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冷暖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效应无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8:49:06



   当下位置:主页 -旗帜论坛 -击水中流 - 帖子阅读 [ 进入框架 ]
本版版主:
主帖标题:全球气候冷暖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效应无关收藏
周星雷
★★★★★★★★
经验:18084
注册:2007年9月17日
主题开放   ——   欢迎跟帖!    (来源:原创) 文章ID:642080 2010-1-22 19:52:00
针对人们以舆论压倒态势把全球气候变暖归因于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效应,本人于2007年发表博文,提出不同见解。现将文章再发表在旗帜网,供读者参考。
全球气候冷暖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效应无关
周星雷
2007.09.05
晋代葛洪在“神仙传”里记载有一个叫麻姑的仙女,说自从她当仙女以来,已经见到东海有三次变为桑田了,这是沧海桑田成语的来历。神话是人类认识自然、探索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思想意识的寄托,是有一定的实践基础的。这与现代科学对地球地壳(音qiao)变动、高山隆起,冰河时期、若干万年前东海水位比现在低200多米的认识相吻合。相传昔日潮水上溯到发源于浙江仙居交界的永嘉楠溪江离现在的温州40多公里的港头。推测当时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潮位高。港头以下包括温州平原地区完全一片汪洋。不存在现在温州及周边地区的乡镇村落。那个时期,人类活动少,根本谈不上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效应。
全球气候变暖系地表温度,大气环流扰动、太阳辐射等热源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不大。人类话动排放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比起地球内部熔岩蕴藏的能量以及接收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是微不足道的。地球表面约有四分之三被海洋覆盖,人类活动主要限于陆地,集中在平原和城市。无论人类在地球表面怎样折腾开发修理,就好比少年儿童在海滩嬉水动不了浪涛在阳光下闪烁的浪花一样,改变不了地球内在运动轨迹一丝一毫。云雨主要来之海洋,又回归海洋,就是“汽蒸大洋浪卷云,雪化冰山水成虬”“不尽长江东流去,无限沧桑春复秋”(见本博客:长江万里行)的意思。雨量多少与副热带高压位置及  控制状态直接相关。例如去年重庆夏天连续高温无雨创100年来历史记录,高压气团占据空间,南下冷空气难以进入。而今年夏天大雨不断,气温较低也创100年来历史记录,但重庆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并没有减少,可能反而因城市的发展而增加不少。如果把三峡地区的群山高峰组合比做一块石头,那么三峡河段就是由水流切割而形成的狭小锯缝。去年有人说,西陵大坝挡住了吹向重庆的空气凉风,导致重庆地区高温干旱无雨。比起地球12800千米的直径来,宜昌以上的长江全线有如弯弯曲曲的小水沟,三峡大坝就像一块阻挡水流的小小砖头。两岸高入云宵悬崖峭壁组成三峡通道空间,根据空气动力学理论,确实有如过堂风一样的气流溯江而上。通道虽窄,但很高,一块小砖头怎能阻挡过堂凉风?况且影响大气候的并不是过堂风,而是横扫高达万米空间的强大气流。在高空没有强大气流活动的情况下,这块大石头确实阻挡了重庆地区与宜昌以东地表空气交流,所以重庆地区就增加了水汽与尘埃相互聚集的机会,平日往往空气朦胧,多雾少风,不象沿海地区那样日出晴空万里,雨天微风拂柳。今夏,东南沿海高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热少雨。但淮河流域大雨不断,把数年积累起来的污泥浊水一扫而光,大自然帮助清除了淮河水系污染。比任何以亿记数的投资都管用。今年的气候变化,地区性的凉热易位、晴雨交换,洪水扫污,最清楚不过地说明了是大自然内在变化规律的强大威力而不是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或变暖,这里说的是大气候的变化。