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感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01:17

——从感觉到现实的直面过程——

                                                王学富

    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协助当事人处理内心里的一个要求:好。

当事人是一位二十五岁的青年,从十九岁开始往返于各家医院,接受各样的诊断,吃各样的药,“但都无济于事”。据当事人的父亲说,甚至有医生向他下了这样的诊断:“你儿子这是天生的,没有办法治”。六年来带儿子四处求医,花光积蓄,听医生这样说,这位父亲对心理治疗几乎彻底绝望,甚至骂心理医生是骗子。这时,有人向他介绍直面。在儿子的强烈要求下,万般无奈的父亲带他来到直面。

父亲带当事人来直面接受了两次面谈,但要挣钱养家糊口,就到南方打工去了,接下来是母亲带当事人前来。家居山区,母亲从来不出远门,一路因为晕车呕吐不已。我要求当事人自己来直面,他说从来都没有这样过,他做不到。再后来,我又提出这个要求,他只好按要求去做。面谈进行到第五次的时候,他做到了。这一天,他没有父母陪伴,只身来到直面。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伴随这样那样的担心和难受,但关键在于——他做到了。这就是直面的过程。直面疗法的本质是:直面治疗师并不否定难受,但坚持推动当事人穿越内心的难受,走到现实中某一个指定的地方。因为我们相信,心理障碍的本质在于,当事人呆在内心的难受里,不敢进入到现实中。在他们内心里有一种假想:医治就是消除内心的难受,然后他们才能进入现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种“体谅”当事人的难受,因而建议他们从生活场(学习和工作的地方)退回家中的治疗,往往是遗误性的甚至遗害性的治疗。

在接下来的面谈中,我又跟当事人讨论这样一种可能性:在南京找一份工作,尝试在这个城市生存下来,一边接受持续的心理咨询。他摇着头,又说做不到,而且是“绝对做不到”。几年来,他呆在家里,躺在床上,偶尔跟父亲出去打工,总是不到一个月又回到家里,躲在床上。然而,这一次,他做到了。在面谈进行到第七次的时候,当事人的生活至少发生了三个方面的变化:第一、没有父母陪伴,他自己来到直面,而且,这期间直面办公地点搬迁,在未获通知的情况下,他中途转几趟车,最终按约定的面谈时间赶到直面;第二、通过一个老乡的介绍,他在南京找到一份工作;第三、他坚持工作了一个星期,颇受老板欣赏,与同事相处得也不错……但是,当事人在面谈中对我说:“我的感觉还是不好,就像以前一样……”。

几乎每一个治疗师都会面对这样的情况:当事人对内心的感觉盯着不放,对生活中的变化熟视无睹。他们对自己的感觉如此关注,以致我们可以说,他们的问题就出在感觉上,或者对感觉的态度上。这表现为,他们只顾感觉的状态,不顾生活的状态;一味要求“觉得好”,不要去“做得好”。他们习惯于跟自己的感觉纠缠不清,以至于把自己裹在感觉里,慢慢与生活隔离开来。从这个角度来看,心理咨询与治疗可以说是一项“接通”的工作,即推动当事人走出封闭的感觉,走进开阔的现实。虽然当事人内心感觉依然给他带来阻碍,但我们坚持鼓励和协助他实施迈向现实的行动。当事人的理由是:因为感觉不好,所以做不好,就不能去做;治疗的法则是:因为做不好,才感觉不好,所以要去做。可见,当事人要求感觉,治疗师要求行动。虽然治疗师会适当关顾当事人的感觉,但不会让自己跟着他的感觉走,不接受他感觉不好……”的理由,也不满足他先让感觉好起来的要求,而是致力于寻找有效的方式,坚定不移地推动当事人朝现实拓进。在经历一个阶段之后,治疗师会发现,当事人的生活层面在发生变化,感觉强度随之渐渐消隐,谈话中他开始向治疗师探询有关行动的方式、态度之类。基本可以断言,跟着当事人的感觉走,大多是捕风捉影的治疗;单向用药物去控制感觉,往往是治表不治里的治疗。直面治疗师不忙着去处理当事人的感觉,也不去迎合当事人“先让我感觉好起来”的要求,我们强调,推动当事人用现实中有效的行动去穿越内心里不好的感觉(当然,我们也会调用认知、领悟的动力)。须知,当事人所要求的“好”本身就是一个非现实、无法操作、不可企及的目标。

