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 在2010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6 06:27:14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同志

在2010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3月20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各位馆长、各位同仁:

    

    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师范教育司向中央电教馆和全国电教系统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谢谢大家对教师教育工作的鼎力支持。听了5位省市馆长介绍了最新工作进展,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成绩和经验,其中也讲到促进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小娅副部长高度评价电教馆的工作,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小娅同志讲话精神,我就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有关工作介绍一些情况,谈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我讲以下3点意见。

 

    一、关于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006年我参加过全国电教馆馆长工作会议。当时在会上向大家介绍了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些考虑,讲到教师专业化的导向,教师教育制度的创新,教师教育改革的6个方向性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应该说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开始展现一个新的局面。当时还是一些想法,现在有的已经付诸实施。尽管现在情况还不全尽如人意,我们还需要做更大的努力,做得更好。但是中央和地方做出的努力和成效是有目共睹的。许多国家在教师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几乎都不可避免地经历过一个阶段,就是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一定程度上被弱化、淡化。我们也有类似情况,但是这样一个状况正在开始扭转。教师教育体系体制的创新,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教育制度创新,教师培训的改进与加强,还有教师教育的信息化,都有了很大进展。

 

    首先是教师教育体系体制创新。主要进展和特点:一是体系逐步开放。教师教育体系开放,鼓励支持具备教师培养培训条件的教育机构,包括综合大学,包括电教馆系统等教育机构,甚至包括一些社会教育机构,具备能力条件、有积极性和热情的,积极参与到教师教育事业当中来,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做出贡献。大方向比较明确,教育部这几年时间也一直在这方面做出努力。一个信息化条件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体系,也就是说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在座的各位,从中央电教馆到各地电教部门、远程教育系统,都是这个现代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中无可替代的重要的推动力量。我们一起努力在推动这项事业,我们的努力和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第二个特点是层次逐步提升。无论教师培养还是教师培训,层次都在逐步提升。经过几年努力,幼儿园教师基本达到中师以上学历,小学教师达到专科以上水平,中学教师全部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这是大趋势。第三是一体化,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第四是信息化。教师教育的信息化。随着信息化的进程,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整个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培养、培训也不例外,一定要适应这样一个趋势。教师教育的信息化进程越来越快,这本身就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是可以说,教师教育的体系、体制创新现在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二是教师培养。我国一百年师范教育,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很好的传统,但是随着各方面情况的变化,特别是教师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加上一些政策的调整,中小学教师培养方面的确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教师专业化和教师培养一度有所弱化。师范教育系统和基础教育的关系不是特别紧密,有些师范院校办学定位不明确,与基础教育,甚至与教师教育的关系渐行渐远,这也是事实。由于片面的学术导向,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许多方面不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有专家和中小学校长批评,说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不适应基础教育的要求,不好用。实事求是地说,这些都怪师范院校也是不公平的。但教师教育总归是面临着困境。现在这种状况开始得到扭转。从国家层面,改革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和契机,是实行师范生公费教育。国务院决定先从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开始,实行师范生免费即公费教育示范性举措,就是要培养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就是要鼓励优秀学生读师范,鼓励优秀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3年的实践证明,国务院的重大决策是正确的。尽管教育系统内外还有不同的看法和议论,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可以向大家报告的是,3年来,部属师范大学以师范生免费教育为契机,积极推进教师教育的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这样一个重大的战略任务,无论是教育部还是部属师范大学都要向国务院、向社会交上一个满意的答卷。现在从部属院校开始,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改革方面的确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首先,要完成这个战略任务,落实国家战略,我们的办学定位必须做出调整,这不是一般的调整,学校整个的培养方向、培养方案、资源的配置、人才培养模式、顶层设计、课程教学安排、教学团队等等都要相应地跟进。从招生到培养、实习等各个教学环节,师范大学和中小学的联系,和地方教育部门的联系,越来越加强,越来越密切。前不久,在北京召开了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会议,特别邀请了部分地方教育部门的负责同志,一些中小学名校校长参加会议。对师范大学的努力和采取的措施,一起讨论点评。进步有目共睹。特别向大家报告的是,在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加强师范生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学校普遍建立教师教育实验区,有的叫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有的叫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总之,主要是以师范生的培养、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师范生实习为契机和推动力,与周边地区建立紧密的合作体、共同体,推进师范生的实习支教,推进在职教师培训,促进教育改革。不少学校安排师范生实习支教,把在职骨干教师顶替出来培训,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虽然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但是大家认为变化是实质性的,它对于我们培养优秀教师,进一步加强师范大学与中小学的联系,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重大的示范性举措的意义正在逐步显现。通过示范性工作,也推动了各地的教师教育改革。新疆全区实施高师本科院校师范生免费教育。我们的师范院校系统、教师培训机构,包括县级教师进修培训机构的改革建设,正在逐步向服务基础教育这个方向发展,这些情况令人欣慰。

