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长平专栏》:生活在一个花边社会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38:38

路透社《长平专栏》:生活在一个花边社会里
路透社中文版2008年 3月 17日 星期一 12:28 BJT 

德国汉学家顾彬最近又批评中国作家,说他们不学无术,一有空就喝酒吃饭。这让我想到一个朋友对“两会”报导的抱怨:“两会”就让我看见“两会”,而不是花絮。这两者之间有什麽关系呢?在我看来,正经内容太少、花边新闻太多是他们的共同点。

古今中外很多作家都是酒的朋友,其中不少人狂喝烂醉,甚至搭上性命。这大概因为,作家通常内心敏感,情绪波动,容易郁积胸中块垒,需要酒来浇注。同时,就像摇滚歌星借助毒品一样,一些作家也从酒精中寻找灵感。但是,喝酒只是花边新闻,一个作家最重要的东西是作品。“李白斗酒诗百篇”,如果没有诗百篇,他喝再多我们也不会知道。但是现在很多作家没有了作品,只剩下喝酒吃饭、争风吃醋等花边新闻了。

“两会”等政治新闻的报导也是如此。有一些花边新闻并非坏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官员的个性和政策的产生过程。但是如果说到正经内容总是空话套话,讲起花边新闻才眉飞色舞时,那也是很奇怪的事。事实上,我们总是可以听到一些记者在电视上说,“我又发现一个有趣的细节”,但他们从来不告诉你他在正经的新闻方面有什麽发现。

举一个例子吧。我在看外交部长的记者见面会时发现,外国记者一般都能提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轮到新华社的一位记者时,她问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外交的机遇和挑战是什麽,二是杨外长你属虎、喜欢评弹,个人兴趣和外交工作的关系如何?

第一个问题明显大而不当,杨外长只好回答“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是机遇大于挑战”云云;第二个问题就是典型的花边新闻,只有无聊的八卦媒体才会把属相和外交联系起来。一起看电视的家人当场就十分困惑:她是真的不知道怎样提问呢,还是不敢问?

从这位记者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对第一个问题也没有意外答案的期待,但是显然为第二个问题感到得意。事实上,杨外长当即说,你的第一个问题比第二个问题好回答,结果也真的花了大段时间来描述其个人性格。从新闻的角度说,花边新闻抢了正经新闻的彩,显然是一种失败。

但是在我们的报纸版面、电视屏幕或者网络页面上,读者看得津津有味的往往是花边新闻。那些正经新闻从内容到表述,基本都不会超过他们的预期。记者在正经新闻方面无所作为,也会把精力转移到花边新闻上,美其名曰“两会花絮报导”。

最被异化的是女代表和少数民族代表。网络上有集中的图片展示,名曰“女代表风采”、“少数民族代表风采”,他们完全被当作了风景来观看,被关注的重点是相貌、服饰和表情,而不是他们代表了谁,有什麽政治作为。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充斥着花边新闻的社会。古代老百姓谁也不知道皇帝脑子里在想什麽,宫廷里发生着什麽,但是每一个村子里都有人在高谈阔论。他们谈的是什麽呢?就是添油加醋的所谓宫闱秘事、朝廷八卦。人是政治的动物,都有政治关心的需求,如果正面的消息无法满足,那麽花边新闻就会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