当事人:我依然没有改变,跟第一次来面谈的时候一样,依然感觉不好。

治疗师:但你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有没有看到?

当事人:可我的感觉没有什么变化。

治疗师:过去,你躺在床上,不出去工作,那时感觉好吗?

当事人:不好。

治疗师:那时,你的家人和村里的人怎么看你?

当事人:他们说,这人有病……

治疗师:现在,你来到南京,找到一份工作,他们还说“这人有病”吗?

当事人:村里的人对我妈说:你儿子挺能干……我爸我妈还打电话交待我,你要去直面啊……

治疗师:看起来,他们前后对你有不同的评价,这是为什么?

当事人:以前我躺在床上,他们说我有毛病;现在我工作了,他们说我很正常。但是,我总觉得他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其实我的感觉还是不好,我觉得我还是有病,还是没有好。

面谈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来自当事人内部的期待或要求——“好”,我要求他对这个“好”作一个定义性描述,他表示:“好”就是病好了,就是从此之后能独立自主,完全适应社会;就是一点都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不管别人怎样骂我,都无所谓;就是不再感到任何烦恼,做一个乞丐都快快乐乐……然后,我又要求当事人对“好”内容做一个可能性评价,如,现实中有没有榜样,哪些内容可以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当事人将给自己多少时间实现这些,等等。当事人后来有所反省:这原来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是一下子想达到彼岸的愿望。可见,与其说当事人生活在现实里,不如说他生活在极端的感觉里:一个是内心里那个按“好”的标准设计出来的感觉天堂,一个是现实中似乎永远都不好的感觉地狱。因为当事人假设有这样一个每时每刻都快乐的生活境界,他在现实中就不得不为此受许多无谓的苦——生活中任何一点情况与“好”的愿望不符,都会把他投入到不好的感觉里。观察当事人的生活,我似乎看到有一个无形的“好”牵着他的手,随时带他去体验不好的感觉。由此看来,在暗中作祟的是内心这样一个“好”。“好”,是当事人强烈的“欲求”,它不真实,也不接受现实,它要求完美,就把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好都一一否定了。最后,当事人就只好生活在现实中不好的感觉里,逃避在内心里“好”的幻想里。

跟当事人谈话,我看到“好”怎样在暗中破坏他现实生活中的一切:

首先,当事人用“好”强求自己,这影响他跟自己建立适当的关系。当事人期待的生活是任何时候都必须感觉好,只要有一点不好,他就躲回到家里去。现在,他从家里走出来,开始有了工作,并且做得不错,但是,只要工作中有一点不好的感觉,那就是不好。这样一来,他在生活中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用这个“好”评判自己、贬损自己,以至于他不能适当地肯定自己。因为,不管他做了多少,做得多好,这个内心里的“好”都会把它们变成“不值得”,变成“没有”,这个“好”把一切现实的好都过滤掉了,只剩下不好,只剩下不好的感觉,最终成了“我是不好的”。

其次,当事人用“好”强求别人,这又影响他跟他人建立适当的关系。在当事人看来,“好”的关系就是完美的关系,亲密无间、大公无私、牺牲一切。这个“好”的标准是当事人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人性最闪光的东西构成的,例如,电视报道中一位父亲把肾换给儿子,外国父母拥抱孩子,对孩子说“我爱你”,等等。因此,在现实中,不管父母为他做了多少,与他内心的“好”比起来,他们做得永远都不够。例如,他要求父母要把房子卖掉给他治病,父母没有这样做,反而对他有些抱怨,他们就在他的眼中成了不好的父母。同样,爱情的意思是,愿意为对方死,如果不能确定这一点,就不是爱。“好”同样表现在其他关系上,如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包括医患关系等。不管他人为当事人做了多少,永远都是不够的,而在当事人那里,不够就是不好,这样一来就成了“别人是不好的”。

