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忙碌的年轻人—献给80后的我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33:03

我们调查了1375位公司人,请他们描述自己2009年的生活状态。我们发现,那些为未来打拼的年轻人太忙了,甚至没有时间怀旧和忧伤。

 

        2009年,李菁开了咖啡馆和淘宝店,朝九晚十一。整天忙得像机械手,手里总是同时攒着七八件事情在做。如果要跟她说话,就得把话穿插在这七八件事中分期分批的说完:上半句她在洗杯子,下半句在给买家发货。她有点焦虑,还会有种种抱怨。幸好她在为自己做事—为那个叫事业的东西,值得。
        在一家高尔夫俱乐部做企宣的刘向林谈起她的2009年:“有一段时间,我总是像个杂役一样行色匆匆,走路都是日式小跑,脸上不带表情。可是越忙,无穷无尽的杂事越是不期而至。”
        有这种感觉的人不在少数。在《第一财经周刊》调查的1375位公司人中,17.57%说自己很忙。“忙”被不同的人用各种表达方式提及240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
        他们和她们用生动的语气,表述了各种各样的忙:穷忙、又忙又焦虑、忙并快乐着、忙得风生水起、柳暗花明交替前进、忙里偷闲、跌宕起伏、忙比闲好……
        即便有人不“忙”,也很接近“忙”的状态。有91个人的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有59个人喊“累”,有44个人觉得这一年过得挺“乱”的。在一千多人里,居然只有57个人说:今年过得“很平淡”。
        在这一年刚刚开始的时候,金融危机震荡全球,裁员大势前人人自危。《第一财经周刊》采访了20位公司人,不管是C&A的采购助理,还是东海证券投资银行的业务董事,这些职业生涯或刚刚开始、或小有成就的公司人,都标出了自己2008年中的“亮点”。哪怕是最艰难的一年,也总有值得高兴的事儿。非但如此,他们还相信,“我是最好的”。
 
        要做最好的,总是要更忙一点、更累一点。
        总有人在抱怨自己“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儿”,“加班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没有加班费也一样“拼命”。欧盟的统计数据显示,欧洲人平均每年去医院体检率达6到8次,但中国人超过6次者仅为2%,且有70%左右的人从不参加体检。
        慈铭体检在300万公司人体检数据中发现:近八成公司人每天感觉疲倦。23.7%的受调查者经常来不及吃早餐;54.4%每天感觉没睡够;46%偶尔运动一次。
        类似的数据曾经出现在日本。1980年代中国刚刚开放,还没吃完国营厂大锅饭的中国人学会了一个新词:经济动物。这个词用来形容当时的日本上班族没有生活、没有自我,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工作的可怕状态。可是在经济学家那儿,这个词却意味着一个民族国家经济飞速发展,而民族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一种状态。
        劳动强度总与国家经济的起飞密切相关。奥斯卡·王尔德面对着身处第二次工业革命洪流中的芸芸众生发出一句感慨:生活是奢侈的,大多数人只是生存。
 
