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学研究→藏书文化→以水制火,火不入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28:27
以水制火,火不入阁
“明州天一富藏书,福地琅嬛信不虚。”这是郭沫若赞誉天一阁的诗句。
“琅嬛福地”乃传说中仙人藏书的地方,故事见元伊世珍的《琅嬛记》。据说古时候有个名叫张华的读书人,一次外出,路遇一人。“其人议论超然,华颇内服,相与欢甚。因共至一处,大石中忽然有门,引华入数步,则别是天地,宫室嵯峨。引人一室中,陈书满架,其人曰:‘此历代史也。’又至一室,则曰:‘万国志也。’每室各有奇书。……华历观诸室,书皆汉以前事,多所未闻者。……华心乐之,欲赁住数十日。其人笑曰:‘君痴矣!此岂可赁地耶?!’即命小童送出。华问地名,对曰:‘琅嬛福地也。’华甫出,门忽然自闭。华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鲜亦合初,无缝隙。抚石徘徊久之,望石下拜而去。”诗人非常巧妙地拿“琅嬛福地”来比喻天一阁,形象而又生动地说明了天一阁是一个重要的文献宝库。它之所以能够幸存至今,与其管理方法有一定关系。
清代学者阮元在《天一阁书目序》中说:“余闻明范司马所藏书,本之于丰氏熙、坊(丰熙、丰坊父子)。以阁构于月湖之西,宅之东,墙圃周回,林木阴翳,阁前略有池石,与阛阓相远,宽闲静閟,不使持烟火者入其中,其能久一也。”认为注重防火是天一阁能够保存长久的一个首要原因。
我国历史上藏书楼毁于火灾的事例,真是不胜枚举。在宋代,如叶梦得、朱常山家的藏书,均在三万卷以上,后来这两家的藏书俱毁于火。宋代学者尤袤曾说:“吾所钞书,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他建造藏书楼称“遂初堂”,光宗皇帝还赐题了匾,荣极一时,但不久却书烬于火。在明初藏书家中也有设法避免火灾的,如杭州人张翱,他把书楼建造在水中央,“庋置甲乙,悉有次第,以小舟通之,哺后即禁往来”。终因天长日久,麻痹大意,没有严格执行用火制度,室内部分藏书仍遭火患。明代著名学者钱谦益的“绛云楼”,藏书特富,其中有宋刻孤本,但是由于藏书楼内住着家属,小孩闹玩,油灯倒地,引起大火。绛云一炬,缥缃签题荡为灰烬,使后人感叹不已。
为了使天一阁得到永久保存,范钦曾动了不少脑筋。他总结并借鉴了历代藏书楼的经验教训。尤其是离开他家不远的丰氏万卷楼不慎失火,触目惊心,教训深刻。因此,他首先注意书楼的防火安全。当书楼建造之初,即在附近凿一水池,蓄水备用。相传天一池与月湖暗通,池水终年不涸。阁的四周都有空地,并建筑围墙,起到了隔绝火种的作用。
范钦不但依据古书上“天一生水”的说法,取“以水制火”的意思,移“天一”两字名阁,而且还取“地六成水”的意思,来进行书楼的布局设计。他打破一般建筑物忌用偶数的格局,把书楼分建六间,东西两旁筑起封火墙;在楼下中厅上面的阁栅里,绘了许多水波纹作为装饰。这些都充分反映了他期望书楼免于水患的愿望。
在管理方面,长期来严格实行禁止烟火入阁的制度,至今,楼梯边仍挂着一块“烟酒切忌登楼”的大字禁牌。从现有资料来看,清道光九年八月,天一阁还订立过管理细则十一条,其中规定:“阁下六间并前后游巡明堂,俱不得堆积寄放物件,暂行工作,及护程上挂晒衣裳”;“总门内外不得安放凳桌,堆积物件,致碍行走”。显然,当时已经考虑到在紧急情况下要保证道路畅通。清光绪三十四年,缪荃孙随宁波太守夏闰枝去天一阁看书,“范氏派二庠生衣冠迎太守,茶毕登阁,约不携星火”。就足以说明其防火制度之严,连当地的太守也不许违背。
天一阁注重防火的事,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早在二百年前,乾隆皇帝在考虑建造庋藏《四库全书》的书楼时,就想到要吸取天一阁的防火经验。他在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四日的上谕中说:“闻其家藏书处曰天一阁,纯用砖甃,不畏火烛,自前明相传至今并无损坏,其法甚精。……今办《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欲仿其藏书之法,以垂久远。”传说在文渊阁、文源阁、文溯阁、文津阁、文汇阁、文澜阁、文宗阁定名时,采用渊、源、溯、津、汇、澜这几个字,偏旁用水,就是取以水制火的意思,只有宗字例外,相传那是因为文宗阁建造在镇江金山上,此处面临大江,不缺水,所以不用水旁的字了。
不过在民间,由于对天一阁防火的具体情况不够了解,传闻中往往带有主观的神秘色彩,说什么:“烟波四面阁玲珑”,“遥知呵护有卿云,”以及“月湖边上,三面临水”等等,其实并非如此。如果“四面皆水”或“三面临水”的话,当时就不必再在阁前凿池蓄水了。上引乾隆帝所闻天一阁“纯用砖甃,不畏火烛”,亦系误传。书楼是两层木结构建筑,除两旁封火墙防遇外火危及之外,本身并无抵御火灾的能力。所以长期坚持执行严格的防火管理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
诚然,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一九四九年以前,范氏后人由于经济、文化和社会地位的低落,在用火管理制度执行方面也逐渐松弛下来。一九三一年夏,著名文学史家郑振锋和版本目录学家赵万里专程访阁,他们就看到天一阁楼下有人烧火煮饭。赵先生说:“阁前一泓清水,有小桥可通前后假山。青藤和不知名的羊齿类植物,荫盖着全部的山石,石上小亭摇摇欲坠,阁后一片荒凉,青榆树高出屋沿……东面一间租给闲人住着,炊烟正从窗缝里吹向阁的上空,那时住家的媳妇正在预备晚餐。……细察阁的建筑方式,和其他宁波住宅并无多少不同之点。所用材料,简陋非凡。消防设备,简直等于零。”可知那时天一阁已面临着火灾的危险。
因此,一九五三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拨专款购入天一阁西边的民房一幢,从此灶间单列,便于用火管理。后来又把灶间迁至离阁五十米的地方,并在天一阁屋顶上安装了避雷针;规定书楼内不装电灯和其他一切电器设备;凡进入天一阁大门者不准吸烟;以隔绝灶火、雷火、电火和烟火。
在隔离火源的同时,还继续发扬"以水制火"的传统,想方设法开发水源。不仅安装了自来水管及消防龙头,而且在东园的扩建工程中坚持以池水为中心的设计思想,把园林建设与防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东园与天一池只有一墙之隔,便在墙脚边筑沟渠,往东南延伸,凿一大池,即为“明池”,环池有竹林、假山、石亭、碑林、陈列室等,成为游人乐而忘返的新景点。
天一阁管理部门还数十年如一日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现在虽然有了现代化的通讯、报警、灭火等设备,但仍然坚持全天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夜间巡逻,用自己的汗水和辛劳,保证这座历史文献宝库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