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45:12
 不抱怨的世界http://book.ifeng.com/lianzai/detail_2010_02/04/336308_15.shtml 什么是抱怨?字典里把抱怨定义为:“表达悲伤、痛苦或不满。”        当你和对方发生了摩擦,让你感到愤怒和不满,那么就有义务去释放这些情绪。这正是宽恕的精髓所在。宽恕可以定义为“放下仇恨”,它是一个内在的过程。它要求你将那些对过往消极经历的能量都释放出来。你不需要跟对方说什么,只要把你脑海中的那些“图画”拿走就可以了。   想要宽恕别人,第一步要做的就是问自己,那些愤恨和不满会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在神恩还未展现,疼痛依然深刻的时候,问自己,是哪些经历让你成长,为你指明了方向。然后开始学会感恩,去感谢那些伤痛。  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让你学会如何去宽恕别人--坐在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闭上眼睛。然后开始深呼吸,让你的胃(注意:不是胸膛)随着你的呼吸而收缩、扩张??同时,想象自己正置身于一个很大很豪华的剧院里,静坐在观众席第一排正中间的位子上。这是个古典而华丽的所在,主座位区上方悬挂着豪华的大吊灯。而这么大的剧院里,却只有你一个人,这时一种超然感和愉悦感油然而生??(让自己一直深呼吸,直到你感觉自己真的坐在这样一个大剧院里)请注视你的前方,那里是用天鹅绒幕帘装饰的舞台。灯光渐暗,只有一盏聚光灯在奢华的幕帘上,投射出一个巨大的光环。

  坐在这儿,紧盯着这个光环,再深吸几口气。然后,想一个和你关系不太好的人(开始时最好不要想那些感觉糟糕透顶,或者你长期强烈仇恨的人,要选一个只是让你有点讨厌的人。学会去宽恕也要有一个过程,就像你的人生一样,先要学会爬,之后才能走。)

  整个过程都发生在你的头脑里,因为你的仇恨也存储在这个地方。

  一切准备就绪,接着想象这个人正从幕帘后一步步走到聚光灯下。他衣着光鲜,却很得体;他微笑着,看起来很满意的样子。他手里拿了一块木框的黑板,那上面空无一字。这时请你微笑着对他说:

  “××(这个人的名字),现在我已放下了对你的仇恨。欢迎你走进新的一天,我会忘记过去,重新看待你。你让我明白了很多事情。感谢上帝让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这是他赐予我的礼物。”

  之后,在这个人露出优雅的微笑时,为他鼓掌。当你觉得你已经顺利完成这部分的练习时,就在想象里邀请他坐到你身边来。在成功原谅这个人之后,再重复此过程,去原谅别人。

  现在,你曾经的敌人变成了坐在你身边,关心你、支持你的盟友。而这就是让你去宽恕别人的动力。

  我曾用了一个周末的时间来做这个练习。这真是个强大的、具有改造作用的过程。我在脑海里一个接一个地想着不同的人,我很惊讶地发现,竟然对这么多人心怀怨恨。我还觉察,其中有些人我目前还无法宽恕。如果我不能邀请他们坐到我身边,无法让他们成为我真正的朋友和精神上的导师,那么我就会道歉,请他们给我一点时间,先到后台的休息室里小憩。而我会接着把其他人一个个地在脑海里形象化。过了一会,坐在我周围的盟友越来越多,有了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会把那些还在后台等我的人请出来,试着去宽恕他们。如果这时我还是没有准备好,我会再让他们回到后台休息,直到我彻底放下的那一天。

  在做这个练习时,不要去评价你为何无法谅解别人。这就像在清扫一间满是蜘蛛网的阁楼,不能也不必太心急。要获得解脱是要花费时间的,也只有时间才能让你彻底解脱。

  宽恕(Forgiving)就是给予(for-giving)。它是你送给自己的一件礼物。

  当你可以看透那些痛苦的过往,并且真诚地跟对方说一句“谢谢你给了我这种经历”时,你就知道自己已真正原谅此人了。 如果你的一个雇员总是迟到,你可以去跟他讨论、争吵--到底谁的手表显示的是正确的时间。告诉他,只要他还来上班,你的时钟就是“官方时间”,这是合约中商定的标准,得按照它的时间开始工作。如果他做不到,那么好,让他走人,反正你的公司不适合他。 一位家庭治疗专家,跟我分享了一种很有效的沟通技巧,它分为三个步骤,由两人共同完成。第一步:由一个人先做一段陈述。第二步:由另外一个人向说话者解释并复述这段话。第三步:如果说话者认为收听者已经完全明了,那么两人就角色互换,再把这三个步骤重新演示一遍。假若之前存在分歧,这是一个澄清事实、促进相互理解的有效方法。