 

    三是教师培训。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专业化是国际趋势,在我国更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我国1000万在职教师,通过人事改革可以做一些调整,长远来说需要建立退出机制,已经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但目前我们的选择只能是进一步强化增量,调整存量,同时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这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教师教育系统的目标就是服务基础教育。支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责无旁贷。教师培训需要中央、地方共同努力。在中央财政支持下,最近3年时间里,教育部努力推进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即“国培计划”。规模逐步增大。去年整个“国培计划”培训的中小学骨干教师达到50万人。“国培计划”总的指导思想,首先是示范引领;第二是雪中送炭、重点支持;第三是推动改革,推动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推动教师教育自身的改革,包括教师培训的创新。应该说“国培计划”取得了很大成功,在这项计划推进过程中,师范院校、教师培训机构、电教馆系统、基础教育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共同作出了积极努力。在座的各位都倾注了心血。我在这儿特别要强调的是中央电教馆在“国培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时还没有明确下文将远程项目办公室设在中央电教馆,但实际上中央电教馆早在中小学远程培训项目实施中已经起到了项目办公室的作用。中央电教馆的领导高度重视,专家和工作团队,他们的敬业精神,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专业态度,专业水准都使得我们非常感动。所以我们在一起合作得非常愉快。大家都不讲价钱,有什么任务部领导一交代,我们马上就做,先不谈条件,先把工作做起来。在整个合作过程中大家一起商量,一起努力,工作非常有成效,有成就感。在这里我要再次对中央电教馆的各位领导和与我们合作的整个工作团队特别表示诚挚的谢意!“国培计划”八个项目是逐步展开的,不管是集中面授项目、主要院校来承担的项目,还是远程培训项目,中央电教馆都做了很大贡献,各地的电教部门也做出了很大贡献。更可贵的是,在整个培训模式、培训的机制方面我们做出了积极的探索,这为下一步工作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四是教师教育的信息化。最近几年这方面工作也有很大进步,各位馆长在介绍时都讲到了。教师教育的信息化每迈进一步,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与电教馆系统有很大的关系,都是电教馆系统大力支持、密切合作的结果,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是如此。从国家层面来说,推进了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大家知道,原来是由各个单位各自为政、非常分散,到如今我们能够系统地集成,大家一起合作共事,共同推进,共享优质资源,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尽管这样一个过程还是显得太慢,我们取得的工作成效觉得还是不够显著,但是我们还是要看到进展和成效。这几年,全国教师网联无论是在教师的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无论是在培养培训的改革还是在资源的建设、在互联互通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前一段时间,全国教师网联又召开了一次会议,要求免费师范教育课程资源的共享、下一步教育硕士的培养,都通过远程系统来实施。

 

    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深入,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于教师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还是全面促进教育公平,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都至关重要,特别是广大农村。现在面临的问题,第一是整个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还不够;第二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适应;第三是结构性的矛盾还很突出;第四是用人机制不适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应该说是火烧眉毛的事情。如果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包括专业精神、资源配置等等如果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要求,那我们提出来的战略主题也好,战略任务也好都很难得到落实,或者将是事倍功半。对此,我们忧心如焚,感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教师培养和培训方面,任务非常繁重、非常的紧迫。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学历水平的提升,《规划纲要》里面已经提出一个总目标,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下一步我们要积极地贯彻落实,我们在座的各位都责无旁贷,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

 

    二、关于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总体上说,教育部“国培计划”取得了很大成功。在中央电教馆项目办总体协调和大力支持下,远程培训项目做了很好的探索,获得了良好成效。当然,各地反映有一定差别,因为远程教育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哪一个环节跟不上都会出问题,都会影响效果,不是一般的理解为远程教育手段可以无条件地打破时空界限,把最好的资源直接送到农村偏远地区,每一位教师坐在家里就得以共享这些优质资源,听最好的老师讲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就可以得到提高,没那么简单。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家密切配合,通力合作。3年来,“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覆盖240个县,60万骨干教师在线学习。其实远程培训覆盖的范围更广,受益教师的面还要宽。“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之所以取得成功,初步归纳至少有以下要素:

