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ck1015:中国不会放弃伊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28:43

问:伊限令俄飞行员两月内全部离境两国关系或趋恶化,伊朗政府表示,由于国内有充足的合格飞行员,在伊朗工作的所有俄罗斯飞行员必须在2个月内离境。中东媒体指出,这是伊朗对俄罗斯在伊朗核问题上立场不满的具体体现。

答:在96年台海危机后,经过交换筹码97年中美完成了“大交易”(Grand Bargain):中国放弃了与伊朗的核合作计划以及部分武器援助计划,换取克灵顿在台湾问题上的“三不原则”以及美国在核技术及通讯卫星等问题上给予中国一定的支持和好处,随后有了中美元首互访。

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当时美国是无可争议的世界一超,中国只是个区域强国,而且在贸易最惠国问题上中国有求于美国。所以在这个交易中,中国是处于弱势的,务实地选择了保台湾(阻止台独),而美国的三不原则虽然在台湾问题上作出了一定的让步,稳定了台海局势,但这笔交易的内容却尽显中美当时国力与国际地位的差距。

虽然在接下来的很多年来,中美并没有完全按照该交易的内容执行,但该交易却在维护台海局势稳定,防止台独和限制中伊合作上起到了作用。

也就是在97年后,俄罗斯接过了中国的枪,加强了与伊朗在核,军事等方面的合作,成为了伊朗最大的合作伙伴。

但自从2006年以来,中伊之间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个人看这与中国的能源政策有很大的关系,97年的中国和2006年的中国对能源的需求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中国的能源政策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也就决定了伊朗之于中国在传统的地缘政治,共同抗衡美国霸权等问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能源合作伙伴”这一新的维度。中国目前已经是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进口市场和能源出口对象。

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虽然俄罗斯在97年后成为了伊朗在核,武器等众多问题上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但目前的情形是中国与伊朗之间的利益绑定和互相需要程度是强于伊俄的。

伊朗的这个动作是对俄罗斯在伊核问题立场发生动摇,态度摇摆不定的反应,应该说级别不是很高,但却表达了伊朗的态度,保留了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力,向俄罗斯发出了照顾伊朗利益的信号,同时也给其他各方(尤其是中国)发出一个信号:出卖伊朗是有后果的,虽然伊朗更需要大国(伊朗如果没有大国支撑可能会面临同伊拉克同样的命运),但大国也需要伊朗。

通过伊朗的上述表态,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协调美伊在核问题上的现有立场,没点真格的是不行的,感觉美国和以色列要是喊得凶点,对中国来说未必是坏事,这可能也是美国公开表示不希望通过军事解决伊核问题的部分原因吧?

 

问:伊朗总统访问阿富汗

 

答:内贾德还是来了。

伊朗被北约认为可以在阿富汗战争和重建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伊朗一直表示阿富汗是北约自己的事,伊朗不会帮忙。不只如此,伊朗一直表示其东部边境的安全问题是由驻阿富汗外国军队造成的,我看过一些有关伊朗东部边境的视频,这里已经发生过伊朗与代表联军利益的力量之间的小规模冲突了,只是没有被报道罢了。

而在伊核问题还没有结果,伊朗仍然可能面临美国制裁的情况下,内贾德访问阿富汗,相当于表示了对阿富汗当局的支持。

伊朗会帮助联军或者说阿富汗当局稳定阿富汗局势吗?暂时看不出来,不过这个高层访问不太一般。

至于各方对阿富汗的看法:

中国需要的是一个北约军队彻底撤出甚至连北约军事基地都没有的阿富汗,一个不给东突等恐怖分子提供基地的阿富汗,一个稳定的阿富汗,一个亲华的阿富汗,最好还是一个商业氛围友好的阿富汗,当然也可以是一个繁荣的阿富汗。巴基斯坦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提供战略纵深的阿富汗,亲巴厌印的阿富汗;伊朗需要的是一个不会把自己国土当作进攻伊朗基地的阿富汗,一个能够照顾到伊朗安全利益的阿富汗。

