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广州二模优秀作文11-1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22:15

十六篇2009广州二模优秀作文

(2009-05-05 08:36:57)

11、勿做新愚公

广铁一中高三(1)班  马伟超

曾经,愚公凭着一股蛮劲和倔强,终于把挡在家门口的大山夷为平地,并传为美谈;而如今,愚公守着电话机,面对新问题,却依旧相信,无论再难打,只要坚持下去,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终有打通的一天。愚公充满蛮劲的坚持精神,固然令人敬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新“愚公”们如果仍然坚信仅凭一股蛮劲而不讲方法,就能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

愚公移山,让我们看到了坚韧执著,能量巨大。的确,很多事物,很多困难就是在人们“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坚持不懈中而被战胜克服的:达芬奇一个又一个地画着鸡蛋,终于从中发现光与影的奥妙;海伦·凯勒在导师莎利文的指导下,一遍又一遍地触摸振动的声带,终于感受到声音的变幻;身残志坚的谢坤山,顶着嘴巴的痛楚,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终于画出人生的色彩;“千手观音”的演员们,经过无数次练习,终于作出完美的演出。当年的愚公正是凭着坚韧执著,移走了让天神都畏惧的两座大山;而今天的人们,仍然凭着这份坚韧执著,搬走了前进路上的一座座大山,挑战了肉体上精神上的极限,让人心生敬慕。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并非所有的困难都会向一份近乎倔强的执著低头,并非所有的成功都源于无数次简单的重复。当时代前进发展到今天,我们遇到的更多的是需要科学的头脑来解决的一些新问题,而且,当一种方法解决不了时,我们还得寻找新的方法,如果单靠坚持执著,最后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当年的愚公移山,也许可以靠蛮劲和倔强而实现,而今天的愚公如果继续坚信只要以这种近乎“愚”的精神和方式拔打电话,就能解决问题,相信他必定以失败告终。因此,我们不仅需要战胜困难,获取成功的冲劲狠劲,更需要冷静分析,探索改进的智慧。

在日本的一个渔村,人们以捕鳗鱼为生。可由于鳗鱼生活在深海,未等到上岸就因为不适应,几乎都成了死鳗鱼。当地的渔民也曾想凭着愚公精神,只要在捕捞到鳗鱼之后,夜以继日地开足码力,加快船速,就能让活着的鳗鱼上岸,可最终他们只能看着鲜活的鳗鱼变成死鳗鱼,难以卖出好价钱。可有个老头,经过冷静分析,多方思考,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在捕上来的鳗鱼中混进几条鳗鱼的死对头——狗鱼。结果,鳗鱼在狗鱼的刺激下,激发了生存的意念,一直活蹦乱跳到鲜鱼市场,老头也因此而成了富翁。一船鳗鱼相对两座大山,后者比前者更难对付;一个老头相对于众多渔民,力量悬殊。然而,老头在面对问题时,用心思考,凭磁卡一个科学的头脑,一个绝妙的方法,解决了困扰众多渔民的问题。由此看来,成功不仅需要愚公式的坚持执著,更需要用冷静的头脑和科学的方法。

生命是有限的,物力人力也是有限的。遇到新情况,想要解决新问题,既要有愚公式的坚持执著,更要有凡事冷静分析,多加思考的睿智,这样,相信你我都会迎来更精彩的人生!

【点评】本文立意准确,切合题意,层次清晰,语言表达流畅。文章从愚公的言行举止的角度切入,提炼出在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时,既要有“愚公式”的坚韧执著,更要有科学的头脑这一观点。文章始终紧扣这一观点展开,注意过渡衔接,注意处处回应观点,使得行文思路明晰,结构紧凑,体现出较强的思辨能力。

不足:解决鳗鱼问题的事例虽能自圆其说,但终不够典型。

(广州铁一高三语文备课组推荐,点评教师:陈玉芬)

 12、看听说的学问

广大附中高三(4)班  李卉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学会看日月星辰,看人生的喜怒哀乐,我们学会听自然的声音,听他人的倾诉,我们学会说出对世界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然而看、听、说不应只是我们本能的能力,而应成为我们感悟社会、体验人生的重要工具。

因此,我们要多看,兼听,慎说。只有这样,才能抓拄世界的本质,领会人生的真谛,实现社会的价值。

有的人认为“多看”就是把世间一切都包揽在自己的视线之中,甚至包括别人的隐私。我却认为不然,因为“多看”并不仅指范围广,更是指看到深远、洞察事物的本质。

用心去观察社会,我们便发现许多值得“多看”的事。我们看到被人们指责阻塞交通的跳楼者可能真的有辛酸的故事;我们看到被城管追赶的小贩可能有养家的困难;我们看到被人嫌弃的乞讨者也有自己独特的身世。因此,“多看”让我们更加关心社会,拓展思维的广度。如果只是随意看这些乞讨者、小贩,我们又怎能发现社会百态,体验人间的真善美呢?