 

    第一点,得益于系统集成。从模式手段来说是全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系统集成。因为中国之大,差别之大,情况之复杂,靠单一种手段,一种模式,不可能满足需要,这方面我们借助中央电教馆的大力支持,依托“农远工程”建设的条件,各地都做了积极努力。义务教育骨干教师的远程培训主要是卫星电视;高中新课程实施的培训主要是以网络教育为主,其它的配合;班主任培训也是网络教育为主。同时,3个项目光盘的培训各地也都应用得比较好。从实施主体和操作来说,是“三国四方”的系统集成,有高等院校、教师培训机构、远程教育机构。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想了很多好办法。从顶层设计到每一个环节的组织管理,都体现了系统集成,这也是远程教育手段的一个优势。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协调配合,做到系统集成,优势也很难得到发挥。

 

    第二点,得益于改革创新。培训模式的改革创新。总体上远程培训、远程教育还是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和高教司合作推动的60多所高校面向教师的远程教育作了好几年的研究,下了很大工夫,有明显效果,但不很理想。“国培计划”的远程培训项目在培训模式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应该说是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从开始调研,根据教师实际需要、教改的需要,设计培训方案,组织资源,教学过程当中认真组织学习辅导、答疑、支持服务等,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案例教学,促进教学互动,培训模式的改革见到了可喜效果。我们到一些地方去调研,教师普遍反映效果不错。他们希望对于远程方式的学习持续地给予支持,希望项目进一步加大力度,因为成本低,效果好。这都反映出远程项目培训的影响和效果。

 

    第三点,得益于优质资源。在组织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方面我们下了很大工夫,中央电教馆、相关院校、地方教师教育部门、电教部门都下了很大工夫。特别是我们能够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这在教师培训方面是一大进步。长期以来,我们的毛病就是大家都在做,单个看都做得很努力,也有很好的资源,但都是各做各的,不能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现在通过项目驱动,我们正在逐步达到这样的目的,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第四点,得益于专业机构的支撑。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培训的专业化。教师培训不再像过去那么简单了。我多次强调这个问题,不能再局限于教师培训主管部门组织办几个班,请几位老师讲课。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复杂,且不说培训的内容要求,就说培训手段、方法的变革,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应用,与课程的整合等等,都需要专业机构的支撑。在这方面,无论是中央电教馆还是地方电教馆,在项目的实施中作为专业机构,真正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如果没有在座的各位,这些项目的实施我们可能只是想想而已,或者是达不到今天这样一个效果。

 