  为了方便记忆,我把这三个步骤设计成了一个“A级三步法”。也是想要大家记住,要建立成功的关系,就要有A级的交流和沟通。

  第一步:SAY(陈述)。由一个人先来说些什么。比如:

  “我希望我们能有多点时间呆在一起。我们下班都很晚,回来之后就闷头看电视。我觉得和你很疏远。”

  第二步:REPLAY(重述)。另外一个人认真倾听,不做任何评价。当说话人陈述完毕,收听者再向他解释并复述刚才听到的话,检查自己是否完全明了。例如:“我刚才听你说,你希望我们能多花点时间呆在一起,不要让电视来分心。”

  第三步:OKAY(确认)。收听者接着会向说话人询问:“你说的是这意思吗?”或者“我说的对吗?”如果说话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那么就角色互换,轮到收听者陈述。直到双方能正确理解、达成一致为止。

  这三个步骤在两人间不断进行,开始时总会有些磕绊,但这方法确实能减少双方的误解,防止不良情绪的爆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就别人的观点去和他争吵,也可以试着去理解那些隐含的意思。  例子:       几星期前,我去电影院看电影,坐在我前面的一位女士一直在收发短信,虽然她把手机调成了静音状态,可是每次她收发短信时,屏幕上的亮光都会晃到我眼睛,让人不太舒服。于是,我拍拍她的肩膀,说:“您可能不知道,像您这样拿着手机时,屏幕上的光总会晃到我的眼睛。如果您不介意,在电影放映时可以不发短信吗?”听了我的话,她惊讶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她真的不知道自己会打扰到别人,随后她向我道了歉,并且关掉了手机。        “如果您不介意,可以在电影放映时不发短信吗?”这是在询问,而“你能把你那该死的手机关掉吗?”则变成了一种抱怨。这是一种直指对方的消极能量,听了这话,对方很难按照你的要求做出回应。你用言语侵犯了别人的世界,而对方很可能会“反侵略”,至少不会向你妥协。  你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

  直接而且只和能解决问题的人谈话,可以为你提供一条不用抱怨就能解决问题的捷径。就像我在丹佛那家酒店的遭遇,我就直接找到了前台。这要是放在几年前,我可能不会如此,我会打电话给我妻子,去跟她大倒苦水:“你听到这些噪音没有?(我会朝电话大喊,并且确认自己站在噪音最强的那个位置,好让妻子身临其境。)这里据说还是丹佛最好的酒店呢!可是现在你听听,噪音就从我窗户外面飞进来,耳膜都快被震裂了,这让人怎么受得了!是谁给他们评的等级啊?现在看看他们都干了些什么!”尽管如此抱怨,我可能还会继续呆在这房间里,痛苦、烦躁、无法入睡,只是要证明这家酒店是多么的差劲。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会向所有人抱怨,跟他们讲述我的悲惨遭遇--可怜的我,可怜的被牺牲了的我!

 

  如果你想把自己的需要告诉别人,让他满足你的要求,你就必须乐于倾听对方的要求。当他不满时,你必须敞开胸怀去包容,可能其他人并不像你这般善于沟通,也不会说“您可能不知道……”他还担心你会拒绝或报复,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才来找你。他甚至会像一个湿透的、饥饿的、疲倦的孩子一般大声说出自己的要求。你不会为一个“孩子”的啼哭而生气,所以请给予他同样的怜悯,倾听并去寻找那些隐藏在不安背后的要求。

  如果那个人还是很激动,在大声咆哮着,你或许可以考虑对他说一句:“我知道这让你很苦恼。你需要我为你做些什么呢?”如果这还是没有效果,那个人还在不停地抱怨,那么你应该再重复一遍:“我知道这让你很苦恼。你需要我为你做些什么呢?”要心胸开阔,学会倾听,更要克制自己  帮助别人,你的心灵才会富足

  我的好友杰瑞·日瓦切克(JerryZvacek)就过着上文所说的快乐生活,当年我在密苏里州的小城霍顿买了我们第一所房子。

  那时杰瑞和他的妻子派蒂就住在我们附近,和我家只隔了几座房子,也算是我的“近邻”吧。那天我们刚搬到新家,还没有来得及把行李打开,杰瑞就来了。他热情地自我介绍了一下,并且问我们有什么能帮上忙的。他不是在讲几句敷衍了事的客套话,而是真心地想要帮助我们。

  我买的那个老房子,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时不时就要修缮一下。有一天,我发现前门廊的屋顶裂开了。只要一下雨,雨水就会从那些裂缝里漏下来,把秋千、椅子什么的都泡掉,连地板上也都是一洼一洼的积水。我们担心这样过不了多久,地板就会被泡烂。所以当杰瑞又一次到访,用他的话说是来“监督我们”,看我们需不需要帮忙的时候,我就跟他提起了屋顶漏雨的事。

