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图书出版编辑室讲义(版式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58:55
标签:出版 编辑 校对 文化 原创 杂谈 分类:经验总结

图书版式设计


主题内容

要具体去谈版式设计的问题,是很困难的。如果没有实际的例子,再如何空口去说,其效果都不会好到哪里去。至于版式设计或封面设计一类的思路或方法,简单来说,那就是“法无定法”,“大体则有,具体则无”(发人深省的故事http://tieba.baidu.com/f?kz=187588937)。这里也只能要求大家逐渐要具有这类意识了。

 

一本书的构成,基本上可以说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封面,另一部分是内文。打个比方来说,封面好比衣服,内文好比躯体,正所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是也。对于封面设计,这里不做过多阐述,以下主要强调内文的版式设计之重点。

在具体探讨内文的版式设计之前,必须强化责任编辑加工整理过程中的“整体设计”意识,“整体设计”是责任编辑综合能力的体现,亦是责任编辑责无旁贷的责任。

书刊整体设计中最主要的是内文版式设计,内文版式设计主要包括书名页、“序言”、目录、书眉、标题、注释、图表、正文、参考文献,等等。总体要求:整体性、艺术性、实用性、经济性;基本要求:清晰性、易读性、和谐性。

一、书名页

有关书名页的国家规范,可参见国标《图书书名页》(GB 12450—90)的规定。这里我们主要强调主书名页(正面)和版权页(主书名页背面)需要注意的重点。主书名页正面一般提供抬头、书名、著作者名、出版社信息等,由此我们必须保证每项必须完全正确,注意与其他方核对,如出片定稿文件、封面设计。

版权页提供图书的版权说明、在版编目数据和版本记录等信息,我单位一般不会由责任编辑负责,一般是由部门主管直接最后核定,此处就不再详述了。

备注:不同类的图书,其主书名页的设计是可以不同的,如小说类图书与古籍类图书的书名页就可以设计成不同风格,又如专著类图书与教材类图书的书名页也可以体现出不同的侧重点。原则在符合国标规定的情况下,设计者可以充分发挥,体现特色。

二、“序言”

“序言”是“序”和“前言”的合称,图书中不能以“序言”笼统称之。“序”又可分为“他序”、“自序”和“代序”,一般“他序”置于“自序”之前,以示对他人的尊重。“序”与“前言”的写作侧重点有所不同。(略)

备注:注意“总序”、“题名页”、“再版说明”、“后记”等的排版样式及排版顺序。

三、目录

目录的最大功能就是指示读者快速、准确地找到相关内容的所在页码范围,其本身就是图书逻辑框架的缩影。设计要求:除要求层次标题(或作者名)、页码必须与正文一致外,其本身必须眉目清楚、简明扼要、易于查找。

四、书眉

书眉是图书章节层次变化的反映,其作用与要求和目录类似。书眉一般双数页码排版稍大一级标题,单数页码排版稍次一级标题。同一面上如有两个同为次一级标题的,应排后出现的一级。设计要求:眉题一般排在靠切口处或居中排,另外需根据不同图书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装饰。

备注:边眉的排版设计。

五、标题

标题是图书内容的纲,是图书的脉络层次,体现图书的逻辑性。一般标题的格式应以不同的字体、字号、占行、位置等来体现其内容层次的隶属关系。我单位的排版规范大体规定了一个基本框架,大伙在掌握基本框架的前提下,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新性,努力体现“画龙点睛”之妙。

备注:这里的标题还应包括“内容板块”,其设计也应包括“内容板块”的设计,需要注重逻辑性与层次性。注意避免标题沉底出现“背题”的情况。

六、注释

注释是对正文内容的解释与交代,常见的注释有文间注、页下注、篇末注或书后注三种。我们实际运用中遇到最多的是文间注和页下注,两者的形式和体例均有不同,根据不同的书稿,可以设计为不同的形式,但应注意全书统一。(略)

