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十年 电脑报连载文章(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57:36
作者: 黄旭 (2006-10-24 17:10:20)

也不是所有人都满怀激动。来自广州现“7天”连锁酒店集团CEO郑南雁对1997年的中国网络“耿耿于怀”:因为所有的账号前面都要加上广州的缩写字母GZ。这让郑南雁觉得很讨厌,他说:“还说什么网络地球村,加上了这GZ,什么感觉都没了。

事实上,在1997年年底,163网就已在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及15个省的近200个地市级以上城市建立了骨干网、接入网,全网已开通拨号端口的总带宽大于12Mbps,成为国内覆盖最广、速度最快、用户最多的计算机互联网络。
客观问题是,中国网络仅有一些电信网站,中文网站数目极少,有价值的中文信息更无从寻找。
尽管如此,但网络资费却高得惊人。“中国第一代网民,大多体味过坐3个小时公车到市里唯一网络中心上15块钱1小时的网的滋味。” 一篇 《中国第一代网民》的帖子如此总结。
但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上得了网,因为需要技术。老榕回忆:“在Windows3.0下面,不是一般人都能轻松搞定上网软件的。”
新浪副总裁陈彤在《新浪之道》一书中介绍说,1997年年初,中国的网民数量只有20多万,大多来自IT 、教育、金融和科研机构。
中文信息的缺乏和上网资费的高居不下,使第一代网民认识到信息的可贵。于是,在互联网上安个“家”,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尽管主页的访问路径长又长,但仍不妨碍个人主页成为当时中文信息的一个主要来源。
因此,对当时的大多数网民来说,最大的梦想有两个:一是能看到网上的内容有中文,另一个是能看到图文并茂的Internet。
在一张网络大字报的产生后,梦想有了稍许改变。
1997年11月2日,老榕在口腔溃疡的儿子睡熟之后,写下著名的《金州不相信眼泪》。当时,几乎所有网民全部阅读此帖,并被《南方周末》等传统媒体全文转发,它成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标志性“个人表达”。
此后,网络帖子开始进入一个高奏凯歌的“大跃进”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写手。传统媒体开始真正意识到了网络、网友和网络文化的存在与影响。
为网络而写,为青春而生。1998年,当安妮宝贝开始在网上发表小说的时候,城市与网络的游离刺痛之感穿透字里行间。偶然的写作,由于网络而成了宿命的选择。
第二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突飞猛增,创造了历史同期增长速度最快的记录,一个叫“网虫”的词语开始在中国流行。
新生的网民有了更多的期盼,他们希望网络的应用能够从总体上提升一个层次——超越已有的阅读层次,逐步进入实用层次。于是面对面的交流被搬到了网络上。
网络聊天室成了网民的快乐天堂。某网站的产品总监对当时的场面记忆犹新:在网络聊天室场面最为火爆的时期,“有的聊天高手甚至可以在屏幕上同时开8个聊天室窗口”,“他们转着圈聊,不吃饭不睡觉!”
网吧也随之红火起来,十几个人共用一条线,也不觉得慢。
此时,一直“耿耿于怀”的郑南雁体会到了网络给他带来的巨大影响,这种巨大,用九级地震形容也不为过。一位因ICQ上的一句留言而认识的北京女孩,在三个月之后,飞赴广州,做了郑南雁的新娘。
但在我的同事老狼的回忆中,自己打得最多一句话是:“你好!你叫什么名字。”
他的记忆恍若隔世:那是1998年的深夜里,ICQ里清脆的“啊哦”声,“哒哒哒哒”像机关枪扫射的键盘敲击声。
1999年,老狼用上了QQ(早期叫OICQ)。再后来,他放弃了ICQ,采用了“QQ+MSN”的组合方式。2001年9月11日,他在跟一位美国女孩子聊天时,第一时间知道了“大事件”的发生,比最早报道该事件的新浪快了半小时。
当青春逝去,属于中国第一代网民的岁月也终于老去。
到了2000年初,中国的Internet开始整体发烧,一下子成为最来钱的白金行业,最煽情的说法是,来自海外的投资商们整天捧着钱在中关村附近转悠,一个在钵上写上.com的乞丐都拿到了上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网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民也像沙尘一样蜂拥而至。第一代网民,除了张朝阳、王志东、丁磊等少数进入IT行业的人,渐渐地隐没于网络了。

2001年,已成为卓博网总裁的林思明开始觉得简直是做了一场恶梦,互联网的泡沫一度颠覆了他所有的理想与信念,并“经常半夜从梦魇中惊醒,心跳像乐队在打小鼓,坐在床上抽几支烟后,冲个凉水澡继续睡。”
时至今日,张朝阳仍然怀念那些日子,他说:“我们那时候,赚钱好像不是特别重要,我们是在传播一种理念,我们好像都是理想主义,而且都有一种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的感觉。”
在手机之家站长高春辉的回忆中:“那是大家相互帮助、互相切磋的日子,并且不问代价和回报。”
这是中国网络最初的精神。
历史确实会开玩笑。有人总结说:中国第一代网民,理解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与当今计算机的区别,理解中国第一代网络与当今网络的区别,理解中国第一代接触网络的人与当代人的区别。
2006年9月的一天,一个1987年出生、2002年上网的网民对我说:网络老了,因为感觉好无聊——是的,看似喧嚣尘上,其实已走向了寂寞。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