北约需要的是一个亲西方的阿富汗,一个能够遏制中国西进的阿富汗,一个能够遏制俄罗斯的阿富汗。印度需要的是一个亲印的阿富汗,能够遏制巴基斯坦的阿富汗,一个不给巴基斯坦提供其所需战略纵深的阿富汗。现在的俄罗斯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平衡中美在区域内影响力的阿富汗,借此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各方利益在阿富汗这个地缘枢纽国家交织在了一起,在如今各方依然在相互争夺的情况下,阿富汗的战士们在本质上注定会成为各国的政策工具,为自己而活,为他人而战,直到战争结束,一方胜出为止,而阿富汗这个小国也注定没有能够孕育一股足够独立强大能够向外来势力彻底说不的土壤。

站在中国的角度看:一方面不希望美国彻底打败塔利班,剿灭各军阀,把地缘政治利益让给美国;另一方面,塔利班是个政教合一的前政权,如果复辟则难以给中国带来一个中国希望看到的阿富汗。

所以,中国希望阿富汗政府能够“阿人制阿”,把北约势力感出阿富汗,与此同时能够建立起一个世俗的(至少不是政教合一的),能够给阿富汗带来长久稳定的政权。

塔利班注定只是个临时的政策工具(当然这不意味着中国会直接支持他),虽然他与北约不共戴天,但却不是中国最理想的选择,这是由他政教合一的本质决定的。如果阿富汗内部能够出现一股强大的,亲华的,且能够给阿富汗带来和平稳定的力量,那么中国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支持她,问题是阿富汗内部现在好像没有这样一股力量。

也许到头来,阿富汗现任政府还会是中国的最终选择。如果美国在阿富汗站不住脚最终被打出阿富汗,那么阿富汗内部的局势可能就会被逆转,甚至会出现美国支持塔利班的搞笑场景。

而北约一旦撤走,则卡尔扎伊就会失去政治上得以立足的资本,除非有其他大国支持否则下课应该是必然,也许周边的大国正在物色能够代表自己利益的下一届阿富汗政府首脑人选呢。

 

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9日上午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要真正治理好热钱、从根本上消除热钱存在的根源,实际上还得发挥市场机制。

    易纲是9日就“外汇管理和外汇储备”问题接受中外媒体集体采访时作上述表示的。

    易纲说,根据长期的观测,中国跨境资金的流动大部分是合法合规的,是合理的,是在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可以解释的。当然,也不排除部分违法套利的资金混入

    他说,中国资本项下还没有完全实现可兑换,还没有完全开放,所以,在中国的热钱很多情况下往往是披着合法的外衣,比如通过经常项目、FDI、个人等渠道流进来的。当然也有通过地下钱庄流进来的,所以在资本管制下的热钱和在资本完全可兑换情况下的热钱,实际上是很不一样的。

    他说,防范热钱是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职责。一是要调结构,二是要完善市场机制。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热钱存在的根源。

    此外,他认为,防热钱还要求银行、金融、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服务要提高效率、价格要低、信用要高。“我想,正规的金融机构服务都非常好了,地下钱庄、非法兑换点存在的必要性就会少了。”

答:易纲的话清晰地表明了央行和政府对热钱的态度:那就是中国对热钱的态度是防,希望能从根本上消除热钱,甚至明确指出防范热钱是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职责。

看了官方对热钱如此清晰具体的表态和立场,我相信关于热钱的争议应该告一段落了。

 

问:关于铁矿石

 

答:个人看,中国今年的努力方向应该是中国价格,努力的主要对象就是力拓,只要和他签下了中国价格,那么这个中国价格就基本上会成为绝大多数矿商所参考的中国价格。而且我们记得力拓去年暗示过可以给中国一个中国价格,但是这个价格不能是不公平的,同时力拓也明确表示出了愿意与中国改善关系。

应该认识到今年铁矿石价格谈判是供方强势,到底今年铁矿石价格能攀升到什么地步,应该说大家心里没底。在矿商要加较高的情况下,目前看宝钢也不敢先于日韩的钢厂与大矿商签下50%左右的升幅。(当然该争取的要去争取,要真争取个较低的升幅当然是好的,只是目前看这种可能性不大)

既然情况如此,则不如让出首发权(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随机应变)。在此之后,无论日韩最终与铁矿石厂商签署了什么样的价格(日韩的钢厂也会努力去寻求一个尽可能低的升幅),中国则努力在这个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折扣。(策略上不能像去年一样,而应该表面低调,暗中发力)如果今年铁矿石价格拿到了低于日韩的中国价格,那么应该说是一个成功,这个结果也会缓和中国钢厂与大矿商的矛盾,也有利于疏导民意。

