佛教的几座重要的纪念物都建于巽伽王朝,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巴尔胡特和桑奇的窣多波。窣多波意为佛塔,是用来收纳佛陀遗骨、遗发、遗齿的建筑物,其形制是用砖石砌成半圆球型,周围修筑栏楯及石门,栏楯和石门上一般都刻有浮雕。浮雕的内容主要是佛传故事和本生故事,其目的在于装饰佛塔的同时给前来参拜的人们予以图像的教育作用。公元1世纪前后,由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王朝也是印度历史上一个强盛帝国,它的领土从印度西北部一直拓展到恒河流域。在贵霜时代,早期的佛教即小乘佛教已向大乘佛教转变,普渡众生的思想深入人心。另外,贵霜帝国统治土地中的许多部分曾是亚历山大帝王的东方领土,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这样,佛教艺术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迎来了大造佛像的兴盛时代。在贵霜王朝统治下的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和北印度的马土腊最先打破了印度早期佛教雕刻只用象征手法表现佛陀的惯例,创造出了最早的佛像,这离佛教最初的创立已有了。                                            丰乳细腰,体形成S形,此所谓犍陀罗艺术风格。 犍陀罗的佛像基本上是仿照希腊、罗马神像创造的一种希腊式的佛像,造型高贵冷峻,衣褶厚重,强调沉静内省的精神刻画。 头部造型非常接近希腊雕刻中的阿波罗,脸型轮廓分明,面貌清秀典雅,鼻梁笔直修挺,眉毛细弯呈月牙形,眼窝较深,半闭的眼睛流露出深思内省的神情;嘴唇很薄,下巴丰满,耳垂拉长,顶上的发髻如同锥状塔形发髻,前后可饰物。犍陀罗的这种佛像造型对后来的中国佛教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从新疆一直到云冈的许多佛像造型中可以找到大量的例证; 造型雄浑,常常是薄衣透体,追求一种健康裸露的肉体表现,佛陀脸型偏圆,面颊饱满,眉毛隆起,弯若弓形;双目圆睁,正视前方,有点咄咄逼人的态势, 犍陀罗佛像的那种双目微闭的安详神态形成鲜明对比。其衣着也已不是那种衣褶厚重的罗马式长袍,而是轻薄欲飘的袈裟,通体传达出一种充满血肉和力量的强烈的生命感。另外,在南印度的阿马拉瓦蒂,佛教雕刻则更纯粹地继承了印度本土的艺术传统,造型纤细柔美、神态活泼生动。      佛教艺术也臻于鼎盛。笈多时代的佛教雕刻,在继承贵霜时代雕刻传统的基础上,遵循印度本民族的古典主义审美理想,创造出了一种纯印度风格的笈多式的佛像,它在高贵单纯的肉体塑造中熔铸了深思冥想的宁静精神,使灵魂和肉体在美的意义上得到高度的统一,代表着印度古典主义艺术的最高成就。          佛教美术在印度,最早出现于阿育王时代(公元前三世纪)。阿旃陀石窟的壁画也是在公元前后开始的。其题材内容多是佛本生故事和佛传(佛的一生事迹)故事。佛的形象最早出现在公元一世纪末的印度西北犍陀罗地方(今巴基斯坦北夏华一带)。犍陀罗曾一度在马其顿的亚历山大王的统治之下,因而流行着希腊人的艺术。原在中国西北部的大月氏族,因被匈奴族所迫,在西汉时代逐渐转移,最后迁移到中亚的阿姆河以南地区,建立了贵霜王朝。公元一世纪末,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提倡佛教,这时也就产生了所谓“犍陀罗派”的佛像雕塑和绘画。西欧资产阶级学者当最初在犍陀罗地方发现了这种风格圆熟的古代大月氏人的艺术品以后,就断定犍陀罗艺术是希腊艺术的支流,而且是亚洲各地佛教艺术的始祖。但逐渐增多起来的考古发现,日益证明这个论断是过早的。大月氏人的美术在风格上和时代划分上,就不是单一的,而各地的佛教美术也都有自己的浓厚的特色。亚洲各地佛教美术流传有其一定的复杂性的。        

犍陀罗艺术-正文

       以犍陀罗地区为中心的佛教艺术。其范围相当于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犍陀罗地区曾为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公元前 4世纪,犍陀罗成为亚历山大帝国的一部分。印度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曾派僧人来这里传布佛教。其后,它又归属于希腊人建立的巴克特里亚王国。巴克特里亚诸王全面推行希腊化政策,影响了这一地区文化艺术的面貌。犍陀罗艺术萌发于公元前 2世纪。米南德的钱币上有象征佛教的法轮标志。但那时还没有出现佛像。
  公元 1世纪上半叶,丘就却在大夏故地建贵霜帝国。至迦腻色伽在位期间,其国都亦迁至犍陀罗地区的富楼沙城(今白沙瓦)。他重视文化艺术事业,提倡佛教。犍陀罗遂成为西北印度的佛教中心,佛教艺术得到更大的发展。大约从 1世纪开始,艺术家打破过去艺术作品不能直接表现佛陀的禁例,仿希腊神像创作大量具有希腊、罗马艺术特色的佛像作品,后世的考古学家即以它的出土地点命名为犍陀罗艺术。实际上,它是一种在当地民族艺术传统的基础上,汲取希腊、罗马以至波斯的营养,以古典手法表现佛教内容的新的艺术形式。其主要特点是:身着希腊式披袍,衣褶厚重,富于毛料质感;人物表情沉静;面部结构带有明显的西方特征,鼻直而高,薄唇,额部丰满,头发自然波卷;装饰朴素,庄严稳健(见彩图)。雕刻材料采用当地出产的青灰色云母片岩,间有泥塑。以佛塔为主的建筑,基座多方形,列柱常采用希腊柱式,座侧浮雕佛传故事。绘画遗品很少,有的学者把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内的壁画作为它的代表。

犍陀罗艺术

 

  犍陀罗艺术随佛教传播亦影响中国新疆和西北其他地区的石窟造像和绘画。后期又受到萨珊王朝笈多王朝艺术的影响。其衰落与哒人入侵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