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历史文化古迹告危告急上(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34:13
作者:黄国盛 邵良棋 傅朗 日期:20041214

这是原坐落在福州市仓山区上山街上历经百年的欧式教会学校,现已被开发商拆毁。
福州市是我国东南沿海著名古城,自汉初建东冶城算起,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据统计,福州市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6处。福州市历史文物古迹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极富特色,有较为完整的历史脉络。正是丰富的文物古迹使福州市在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然而,尽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有明文规定,在城市发展建设时,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史迹、文物、古建筑应加以保护;尽管文物部门一次又一次地参加了保卫史迹、文物、古建筑的“阻击战”;尽管一些社会贤达、民众通过信访等办法阻止开发商破坏文物、史迹和古建筑。但在旧城改造中,开发商还是以“所向披靡”之势破坏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使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许多文物、风貌被毁,近70%的古街民居建筑被夷为平地。
据了解,近几年破坏福州市历史文物古迹的方式呈多样化,但最主要的有两种:一是成片成片“旧屋”的大规模拆除,许多历史文化遗存因此“死无葬身之地”;二是所谓古建筑“迁移重建”、“异地复建”,而且,这种方式大有进一步流行的趋势。
历史文化名城身陷“拆迁”重围
陈文龙尚书庙面临拆迁 陈文龙被尊为闽江水神和福建海神,与妈祖女神一样,成为福建乃至东南亚的保护神。位于福州市台江区的陈文龙尚书庙,是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有600年的历史,现在每年都有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来此祭祀。目前,因达江路扩建,这一福州独具特色的标志性遗存正面临被拆迁的厄运。
闽海关旧址面临拆迁 福州是中国海关的发源地,位于福州市仓山区海关巷的闽海关旧址是近代福州政治、经济、文化的物质载体,它见证了中国近代“五口通商”的屈辱历史,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目前,由于福州市即将在仓山区规划建设南江滨路,位于仓山区海关巷5号和18号的两座清代闽海关旧址正好在南江滨路的规划红线内,面临推土机的威胁。
赵氏宗祠面临拆迁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岭南后路的赵氏宗祠已有646年的历史。赵氏族人是宋朝皇室后裔,宋朝灭亡后他们的祖先迁居福州,该祠堂还是革命战争年代福州地区的中共地下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的主要据点之一。据了解,2006年第六届世界赵族恳亲大会将在赵氏宗祠举行。然而,该祠堂目前已被列入拆迁范围。
仓山区大批近代西式建筑(小洋楼)有的已被拆除,有的面临拆除 仓山区南江滨一带是福州近代西式建筑的密集区段。近代,福州作为中国“五口通商”最早的口岸之一,外国领事馆、洋行、教会学校、洋人住宅、华侨住宅等“小洋楼”集中建在这个地区。这些“小洋楼”不仅建筑艺术风格各异,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福州名城某个时期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但去年,福州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旧屋改造项目——南江滨市政道路建设及周边旧屋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小洋楼”群遭遇大拆大建。为了抢救危在旦夕的文物,福建省政协委员陈辉庚在今年的省“两会”上提出《仓山区近代西洋建筑亟待保护》的提案。该提案主张:“首先对仓山区现有的西式老建筑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并登记造册,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审,对有保护价值的,实行挂牌保护。同时挖掘“老洋房”的历史内涵,并与旅游业结合,加以开发利用。福州市应该在考虑仓山区规划中充分利用这些不可多得的资源,将其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建造新建筑时尽可能与老建筑风格协调和谐,以形成区域建筑风格。”然而,该提案并没有被福州市采纳。目前,仓山区程埔旧屋区改造范围内的近代西式建筑有的已经被拆除了。程埔旧屋区改造范围内与南江滨一带还有大批近代西式建筑有随时面临被拆除的危险。
此外,福州著名的“老三坊七巷”目前被拆得只剩“二坊五巷”;福州市罕有的极具满族建筑特色的八旗会馆,已被某开发商擅自拆除,夷为平地;东亚地区最早的女子学校育婴堂被拆……
据了解,2004年福州城区拆建的规模空前,全市投资55亿元,对1463亩旧屋区、140万平方米的旧房进行拆建。这些拆建如果在保护文物古迹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改造,本是一件好事。可是,在福州却出现以改造旧屋和拆除“危房”为名,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整片“旧屋区”的房屋基本拆除或大部分拆除,大量破坏历史文化遗存的现象。如果照此下去,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布局、环境、历史风貌等将陷入无可挽救的绝境。(未完待续)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