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当良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10:33

最重要的是当良医

——专访中国工程院新院士周良辅教授

2010年1月29日   13:解放周末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三届“上海知名医院院长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丁强说:“公共医院不光要出名医,更要出良医,在人文素养和伦理道德上要有高要求。 ”

    比观点更有力量的是榜样。就在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周良辅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面对如潮的赞美声,他认真地说:“我觉得作为一个医生,最重要的是当良医。 ”

    确实,在改善医患关系、推进医疗改革的当下,良医的作用,善莫大焉。

    第一次想要专访周良辅,是去年10月初。那时著名演员赵本山因脑动脉瘤发作住进了华山医院,周良辅和他的团队迅即作出准确的诊断,及时采取介入疗法进行手术,使得赵本山很快安然出院。周良辅得知记者的专访要求后,婉拒了,他说:“没啥可多说的,我只是在尽自己的本分。 ”

    到了去年12月2日,周良辅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消息公布后,记者再次提出了专访的要求。周良辅还是婉言谢绝。

    而后,在记者的再三请求下,他总算同意记者去看看他平常的一天工作。

    他的脸庞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有在见到病人时才露出微笑。他走路的速度快得惊人,但走近病人床边时一定会放慢脚步。他说话简练而干脆,而面对病人和家属时会不厌其烦地解释。

    那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星期二,早晨7点半,记者走进了华山医院。

    一间普通的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医生。例行交班开始,医生们轮流走到台前,分析手头的病例和即将要进行手术的病人情况,幻灯片里是一张张脑部影像报告,所有的陈述都用英语进行。

    坐在第一排的是一位两鬓略有些斑白的医生,神情严肃,仔细聆听每一位医生的发言,不时有年轻医生到他身边向他请教。

    他就是周良辅,我国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身边的这支团队,正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被誉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神经外科诊治中心之一的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8点半,交班会议结束,几位医生紧跟在周良辅身后,走向病房,开始查房。

    “这是一位脑积水病人,因为双腿无力而到医院检查。”主治医生简单明了地汇报病情。周良辅走到病人床边轻声问:“头疼不疼?还有哪里不舒服? ”随即拿起磁共振影像(MRI)报告,仔细端详。“他入院前还有哪些症状,有没有高血压?”听了病人家属的回答,周良辅指着印有几十张脑部扫描图像的片子当即作出决定:“要尽快手术,手术的入路可以从这个部位考虑……”

    走出病房,周良辅停下来对青年医生说:“病人如果讲不清楚自己的情况,你一定要耐心地问清楚,不要怕多花一点时间。 ”

    “今天感觉怎么样? ”走进另一间病房,周良辅问一位手术后不久的病人。病人笑着答:“挺好”。病人家属看到周良辅,赶忙上前握住他的手:“周教授,谢谢您! ”周良辅只是微笑。 “今天早饭吃了什么? ”他问病人。 “一碗稀饭,一片面包……”病人答道。 “不错,安心休息。 ”见病人恢复得很好,记忆力并没有因脑部手术而受到影响,周良辅放心地走出病房。

    刚走到门外,一位患者家属赶上前来:“周教授,我是隔壁病床的孩子的妈妈,您帮我看看我孩子的片子吧,他在老家已经做了两次手术,现在到底该怎么办? ”母亲的眼里泛着泪光。 “我知道你孩子的情况,放心,等查完房,我再和他的主治医生跟你一起商量一下。 ”教授安慰道。

    一路上,周良辅的脸庞并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有在见到病人时才露出微笑。他走路的速度快得惊人,但走近病人床边时一定会放慢脚步。他说话简练而干脆,而面对病人和家属时,会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解释病情或治疗方案的利弊。

    病床上的一位姑娘有双漂亮的大眼睛,若不是因为化疗而失去长发,很难看出是位病人。 “什么状况? ”“因为耳鸣眩晕送进来的,初步检查是脑瘤。 ”“我看看片子,”接过一叠厚厚的片子,周良辅一边看一边微微皱起了眉。然后对姑娘说“放心,会尽快手术的。 ”女孩微笑地看着周良辅,点点头。

