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新闻”的一种新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55:05
  “突发新闻”的一种新解读
2010年03月11日  来源:《新闻实践》杂志        一年来,新闻媒体出现大量以“或”字为代表的“悬疑新闻”,类似《奥巴马夫人或在白宫生宝宝》、《律师称南京重大交通事故肇事司机或被判死刑》等报道,读者不知这个“或”能否“突发”还是“未发”,媒体为了抢新闻也被动地不敢不发,于是“悬疑新闻”纷纷亮相,成为新闻体裁中的“新生代”。

    《新闻实践》杂志在2009年第3期上发起“悬疑新闻”的专题研讨,编者按指出:“‘悬疑新闻’是对尚未发生的或者尚待求证的新闻事实进行不置可否的报道,并试图通过悬疑(或者说存疑)来吸引和满足受众知情的期待,以掘进式的报道节奏来探寻新闻的未知。”在这一专题研讨中,浙江日报的陈纪蔚认为“悬疑新闻”的价值较大,不可忽视。他在《“悬疑新闻”:还算“新近发生的事实”?》中解析,“悬疑新闻”的鲜活令不少读者的第一反应“是不是真的”,第二反应“可能是真的”,萌生浓厚兴趣。而深圳晚报的刘敬涛则持质疑态度,认为“悬疑新闻”极可能是假新闻滋生的土壤。

    一时间,由于“悬疑新闻”的信息内核难辨真假,难以核准,引发了新闻学者对新闻的“突发性”展开新一轮的争论,也引发了对传统的“新闻”与“突发新闻”内涵和外延的拷问。

    “突发新闻”概念的新认知

    为何“悬疑新闻”会引起如此关注?为何明知其不可确定,面临可能不会发生的险境,媒体还会迫不及待地选择刊发?许多人认为是其不仅拥有“新闻”的特质,而且拥有可期待的“突发”趋势,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此时谁不刊发这条强烈吸引人的新闻,恐怕谁就是放弃读者的傻瓜。

    如果“悬疑”也可成为新闻的一个状态元素,那么什么是“新闻”?什么是“突发新闻”?

    以往林林总总的新闻概念,大致分为五种类型:

    (1)认为新闻是新发生的事实。包括徐宝璜1919年在《新闻学》一书中指出:“新闻者,乃多阅读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胡乔木1946年在《人人都要学会写新闻》中提出:“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

    (2)认为新闻是对新近事实的报道。包括美国学者约斯特1924年在《新闻原理》一书中提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报道。” 陆定一1943年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指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3)认为新闻是受众感兴趣的事实。美国威斯康汀新闻学院教授Willard C.Bleyor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能引起人兴趣的事实。” 美国堪萨州《阿契生市环球报》主编爱德华贺说:“凡是能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

    (4)认为新闻是反常的事实。美国杂志作家威尔艾尔士说:“反常的事情就是新闻。”美国《纽约太阳报》19世纪70年代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5)认为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如复旦大学名教授李良荣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现在,我们按照信息传播理论来分析,新闻的本质是信息,而且是新的信息。这应该是共识。它必须具有的两个前提要件,一是能够引发受众萌生知情欲望,二是具有大众传播价值。如此推演,新闻就是能够引发受众萌生知情欲望并具有大众传播价值的新信息。那么,突发新闻就是指突然发生和突然发现的能够引发受众萌生强烈知情欲望并具有较高大众传播价值的新信息。按照这种“大突发”范畴来考量“悬疑”,其只是一种状态,不能改变其“新信息”这一本质元素。而按照这一新的理念来拷问“悬疑新闻”,就是指能够引发受众萌生知情欲望并具有大众传播价值的“未置可否”的新信息。这意味着“悬疑新闻”的内核是一条新信息,而“悬疑”状态只是附属条件。“突发新闻”类属的新界定

    “悬疑新闻”难测的突发性,并没有跳出“突发新闻”的范畴,对其考证的新释解则丰富了“突发新闻”的内涵和外延。突发新闻从其发生时效、获知态势两个角度来分析,包括两种情形:

