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栋的工笔花鸟画扇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05:36:07
  “苍天在上,天地生灵,自然万物,集我所爱”这是吉林青年工笔画家房栋在他的作品《苍天在上》的题识。概括的说,房栋当前的花鸟画,始终贯穿着一个永恒的母题:“关爱生命”。尊崇生命,保护环境。房栋的每一个作品皆源于他的情怀与精神。是人性高标的精神追求,是把他所感兴趣的生灵,把对宇宙,对自然,对人生的感受以花鸟绘画的形式来倾注,抒发出来。这也是他的作品能摄人心魄,感人肺腑的重要因素。
《苍天在上》是一种非常冷调的感觉,其似真似幻的动物栖居处,玄静,萧杀,变化莫测的奇异空间。除了黑白灰几乎无有其它颜色介入,这种冷冷凄清的气质,恍若来自遥远的世界,没有半点浮世的嘈杂,好像与我们现实生活隔着一层难以靠近的距离。画中那猫头鹰深邃虚渺,却又突兀逼近的眼神中,令我们不敢直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或许房栋已将自己隐化为花鸟,向我们表达着一种情怀,也即现代人面对日益狭小的生存空间,常常感慨的迷茫和困惑。
  房栋的工笔花鸟画,具有对宋人院体画的深入研究与临摹,一方面又明显受到近代中国画改良论的影响。希冀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中,注入西方绘画和日本绘画的新血液,走出自己一条既有现代精神,又有民族传统的艺术路线。传统绘画史上的先迹及当代诸家的探索,在继承发展各取得了辉煌成就。已逝的被历史定位,轮廓清晰自不待言。在变换了时代社会与文化情怀中,作为一位七十年代后出生成长的青年画家,如何思考与应对历史的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艺术际遇,才是一个持有艺术史观念或者说是有责任感的艺术继承者探索者应具有的品质。
房栋的工笔画虽源于宋人花鸟绘画,特别在其尚繁的一面,但在花鸟意境却与传统境界拉开了距离,意味与主题上有的甚至已大相径庭,相去甚远。应该是有点天赋的缘故吧,房栋在技法上的运用已经蛮好,工而不塞,工而不腻,工而不僵,着色鲜艳处不见粗俗,浓重处无有呆滞。有的作品,更将水墨技法与工笔效果结合起来,将大面积的设色渲染乃至透光与主体形象精细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统一的协调。造境的选择上,明显已从精致取胜转向装饰性甚至抽象的探索,把小品花鸟画迈向大境界花鸟做了一种推进。偶有一种富丽的基调,色彩也在与墨的种种“关系”中被敷染,因而浓烈而不失沉稳,尽显雅妍气息。
中国的花鸟画史,工笔画,重彩与淡彩不同艺术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宋时期的花鸟工笔画,以宫廷画家为代表,创造了一种用笔精细,敷色艳丽的画风,比较适应当时宫廷的装饰与欣赏趣味,描绘对象也多为珍禽奇兽;而淡彩一派的画家,大都身处乡野,志向高洁,行为拓达,笔下则多为汀节游鱼,园蔬野果,无不充满着野逸闲适、质朴自然的情趣。两宋以后,两种画法继续流传,因为淡彩更适合文人的欣赏趣味,所以明清以来,在这方面有成就的画家甚多,如清代恽南田,其“没骨”花卉,着色加以点花,粉笔带脂,然后再用笔加以渲染,又注重花瓣叶片的阴阳向背,以及枝干的圆劲柔韧,充分表现花卉蔬果的质感神韵,真正做到了神似与形似的和谐统一。后人虽仍有继承,但无论技法还是意境,却难以超过他的成就。可以说,中国的花鸟画史,是一个充满着创造的发展史,承袭、创新、求变并以此找到独创性的个人化的图式,这也是每一位艺术家内心最为深刻的潜在意识。因为花鸟画有着一套极为程式化的表现语言,传统的工笔花鸟往往以精细而使人瞻仰止步,但反过来说,这种程式化也很容易使功力被匠气所掩,让思想在套路的覆盖下窒息。房栋经过长年的写生与临摹,在掌握花鸟的客观状貌之后,其在把握造型和意境上已达到了几可以说是率心任意的程度,也能从容地把握画面渲染的火候,从而使作品焕发出自然天成的气象。从中我们不难窥见他的审美观念和取向,窥见他建构个性形式语言的过程。
在“外师造化”上,房栋对自然界的物象观察入微,并运用到技法上的实践,有时更令人叹服,如他画荷叶上的水珠,晶莹剔透,珠圆滑动,形神具佳,堪称绝技。这也是他向谙练的画技与艺术平庸程式化的一种挑战的结果。
才情、技能、学养三者不可缺一,方能铸成大器。房栋只有遵循中国画为体,以西画为用的导向,即以中国画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笔墨精神为核心,再适当吸收西洋画的艺术技巧,将二者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一定会有巨大的潜力可发挖。孟子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房栋已习惯于独处一隅,“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或于萧瑟之秋,冰覆冬日,融入自然,参与造化,领悟天人合一,“有生于无,有中生有”的道家哲学,或参禅宗“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悉是法身”的法偈。常常感极而泣,悲喜交集……
房栋非常年轻,但他所取得的成绩已令诸多同行投来羡慕的眼光。特别是处于当今艺术品市场空前繁荣的大环境下,已有越来越多的收藏家、投资者把目光投放在七十年代后生长的画家。对于像房栋这样年轻的实力型、学养型画家,带给人的也将是不一般的期待。凭着房栋的才情,学识与努力,我相信,他给我们带来的将会是一个个更加璀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