  “我儿子,迈克,他可是干这活的行家,”杰瑞说,“我打电话让他来修。”我曾听说修屋顶的费用很高,而且那时我也不想让他知道,我没那么多钱去请一位专业人士来帮忙。因此,我婉言谢绝了,告诉杰瑞我自己可以修好它。其实,我根本不知如何下手。没办法,我来到房屋维修用品店,买了一拖车木瓦,又向店员了解了一些更换瓦片的基本要领,回到家里我就开工了。

  我费尽力气才把旧瓦从屋顶上拆了下来,又往上面钉了一层新的防水纸。正当我准备把新瓦贴在上面时,杰瑞来了,他正站在梯子下面朝我微笑。

  “修得怎么样了?”他问我。

  “挺好的。”我撒谎了。其实我压根就不知道怎样把这些瓦放上去,更不知道怎样把它们叠在一起才不会漏雨。

  “你知道怎么切瓦,怎么把它们粘上去,是吧?”他又问。

  “嗯??不知道。”我不得不说了实话。

  杰瑞顺着梯子爬了上来,夺过我手里的切割刀,给我演示怎么切瓦,再怎么把切好的瓦贴到防水纸上。我按照他说的方法,一点一点修补着屋顶,而杰瑞一直都站在梯子上指导我,鼓励我。过了一会儿,我看见杰瑞的儿子在我家门前停了下来。杰瑞下去跟他打了个招呼,两人就聊了起来。而我呢,还在屋顶上忙活着。

  我一时没注意,杰瑞和迈克已经不在地上了。现在他们正在我旁边,用极快的速度往屋顶上贴着瓦片。很快我又发觉,我已经站在地上看着他们干活了。不一会儿“工程”就结束了。还没等我对他们说声“谢谢”或者付钱给他们,杰瑞和迈克已经收拾好他们的工具,微笑着对我说了声“再见”就离开了。

  这就是杰瑞。他总是在关注别人的需要,并且乐于向别人伸出援手。这样做,让杰瑞拥有了很大的满足感和内心的宁静。我们大多数人都只顾自己,却永远不满足,而杰瑞一直在关心和温暖着别人,却让自己过上了一种简单而富足的生活。 以包容之心,回馈这个世界

  一年夏天,我在自家院子里修剪着草坪。那天很热,我从草坪最外围开始一圈一圈推着剪草机,剪完一圈我就会把剪草机往里移动,再开始剪下一圈。这样过了一会儿,我突然发现,自己修剪草坪的速度太快了,我上一圈修剪的面积居然有我预期的两倍大。我以为是自己记错了也就没太在意,接着修剪下一圈。可是剪完一看,真奇怪,我只推了一圈,却修剪了两圈那么大的面积,而且每次都是这样。

  马上要完工的时候,我眼角的余光发现好像有个人在我后面,回头一看,原来是杰瑞!他正坐在自己的剪草机上,跟在我后面帮我修剪草坪呢!杰瑞和他的女婿乔尔共用一台乘骑式剪草机,那天他正打算把剪草机给乔尔送回去,正巧路过我门前时发现我也在剪草坪,这对于热心的杰瑞来说,真是个不容错过的好机会。于是他悄悄跟在我后面,帮我把剩下的草坪修剪好了。因为剪草机噪音很大,我根本就没发现他在我后面。那些从我家门前路过的人们肯定以为我俩是被人雇来的庭院工人呢。我们轮换着剪完了最后一块长方形草皮,杰瑞还是微笑着拍了拍自己的帽子,什么也没说,把剪草机骑回路上,朝着乔尔家的方向驶去。

  不论什么事情,杰瑞总是先想着别人。他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充满感激,不去想自己还需要什么,相反却一直在关注着别人,看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杰瑞可能是我见过的最快乐的人。他如此欢悦,如此从容,是因为他一直在关注着周遭的人,将自己的利益和需要搁置一旁。

  2004年2月21日星期六,一大早,杰瑞就到霍顿城外他家的树林里伐木。他选中了一棵很高的树,把它从靠近树根的地方锯断,这样只要轻轻一推,这棵树就会倒下来。可就在杰瑞站在旁边看着它倒下时,这棵树被旁边一棵树的枝干卡住了。杰瑞打算把这棵树也锯掉,好让第一棵树倒下来。就在他启动链锯,切割第二棵树时,第一棵树被振动了,一下子轰然倒下,砸在了杰瑞身上。