    1.突然发生的新闻,是指突然打乱某一时空的社会生活节奏,强烈吸引受众关注并具有较高大众传播价值的新信息。通常,案件、事故、灾难最容易成为突发新闻。非典、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深圳龙岗大火、“躲猫猫”、艾滋女事件、孙中界断指质疑“钓鱼”等等,都是重大的突发新闻,牵动全国人民的目光。

    从发生时效来分析,突然发生的新闻分为两种类型:

    (1)瞬间突然发生,是指瞬间突然打乱某一时空的社会生活,造成原有生活节奏冲突,从而产生的强烈吸引受众关注并具有较高大众传播价值的新信息。这是突发新闻的主流。

    (2)趋势突然发生,指某一具有大众传播价值的新信息已经显露出趋势,只是“新闻内核”尚处于变动状态,一旦其突然发生将强烈吸引受众的关注,并具有较高的大众传播价值,即为趋势突发新闻。这一概念曾经引起诸多疑问和争论,焦点在于为何突发新闻能“显露动态趋势”?

    其实这很好理解,譬如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上天,人们事先都知道发射时间,但是神舟七号发射能否成功?航天员首次太空出舱能否顺利?返回舱能否安全着陆?人们也捏着一把汗。当“神七”发射圆满成功时,举国一片欢腾。为何会发生这种狂热举动,当然是突发新闻所致!因为你仅仅知道该事件的动态,并不知道新闻的最终内核。构成突发新闻最大要素不是“未知性”,而是“突发性”;不是时空要素,而是事件要素。

    这也提示人们“悬疑新闻”最重要的不是“悬疑”态势,而是“新闻”要件。

    2.突然发现的新闻,是指某一强烈吸引受众关注并具有较高大众传播价值的新信息,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发生,当它被媒体突然发现时,才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如山西黑煤窑、三鹿奶粉、罗彩霞被冒名上大学事件、北大医院“学生医死教授”案等都是突然发现的新闻。

    从获知态势来分析,突然发现的新闻有两种情形:

    (1)已存突然发现,即某一强烈吸引受众关注的新信息已经发生并继续发展,当它被媒体突然发现并传播后,其较高的大众传播价值才拥有了生命光彩。

    (2)尘封突然发现,是指某一具有较高大众传播价值的新信息早已发生,因某种原因未得到大众传播,它一旦被媒体突然发现并传播后,就会以强烈的新颖感吸引受众的关注。如1964年10月我国第一枚原子弹准备爆炸前,从飞机上拍回的侦察照片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镜头:原子弹即将爆炸的茫茫沙漠里竟然有人在活动,必须将他们带出来。因当时这是绝密消息,不可扩散,16年后该秘闻才被一家晚报的记者获知,于1980年9月20日以《原子弹爆炸前的意外发现》一文报道出来。但以前的许多新闻专家认为这样的报道构不成“新闻”,是已经发生的“旧闻”。而按照“新闻是能引发受众萌生知情欲望并具有大众传播价值的新信息”来衡量,这不仅是一条“新闻”,而且是一条鲜活的“突发新闻”。

    可以说,从“突发新闻”包括突然发生和突然发现的范畴来推演,新闻都是突发的;重复的信息则不是新闻,而是旧闻;关键是如何判断“突发新闻”的价值大小,将其捕获和传播。

“突发新闻”捕捉的新考量

    “悬疑新闻”的难测性、鲜活性,使其归属于“突发新闻”范畴,信息价值很高,让人更加关注其突发的时间状态。以往媒体对于捕捉“突发新闻”的情报理念、架网系统、网格管理,铺设了反应灵敏的管道,可当眼花缭乱的新闻天天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先抓哪条,后抓哪条,重点策划哪条,突出刊发哪条,要立刻准确评价其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新闻内核所具有的信息能量。它表现为信息传播空间和振幅的大小。所谓新闻价值高,一是缘于热点,二是因为稀有。这两点将有效地决定“读者兴趣”的大小。而且在两者兼备的情况下,新闻人物占有突出分量。譬如同样是“打篮球”的新闻,发生在一般市民和总理身上,当然是后者的新闻价值高。

    发达国家的新闻界认为新闻价值有六个因素:

    时间性: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时间愈近,价值愈高;

