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说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26:27
  【财新网】(记者 邓海 4日发自北京)连续两年参加全国两会报道。在代表委员驻地,看到一个个提案、议案,不觉产生一个疑惑:“谁在说话?”

 

  这本身是个简单的问题。在提案和议案里,代表和委员们姓甚名谁写得清清楚楚。他们代表了谁,法律也说得明明白白。但所见所闻却让人困惑。

  歌华开元大酒店住着浙江团和云南团。本想到此采访几个基层代表。因为他们来自基层,想必熟悉民情,对很多问题感受深刻,可是却难有收获。“我们是来学习的。领导讲话,我们在会场上认真听领导说,回去做好总结传达,把事情做好就够了。”

  在另一个场所,遇到某善提议案者。他每年都要提多份议案。握手坐下后,他再次谈到自己忧国忧民,做好代表不容易,每年都要用两三个月时间到基层调研。但谈到具体问题,却多次顾左右而言他,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观点,最后拉出自己的秘书。他面带微笑地指着秘书说:“有问题你可以找他,他说的都是我的思想。”

  离开歌华开元大酒店,到西部某团,代表们都忙着去见领导。在该团议案组,工作人员正根据议案参考材料列出目录。每份材料上标有提供单位,包括国有企业、政府机构和民主党派等。

  在这份“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参阅材料拟用目录”中,每项材料的标题后,都跟着空白的“第一署名人”栏。工作人员对记者道破玄机:“这些材料都是给代表们写的,他们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在‘第一署名人’栏中填上自己的姓名,这些东西就是他们建言献策的内容了。”

  粗略翻看完这175份参阅材料,绝大多数来自地方政府部门和民主党派,且是按照议案的样式来写的。地方政府部门所提的内容,很多是建议中央给钱给政策;民主党派所提的内容,主要涉及该党构成群体所关注领域和反腐败等问题。每项材料都有详细的调研做铺垫。

  到3月4日,再次看到这份目录时,很多“第一署名人”栏,已签上了代表们的姓名。在媒体闪光灯的照耀下,他们开始畅谈自己的议案,讲述自己调研时的种种心路历程,让人动容。

  采访完毕,跟其他几个媒体跑两会的记者吃饭,席间他们大倒苦水。其中一位见某领导的议案提得不错,就去采访,领导却没什么可说的。但态度很好,临别时,让记者随便写点什么,“你写什么我都认。”

  另一位记者建议,可以去采访几个身份是企业主的代表,因为“他们通常要为自己的企业和所在行业说话,甚至还会抢着说话”。

  有人不说话,有人随便说话,有人抢着说话。我只能感慨:谁为他代表的人民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