  杰瑞被压在树下动弹不得,他知道自己肯定伤得很重。血不断从他受伤的鼻子里涌出来,他的眼睛也被血蒙住了。他大声呼救,可是这片树林离家太远了,没人能听见他的喊声。因为出血和疼痛,他几次昏迷过去,完全搞不清自己被压了多长时间。几小时之后,他费力地伸出手,把一段树枝插进土里,靠观察树枝在地上的影子判断时间。他看着自己做的这个“计时器”,等待树影在地面上慢慢移动,直到太阳落山,地上光影全无。

  太阳落下去,气温开始下降,杰瑞躺在大树下面,只有疼痛和他的思维陪伴着他。几年前霍顿也有一个人像他一般被大树砸伤,至今还瘫痪在床。“我就这样玩完了吗?”杰瑞问自己。

  而这时,他的妻子派蒂正等待着他回来吃晚饭。七点钟的时候,派蒂发现杰瑞的卡车还在家里,可他却不知所踪。这可不像杰瑞,他一般是不会耽误晚餐大家的时间的。他家一共有90多英亩地,也许他到哪块地里干活去了吧。“可为什么天黑了还没回来呢?”她这样想着。这时,女婿乔尔从他们门前路过,派蒂问他有没有看到杰瑞。

  “没有。”乔尔看派蒂神色一变,就安慰道,“别着急,我现在就去找他。”他抓起一支手电筒,急匆匆地走进一片冰冷的黑暗里去。

  “杰瑞!”乔尔一边喊一边借着手电筒的光四下寻找,“嗨……杰瑞。”

  这时派蒂正坐在餐桌旁,双手抱在胸前,想着:“现在这个男人在哪儿呢?”乔尔为了寻找杰瑞都还没吃晚饭,真是很不好意思。杰瑞或许是忘记了时间吧,“可这不像他呀。”她焦急得百爪挠心。

  而与此同时,乔尔还在四下搜寻,“杰瑞!”他大声喊道。

  一片沉寂。

  他加快脚步,为了多搜索一些地方,也为了驱走寒气。乔尔想起会不会是杰瑞遇见了什么朋友,他们一起去HarmonyHouse(一个小餐馆)里抽烟、聊天去了吧?“可这不像是杰瑞的风格啊。”杰瑞是很喜欢跑到小餐馆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吸几口烟,和城里的男人们分享一些奇闻轶事,可是他不会不告诉派蒂要去哪儿啊。

  这时,乔尔真的有点担心了,他喊着杰瑞的名字,可那声音更像是在祈祷。这时他听到一阵低沉的喘息声。“是一头牛吗?”乔尔震惊地站在那里,用尽力气大声喊道:“杰瑞!”他又听到了那种声音,那不是牛,是人的声音。

  “我在这里。”杰瑞虚弱地说。

  乔尔朝声音传来的方向跑了过去,可是循着手电筒的光亮望去,他只看到一堆乱七八糟的树枝。“杰瑞?”

  “我在这。”借着微弱的光亮,乔尔总算看见了他。这时杰瑞已经在树干下躺了7个多小时。

  乔尔跑回家,去找人来救杰瑞。听说了这一切,派蒂赶紧抓起一支手电筒,飞奔到黑夜当中,她要去找自己的丈夫,要和他在一起。

  杰瑞的一条腿被压变了形,两个肩膀也都受了伤,一侧的锁骨被砸断了,三截脊椎骨错了位,还断了五根肋骨,他承受着极大的痛苦,已经筋疲力尽。

  他有足够的理由去大叫、去咒骂、去抱怨,可是当他见到派蒂时,跟她说的第一句话不是“看看都发生了什么!”他没说“谢天谢地,你总算来了!”没有说“快来救我!我快不行了!”更没有说“该死!你怎么现在才来!”

  杰瑞对派蒂说的第一句话非常简单,没有一点讽刺的意思,那就是--“亲爱的,你今天还好吧?”杰瑞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说的。他最关心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妻子派蒂的幸福,他真心想知道这一天她过得怎么样。

  康复的过程漫长而艰辛。杰瑞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最开始,他只能靠助步器慢慢行走,后来拄了两根拐杖,再后来是一根拐杖。当他自己能开车的时候,就马上开始到我们家来“监督”我们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从来没听他抱怨过一句。在一个下午,我禁不住问了他这个问题。他告诉我:“哦!说实话,在事故发生后的一段时日,我都沉浸在悲伤和懊恼当中,可是后来我发现这些于事无补,所以我也就将这一切放下了。”

  他拄着拐杖,稳了稳自己的身体,微笑着对我说:“威尔,没有我的牢骚,这世上的抱怨也已经够多的了。这世界给了我那么多礼物,而在它运转的过程中,不再给它增添牢骚和抱怨,就是我能回馈它的最大的礼物了。”