人不仅要“多看”,更要“兼听”。“兼听”是一种智慧。懂得“兼听”的人不会三人成虎,不会轻易被一方之言所蒙蔽,心中自然开阔宁静,学会辨(辩)证地思考问题。

回望历史,懂得“兼听”的唐太宗一直奉行魏征提出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坚持倾听各方意见,不轻易因一方意见就下定论,才有了贞观之治的伟业。假使唐太宗不是一个“兼听”的人,又何成一代明君呢?由此可见“兼听”对人的素质能力影响之大。

当我们学会用“看”与“听”来感受别人与社会,更不能忘记“说”。不懂得表达自己(意见)的人,是无法与社会融合在一起的。但“说”并不是什么都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要“慎说”。

“慎说”是为人处事的原则,我们不需要脱口而出,而是“三思而后行”。因为说出去的话犹如钉在墙上的钉子,即使被拔下来,仍留有一深深的洞。当你向老师提意见时,当你评论同学的衣着相貌时,应当考虑对方的感受。此时,“慎说”便是你的过滤器。

学会多看,兼听,慎说,是我们融入世界,体验社会的工具。利用好它们,我们便找到登山的拐杖,指路的明灯,在人生的旅途少走弯路。

【点评】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我们要多看,兼听,慎说。只有这样,才能抓拄世界的本质,领会人生的真谛,实现社会的价值。”观点鲜明响亮,内容切合题意。接着紧扣观点句中的“多看”“兼听”“慎说”三个层次分析说理,层次清晰。从论证材料看有面上材料,有点上材料,有正面论证,有反面论证,有事例论证,有比喻论证,形式上有变化,论证上分析透彻,说理到位。语言注意形象性,有内涵,具有较强表现力。不足之处是观点句“实现社会价值”一句落实得不够。(肖义  推荐)

13、多看·多听·慎说

广州第一中学高三(15)班  王媖琪

上帝造人,予人以两眼、两耳、一口。两眼同向,那是上帝让人多看,多吸收学习;两耳背向,那是上帝让人兼听,有选择地接受意见;仅有一口,那是上帝让人慎说,谨慎地说话。虽两眼两耳一口的人无处不在,但多看、兼听、慎说之人却少之又少,能做到多看、兼听、慎说之人必为人中之龙。

就因为多看、兼听、慎说,彼得·卒姆成为了建筑界里一颗耀眼的星星。彼得·卒姆经常游览群山,深入了解建筑材质(特别是木材)的特点,并向木匠们讨教处理材料的经验,就是因为多看,他才能把建筑材质运用自如,被人誉为“空间修道士”。彼得·卒姆生于一个优秀的木匠家庭,他常听取木匠父亲的意见与建议,细心认真地学习处理木材,但当父亲建议他继承家业时,他却果断地拒绝,就是因为兼听,他才能在建筑设计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彼得·卒姆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他从不自吹自擂,过度宣传自己,他总是谨慎地表达自己对建筑的观念,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就因为慎说,他保持了自己的平静,也使建筑透发出安详的韵味。就是因为多看、兼听、慎说,彼得·卒姆才能建造出如此合乎自然之道的瑞士VALE温泉旅馆,才能摘得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一“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的桂冠。是多看、兼听、慎说使彼得·卒姆成为人中之龙。

多看、兼听、慎说这三要素使人成功,而三者缺一或缺几都会使人难以成就伟业。牛顿就是因为缺乏多看,没有吸收学习唯物论观点,才导致他在人生的尾巴中出现错误,在学术上无法前行。孙中山就是因为缺乏兼听,偏听了袁世凯的花言巧语,才使辛亥革命胜利之果落到袁世凯的手上。嵇康就是因为缺乏慎说,书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使司马光觉得他破坏统治的稳定,被处以死刑。古今中外,风流人物多少人不是因为缺乏多看、兼听、慎说三因素中的其中之一或几而没有造就人生的最高峰的呢?