再说说两拓的事:

我们知道从铁矿石生意上看,力拓是强于比和必拓的,去年产量是比和必拓的两倍以上,且铁矿石资产质量很高。这也是为什么必和必拓拼命拉拢力拓的原因,如不如此其有在铁矿石生意上被边缘化的可能。如果两拓铁矿石项目合并失败,那么Bhp will have everything to lose,力拓则还有很多其他选择。

必和必拓整体实力强于力拓,但更重要的在于他打出了澳大利亚国家利益这张牌,毕竟BHP在于Billiton合并的时候,时任财长Peter costello定下的条件之一便是合并后的比和必拓必须把总部保留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所以尽管合并后的比和必拓只有40%多的股份是由澳大利亚人所拥有且在全球拥有资产,但其利益仍然被广泛认为与澳大利亚国家利益相一致,这就是必和必拓刻意打的一张牌,但是这张牌的效果是有限度的,必定澳大利亚不是只有一个必和必拓,无论是澳洲政客还是商家都不会愿意为其与中国过度结怨,变相买单,尤其是在这个铁矿石合并项目前景非常不明朗的情况下(欧盟委员会的调查)。

从这个角度上说,力拓却没有国家利益牌可打,更何况他在铁矿石生意上处于优势,除了与必和必拓铁矿石项目合并外其所拥有的选项也很多,与中国潜在的共同利益在三大矿商中也最大,(如果中国和力拓展开合作,则很难说力拓到底是与保和必拓的共同利益大还是与中国的共同利益大),其与中国合作的意愿也最强。

所以,我一直说,对于两拓,暂时要区别对待。否则只能加强两拓之间的联盟意愿,在现有的情况看这对中国不利,也一定不是最佳策略,这是从实用角度说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是,欧盟委员会和其他监管者那。。。。

最后一点是,一旦事情有所进展。。。则中国须在矿商之间玩平衡术,而不是把一家往死里打,那才是中国最大的利益。

 

问:斋木昭隆于9日至10日来华访问,将分别与崔天凯副部长、中国政府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武大伟会面,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关于六方会谈,各方都非常重视。近期,有关各方之间都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对话,我们希望这有助于推动六方会谈尽早重启。

 

答: 六方会谈,日本影响不大,但却有牌可出,是个可能的搅局者。

一方面,日本政府在六方会谈中以朝鲜绑架日本人质问题为由采取了对朝较强硬的立场,于此同时努力阻止中国在东北亚的外交成功;

另一方面,日本可以以朝鲜核问题为由不断壮大自卫队和自己的独立军事实力。

朝日关系正常化和日本给予朝鲜的经济援助是朝鲜所需要的,其中前者是六方会谈的议题之一,后者是朝鲜对日本提出的条件也是日本的牌。

布什政府第二任期逐渐向日本施压,希望其能够放弃”解决人质绑架“为朝日关系正常化等问题前提的立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与此同时,日本当然希望能够在东北亚安全机制中起到更大的作用,照顾到自己的利益。

以上基本就是日本在六方会谈所扮演的角色,砝码和立场。

在日本与美国协调完立场后,又来中国”交换意见“,恐怕也是在谈朝日关系正常化,人质绑架事件等问题。

 

问:米利班德外交大臣访华期间,中国领导人将会见他,杨洁篪外长将同他举行会谈,双方将就中英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除了在北京的活动日程外,米利班德外交大臣还将赴上海参观访问。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访问,保持中英之间双边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加深相互了解和信任,促进双方在各个领域的沟通与合作,从而推动中英关系、中欧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答: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要来华访问应该是件值得注意的事,尤其是在目前英国面临国债压力,经济复苏乏力,英镑贬值的情况下。会谈内容除了南亚,伊核,中东局势等问题,个人看,还应该少不了经济上的合作。经济上的合作估计少不了英国国债,英镑问题吧。马岛会否成为一个可能的议题呢?