七、图表

图表是书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图表的排版和设计要体现与书刊正文的和谐关系,一般是“先文后图/表”,注重内容与形式的易读性。普通的图表在排版与设计的过程中不会有多大问题,然而一些行列过多需要跨页排版的图表,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疏漏,从而影响阅读。

插图分为随文插图和跨页插图两种。随文插图的位置要根据内文的位置而核对准确,跨页插图必须双码跨单码。表格的项目隶属关系要清晰,小项目要缩格排。续表必须加排表头,并要加排“续表”字样,“续表”字样一般置于接续表的右侧。

备注:横置图一律朝向左侧(原图反时针转90度),即书刊顺时针转90度可看到端正的图。卧排表一律朝向左侧(原表反时针转90度),即书刊顺时针转90度可看到端正的表。跨页图表的设计应特别注意,即双码跨单码强调其整体易读性。

八、正文

除去上文谈到的标题设计,书刊正文在排版的过程中应注意另面、另页、暗码的编排,段落的另起与接排,引文的缩格或变换字体等,全书要注意协调与统一。

备注:特别强调图书分“编”或“部分”的设计,强调“中扉页”的另面或另页的整体艺术性设计。

九、参考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必须按照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 7714—87)进行编排,其著录项目主要包括责任者名、书名、版本、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等,其最基本的著录格式为:主要责任者名.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等。有关参考文献的详细内容,请各位仔细阅读《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 7714—87)进行掌握吧。

 

衍生内容

说实在话,出版业是个大而细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对整体效应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任何一个细节未做到位,都会对出版物整体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上周我在个人博客中发了篇《“知难行易”——有感于排版规范与封面设计的讨论》,有业内同行参与了讨论。

在“知难行易”那篇文章中,其实是想传达出一种理念,一种意识,一种认知……针对封面设计与版式设计而言,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王道——抓准主体,强化客体。如果没有理念、意识、认知的渗入,单纯从技巧或规范上去改变,那无异于“治标不治本”、“戴着镣铐跳舞”,更让设计人员无所适从。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外因永远决定不了内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所在。

 

那么,身为封面设计和版式设计的人员(主体),以及具有桥梁作用的责任编辑(客体),在封面和版式的成品形成过程中该如何改善呢?!个人认为,大的方面无外乎以下三者:

第一,“外因永远决定不了内因”,强化自身综合能力的完善与提高。(略)

第二,“他人授‘鱼’不如自我授 ‘渔’”,寻求自身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办法。(略)

第三,抓准主体,强化客体,团队协作,最终实现标本兼治。(略)

以上三者,就不再从什么专业素质、美学意识、知识结构、赏析能力、框架组配、色彩搭配、局部构图、版面和谐等更为细小的方面去探讨了,套用时下最为流行的词,那就是要求得“和谐”。

 

日前,单位相关交流群中多在谈论封面设计与版式设计的问题,其出发点都是好的。可是有个致命的关键问题,很多人并没有看到,当然,这是由于其接触的整个工作流程不全面而造成的。我们在深入探讨封面设计与版式设计的问题之前,要先了解一下我单位目前封面设计与版式设计成品的形成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探讨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的办法来。

一开始本不想过多地具体化地去探讨这个问题,大家都是明白人,点到为止即可。可是,很多事情往往并不朝着你所想象的方向发展,鉴于此,个人试着制作了两组流程图,一组是单位现有的流程图,另一组是拟改善的流程图,希望能更直观地反映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以求改进吧。



从所示流程图中,我们不难看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那么针对责任编辑在这个过程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就责任编辑而言,其对封面设计与版式设计的间接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不亚于主体的设计者!当然,这里强化了责任编辑的客体的桥梁作用,并不代表消弱了设计主体的作用,只有主客体同步提高、协调作战,方能设计出成熟的作品来,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这个组流程图中反映了一些相关问题,也强化了责任编辑的客体作用,可能会伤害大家的积极性,到此为止吧,以下不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