尽管大自然如此慷慨为人类造福,但人类绝对不可向大自然过度索取,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必须控制,一来节约能源,二来保护环境,三来节约道路交通资源,避免阻塞堵车。为此,首先要控制小车出行。人类过度开发,二氧化碳排放,森林面积减少对局部小气候有很大影响。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对我们的居住生存环境已经造成了极大威胁。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本文不作深入探讨。
 
影响中国大陆气候的三大气流
周星雷
2007.09.09
影响我国大陆气候的主要因素是西伯利亚冷空气、印度洋暖湿气流、热带气旋。2006年夏天,长江全线少雨,重庆干旱,水位降到189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点。据说青藏高原积雪减少吸收热量减少是大气含热增加进而引起副热带高压维持时间延长。冷空气在四川盆边缘地区东转,山西、甘肃、陕西降雨量增加。而重庆以东直至沿海扇形地区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少雨。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此后年份重庆干旱难免。而且这个以重庆为端点的扇形地区也会受到影响,因为青藏高原积雪不会增加。这可能也是去年几次台风登陆位置南移北上的原因吧。那段时间浙南地区气温最高不超35度,雨量少。而今年夏天重庆迎来了100年未遇的大雨凉爽季节,这似乎与青藏高原积雪多少无关。 重庆、武汉和南京俗称三大火炉,杭州纬度比温州高,但伏天比温州热。渝汉宁纬度相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北方冷空气难以进入。台风很少正面登陆杭州,往往北上过程中一而扫过。原因是重庆-沿海扇形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水汽、暖湿气流、冷空气难以进入该地区,出现高温无雨就不足为奇了。气温越高,混凝土森林城市阻挡土层吸热,加上空调室外机、汽车尾气排放,使得副热带高压维持时间较长,但这个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微不足道。台风一般在浙南-福建-广东-海南一带沿海登陆或登陆后北上,或抵达东海时北上过程中沿海某地登陆,而没有登陆后转向南下的。温州地区9月初气温有所降低,而重庆地区则难以有较大缓解。大气动态包括印度洋暖湿气流、西伯利亚冷空气、热带气旋、副热带高压。冷空气走向是向南、向东南偏东,向东南,向南,原因是青藏高原秦岭阻挡。如此时有印度洋暖湿气流,受东南-西北弧形走向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走向沿云贵高原南麓向东北偏东方向移动,相遇则长江中下游地区雨水集中。2006年除了地形高原山脉走向外,上述扇形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使冷暖气流不能相遇,长江全线少雨,形成四川重庆川东扇形地区高温干旱就不足为奇了。 四川盆地四面环山,川西临近雪山较为凉爽而重庆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没有冷空气进入,秋老虎烈日照射,往往有秋旱。2006年9月5日因日照强度有所减弱,冷空气南下,加上人工高射火箭弹增雨,得到少量甘霖。人言雨蒙蒙雾重庆,主要指秋季,因大巴山阻挡,影响重庆上空空气与外界交流,水汽尘埃凝聚而成。与北方及华南、中南、东南地区的秋高气爽形成鲜明对比。但夏天7、8、9三个月烈日当空高温无雨,野田禾苗半枯焦常有。2006年旱情来得早,实际上5月份就开始了。水满田,溪溢流,鸟筑窝,苗返青,旱情才算真正过去。继9月5日雨后,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南下,在各辖区县增雨点高炮轰击催化作用下,来了几场大雨,旱情有所缓解。这次冷空气南下强度,人们始料不及,果然内蒙古遭暴风雪袭击,下雪期提前一月,准备不足,羊儿死了不少,损失很大。这次重庆100年干旱,长江全线少雨,汛期水位不升反降,5月份已有预兆,但准备不足。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市委书记说了句,有钱难买后悔药。而今年与去年相反,来了100年未遇大雨暴雨,气候凉爽。