    第五点,得益于高水平专家的全程参与指导。这也是“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和院校集中培训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尤其是去年,项目方案实施中我们特别注重培训专家的遴选,培训团队的组织,每一个学科都请一位在国内这个领域水平最高、最权威、最有影响的专家来主持并牵头组织,他从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到质量监督全程参与。每个学科的培训都组织了高水平专家团队。我们给每一位学科主持专家,每位项目培训专家团队成员都颁发了聘书。专家们高度负责,他们的工作精神、专业精神、专业水平保证了这个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六点,得益于有效的机制。多兵种协同作战需要有效机制和强有力的动员能力。既然是远程培训项目,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一定是需要多兵种的协同作战,而且能够建立一种互利共赢的机制,把大家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果只靠大家的大局意识和服务精神、没有一种互利共赢的工作机制,这种合作可能做一时,但做不长;可能做一个点,但不可能做一个面;它可能有一点成效,但不可能有更大的成效。对此我们体会特别深刻,也是一个经验。我们所有的培训项目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才能做好,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才能持续地把它发展下去。总之,“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在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应该很好地总结经验,把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好,这一点非常重要。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很好地研究解决。首先,认识层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院校,还是相关的参与单位,还是中小学,具体到每一位教师,都要高度重视教师的远程培训,深刻认识运用远程教育手段进行大规模教师培训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二,相关政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配套。调研中,各地普遍反映一定要有相关的支持措施。教师学习要有进一步的激励机制,培训保障要有系统的政策措施。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已经明确要进行教师资格考试试点,教师资格注册试点,这是教师教育制度的一个重大创新。今年开始我们将正式展开试点,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再认证,也就是教师资格注册制度。这对于教师培训来说是一个强大的动力,一个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今后,所有教师都要经过教师资格入门考试。考试考什么?考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去年以来我们委托教育部考试中心研究教师资格考试标准,根据教师专业标准、依据教师资格考试大纲来考。推进这项改革也是循序渐进,不搞齐步走一刀切。教师资格的再认证,将来可能几年认证一次,也就是教师资格注册。注册的方法可能有好几种,其中会包括考试、考核等等。考虑到我们的现实情况,不打算搞全国在职教师统一考试,是不是可以采取比较稳妥的办法,把2项主要指标作为教师资格注册的依据,一是几年之中年度考核结果,二是几年之中完成教师培训学分情况。如果年年通过考核,年年完成教师培训的学分,你就可以通过教师资格注册,比较简便,但是要做到、做好,也不容易,因为前提是我们要加强教师学分的认定管理。这是一种鼓励教师学习的措施,是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教师培训保障机制方面,我们正在研究农村学校公用经费的5%怎么更有效地使用,会议交流材料中很多省都提到这个问题。的确,5%的经费使用,由于没有具体的使用办法,很多地方落实得不太好。前几年,国家审计署在16个省区的审计结果表明,有相当一部分省落实得很不好,规定是5%,有的省落实下来只有百分之零点零几,几近于零。这种状况近几年有所改变,去年好多省教师培训经费增加了,但总体上差距较大。我们和财政部也在研究,准备搞一个具体办法,但是各地意见很难统一。有的主张5%仍然放到学校,只是在使用管理办法上进一步细化;也有的主张将此项经费上收到县,集中使用,效果会更好。还有的主张把5%一劈两半。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细化办法来保证5%的经费能够集中起来,能够用得好、用得上,把政策用足。今后三年“国培计划”项目的框架方案现在已经基本确定,袁部长在全国性的会议上已经宣布教师培训经费进一步增加。从国家层面上组织的国家级培训经费大体上可能会是两部分,一部分是中央本级的经费,由教育部直接组织;另一部分是通过奖励支持的原则和转移支付方式给地方,由各省根据教育部培训指南来具体组织培训。这部分培训经费将采取奖励性支持的办法,中央、地方共同努力,我们相信这样的方法会使全国教师培训的经费大大增加。第三,是技术层面。所谓技术层面不是指硬件,更多是指软件。怎么有效地应用,怎么更好地整合,更好地发挥资源的效益,这方面还有好多工作要做。第四,是方法。第五,是工作层面。工作层面上存在的问题,更多指的是组织、协调、管理。

 

    从这几年“国培计划”实施的结果看,需要进一步处理好几种关系。一是人与技术的关系。在远程培训过程中,有一种误解在干扰着我们的工作,就是认为信息化手段可以替代人,替代教师。甚至一些教师在认识上也有模糊观念。我觉得,远程教育手段的应用,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不是使教师的作用弱化了,恰恰是相反,使他们的作用强化了,使教师更难当了。它是你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帮手,不是替代。远程教育手段的应用对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更高。二是服务与管理的关系。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这样一个技术手段,打破时空界限,把资源送到农村偏远地区,送到基层的中小学校,但这个过程不是通过技术手段完全可以解决问题的,需要组织、协调、管理,培训机构和地方教育部门以及中小学校要密切协作,这个关系一定要处理好。三是供给与选择的关系。我们提供这些优质资源,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途径,教师如何去选择,这其中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四是面授与远程教学的关系。集中培训跟远程学习怎么更好地结合,根据这几年的经验,远程教育一定要有面授来配合,中间的学习辅导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工作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于下一步“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的实施,我再进一步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归纳为四句话,一是开放;二是集成共享;三是创新;四是提升。

 

    1.关于开放。进一步开放使优质资源都能够参与进来,只要有积极性就应该把它们吸纳进来,集中起来,这是我们的责任。无论是教师教育部门、教师培训部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其它参与各方,大家都应该以非常开放的心态,去组织和参与这样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有这样一句话:做小事需要能力,做大事需要胸怀。这几年,师范教育系统有一个变化就是在开放方面有一点进步,当然还有些问题。从心态到具体的措施,都要体现开放的精神,这是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也是“国培计划”能够顺利完成并取得更好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一个组织方法。

 