 

米利班德,不是一般的外交大臣,该君英国目前炙手可热的政治明星,连挑剔的英国媒体都对他宠爱有加。

1994年29岁时被布莱尔招致麾下,1997年布莱尔当选首相后32岁时就成为了布莱尔智囊团的首脑,成为布莱尔“厨房内阁”中的关键角色。2001年进入英国议会走入前台,2005年正式入阁,2006年,年仅42岁就成为了英国30年以来最年轻的外交大臣。

个人看,只要工党能够继续赢得议会大选,那么米利班德早晚会成为英国首相。

也就是说,他很可能是在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之时主宰英国外交走向的人,他很可能将决定英国在未来是“继续跟随美国”还是“实质性地并入欧盟及欧元区”亦或是“与中国走近”。

米利班德是一个已处高位,且很可能在未来将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关键人物,中国下一届领袖们应该和他多聊聊,毕竟在外交上英国是世界上一股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

 

问:英国是个地道的老牌帝国,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底蕴深厚菲暴发户般的美国可比,英国的政治明感性可以说数一数二的,因自身条件的缺失,实力已属于二流国家,但它在欧盟和美国之间巧妙的游动,使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看到其有一定的价值,加之对美国的紧跟所以能保住它的一流国家地位,不能难看出英国的政治经验和智慧之老道。英国在对中国问题上不像法德等欧洲国家经常作伤害中国的事打压中国,以便得到自己所需的利益和筹码这种短视的政治手法。英国对自身和别人的实力有清醒的认识,1982年马岛之战,97香港回归的谈判,加入欧盟的历程,今年马岛采油等历史事件中可以看到它的老练,圆滑,冷静,深明一张一弛之道,进退有据。至于参加美国的各种战争可以说是绑架美国付的费用而已。通过这些本人认为英国会在中欧美之间玩,不会轻易做出加入那方的决定,他作出决定的时候就到了三方分出高低的时候,英国的名言是: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一说最早是1848年英国Lord Palmerston提出的。原文更长一些:”Therefore I say that it is a narrow policy to suppose that this country or that is to be marked out as the eternal ally or the perpetual enemy of England. We have no eternal allies, and we have no perpetual enemies. Our interests are eternal and perpetual, and those interests it is our duty to follow. “

业余地翻译一下:因此我说认为某一个国家可以被标上英格兰”永恒的盟友“或”永远的敌人“的记号是狭隘的政策。我们没有永恒的盟友,我们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我们的利益是永远的和永恒的,这些利益才是我们的职责应该去跟随的。

我记得地缘政治学的创始人麦金农(英国人)也在19世纪有过含义相同的提法,而这个提法也被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提起过。

我个人的感受是,这个思想在西方尤其是英联邦国家中是深入人心的,通过种种形式和变种这个思想体现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提法。举个具体的例子:球员转会这种政策是难以在中国被发明出来的,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忠字是很重要的,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这是个传统的美德,我个人就曾因为巴蒂斯图塔没有抛弃降级的佛罗伦萨而成为了他的球迷。

我个人认为,现在的英国不是在骑墙,而是在继续他长久以来的跟随美国政策,这可以从其对伊拉克战争(欧盟反对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的支持等看出,尽管金融危机激起了英国人对世界格局再认识的思考,但应该说还不足以让英国改变自己跟随美国的外交政策。

英国未来将做出什么样的战略选择?个人看,一取决于势,二取决于利(利益论),其中前者是决定性的。如果世界主要力量之间是均势,那么英国将越来越以利为战略选择的依据;否则,英国将跟随势大者。到目前为止,英国还在跟随美国,但金融危机使势发生了变化,世界局势逐渐趋向于均势和多极,短期看跟金融危机之前相比英国此后的外交政策选择将逐渐越来越多地更加以利为依据。

 

问:以色列否认在土耳其斡旋下重启以叙和谈 

 

答:美国和以色列对土耳其倾向伊朗的政策十分不满,其中以色列对土耳其为了增加在中东的影响力而抨击以色列也有怨言。

土耳其作为地处前线的北约成员国地理位置对北约,对黑海周边国家(如乌克兰)非常重要,是个重要的地缘枢纽国家,这个优势转换到政治上说就是土耳其有很多牌可打。

二战后长久以来土耳其都是站在美欧一边,而如今土耳其好像看到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无法逆转,自己也在这个“乱世”中寻求一个区域大国的地位。

同伊朗一样,土耳其是个有野心的国家,曾经的奥斯曼帝国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值得怀念的荣耀,但也就是这个政治野心很可能将让土耳其在未来处于一个危险的境地,将成为大国的区域政策工具。

个人看,土耳其心有点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