可见天有不测风云,自然力使然也。 2006年澳大利亚千年不遇干旱,9月11日大雨后两月未见透雨。温州地区气温较往年偏高,桂花二度芬芳,台风走向不过北纬23度或到达我国近海即转北上、往东北方向而去。原因是重庆-沿海扇形区域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水汽太平洋热带气旋进不了该地区。可以得出结论,由于日照及地球内部液态高温物质周期性变化地向地表散热,主要是日照,造成地表和海洋水流季节性温差,大气温度的区域性差异,形成大气周期性的定向流动。由于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日照对地表的辐射强度变化较为固定,大气和海洋因受热程度不同出现区域性温差,压强梯度。因此气流、其次是洋流就起决定性作用了,气候,顾名思义,就是大气之候。 地球从45亿年前形成时的炽热液态火球逐渐冷却形成地核、地幔和地壳(qiao),总的趋势是变冷,在这个过程中波浪式地出现变暖期和冰河期,比起人类生命周期,显得漫长遥远。
天有不测风云
评2010年前后南旱北涝传闻        周星雷
2007.09.11
人类对自然界气候变化的把握程度尚处于初级的必然王国阶段,尽管有气象卫星在太空俯瞰全球,监视地表冷热洋流动向和大气风云变幻,但也只能告诉人们所监视目标的近期行踪,而不能依据现时瞬时图象预示风云变幻的远期动态,更不能捕捉或改变他们的去来走向。现时公布的所谓今后若干年或几十年或更长岁月的旱涝预测也是根据离今几年、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的气象文字记载或考古或地表下钻冰芯岩芯取样分析研究、对照类比推测所得出的结论。虽然如此采用间接笔调描绘的将来气候变化图可能与今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但毕竟是我们这个星球'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成长生话轨迹,其今后的脸貌长相除非受到天外来客的重创而伤痕累累,否则其变化规律或许不会发生显著改变。  2004年2月22日,英国的"观察家报"刊登了美国全球商业网络咨询公司(Global Bussiness Network,GBN)受美国国防部委托完成的全球气候预测报告: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其研究出发点是设想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最坏情景,提出预案对策。五角大楼发言人说,这份由科学家、军事专家顾问完成的报告不代表国防部官方立场,,作者之一施瓦兹不是研究气象的专家,只是使用科学家的既往研究成果。施瓦兹说“尽管报告中所提出的有关全球气候变化景象似乎出于人们的想象,但却非常值得提前采取措施,正如美国人曾对历史上其他一些事件前就作出评估一样.比如1983年美国就开始为前苏联解体提前进行策划,1995年就对世贸中心是否会遭受飞机进行研究。” GBN报告基于历史上气候突变前气温和海水盐度分析:1.格陵兰岛冰芯样本分析结果提示,历史上每当气温升高到一定程度,不利的天气状况出现次数突然增多,气温很可能突变.如气温下降幅度大,维持时间长。近代历史上曾发生过3次突变。(1)12700年前的“新仙女木事件”,开始阶段几十年气温下降2.8摄氏度,1000年干旱。(2)8200年前欧洲及其他一些地区遭遇严冬,冰川前进,河水冻结,农业生产受到重创。(3)14世纪至19世纪中叶,北大西洋地区经历了一次相对寒冷的"小冰期'阶段,格陵兰海岸结冰,商船停航,渔民冬天不能捕鱼,被迫屠宰牲畜,食品不足,导致成千上万人死亡。GBN是采用取象类比的方法预示气候变化的。现在全球气温升高趋势与历史的趋势及由此带来的几次气候突变相似,今后发生气候突变可能性较大。  从每10年气温上升数值看,“新仙女木事件”发生前,气温上升了1~2摄氏度,严冬发生前上升3~5摄氏度,小冰期发生前上升1~2摄氏度,而现在才上升了0。6摄氏度,远低于前几次突变前气温升高值.  盐度,"新仙女木事件'前下降千分之二到三,'严冬'前下降千分之一,'小冰期'前下降幅度小于千分之一,而现在只下降千分之零点零五到零点一,大大低于前面的数据。 2 .世界各大洋的表层和深层间,有一股盐水环流运输带.从格陵兰附近的大西洋开始,,这里海水温度低,淡水结冰后,海水盐度升高,在重力作用下.海水下沉.然后在海洋深层向南流经南大洋,最后在北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翻变成表面洋流,回到北大西洋,形成封闭环流.环流给经过的地方带去热量和湿润气候,这些地方降水较多,气候适宜。