    显著性:报道有声望的人和物,其愈出名,价值愈高;

    接近性:事实与读者有着关系,关系愈近,价值愈高;

    新奇性: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越是新奇,价值愈高;

    重要性:能引起社会关注的人和事,影响愈广,价值愈高;

    人情味:悲欢离合的生活事件,越具感动,价值愈高。

    这种评价对我们有借鉴意义。

    1.第一时间找到第一落点。记者是“全天候”职业,24小时待命,一旦身边有新闻突发,就应敏锐快捷地将其“拿下”。无论是突然发生还是突然发现的新闻,记者要抢占新闻第一落点,必须赶到现场,才最有发言权。上海《新闻晨报》记者张源、曾玉赴索马里采访,从吉布提艰难入境,惊动索马里国防部长,终于访到海盗“纳吉彼”,在那里写回4万字稿子,发回20张图片。这种新闻人为受众服务的献身精神,立刻赢得受众的赞赏和追捧,成为上海人街谈巷议的话题。

    这让人联想到香港的“娱记”,他们虽被称为“狗仔”,但莫论刮风下雨、烈日炎炎,也莫管黑天白日,只要是有“情况”,立刻出动,穷追不舍。什么“章子怡婚变”、“小龙女认亲”、“陈冠希艳照门”,倘若不幸被盯上,无不真相大白。“狗仔”看似贬称,实则这些记者以非凡的职业精神赢得了尊重。

    2.采访分量最重的当事人。记者进入新闻源后,最关键的是要像太极散手那样把核心人物粘上,像电脑扫描那样把典型的人和事拷下。譬如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访问教授彼得·阿纳特,现年七旬。他长期跟踪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以及阿富汗战争,曾获得普利策奖。每当国际风云突变,他都能想方设法采访到全球受众关注的国际人物,如萨达姆、阿拉法特、贝·布托、卡斯特罗等等,他作为西方媒体记者还第一个采访到本·拉登。

    同时,快速采访当事人也要讲究“提问”的艺术。因为人和人的交流有一个“解冻期”,记者如果在3分钟之内不能“解冻”,采访基本上会失败。记者不仅要从媒体立场转到受众一边,关注热点问题,还要像CCTV的王志那样,多用“接下来呢?”“为什么呢?”,而不用判断式口气提问,因为你已经说出了一个结论,人家还回答什么?

    譬如有记者采访刘翔的队友史东鹏:

    “你觉得和刘翔在同一个时代是不是很悲哀?”

    “你有没有信心得亚军?因为冠军已经是刘翔了。”

    这些雷人的提问过多使用“是不是”的口气,使被采访者只能“是”或“嗯”,陷于冷场和尴尬。    3.策划有力引起轰动。突发新闻策划,是媒体对于突然发生和突然发现的有轰动效应的新闻,紧急进行的综合运作。媒体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策划”招数的高低。突发新闻策划,一是如何打响第一枪,即在获取突发新闻后,媒体要稳住阵脚,选准该新闻的卖点,以角度独特的策划切入报道。比如俄罗斯珍稀动物白熊突然造访深圳动物园,有媒体针对动物园安排女饲养员来服务这些高贵的“客人”,策划报道一组《与野兽打交道的女人》,角度独特,娓娓动人,让读者津津乐道。二是如何掀起报道风暴,即媒体不是单纯地跟踪突发新闻,而是要主动策划与读者互动的有关活动,推动这一突发新闻掀起一个个报道高潮。特别是要以报网互动、电媒嫁接等手段,放大新闻传播效应。如在南方冰灾的报道中,农民杜登勇为了找到困在路上的女友,他独自一人踏上寻亲的冰雪路面,历时三天三夜,从韶关走到了郴州,徒步200多公里,直到他感觉脚已经没有了知觉……报媒发现的这一新闻、后来经过凤凰卫视、CCTV的后续跟踪传播,扩大人物影响,许多人被感动,称杜登勇是“小人物大英雄”,有女网友忘情地说“嫁人就嫁杜登勇!”这个策划的成功和轰动,可谓突发新闻报道的典范。
(作者及单位:王德义、耿伟,深圳特区报社;关小星,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