    “她怎么这么晚才来医院看,可惜了。 ”走到病房外,周良辅对负责女孩病情的主治医生说:“即使手术顺利也会有后遗症,可能会失去听力。一定要耐心跟家属讲清楚。 ”一时间大家都陷入了沉默,因为这个女孩今年才18岁。

    绕过电梯,周良辅径直向楼梯走去,身边的医生心领神会,连忙跟上前去,他们知道走楼梯是周教授的习惯,因为这样能节约时间。

    这两层楼,周良辅是三步并作两步一口气跨上去的,动作之敏捷,丝毫不像一个69岁的老人。 “很多人跟我查房都觉得很累”,周良辅回头对紧随其后的记者说,“你还行啊,平时缺乏锻炼的人可能跟不上我的速度”。

    一走进ICU重症监护病房,空气似乎突然凝重了起来,这里都是靠心脏监护仪和呼吸机维持生命的危重病人。病人见周良辅走进来,微微舒展了一下眉头,但他已无法开口说话。“昨晚情况怎么样?现在体温多少? ”周良辅一边问护士,一边轻轻掀开病人的被子,说:“动一动脚。”但病人的动作并不灵活。跟医生讨论完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后,周良辅轻轻为病人盖好被子,“放心,别急,我们会为你想办法。 ”

    回到办公室,已近中午十一点,周良辅喝了这天上午离开办公室后的第一口水。短短两个多小时里,记者已经数不清他看了多少张片子,分析了多少位患者的疑难病情。

    坐到办公桌前,科室和学科的一堆事务正需要他处理,午饭后还有一台手术等着他。而就在前一天,他刚刚完成了一台脑部大手术。

    “医生面对的是生命,容不得一点点疏忽。首先要具备过硬的技术,要用自己的双手努力为病人解除病痛。 ”

    当选院士后,周良辅只有淡淡的一句话:“我还是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本行,院士只是一份荣誉。 ”

    伴随荣誉而来的,是更重的担子。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而这其中大多是疑难杂症和危重病人,不少人是辗转各地求治无门,最后才找到他“碰运气”、“找希望”的。

    院士周良辅依旧忙着看门诊、做手术,只是他的步伐更快了。

    在他眼中,出名绝不是行医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当一名良医,尽到自己的本分。

    “怎样才算得上一名良医? ”记者问他。

    “医生面对的是生命,容不得一点点疏忽。所以当一名良医,首先要具备过硬的技术,要用自己的双手努力为病人解除病痛。 ”

    为了练就过硬的技术,周良辅付出的是40余年苦行僧般的日子。

    脑部手术是在让一般人胆颤心惊的“禁区”里动刀,其中的神经和血管结构极其复杂,失之毫厘,便会给病人带来难以想象的损伤,甚至是性命之忧。对神经外科医生来说,看似普通的切入路径往往决定着整个手术的成败。为了潜心钻研进入这片“禁区”的最佳路径,最大限度地切除病灶、减少对周围神经的损害,周良辅除了看门诊、做手术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扑在看资料、做实验上。福尔马林刺鼻的味道早就习以为常,至今他依旧会去实验室,不厌其烦地在尸体标本上进行解剖研究。

    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周良辅一次又一次在危险丛生的大脑“禁区”艰苦探索,一次次的创新使得他成为神经外科领域的领路人。

    1976年,周良辅参与了中国首台神经外科显微镜和手术器械的研制,开创了显微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一年后,他首次提出扩大前颅底硬膜外的新手术入路来治疗颅底肿瘤,改良了传统的翼点开颅术,大大提高了肿瘤切除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上世纪八十年代,他首创采用桡动脉移植颅内外动脉吻合术和动脉瘤切除后脑血管直接吻合重建术来治疗梭形动脉瘤,实现了通过一次开颅经一侧手术入路切除左右大脑深部5个动脉瘤的“奇迹”。