现在由于气温升高,格陵兰冰山融化,陆地雨水通过河流进入北大西洋,使盐度下降,失去重力梯度作用不再形成海洋环流,海洋热量和暖湿气流不能到达陆地,全球气温下降,气候大变。 GBN报告描绘的气候突变情景使人感到震惊和恐惧: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被上升的海水淹没,英国气候会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核战、大旱、饥饿、暴乱等事件将困扰全球。亚洲、北美年平均气温下降2.8摄氏度,北欧下降3.3摄氏度.澳洲、南美、非洲南部气温上升2.2摄氏度.形成南热北寒局面。欧洲和北美的人口稠密农业产粮区和淡水资源地区干旱几十年。冬季暴风雪和大风增强。西欧及大西洋北部将遭受更强烈的大风天气。中国季节风降水机会减少会对中国气候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南方2010年前后将发生连续10年干旱,现在的南涝北旱降水型,2010年将转变为南旱北涝的降水型。季风可带来雨水,但也造成水土流失,水汽蒸发冷却作用减弱,会引起寒冬延长,夏季高温。  该报告的宗旨并不是预测远期气候如何变化,而是描绘出如果我们对气候变化没有作好准备的话,气候的变化将对人类产生怎样的影响。 据近100年来的气象资料记载,南北雨水分布以70年为一个周期,这个周期性变化是逐渐进行的.以1979年为界,前35年的降水量由北多南少缓慢南移,至1980年转为南多北少.1910~1940年南多北少,1951~1960年夏季降水在东北,华北;1961~1970年夏季降水在华北,东北减少;1971~1980年降水南移,北方减少;1981~1990年降水集中在江淮地区;1991~2000年降水集中在长江以南,形成目前南涝北旱分布。上溯500年印证了70年晴雨周期.朝鲜1777年以来的200年数据提示东北地区降水周期60~70年。到2015年恰为35年,有可能转为北多南少.这里说的北方雨量增多估计充其量增加20~30%左右,幅度不大,不可能出现大面积水灾,一片汪洋,称不上涝。相反,水量可能仍然不足。不过短时性的灾害性天气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可能出现的。北方气候还会受到草原沙化,沙漠向北京逼近的影响。东亚季风的周期性变化是南北雨量分布交替的主要起始动因。风的形成是由于压强梯度。如果今后气温继续升高,海洋与大陆温差小,压强梯度小,季风只到达南方,则北方上空大气得不到水汽补充,则仍然少雨,照旧“南涝北旱”,南方10年干旱是不可能的。如果南方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也会出现短时期的夏季干旱,例如今年这样,浙江上海一带炎热少雨。而重庆一反常态出现100多年来不遇的暴雨及凉爽天气.2006年则经受100多年未遇高温干旱,同时南下冷空气给宁夏甘肃陕西带来雨水。下雨还是天晴是当时包括人类活动在内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各种力量的合力作用的结果。远期具体天气变化很难准确预测,只能根据以往气候变化规律作一个大概的估计而已。  近10年气温上升幅度(0.6摄氏度)、格陵兰海水盐度降低幅度(0.005~0.01%)均大大低于前几次气候突变前夕的幅度,未来20年盐水环流环不会失灵。南方10年干旱的局面不太可能会出现。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保护森林、保护水源、保护草原、保护三江源头、保护土地、保护生态链、保护生物多样性,节约能源,做好应对气候突变预案对策仍然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备无患。 分享到新浪微博 阅读(140)┊ 评论 (17)┊收藏(0)┊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前一篇:往事钩沉作者周星雷后一篇: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作者周星雷
评论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点击查看详情新浪开奖汽车手机马上领取 [发评论]
子又不语2007-09-05 23:01:25
如题所言,是真的吗?有没有科学方法的论证呢?期待下文
纵横中华2007-09-06 10:22:58
不是这样子的吧?
这不符合化学效应啊.....
新浪网友2007-09-06 11:16:17
文章已经说明,化学效应比起地球的巨大能量来微乎极微,对大气候没有影响.
