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大陆整治跑官要官现象需下手再狠点\\金融时报:中国过时的户籍制度亟待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5:03:05

金融时报:中国过时的户籍制度亟待改革

2010-03-09 22:07:48 来源: 中国日报网(北京) 跟贴 9 条 手机看新闻

中国日报网3月9日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3月8日发表社论称,对于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中国总理温家宝可谓坦诚得令人无可指摘。近年来他曾提到,中国令人瞩目的整体增长是“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这一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过于向东部沿海大城市倾斜。上周,温家宝在提交给全国人大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警告称,中国经济虽然在2009年取得了8.7%的增长,但这一成绩并不意味着经济运行出现根本好转。他表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这是在暗指中国经济对政府引导的刺激措施的依赖。早些时候他曾承认自己对资产泡沫感到担心,并把某些大城市的楼市比作“脱缰的野马”。

这留给中国政府一项棘手的任务:就在它努力应对经济局部过热矛盾的同时,它还得想方设法提高消费。总体而言,中国经济目前仍然依赖于刺激。现阶段,中国的财政政策仍将是扩张性的,年度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预计将从2.2%升至2.8%。但是,新基建投资的审批将受到严格控制,这预示着作为诸多基建支出融资手段的信贷扩张将出现放缓。上周六,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给出了人民币逐步升值的前景,他把人民币钉住美元称为一种“特殊的”政策。虽然不是什么万能药,但人民币升值或许有助于中国经济恢复平衡,因为以美元计算,中国消费者将变得更加富有。

在这些棘手的领域采取渐进政策,是不可避免的。但其中一个领域已被讨论多时却未付诸足够的行动,那就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它把中国公民划分为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城市打工的大约两亿名农民工,绝大多数不能申领城市户口,从而剥夺了他们子女上学、以及他们获得收入补助和有补贴住房的权利。对于中国政府打算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温家宝并未做出详细说明。中国需要一个允许人们成为永久城市居民的计划。该计划将有助于消费,因为它将让数千万人士获得更稳健的社会基础,打消一部分导致他们倾向于储蓄的忧虑。正如人民币升值一样,改革不公正和过时的户籍制度也不是万能药。但是,如果管理得当,这将是一项正确之举。

(本文来源:中国日报网 )

大公报:大陆整治跑官要官现象需下手再狠点

2010-03-09 16:08: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跟贴 4 条 手机看新闻

中新网3月9日报道 香港《大公报》日前刊出署名文章《把跑官要官者“打疼”》说,中组部严肃整治跑官要官现象,可谓应时应需之举。在力挺之余,还需要对跑官要官者下手再狠些,相关部门不妨以古为鉴,把“不良行为”记入当事人档案,规定“永不提拔使用”。

文章摘编如下: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最近一期《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指出,三年内将有效遏制买官卖官等不正之风,不仅要继续整治拉票行为,还要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跑官要官之风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不跑不送,听天由命。光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表扬了溜须拍马的,提拔了指鹿为马的,冷落了当牛做马的,逼走了心猿意马的。”……这样一些流行的“段子”,可谓是人民群众对“跑官要官”者强烈不满的真实写照。

此情此景下,中组部严肃整治跑官要官现象,可谓应时、应需之举。在“力挺”此政策之余,笔者以为,还需要对跑官要官者下手再狠些,除了“查处一起处理一起,处理一起通报一起”之外,仍需要“再出重手”把跑官要官者“打疼”。

首先,要让跑官要官行为成为当事者一生的“痛”。隋唐至清代,“孝悌廉让”都是官吏考核的重要内容,为官者不能守德往往会受到“永不任用”的处理。今天的跑官要官行为无疑是官德失范的表现,相关部门不妨以古为鉴,把此类“不良行为”记入当事人档案,规定“永不提拔使用”。如此一来,跑官要官行为必会大大减少。

其次,要把跑官要官者公诸于众。目前对跑官要官者的通报,往往一语带过。谁在跑谁在要,谁在卖谁在给,是张三李四,还是王五赵六,经常语焉不详。今后的通报不妨以详尽的信息披露,让跑官要官者丢人现眼,让卖官弄权者无处藏身。

第三,要将“群众满意度”提到一个更高的位置。湖南道县原县委书记“倒下”,出现百姓燃放鞭炮、额手称庆的场面,充分说明人心的向背,也让人生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喟叹。可见,唯有重视群众满意度,才可能堵住跑官要官者的升迁之路。如果把干部任用的决定权,很大程度上交给群众而不是个别上级,跑官要官还会有供不应求的市场吗?显然,贿赂个把有提拔权力的上级容易,想“贿赂”民意民心,比登天还难。

中组部提出的“三年内有效遏制买官卖官等不正之风”,令人期待。我们热切期待着跑官要官者早日被“打疼”,而他们心有余悸之日,必是官场作风“风清月明”之时。(丁雪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