    巨大脑动脉瘤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认为是“绝症”。 1979年,周良辅在国际上率先采用“动脉瘤直接切除加载瘤动脉端端吻合”的血管重建技术,两年后他又率先开创“载瘤动脉孤立加颅内外血管搭桥”的新技术治疗不规则形及巨大动脉瘤,获得成功。

    1993年,他参与引进中国第一台伽玛刀,为无法进行手术的晚期脑肿瘤病人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2005年起,周良辅牵头制定了国内脑动脉瘤诊治新规范,通过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和超早期综合治疗方法,使患者的术后死亡率从15%降至3%。

    2007年,他率团队在国际上最早开展脑功能导航手术,使功能区肿瘤切除率提高41%,患者术后瘫痪失语率大大降低。

    站在手术台上,外科医生往往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见好就收,这样医生承担的风险小,但病人的远期疗效可能会受到影响;另一种是“啃骨头”,但手术越彻底,医生的风险越大。周良辅就是那个喜欢“啃骨头”的人。他说,我做的每一例手术,都要对得起自己更要对得起病人。

    舌下神经鞘瘤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科疾病,手术难度极高,手术中稍有不慎影响脑干,就会立刻引起病人呼吸停顿。一位广州病人走遍了国内多家著名大医院,都被拒之门外。病人家属怀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上海,找到了周良辅。

    经过详细周密的手术方案制定和反复实验,周良辅决定采用新技术从“枕下后外侧入路”的方法进行手术。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紧张手术,肿瘤全部切除。在别人眼中吃力不讨好的手术,在周良辅手中成功了。手术的超高难度和极佳的效果震动了医学界。

    出院时,病人向周良辅赠上一面锦旗,上面绣着:“东方神刀”。

    “东方神刀”的美名就此而来,周良辅却始终淡然:“锦旗我交给医院了,我还是开好我的刀。 ”

    “医生担当的是生命的寄托。除了要练就一双妙手,更要有一颗仁心。 ”

    无德不成医。周良辅说:“医生担当的是生命的寄托。除了要练就一双妙手,更难得的是要有一颗仁心。 ”

    仁心于周良辅看来,并不需要用多么高尚的大道理来解释。他常说:“治病先要治心。治好一个病人,开好刀只是三分,还有七分就在于你在术前术后怎样与病人和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 ”

    有效的沟通并不是例行公事或者敷衍了事,周良辅讲求的是针对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互动”。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法,他都会先到病床前倾听病人的想法和顾虑。

    对于难度高风险高的手术,他的经验是对病人“点到而不点穿”。 “我会告诉患者手术可能会导致哪些后果、哪些并发症,但只是可能,而不说具体的数字,更重要的是鼓励他,告诉他我们一定会尽全力避免这些情况。否则病人如果因为过于害怕而放弃本应进行的手术,那就太可惜了。一旦他失去了生存的意志或者情绪消极,那免疫力就会受到影响,更不利于康复。 ”

    对待病人家属,周良辅的原则只有四个字,那就是“实事求是”。他始终认为,只有把各种治疗方案可能带来的利与弊客观地告诉家属,医患才能一条心,共同战胜病魔。

    病人们曾经这样形容他:“丰富的经验使周教授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最难分辨的干扰,精准地判断病情。他能在三言两语内就说清病情,他的建议总是直接而诚恳。 ”

    “别以为外科医生能用好手术刀就行了,耐心细致地和患者沟通其实是我们的基本功。 ”说着,周良辅从办公桌里取出了一把小小的锤子。

    见记者惊讶,周良辅笑道:“这可是神经外科医生的看家本领。在没有CT没有核磁共振的年代,我们就是靠这把小锤子击打病人的四肢等大脑反射区,再观察眼底,来完成神经系统的检查,以此估计颅内是否有出血,出血部位在哪里。 ”