社员2007-09-06 11:18:29
真是篇好文章见解独特
运用的典故致极
发电厂抄表工2007-09-06 11:39:52
够厉害的,佩服。
闲人2007-09-07 17:04:24
读博受益。
牛建伟2007-09-08 22:25:32
拜读,回访!
思想者2007-09-09 22:08:30
期待一起为二氧化碳洗冤
流浪的石头2007-09-17 12:34:11
恩,专业,学习
天涯比邻2007-09-21 21:06:27
说的似乎有道理,但没有数据可以说明问题。
地球上每天大量消耗的能源产生的热量也许还不足以使地球的温度提高,但温室效应是指二氧化碳形成一个巨大的罩,把太阳的热量保暖起来。而太阳的热量是巨大的呀!这不是化学反应出现的热量啊!
《中医的困惑和陷阱》第四回
——新药申批万千种,虚假广告迷雾重
天涯比邻2007-09-21 21:10:21
本届联大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如果你的见解是正确的话,那么联大的议题是多余的,《京都议定书》也是不必要的咯。
天宇9899(本文作者)2007-09-22 10:25:40
联大讨论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当然是很有必要的,《京都议定书》关于节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也是正确的.本文议题是气候变暖与二氧化碳排放无关,其根本原因是地球本身规律性的周期性变化的结果,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胡作非为地浪费不可再生矿物能源、可以毫无顾忌地污染生存环境。关于二氧化碳排放可以强化大气形成保存太阳能的巨大笼罩温室效应,只不过是人们过度地放大二氧化碳排放造成其浓度升高的微乎极微的数值而已.还有研究报告得出结论认为,养殖场牛羊放屁甲烷产生温室效应导致气温升高,似乎数值根据相当充分。在我们的周围,看起来到处是人,但是你到沙漠、到山区、到原始森林、到海洋看看,人类活动范围显得何等渺小。太空中看我们生存的大地就是一个蓝色的水球。据考古及文字记载,近代历史上曾有过气温升高幅度超过现在数值而形成气候变暖及海平面升降沧海桑田历程,发生过突发灾害性气候变化事件。那时侯可没有什么人为的二氧化碳排放。目前尚无可靠数据完整地阐述人类二氧化碳排放对气候变暖的影响,仅仅是一个危机感的模糊概念,所谓计算机模拟结果也是人们狭隘思维坐井观天的产物,倒是根据历史上气候周期性变化规律来预测未来风云变幻来得可靠。不过研究工作还是必须做的,而且还要加强。人类本身只是地球生存过程中某个很短阶段的产物。人类的一切活动改变不了地球运动的内在规律,如同我们在大山中修路只能沿斜坡盘旋上山下山或开凿山洞隧道而不能把整座高山搬掉一样。人类只能在自然变化的框架内做一些有利于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以及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工作。森林树木植被是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主要成分氮氧平衡的巨大工厂,因此保护森林显得额外重要。做好规划,在气候突变造成灾害时如何对付的应急预案,而不能把目标死盯在人类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效应造成微不足道的气温升高这个命题上。详见本博下篇《天有不测风云》。
万里晴空(本文作者)2009-11-16 23:20:02
长江以南大部地区雨雪天气将持续到20日
http://www.sina.com.cn2009年11月16日15:06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张辛欣、刘羊旸)伴随着冷空气的一路南下,长江以南大部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雨雪降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16日表示,中国南方大部地区及西北地区的雨雪天气将持续到20日。
冷空气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中央气象台16日预报显示,未来三天,新疆西部、西北地区中东部、青藏高原中东部、川西高原、黑龙江大部、山东半岛、黄淮南部、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和西部、贵州等地将出现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其中,川西高原北部、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安徽中部和南部、江苏中南部偏西地区以及江西北部等地有大雪,安徽中南部、江苏中部偏西的部分地区以及湖北东南部和江西北部的局部地区有暴雪,贵州中部偏西的部分地区有冻雨。江南、华南大部、四川盆地、云南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江南东部以及云南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
伴随着雨雪天气,中国大部地区将迎来一次明显的降温过程。预计未来10天,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到3摄氏度,其中西北地区东部、黄淮、长江中下游等地的局部地区气温偏低幅度可达4到6摄氏度。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表示,这种低温雨雪天气将持续到20日。21日起,北方地区气温开始明显回升,22日后,南方地区气温也将呈逐渐回升趋势。
冢上春花2009-11-18 18:38:20
来看你。祝你快乐。快乐无间断。
岁月悠悠2010-01-18 17:30:03
很好,拜读了。
浪子2010-01-19 20:17:37
拜读了.....