    其三,当事人用“好”要求生活,这使他无法与生活建立适当的关系,甚至与生活脱节了。因为他内心有这样一个“好”,生活就变得黯然失色。不管生活中有多少好,跟内心的“好”一比,都成了不好。于是,现实中那许多真切的“好”,都被内心那个虚幻的“好”抹杀掉了。于是,几年来,现实生活的许多方面都被忽略了,内心的欲求却越来越强烈,以至于我们似乎看到这样一个情景:在当事人的生活里,废墟和荒芜越来越多,而内心那个“好”却依然坚挺。这个“好”的味口越来越大,似乎永远都不会餍足;它有一个饕餮大口,吞吃了当事人生活中许多幸福的条件。因此,即使生活在累积起来的幸福条件中,当事人也不会让自己幸福,反而时时觉得生活很“惨”,很“苦”,且没有人理解他的“惨”和“苦”,结果也成了这样:“生活是不好的”。

当事人后来意识到,从小到大,他内心里就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欲求,使他总想胜过别人,总要拥有别人所有的一切,以致忽略了自己的需求,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他总是盯着别人,总在跟别人比拼。别人读书,他看别人读书,自己也读书,但心思不在书上,结果书没读好;别人做事,他看别人做事,自己也做事,但心思不在事上,结果事也没有做好。他说,“我简直成了别人的影子”。但是,别人能够接受的,他接受不了;别人可以放开的,他无法放开。相反,长期以来,他把它们收集起来,为自己筑造了一个阴暗的牢狱,把自己囚禁在里面,久而久之,他习惯于用感觉遮蔽现实,难以适应生活的光亮。分析起来,当事人内心的“好”才是病根所在,它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暗中吞食大片大片生活的成果,而当事人对此浑然不觉。

    经过一个直面治疗的过程,当事人内心开始长出一双觉知的新眼,可以透过“感觉的迷雾”,看到生活中许多真切的方面:在他一系列行动的背后,生活在发生一些变化,曾经受到遮蔽的那些好的部分,现在重新涌现出来。这时,不管他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一种新的情况发生了:他不一味求感觉,感觉反而好起来。但是,他必须意识到,我们不是生活在天堂,感觉好不是永远的。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我们会感觉好一些,有时不会那么好,有时甚至很糟。当我们能够接受生活会有不好的部分,甚至“生活是艰难的”(斯各特.帕克语),不用“好”(“生活必须是快乐的”)去强求自己、强求他人、强求生活时,我们就不会一直生活在“不好的感觉”里,反而会享受到生活的快乐。

总结起来,直面治疗师会考察当事人内心存在的“好”,了解“好”曾经和正在怎样阻碍他的成长,协助他处理“好”与生活的关系,推动他从感觉走向现实,最终成为自己,过他本来可以过好的生活。我告诉当事人: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自己的“好”,但我的“好”跟你“好”不太一样。如果用我的“好”来看你的生活,情况是这样的:当你在做事(虽然有不好的感觉),那便是“好”;当你继续做事(虽然还有不好的感觉),那是“更好”;当你一直做事(虽然偶尔会有不好的感觉),那是“很好”;当你一生都这样做事(虽然……这时你已经不大去管感觉好还是不好了),那就是“好得不得了”。因此,在我看来,你现在正处于“很好”的状态。

现在,当事人正走在这个过程里,他在做着什么,而且做得越来越好,虽然有时候,甚至挺多的时候,他依然感觉不好,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