  杰瑞,你说得对。我耳边回荡着他的话,面对这朴素的智慧,感动莫名。

  ·不·抱·怨·观·念·

  ■抱怨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会将人们困于问题当中,使他们沉浸在失意、沮丧中,无法自拔。

  ■在各种关系中,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最常做的就是抱怨自己的“遭遇”,而不是清晰地表达意愿--抱怨是腐蚀关系基础的罪魁祸首。

  ■“您可能不知道??”是个很神奇的句子。在你向他人表达你的需要,陈述不满时,它能让你的评价听起来不针对任何人。

  ■直接而且只和能解决问题的人谈话,可以为你提供一条不用抱怨就能实现目的的捷径。

  ■如果你正试图消除与他人之间的隔阂,那么一定要十分注重言语的作用和影响。你的言语要像鸽子落到树枝上一般轻柔,而不能像砖头砸碎玻璃般粗暴。

  ■只有乐于听取他人的意愿,你的需求才有可能得到满足。

  ·不·抱·怨·行·动·

  ■在下一个24小时里,记录你有多少次用抱怨,而不是询问的方式来向别人展示你的需求。

  ■把你的需求和意愿写下来。然后思考一下该用怎样的方式让别人满足你的要求。注意,你要把焦点集中在理想的结果上,而不是眼前的情况上。比如,你希望别人帮你打扫房间,你不能说:“你从来都不干活,要是没有我,这屋子早就成猪窝了。”你或许可以这样讲:“嘿,老兄,我需要点帮助,你能不能负责每周洗三次衣服并且打扫一次屋子?”

  ■当有些事情打扰你时,你可以说:“您或许还不知道……”用一种中立的、不带感情色彩的方式表达你的想法。

  ■说出你的要求,不要害怕被拒绝。你会惊讶地发现,当你礼貌地询问时,人们还是很乐意配合的。试一下这样说“我需要……”和“能请你……吗?”

  ■下个星期每天都要想想前文中的杰瑞。把别人的需要放在首位,不要再坚持让别人看你最喜欢的电视剧或电影,而是去看对方喜欢的。不要把这当作一种负担,也不要期望有什么回报。用日记把你的感觉以及这种行为带来的积极转变记录下来。  抱怨的动机“人际反应”可以简单地按照首字母缩写方式记忆为G.R.I.P.E,即:

  GetAttention:寻求关注

  Removeresponsibility:推卸责任

  Inspireenvy:引人艳羡

  Power:操纵力

  Excusepoorperformance:为欠佳的表现找借口

  而这五个首字母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新单词GRIPE--抱怨。

  当你听到自己或别人在抱怨时,试着去找出这种行为的潜在动机。问问自己:“他们需要什么,又想要得到什么呢?”你会发现,通常人们抱怨,是在试图让自己的社会或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只不过这种尝试被错误地以抱怨的形式表达了出来。再问问自己:“那么这种抱怨又能归结到这五个范畴中哪一个里呢?”

抱怨会腐蚀人与人之间连接的纽带,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抱怨一直都交织在他们的各种联系当中。人们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去抱怨别人。这种抱怨不但会伤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会伤害关系中的人们。密苏里州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那些经常抱怨父母、老师及兄弟姐妹的青少年女孩,患抑郁症的几率更高。    GetAttention:寻求关注  “嘿!快来注意我呀!”--我们的脑门都应该纹上这几个字。得到别人的关注是每个人都有的愿望。每个人都需要同他人联系,并且通过别人的关注来确认这种联系。正如玫琳凯化妆品公司创始人玫琳凯·艾施(MaryKayAsh)女士所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比金钱和性更为人们所需--认可与赞美。”

  有一次,我给一些来自加拿大政府的代表们作演讲,之后又被安排出席一场图书签售活动。因为参加活动的人数太多,我之前的赞助商就没有承办这次签售会。而是介绍了一家加拿大书店来主办这次活动。这家店隶属于加拿大一家知名的图书连锁公司。活动还没有开始,我就和这家书店的经理皮埃尔(Pierre)聊了一会儿。

  “你们店经营得怎么样?”我问。

  “很好!”皮埃尔说,“我们店的业绩一直都比公司旗下其他的店好很多。如果按单位面积的销量来计算,每平方英尺要比其他店多卖1~3本书。”

  “你们店的位置肯定很好。”我说。

  “不,位置一点也不好,很偏僻。”

  “那你们店在高档社区吧?”我问。

  “不是,我们店周边的经济环境很一般。”

  我有点迷茫了。“那你们是怎么做到比公司其他分店多卖出那么多书的呢?”

  “这是因为我们对待顾客的方式不一样。”皮埃尔说,“如果一位顾客和我们员工的距离在3米之内,那么员工就要和这位顾客打招呼。不过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方式,就是‘嗨’‘你好’之类的话。”

  “就是因为这样?”我问。

  “是的。有的顾客来我们店里,被我们的员工问候了16次,这都是很平常的事。”

  “16次?”这真让人难以置信。“你们这么热情,会不会让顾客觉得你们要向他们推销什么东西呢?”