    一把锤子加上对患者仔细系统的询问,正是神经外科医生最传统的诊断方式。

    “可惜现在很多医生都把基本功淡忘了。病人一坐下来没说两句,有些医生就忙着开单子,让病人做这个那个的检查,看病成了看机器。 ”周良辅轻轻叹了口气。

    在他看来,医学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但技术先进了就更离不开医生的用心,因为无论什么技术关键还是要靠人去掌握应用,而且技术再发达都有其局限性。 “如果仅凭CT报告,脑部肿瘤就有可能被误诊为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因为患者就诊时常说下肢无力,医生假如二话不说就让他去拍腰部的片子,那再怎么做手术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如果只依赖CT报告,到了手术台上也会出问题,因为片子是手术前拍的,密闭的颅腔被打开后,脑子会发生移位,怎样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一定要在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

    这是周良辅的经验之谈,更是他对眼下过度依赖现代科技的诊疗方式的忧思。

    “如果你想要出名,如果你想要发财,那就别来做医生,要当好医生就要吃得起苦。 ”

    真正的良医往往拥有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宽阔胸怀。周良辅正是用自己多年的付出证明着这份胸怀。

    他常常如此直白地告诫学生:“如果你想要出名,如果你想要发财,那就别来做医生,要当好医生必然要吃得起苦。 ”

    神经外科医生尤其要吃得起苦。周良辅刚涉足神经外科的年代,正是医疗技术尚不发达的阶段。

    早上7点半,周良辅准时查房换药,接着带病人去做气脑造影检查,这种早期的检查手段会使病人因为脑部压力增大而痛苦万分,医生则需要花好几小时才能大概判断肿瘤定位,但常常开颅后又找不到肿瘤的确切位置,增加不必要的损伤。手术总要到中午开始,在照明不佳的条件下,肿瘤好不容易取出来,已是夜里七八点,周良辅这才匆匆吃上了“午饭”,可饭碗还没放下,护士又过来说,病人头疼,脑部出血,需要清除血肿。凌晨一两点,手术终于结束。第二天7点多,周良辅又准时出现在病房里。

    “相比过去,你们是多么幸运。技术越来越先进了,如果你们再开不好,就没理由! ”周良辅总是略带严厉地督促自己的学生。

    话虽严厉,手术台上的周良辅却像慈父一般无私地引导着年轻人。

    毛颖,周良辅的爱徒,现任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被誉为我国神经外科领域最有实力的未来之星。“每次上手术台前,周老师都会问我四个问题:昨天晚上有没有仔细看过手术图谱?手术要分几步走?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国外的同类手术最佳效果是怎样的?这四个问题都过关了,他就甘当我的助手,让我在主刀镜下完成手术,他则在助手镜下辅助。手术风险他来承担。但如果我对手术没有充分的准备,他一定不会让我贸然动手。 ”

    在毛颖眼中,周良辅就如同父亲一般,先是手把手无私地传授技术,而后远远地望着自己的孩子。

    在周良辅的带领下,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从一个仅有50张床位、10多名医生的科室,建设成为了一个拥有一流的诊疗设备和设施、600张床位、106位医生的国家重点学科,年均手术量达到一万台,居世界前列。如今的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已经成为全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神经外科诊疗中心之一。

    而令学生们惊讶的是,周教授虽然异常忙碌,但国际上最新的学术动态他总是最早掌握。

    这并不奇怪,周良辅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学术的钻研上,就连出差在外等候飞机时,他的手中都是学术报告。

    学生们对老师的敬意更来源于周良辅的那份淡泊。周良辅至今仍住在当年医院分的那套老房子里。而就在几年前,60多岁的他还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科里一位年轻医生至今记忆犹新,一天夜里下班,一位老人匆匆骑着自行车从自己身边经过。正是老师周良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