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首次发现海底热液活动 研究附着生物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6:29:15


  晨报讯(记者王大鹏)正在执行中国大洋19航次科考任务的“大洋一号”科考船,近日传回好消息,他们在西南印度洋发现了新的海底热液硫化物活动区域——俗称“黑烟囱”,实现了中国人在该领域零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发现洋中脊海底热液活动区的少数国家之一。
 

  发现直径100米的“黑烟囱”


  这次“黑烟囱”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2005年“大洋一号”首次环球大洋科考和2006年大洋第18航次科考。前两次科考中,“大洋一号”在印度洋发现了浊度异常区。本次航行的一、二航段基于前两次科考的成果,将热液活动区范围缩小。


  当地时间3月1日早上,“大洋一号”派出水下机器人潜航到2800米水深的西南印度洋中脊上,在离海底5米的高度进行了10个多小时的连续拍摄。图像清晰地显示了海底正在冒黑烟的“黑烟囱”,黄褐色的混浊液体从海底不断喷涌而出。探测结果表明,活动的“黑烟囱”直径约100米,属于体型较大的一个。


  正在分析大型生物减少原因


  更为幸运的是,我国科学家在取得的样品上还发现了附着的生物个体,因为该区域是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不同生物群的交错地带,因此,这将有利于研究全球洋中脊热液生物多样性分布与迁移活动,而这些因素与生命的起源息息相关。


  但是,与2005年首次环球航次所观察到的其他洋底活动热液区不同,这个新发现的活动热液区大型生物相对较少,我国科学家正在分析其原因。对我国海底资源研究意义重大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印度洋中脊首次发现“黑烟囱”,也是世界上首次在西南印度洋中脊和超慢速扩张洋中脊发现并“捕获”海底热液硫化物活动区及其样品,证实了在超慢速扩张洋中脊上也存在热液喷口活动区的推断。


  对此,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张利民兴奋地说,这次发现对我国海底资源研究与开发的意义非常重大,“不仅实现了我国海底考察区域由单一的太平洋向三大洋转变,而且实现了由单一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向多种资源调查和资源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战略性转变。”


  19航次第一、二航段首席科学家陶春辉介绍说,海底热液是20世纪海洋地质学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对海底热液的研究处于当今科学研究的前沿。由于洋中脊岩浆活动,不但硫化物沉淀到“黑烟囱”附近的海底,多金属元素也在此富集。同时,巨大的热通量、海底热液生物、“黑暗生物链”等与生命起源有关的因素,也有助于研究生物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