  皮埃尔笑了,很友好,也很真诚--虽然从他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觉得我很天真。“鲍温先生,”他说,“我们就是在向他们推销东西,我们是一家书店,顾客到我们店里来也肯定是想买些什么。我们只不过是给了顾客一些每个人都很渴望的东西,把这个过程变成一种愉快的经历罢了。”

  “给了他们什么?”我问。

  “关注!”埃尔说道:“人们都希望得到认可。那些顾客在别的店里可能没有受到过这种招待,而在我们店,店员会问候他们,跟他们说声‘你好’。我们不是要把书硬塞给他们,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跟顾客打招呼,是想让对方知道我们一直在关注着他们。这样,顾客会觉得自己很受重视,所以他们就会从我们这儿多买些书。” 

  不管到什么时候,赞美别人都不会错。如果你几乎不认识对方,或者你们只是工作上的关系,那么你最好针对一些物质性的东西(比如这个人的鞋子、公文包、手机等等)发出赞美。

  不要去赞美别人的身体特征。对别人的身体和其他一些很私人的东西的赞美,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一些评论,比如“多漂亮的耳环呀!”或者“这双鞋真不错,你在哪儿买的?”都会让别人感觉你毫无恶意。 

  对别人行为的赞美也很受欢迎。“你总是那样热情地微笑,整间屋子都被你照亮了。”不仅可以让对方感觉你在关注他,还会加强他的这种行为,让他更有可能去重复这种被你赞美了的行为。“你总是这么守时,这是我欣赏你的地方。”也是个很好的例子。赞美一定要真诚,要发自内心,不然别人会觉得你是挖苦和试图控制他们。

  当然,对于那些和你关系亲密的人,你可以也应当更自由地去赞美他们。哪怕你的爱人穿了一套你已经看过几十次的旧衣服,只要你觉得很好看,就应该说出来,不要吝惜你的赞美之词。这样做不但会加强你俩的关系,还会让你的爱人更加爱你。

 

  InspireEnvy:引人艳羡

  很多抱怨背后,都隐藏着一种对自身优越感的夸耀。那些抱怨者在向你暗示:“你肯定有问题,因为你不像我这样。”很多抱怨,其实就是抱怨者和被抱怨者之间一种微妙的、消极的比较。抱怨者在心里暗暗地说:“我一点也没有我所抱怨的这些缺点,你难道不想像我一样吗?”

  抱怨:“我的新老板一点也不称职。”

  潜台词:“我比他有能力多了。”

  抱怨:“你老是用很长时间才能准备好。”

  潜台词:“我很有效率,很守时。”

  抱怨:“那些白痴又把我们的水费账单搞错了。”

  潜台词:“如果我在那儿工作,肯定不会出错。”

  抱怨:“你真蠢。”

  潜台词:“我真机灵。”

  人们为了让别人羡慕自己,就会开始抱怨。所以从本质上来看,抱怨其实是一种吹嘘。你或许正在消极地谈论着某个人,可是你真正想说的就是自己比他强。你希望别人能够注意并欣赏你的这种优越性。

  如果你不太相信,就请想一想那些让你在开车出行时感到心烦意乱的驾驶员吧。你只会抱怨那些和你不一样的人--如果你想快点开,展示一下娴熟的车技,这时要是有哪个司机老是慢吞吞,总是挡在你前面,你可能就会隔着挡风玻璃朝他大叫;如果你想慢点开,那些横冲直撞,总是超车的司机就要遭到咒骂了。

  

  事实上,那些大声的吹嘘,常会泄漏这个人心中的不安全感。通过这种“抱怨着的自夸”,说话人其实是想告诉别人:“请跟我说,我很好吧!因为现在或者是目前这个阶段,我感觉糟透了。”如果你看到哪个人如此,去听听他在批评或抨击什么,说不定他正是在这方面不太自信,才会去抱怨的呢。比如,你哪个朋友对别人的衣着发表了一番恶意评价,你就得思考一下,是不是他觉得自己穿得不够迷人呢?这时,你要试着去赞美他,让他自信一点;如果同事们都在抱怨别人的某项任务完成得烂透了,也许正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做到最好,才会去抱怨别人,此时你可以试着寻找一种方式,给他们一些真诚、积极的评价。

  如果某个人遇见你之后就开始抱怨,说明他可能正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好一点。不要去跟他争吵。你有没有想过,所谓争吵只不过是两个人在那里互相斥责和抱怨,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所以你千万不能中了它的“圈套”。深吸一口气,不要让他那些消极能量影响到你,就算是别人先挑起“战争”,你也不一定非要去响应,他们之所以要批评你,只不过是想以此来膨胀自己的消极形象,给自己找点安全感罢了。