    2.关于集成、共享。如何把最现代化的手段、最好的资源、最好的专家、最好的团队集合在一起,如何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的主管部门、教师培训的院校、教师培训机构、电教部门、教研部门、基础教育部门等更好地结合,在这些方面要真正地协调好、落实好,我们才能达到共建共享优质资源的目的。远程教育的核心、它的价值就是它能够共享优质资源,否则它没有太大意义。如果它只是低成本,只是大规模,那不是远程教育真正的目的。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系统集成,更密切地合作,体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要共建共享,把大家的积极性结合在一起,机制很重要。教师网联中教育部的6所师范大学最近又开了一次会,希望在共享优质资源方面再往前推进一步,做到互利共赢,大家共同建设,共同享用,共同发展,这就需要更强有力的机制,否则大家都愿意共享别人的资源,不愿意自己的资源让别人共享。好的资源政府部门能够购买,大家共享。在资源共享之中,相关利益者能够有一种结算关系,使这种创作热情得到保护,知识产权得到保护。利益共享要有一种机制,这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关于创新。培训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最近几年远程培训项目受到欢迎,也是因为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经验需要很好地总结。创新的概念现在深入人心,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尤其重要。去年8个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差距,最终还是表现在培训模式的差距上,培训模式的差距决定了培训效果的差距。远程培训项目、骨干培训项目等实施效果比较好,要很好地借鉴和研究实施经验。

 

    4.关于提升。要提升“国培计划”实施的水平和效果,需要在每一个环节上做出努力。在顶层设计上,要对培训对象做深入了解,进行前期调研,制定周密的培训方案。同时,承担培训的院校、培训机构、远程培训平台一定要选最好的。去年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有的省认真进行了项目的招标或邀标,在此基础上,初选的单位全部集中到北京进行了一次邀标答辩,然后请专家委员会做裁断,效果非常好。通过这样的方法,也是教师培训的一次研讨交流。培训团队要选最好的,培训资源要选最好的,在这样条件的基础上,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它们管理好、组织好,最后才能使这些系统集成真正成为最优的,最后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关于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

 

    这项工作是教师培训方面一个创新的举措,是教师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从开始筹划到今天,在座的各位都付出了很大努力,保证了“计划”在短短的几年基本上覆盖了全国(除了天津)。我们没有采取行政命令一刀切的方式,因为各地情况的确有很大差异,基础不一样,有的省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格局已经确定,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现在基本上覆盖了。参加培训的人数已达到360多万,考试的人数70~80万。虽然考试的人数还不太理想,但我们的目的是培训提高,经过宣传如果有更多人参加考试,我们的培训成果会更进一步整合、提升。我相信这个“计划”是有生命力的,这个“计划”从顶层设计、整个架构到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各方面协同配合,保证了项目实施的成效。所以我觉得这个“计划”是有生命力的,而且会持续进行下去。它在教师培训方面、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在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中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计划”实施中需要强调几点:

 

    1.要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没有实施的地方或者是已经实施了但是覆盖面还没有普遍的省,要进一步宣传这个“计划”,宣传它的宗旨、做法、意义、成效,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使更多的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机构能够积极支持和参与进来。

 

    2.要加强培训与考试的结合。小娅副部长上午讲到这个“计划”,她强调培训是为了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应用,为了学习提高,是要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与教学的整合,能够真正在课堂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考试是为了促进培训。培训总得有一种机制,在顶层设计时我们制定了2条原则,一是教考分离;二是以考促训。我觉得这样一个机制是有效的,但是怎么考更加有效,要考实际能力,既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教学应用,考试就是要考教学应用,不能再考一般的理论知识、一般的技术操作,那样没有太大意义。所以主要是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不是考不考的问题,考是培训的一个环节,是培训的一个手段,我觉得应该这么理解。不要把培训跟考试对立起来,更不要把它分离开,考试是促进培训的一个很好手段,真正能够促进培训。把它作为培训过程的一个环节,这样考就更有意义了。所以培训和考试应该很好结合,要进一步研究摸索。

 

    3.“计划”实施要进一步形成合力。一些省在实施过程当中越来越融洽,但是也还有一些地方不太融洽,合作还有问题。如果参与合作的各方都能够以一种大局意识,协作精神,都有明确的目标,为基础教育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化服务,在这样的大目标下统一认识,我想合作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师范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业,它不像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作为专业教育也好,作为教师培训工作也好,它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目标非常明确,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本身在制度设计上就是几方合作的,缺了哪一方都不行,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要多做宣传,多做工作,更好地促进合作。只有合作我们才能形成合力,才能把这个项目做好,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目的。

 

    《规划纲要》发布以后,教育改革和发展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教师队伍建设也会进入一个新阶段。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还需要得到各方面的支持配合,需要制度、政策,需要工作层面密切地配合。我们特别感谢在座的各位,中央电教馆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谢谢大家的关心、支持,也谢谢大家对我们工作中的不足能够理解、包涵。让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把教师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