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谈福田事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37:17
    1928年春,由李文林和李韶九领导的游击队,开始在江西的兴国和东固活跃起来。这个运动以吉安一带为根据地,这些游击队后来成为第三军的核心,而这个地区本身则成为中央苏维埃政府的根据地。在闽西,张鼎丞、邓子恢和后来变成社会民主党人的付翠柏,建立了苏维埃。(8801评:毛对李韶九是很欣赏的。)
    1930年春,李文林、李韶九领导的几只游击队改编为红军第三军,由黄公略任指挥,陈毅任政委。在同一时期,朱培德的民团有一部分哗变,加入了红军。他们是在国民党指挥员罗炳辉的率领下转到共产党营垒来的,他对国民党的幻想破灭了,愿意参加红军。现在他是红军地第二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军长(8801注:原文如此,应该是四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军长)。从福建的游击队和红军的正规部队的骨干中又创立了红军第十二军,由伍中豪指挥,谭震林任政委。后来伍中豪作战牺牲,由罗炳辉继任。
    红军第一军团也是在这个时候建立的,司令员是朱德,我是政委。它由第三军、林彪指挥的第四军和罗炳辉指挥的第十二军组成。党的领导是前敌委员会,我是前委书记。那时第一军团已经有一万多人,编成十个师。除了这支主力部队,还有许多地方的独立团、游击队和赤卫队。
    除了这个运动的政治基础意外,红军的战略战术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军事上的胜利发展。我们在井冈山采取了四个口号,这四个口号可以约略说明我们采取的游击战术,而红军就是从这种游击战中成长起来的。这些口号是:
    一、敌进我退!
    二、敌驻我扰!
    三、敌疲我打!
    四、敌退我追!
    这四个口号最初为许多有经验的军事家所反对,他们不赞成我们所主张的这种战术。但是,很多经验都证明这种战术是正确的。一般说来,只要红军背离了这些口号,它就不能打胜仗。我们的军队很小,敌人超过我们十倍到二十倍;我们的资源和作战物资有限,只有把运动战和游击战巧妙地结合起来,我们才能指望在反对国民党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因为国民党是在远为雄厚和优越的基础上作战。
    ......
    随着湖南发生的事件,红军撤回江西,特别是攻克吉安以后,部队中的“李立三主义”被克服了。而李本人在被证明是犯了错误以后,很快就在党内丧失了影响。但是,在“李立三主义”被确定埋葬之前,部队曾经历一个危急的时期。第三军团的一部分人,赞成执行“李立三路线”,要求第三军团从红军中分离出去。然而彭德怀同志对这种倾向进行了有力的斗争,从而保持了他统率下的部队的团结及其对上级指挥部的忠诚。但是,刘铁超领导下的第二十军却公开叛变,逮捕了江西省苏维埃的主席,逮捕了许多指挥员和政府干部,并在李立三路线的基础上对我们进行政治攻击。这件事发生在富田,被称为“富田事件”。富田位于当时苏区的心脏吉安附近,这个事件震动一时,肯定有许多人以为革命的前途取决于这场斗争的结果。但是这次叛乱很快就被镇压下去,这是由于第三军团的忠诚(8801评:1959年的庐山会议时,咋就忘了这种忠诚捏?)、党和红军部队的总的团结以及农民的支持。刘铁超被逮捕,其他叛乱分子被解除武装并被清除。我们的路线重新得到肯定,“李立三主义”被确定地压了下去,从而使苏维埃运动以后又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
    到了1931.1,第一次围剿完全被打败了。我认为红军没有在围剿开始前不久创造的三个条件,就不可能取得这次胜利:
    第一、第一军团和第三军团在集中的指挥下统一起来了;
    第二、清算了李立三路线;
    第三、战胜了红军内核苏区内的AB团(刘铁超等)及其他现行反革命分子。--8801评:由此看来,只要立三路线不平反,AB团就不会被平反,“富田事件”也就不会被平反。--摘自《毛泽东一九三流年同斯诺的谈话》之《一个共产党员的经历》之《红军的成长》;
      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1.第一版,定价:0.4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