  当你发现自己正在抱怨时,请反思一下,你是不是在用这些抱怨来抬高自己?是不是想以此来证明你比别人优秀?是不是在向别人暗示你更聪明、更有效率、更友好、更会打扮、更守时??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说明你在这些方面已经有些不自信了。很多时候,你抱怨别人在哪方面做得不好,并试图证明自己在这方面更具优势时,就说明你已经在这方面感到自卑了。

  抱怨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还有哪些需求未得到满足,因此它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讯号,不过前提是我们愿意深入自己内心世界去寻找引发这些抱怨的原因。理论上,我们应当经常审视自己,去探究这些抱怨的根源,在还没有造成“听觉污染”时,就将它们消化掉。

  作家马克·吐温(MarkTwain)在给他朋友的一封信里这样写道:“雷声响亮,它的确让人印象深刻,可闪电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抱怨着自夸”就是一阵雷声,它声音响亮,会引起你的注意,可是它却很空洞,不包含任何实质性的东西。但我们可以通过“雷声”去研究“闪电”形成的过程,并且利用“闪电”的能量造福自己。 

  后来我们明白,抱怨者是为了安抚内心刺痛的自我,他们心里告诉自己,如果事情变得对自己很重要,就得花时间去参与。

  其实,他们也明白,抱怨事情进行的方式无法改变行进轨迹,却可以让不作为合理化。他们努力想挽回面子,没有什么比留住面子更要紧的了。

  要警惕抱怨,它们常被人利用来操纵你或者其他人。牢固的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安全的基础之上,而这两者在操纵力的博弈中不存在。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Frost)曾撰文写道,“长期维持操纵力的最强大且最有效的力量,不是统治者控制被统治者的种种暴力,而是各种形式的认同,让被统治者心甘情愿地顺从。”因此,在人际关系中,别让自己为他人的抱怨所左右,而轻易地顺从了他人;应当了解真相,自主做决定。 下面是我收到的一封电子邮件:

  真诚的分享

  留下的,都是不抱怨的员工

  我经营着一家不大的美容院,听完你的演讲,回去后我就在员工中推行“二十一天不抱怨运动”。我敢保证,全世界几乎每家美容院的员工休息室都是八卦长舌之所,员工们聚在那里抱怨这,抱怨那,除了抱怨还是抱怨。

  2007年元旦前夕,我来到美容院,把休息室粉刷成紫色,还在墙上刷上“不抱怨的世界”的标语。次日员工们来上班,我给每人发了一张您的演讲CD、一本您的大作以及一个“不抱怨紫手环”。我还让他们看了我绘制的一张图表,表上列有每个人的名字,计算各人“二十一天不抱怨”进展的天数,完成挑战的人可以得到奖励。

  第一周的时候,大家还觉得挺有趣。第二个星期我有点慌了!周三那天有三名员工提出辞职,他们对我说:“如果你不允许在美容院里谈论问题,我们就只有不干了。”听完他们的话,我默默地打开门,送他们出去。那天晚上,我花了些时间祈祷、静思,确定自己在做的事是正确的。走的三名员工在店里是最爱抱怨的,对于他们的离开,其他员工的反应是--“谢天谢地,这几个家伙终于走了!”

  接下来,我找人接替走掉的三个人。面试总是从休息室里开始,我让面试者看刷有标语“不抱怨的世界”的紫色墙,告诉他们这是一家“不抱怨的美容院”。结果,新招来的三名员工比走掉的那些人工作效率高一倍!

 

  --德州休斯敦市科比镇,奥尔登·克拉克

  你注意到了吗,在克拉克先生的美容院里,最会抱怨的员工也是工作效率最低的员工。也许,正是他们抱怨的“负能量”赶跑了顾客。不过,更有可能的是,他们通过抱怨来掩饰自己糟糕的工作表现。这些人力图把工作成效不高归咎于美容院的环境,而不是自己本身。

  一次坐飞机时,我听到一个人为自己欠佳的表现开脱。我搭乘的是一架从密苏里州堪萨斯市飞往纽约的大型客机,机上乘客满员。大家登机后,飞机在地面停了好久还没起飞。原定时间早就过了,乘客们开始不安起来。

  空乘人员打开广播,播报道:“各位先生、女士,对于此次起飞延误,我们深表歉意。但是,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AviationAdministration)有硬性规定,机组人员在两次飞行中间必须休息满一定的时间。现在他们的休息时间已经达到了航管局的要求,我们很快就将从地面起飞。”

  听到广播,周围的人开始抱怨起来。我个人倒是觉得,由一名休息充分的飞行员驾驶飞机,我们是多么幸运啊!