大学里的教授们,在讲课的时候一旦讨论到与环境有关的问题时,总谈论到大气的变化受温室效应的影响,气候的冷暖也与现今经济发展而使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占有很大比重....
看了朋友的一系文章,又学习了一些...
 
三篇文章合并之前网友对第二篇文章的评论
发电厂抄表工2007-09-09 19:16:40
太专业了,请问有网上说,中国北方在2010年左右要进入涝季,是真的么?
野山闲人2007-09-09 21:46:33
野山闲人来过。。。。。。
天宇9899 2007-09-09 21:48:56
关于北方2010年前后进入涝季问题,我目前尚未看到正式报道.不过做好准备是应该的,因为天有不测风云,有备无患,就是说如果有了准备了,目标不一定会出现.但今年8月分,赤道中东太平洋大范围平均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异常偏低,已达-0.6C,形成一个弱"拉尼那"现象.,可能带来10月后的秋汛.一旦发生拉尼那"现象,12月~次年2月的冷空气活动繁,较冷,暖冬不再.1962、1967、1974、1984、和1995年的下半年发生过“拉你那”现象,黄河和淮河秋季降水偏多,其中黄河中下游部分地区多5成,还造成冷空气活动频繁。给南方越冬作物带来冻害。
一路诗雨2007-09-10 04:52:15
一路诗雨前来拜访!...
>>>>>>>>>>>>>>>.▍★<<<
.....美文已欣赏,留下祝愿。
...............▍.☆★.
一路诗雨览圣境,诗词歌赋会群英。
诚邀五湖四海友,善侍四面八方朋。
*********祝你2007年好运连连.★.
..▍∵☆★...▍▍...█▍☆★∵▍..
◥█▅▅██▅▅██▅▅▅▅▅███◤
◥███████████████
贵贵儿2007-09-10 14:50:37
石家庄的夏天闷热闷热的
据说正在争取中国新四大火炉
有利有弊
这样的话
冬天就不至于太冷了!
雷雷2007-09-10 17:02:00
先生真是博学呀!!
老水手2007-09-10 17:02:37
长了一些知识,谢谢
子又不语2007-09-11 00:32:56
先生真是厉害,精悉那么多的学问,受教了^_^
今年的武汉,我九月份就开始盖被子了,还冻感冒了。三大火炉之一似乎开始名实不符啦!
张泊燕2007-09-11 00:59:05
呵呵
今年的重庆比以往要好多了
可洪水真无情啊
大家都来爱护环境吧,从我自身做起
呵呵,欣赏
小白2007-09-11 23:01:02
博学多才 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厉害
 
三篇文章合并之前网友对第三篇文章的评论
野山闲人2007-09-13 02:34:44
野山闲人来过。。。。。。
发电厂抄表工2007-09-14 03:36:13
呵呵,写的很好,也很专业。不过,我更关心北京附近的气候。
寒梅2007-09-15 09:00:56
百姓一个,还是过好今天吧。哈哈
忙里偷闲_772572007-09-16 12:25:07
全世界应该注意环保这个问题了,不然会发生人类自己消灭自己的实际情况!太可怕了!
冷眼观古今2007-09-16 21:33:47
人算不如天算,或许到时候未必如此,拭目以待吧
逸风2007-09-17 09:17:46
太专业,不懂。
请懂者多关心。
流浪的石头2007-09-17 12:30:16
专业分析,确实吓人。不知道出现问题以后该怎么办?
小白2007-09-17 13:28:52
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