让我们把多看、兼听、慎说都紧握在手中吧,来创造我们绮丽的未来,成为人中之龙,造就人生的一个个高峰。

【点评】文章以“能做到多看、兼听、慎说之人必为人中之龙”为观点,主要回答了“多看、兼听和慎说的意义和作用”这一问题,切合题意。难能可贵的是:文章思路清晰,中心突出,全文都能清晰地表述“看·听·说”三者的关系,并能自圆其说,是考场中为数不多的优秀作文。此外,结构严谨而清晰,材料丰富,有理有据,议论有一定的思辨性,较有力地证明了观点:开头在概述并简单地阐释材料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多看、兼听和慎说之人却少之又少,能做到多看、兼听、慎说之人必为人中之龙。主体部分主要采用了事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等两种论证方法来证明观点:第二段用彼得·卒姆因为多看、兼听和慎说,摘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桂冠,成为了建筑界里一颗耀眼的星星的事例,正面论证了观点。第三段采用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多看、兼听、慎说这三要素使人成功,而三者缺一或缺几都会使人难以成就伟业”),分别选取了牛顿、孙中山、嵇康等三个事例,从反面证明了观点。结尾再次点题,并发出号召,能够首尾呼应,深化了主题。

(广州市第一中学  杨雪梅)

 

14、愚公难移“新的大山”

白云区考生

旧的“三座大山”倒下去了,新的“三座大山”却已悄然“崛起”。教育,医疗,住房这新的三座大山成为群众心中的痛。只是相关的监管、投诉、建议等民意机制尚不健全的如令(应为“今”),人们纵有愚公精神,又如何移走三座大山?

愚公精神,在于其坚持与不懈,所以毛泽东提倡过“愚公移山”之精神。前些日子甚是火红的《士兵突击》的许三多的形象,也大有愚公之影子。问题是,有些事情纵使我们坚忍不拔,亦不见得可以成功。做得辛苦的事情未必做的好,这大概是坚韧的愚公称“愚”之故。

有网友戏称2008年为“中华网络民意元年”,以纪念网络民意对和谐社会的建立、社会制度的完善的贡献。在我看来,这是“愚公精神”在新时代之新体现,愚公正借网络得以重生,而最先进入大众视线的“愚公”,要数两年前重庆的“最牛钉子户”,其不懈的努力赢得社会的关注与个人权利的维护。

只是愚公何止千千万万,还有多少人正在我们视线所不及之处,以最古老的方式维护着自身权益却未果。当苦难与不幸亦要承传,愚公的悲哀亦随之显露了。

尚记得《山海经》(应是《列子·汤问》)原文的《愚公移山》中有一智叟,取消愚公“不能损山之一毛”,相对愚公,智叟的“智”,恐怕是体现在接受现实的无奈,正如我们都是聪明人,习惯了原有的规则,而对于并不完善的规则的服从竟来自于不想像愚公那般作无力反抗的心理。

当苦难与不幸要代代相传,这就不是个人的不幸,而是社会的不幸了。山川河岳有自然铸造,而社会制度却是人为设计的,山岳尚能移,为何制度不得完善?难道说人定胜天,人们最终却得败在自己手中么?

记得《愚公移山》末尾,愚公感动了掌管山岳之神,神灵终为愚公移走了生活的障碍。而时至今日,受到不公的愚公们,又能否感动这些不公之源,使正义得以伸张呢?我相信是能的,但我们还需要时间,无论是愚公抑或制度,都是希望有个更完善的社会的。而这也是愚公或制度存在的原因。

移走新的大山,我们任重道远。

【点评】内容方面,文章从新的“三座大山”谈起,对“愚公精神”进行了重新审视,指出造成新时代愚公存在的根源在于“监管、投诉、建议等民意机制尚不健全”,提出“无论是愚公抑或制度,都是希望有个更完善的社会”的观点。关注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思想深刻。表达方面,作者将对愚公精神的评价与社会生活的叙述有机糅合,叙议结合;由现实问题反证愚公精神的无奈,由个人不幸上升到社会的不幸,由表入里,层层深入;语言犀利,具有杂文的特点。特征方面,文章能反思愚公精神,有创新;揭示新“三座大山”的根源,反映现实,关注民生,深刻;语言犀利。当然,文章的语言还需要进一步推敲,有一些错别字,有些观点的表述可以更加得体。扣3分。

文章大气,指陈社会弊端,激扬文字,文风端正,所以瑕不掩瑜。

15、民意通达、诉求有门且需放下官本位

秀全中学考生

愚公移山,因其自强不息、勤奋顽强的精神而成为历代佳话。然而,愚公遇上新难——诉求无门。“再难打也不怕,反正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我孙子……”的愚公精神多少反映了当下老百姓向政府诉求无门的无奈与自嘲。

为何当下的群众在以人为本的公民社会中依然存在诉求无门呢?依我看来,官本位的思想依然牢固是如此怪现象的起因。

中国封建社会绵绵数千年,官员高高在上,是尊严与神圣的集合;民众身处草野,是粗鄙与卑贱的展示。这种军贵民轻的封建等级思想曾根深蒂固地统治了国人两千年。如今的“官本位”思想便呈现历史思想的残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代民主化的进程。

再者,当下的政府虽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然而尚且存在不少以“权钱为首,人民次之”为宗旨的官员。因此民意难以通达,诉求无门也便难以避免。

但,通达的民意、民众诉求有门是社会祥和安定、繁荣强盛的基础。想那暴政无良、视民众如草芥的秦始皇,想那荒淫奢侈、轻视民意的隋炀帝,不都落得个秦之亡、隋之殇的悲惨结局么?