        中国的“80后”也赶上了这一波奋进大潮。你在任何一个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般的中国城市都能感觉到他们的气息,衡量年轻人的标准变得无比庞大又无比简洁:增长、增长,向上、向上。没有别的出路,必须这么做。赚更多的钱、做更大的事、住更大的房子、开更好的车。社会压力无处不在,有时候好像温情脉脉,在某些瞬间,又从四面八方涌来。
        我们一直关心这群人,不光因为他们构成了我们的主要读者,还因为,他们代表了中国商业和社会的未来—甚至就是现在。
        安身立命不可无房,虽然这个观念一直为福利优渥的欧美人民所不解,但普通公司人却注定为此奋斗不息。在《第一财经周刊》此次调查中,提到“房价飙升”者398人,占总数近三成。在被问到“什么是你周围发生的五件事”时,有个公司人一口气说了五遍:房价涨了!
        房子已经毫无悬念地成为公司人的最大压力来源。银行鼓励透支财富,数百万人民币在过去听起来无异于天文数字,现在写在房产中介的房源牌上再平常不过。可怜1980年代生人没赶上“60后”分房福利,也没赶上“70后”的低房价优惠,要买上一套房产中介那儿“再不抢就没了”的普通公寓房让自己蜗居其中,也要伤筋动骨,搬出所有原始积累七拼八凑交了首付,再背上动辄20年的按揭,成为“百万负翁”。
        房子越来越贵,所以只能住得离市中心越来越远。英国《经济学人》最近做了一期报道,引用咨询机构数据称中国上班族每天从家到单位单程花费的时间平均为42分钟,领先全球。第二名是印度,39分钟。事实上,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公司人平均上班时间要远远超过这条全国标准线。据说,路途拥挤是耗费时间成本最重要的原因,并且不可忽视的是,“上班路上”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公司人“令人沮丧的一天”的序幕。
        纵然不做“房奴”,生活成本一点也不轻松。一些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工作的公司人不堪重负,“逃”到周边二线城市发展,但更多的人选择了坚持。“什么都在涨,就是工资不涨”一语道尽辛酸,还有人开玩笑:“赚的是卖白菜的钱,操的是卖白粉的心”。
        重压之下,连恋爱也谈得颇为艰难。“经济适用男”成为流行词汇,“有房”是重点。不必嘲笑爱情在物质面前折腰,吃饭要紧,这一点谁都不能说不在乎。
      “啃老族”成为社会学家研究的新名词,但是谁都清楚,人口红利即将消耗殆尽。“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地被提起,两口之家赡养四个老人,压力之重不言自明。在《第一财经周刊》的调查中,提到“爸/妈生病”的人并不少见。有公司人写道:“妈妈脑溢血住院。万幸没有出事,但也更加后怕,自己越长越大,照顾妈妈却越来越少。”在这个“什么都耽误不起”的环境里,公司人只能请家政务工人员照顾自己的父母,心力交瘁。
        截至2008年底,中国老年人口已经增至1.69亿,现正以年均近1000万的增幅“跑步前进”。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从现在9个人中有一个发展到3个人中就有一个。民政部承认:我国的老龄化要超前于现代化,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相比发达国家建立在财富积累上的医疗保障和配套福利设施,中国还差得很远。
        不过正如那句话所说,“这不是最好的时代,也不是最坏的时代”。
        在被问到“梦想”的时候,在轮船公司工作的邵国斌说:“最好有一个不算漂亮、志趣相投的女友。一栋不算太贵、生活方便的房子。一点不算太炫,抓点眼球的艺术事业。一份不太跌宕,足可掌控的工作。 ”
        大家都在努力。这一代人,只要努力了,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忙”、“累”、“变化”……也许再过10年,还是忙还是累,但是“变化”不再有那么多。在《第一财经周刊》调查的公司人里,说起2010年的计划,“结婚生子”和“事业稳定”还是两大主题。
        终于找到那份“还过得去”的工作,并试图让自己“不可替代”。“成就感”开始进入人生视野,不再是工作挑我,而是“我挑工作”;不再是积累经验值,而是“看看是不是能帮助别人”。说得再悬一点儿,就是“成为一个内心自在,不为外部环境所动的我”。

        要是,再看远一点儿呢?比方说,20年。
        30岁,一个传说中很可怕的年龄就要来了。突然发现原来有些事情不可强求,开始正视自己“35岁成为巴菲特”的梦想。觉得小孩子似乎没以前那么令人讨厌了,看世界的目光也变得柔和。但“人生压力”似乎与日俱增,毕竟已经成为中流砥柱。
第一个10年,2010年至2019年。第一套房贷也许终于可以还清,作为勤勤恳恳的salary man(工薪族),没有大笔来钱的理由,房产是最理想的生财之道。人生中也许是最平衡的时期到来:孩子已经上了小学,也许做的功课还和自己当年差不多。父母还用不着太担心。每天祈求世界和平气候稳定,“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二个10年,2020年至2029年。传说中会被“那帮年轻人”鄙视的年纪到来了。突然不明白自己孩子喜欢的玩意儿,更年期与青春期的隔阂史无前例的巨大;突然发现自己的爸妈像小孩一样无比麻烦。最担心的事开始变成家里老人的健康状况。婚姻进入无感期,蓦然发现自己年轻时的“许愿清单”还有一大堆没完成。
         这就是未来20年?会不会有点悲观?谁知道呢,“80后”的奋斗之路才刚刚开始。

         2010年,这个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
         2010年,1980年出生的人步入30岁。
         这一代公司人的而立之年,就这样陆陆续续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