  很快,飞机驶出停机坪,准备起飞。飞行员通知说,下一架就轮到我们,并要求乘客坐回座位。然而,又有事发生了;或许应当这么说,什么事都没发生。我们等啊,等啊,等了又等,结果飞行员再次开启广播,播报说飞机的一个发动机发生故障,必须返回闸口修理。

  周围的人听了,再一次开始大声抱怨。而我却只想,飞机还停留在地面时就发现了故障,我们是多么幸运啊!

  修理发动机的一小时里,大家仍然待在飞机上,没有下去。

  等候期间,我想起来这会儿本应当抵达纽约了,我必须给妻子桂儿打个电话,因为我向来是飞机一降落就通知她的。电话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嗨,是我。没到呢。事实上,我们还没起飞!……是这样的,机组人员昨天进场晚了,所以,今天早上一直等到航管局规

  定的休息时间满了……后来,又发现飞机出了故障……是的……我也不知道??很快吧,我想。到了以后再打电话给你。我爱你……再见。”

  我并未抱怨,只是陈述事实而已。我讲电话时没带丝毫的“负能量”,类似“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对我”之类。后来,坐在我正前方的那位男士也决定给他妻子打个电话。这是我听到的他们的对话:

  “是我??没有!当然没有??我们甚至都没起飞……是这样,那个该死的飞行员,最好叫他‘睡美人’,来晚了……我知道!……接着,他们发现这架破飞机有毛病……你问我结果会怎样?我会丢掉这次联络客户的机会??我不能赶过去见他了!……单子?单子不会有了,忘掉它吧……原因?我来告诉你,我没法准时去见客户,这就是原因!……‘我怎么知道的’?我当然知道,这是我见这个客户的唯一机会……对,我唯一的机会。我告诉过你会发生什么事了!到了再给你电话!真让人气愤!挂了!”

  这个男人居然说,所有的希望都没了,向那位客户销售什么都不管用了,而一切都是因为一次航班的延误造成的。这个人在为自己的欠佳表现找借口。

  进入教会之前,我一直从事销售工作。二十年来,我卖过广告、手机、保险。无论是我个人的销售经验,还是其他事情中,从来都没有见过约见哪位客户只有“唯一一次机会”。现在,不过是一趟航班延误,这个可怜的家伙就以此为由,为自己拿不下订单开脱。

  接下来的事情颇具讽刺意味。飞行员又一次广播通知机上两百多名乘客。他说:“各位先生、女士,此次延误我们非常抱歉。我们知道,修理故障耽误大家很长时间,但是,乘客们的安全是我们最为关心的事。我们现正签署修理报告,大约十分钟后就会起飞。这儿还有个好消息告诉大家,有需要中转的乘客,我们已经为你们安排好??不过,有两名乘客的中转航班未能落实。”

  然后,他公布了那两名无法抵达目的地的乘客名字,话音刚落,那位销售员就从座位上跳将起来,气急败坏地说了声“果然”!吐出几句脏话后,他怒气冲冲地下了飞机。

  ·不·抱·怨·观·念·

  ■不管到什么时候,赞美别人都不会错。赞美一定要真诚,要发自内心,不然别人会觉得你是挖苦和试图控制他们。

  ■人们之所以抱怨就是为了把自己从某种责任中解脱出来。他们觉得只要对现存问题发表一些消极的评论,就能让他们摆脱积极解决问题的责任。

  ■唯一能为你的幸福和人生负责的人,就是你。你拥有无限的潜能,去为自己的幸福作出回应。

  ■不要让他人那些消极能量影响到你,就算是对方先挑起“战争”,你也不一定非要去响应,他们之所以要批评你,只不过是想以此来膨胀自己的消极形象,给自己找点安全感罢了。

  ■很多时候,你抱怨别人在哪方面做得不好,并试图证明自己在这方面更具优势时,就说明你已经在这方面感到自卑了。

  ■在各种关系中,人们会用抱怨把你拉到他那一边,让你和他站在一起,以便让他拥有赢得别人的力量。

  ·不·抱·怨·行·动·

  ■列出你常常抱怨的事情,并写出抱怨是出于以下哪种动机:

  Getattention寻求关注

  Removeyourselffromresponsibility推卸责任

  Inspireenvy引起艳羡

  Power操纵的力量

  Excusepoorperformance为欠佳表现找借口

  注意,以上项可复选。

  ■倘若不是通过抱怨来满足上述需求,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写下你想说的话和想做的事。

  ■你百分百能够改变自己在关系中的形象,并由此改变关系的进展。举出你认为颇具挑战的关系,若要关系中的挑战因素不再出现,你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做到?一一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