民众的意愿是微小的,细密的,但一旦众多民意交织在一起,它的力量便是惊人的。古人有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便是这个道理。当民众的诉求无门,怨愤积累得过多过重时,社会暴动便应运而生。

然而不难发现,如今的百姓也一如愚公遭遇新难——诉求无门。不是被有关部门人员直接拒绝,就是被推托拖延,民意难以到达上访机构,部门的决策也难以解决民生问题。于是如此恶性循环,便出现了我们厂可以看到的农工诉求无门后聚众政府门前静坐游行,以讨薪水的场面。官本位的思想让官员与人民由亲密变得疏远,让政府远离了民间,成为高悬的空中楼阁,失去民众的支持与信任。

所以要想愚公正确发挥他的自强不息精神而不是以亡聊以自慰,要想民意通达、亿万“愚公”诉求有门,政府及官员必须放下“官本位”的错误思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政府、社会所追求的和谐社会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双赢”!

但愿日后“愚公们”打电话时不必再拖家带口了!

【评点】本文以“民意通达、诉求有门且需放下官本位”为中心论点,切合漫画寓意,立意深刻。文章首先结合漫画,联系现状,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官本位思想是造成求诉无门的原因。然后,站在历史的高度,结合一些官员的思想意识,探索官本位思想依然影响当代的原因。接着,举两个反面例子和引用明言,论述民意通达的重要性、必要性,为下文论述当今一些官员因官本位思想造成民意不畅、百姓诉求无门张本。最后,回应漫画,水到渠成地得出要放下官本位思想才能民意通达、求诉有门的结论。文章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有现实针对性。语言表达简练畅达,不枝不蔓。

16、“可贵”的愚公精神

广州七中  麦筱珺

古有愚公,不惜穷世代之力移走太行王屋,天怜其志,为他移走;如今仍有如此“愚公”,为的,却是移走不公正与腐败,他们在求索,他们在抗争,但何时才有那上古天神达成他们的心愿?

许多人知道被“双规”下马的郑筱萸,但没有多少人认识他背后的一个“愚公”,高纯。高纯多年以来砸锅卖铁,上访北京,耗尽毕生积蓄,曾被威胁,强制下岗,原因只有一个:告发郑筱萸。这位“现代愚公”甚至在绝望之际寄希望于下一代,为的是关系国民健康的药物监管。北京六里屯(垃圾厂)是全国众多垃圾处理厂的一个,但它周围的居民却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与抗争,自垃圾场焚烧在六里屯实行以来,周边居民总是被恶臭熏醒,被迫戴上防毒面具居家生活,于是他们上访,他们投诉。从老一辈的老人放弃搬出,或是将投诉的担子交到儿女手中,到如今中青一代坚持抗争,“六里屯精神”已形成新“愚公精神”的代表。“愚公”们的路的确走得异常艰难,但正是有了像高纯一般坚持打电话上访的人,才能除去社会的毒瘤,当高纯拨打着曾经的五百多个电话时,正是社会良心的闪光。所以说,愚公精神是可贵的,值得大力弘扬。

但我不欣赏这种“弘扬”。

诚然,看到更多的上访让人欣喜于民族道德良心与坚韧精神的传承,但更折射出社会越来越多的不公平与弊端。甚至有如孙东东一般“负责任”的说法,99%的上访专业户都有精神障碍。“愚公精神”的闪光固然可喜,但难道我们希望看到这些与社会不公正势力的抗争要“代代相传”?不,我们不能。看着一代代的“愚公”把未完成的任务交给下一代,让人无法不辛酸。相比起一个充满着“愚公”精神但丑恶的社会,我更希望看到一个和平安乐的大同社会,尽管没有了愚公。

过去我们提倡“愚公精神”,因为它代表着坚持;而今,我更希望看到愚公停留在古代的神话故事里,而不是每天见诸于报端,被像孙东东一样的“智叟”们横加指责,甚至要寄望下一代为自己走完这段布满暗涌的路途,希望“愚公精神”随着民主与法制的发展“以稀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