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网民质疑“钓鱼执法案”问责结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48:37
九成网民质疑“钓鱼执法案”问责结果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

曾一度让“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在网上遭遇无数唾沫星子的“钓鱼”执法案,近期又有了新进展:浦东新区副区长陆月星和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吴福康,在未对该事件的事实真相进行深入核查情况下轻信下属的情况报告,以致公布的结果与事实真相不符,误导了社会公众并损害了政府形象,被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不过,这份被不少网络时评称为“避重就轻”的处罚结果,并未能将“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从网络骂潮中解救出来;反之,由于不少网民认为罚单轻飘并无诚意,浦东新区区政府也因此担上了“搪塞民意”的骂名。加之此前的一波媒体攻势刚刚关注过“钓鱼”案受害者孙中界至今未获赔偿,此次“钓鱼”案问责结果已一经公布,就引起舆论哗然。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简称IRI)对“钓鱼执法”案的持续监测数据显示,12月该事件再次出现两次关注小高峰,分别位于12月3日-12月4日阶段和12月7日-12月9日阶段。前者的关注焦点是“上海浦东‘钓鱼’执法案当事人称至今尚未获得赔偿”;而后者的点则是与“上海浦东‘钓鱼’执法案问责结果出炉”相关的报道和讨论。第一波关注潮有52篇相关网络报道,2187条网民评论;第二波关注的受关注度更高,不仅3天共计299篇相关网络报道聚居这一话题,另有91篇博客和35篇论坛贴,网民评论共计1621条。
断指人时隔一月未获赔偿  浦东新区政府公信力遭质疑
10月25日,新华网《勇于纠错取信于民》最早披露了上海市委的态度,“倒钩”真相开始大白于天下。10月26日,针对“孙中界断指事件”,上海浦东新区姜樑区长曾宣称要启动问责程序,区长铿锵有力的表态“我们区政府应该承认错误,我们应该向媒体和公众表示道歉。光道歉还不行。因为做错了事,就必须要承担责任,做错的事必须要付出代价。我们在这里非常明确地表示,我们应该启动问责,应该接受追究责任”曾得到诸多网民的认可。但12月3日,大河网记者首先跟进,直言官方承诺声在一个多月后还只半悬空中。虽然上述报道篇幅简短且不足千字,但文章迅速被各大门户网站转载,腾讯、搜狐、新浪、网易四大网站更是在短短的4小时内全部全文转载上述报道,并纷纷在新闻网页突出处理。
这也印证了IRI在10月份对钓鱼执法事件所做的舆情分析。IRI的监测显示,政府公开道歉催生网民新的关注点,“道歉是必须的,但仅有道歉是绝对不够的”成为网民新的呼声。在网民看来,“开胸验肺”与“断指喊冤”,仅仅以官方道歉做结语,非但百姓不接受,且不能防止类似问题的死灰复燃,一位新浪网友甚至认为,道歉是在“转移视线”,是在打造冷冰冰的社会。道歉不是结束,网民普遍希望,对年5000万罚款做严查,对责任人做严惩。
事实上,12月初媒体第一波关注潮的涌现方式着实并不算激烈,52篇媒体相关报道几乎都是跟进性的稿件,言辞谨慎,鲜有出格评述,但这一波以称述语调方式呈现的事实跟进潮,却引发了网民的强度“回音”。83.9%的网民明确表达了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对政府既已承认错误,却只停留在口号阶段不愿买单的行为,一些网民甚至直接喊出了“诚信何在”的质问声;还有10.4%的网民谏言:应当充分利用媒体和公众力量给当事部门施加舆论压力,早日解决问题。另有5.7%的网民态度更为悲观,表达了对类似事件的无力感。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此次报道小高潮掀起了质疑狂潮不可不谓迅速,但IRI的分析数据却同时显示,超过95%的报道和转载只能算跟进情况报道,并无发现新话题点,加之浦东新区政府相关发言人三缄其口,致使此番风起潮涌的关注高潮因缺少新话题而归于平静。
“钓鱼”执法处罚单“轻飘” 浦东新区政府被指“搪塞民意”
12月7日,让众多网民苦等多日的浦东新区“钓鱼”执法事件终于有了新进展: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浦东新区副区长陆月星和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吴福康被给予行政警告处分。不过,这张问责罚单并未给浦东新区政府挽回形象,这份被不少网络媒体形容为“轻飘飘”的行政警告处罚,又将浦东新区政府拉进了一场信任危机中。
299篇网络报道中,绝大多数的报道以直言或通过借专家之口的形式,表达了对浦东新区的这张处罚单的质疑声。IRI数据显示,“避重就轻”、“搪塞民意”、“处分太轻”是网络报道中对这一罚单的最集中评价。相比之下,91篇网络博客的带来的指责之声则更显来势凶猛,其中类似“一根手指=行政警告”、“再不认真钓鱼,小心行政警告你哟”等标题更以反讽的情绪,给本就心存不满的网络舆论新添一把大火。
87.3%的网民不满这一处理结果,认为浦东新区有袒护责任人之嫌,对并直言如此恶劣的社会影响如果应付了事,只会让公众质疑法律的公正性;9.3%的网民仍对“钓鱼”执法行为耿耿于怀,认为这类事件“践踏了中国人的道德底线”,相比之下,只有3.4%的网民较为乐观,认为无论最终处理结果如何,网络舆论在这一事件中的作用相当明显,并相信舆论的继续施压将最终让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

断指的孙中界没得赔偿,而相关责任人却只得了个行政处罚,这样的处理结局,被网民认为有“护短”之嫌,似乎也并不为过。另外,网络博客的追问还在持续发力,两位官员的行政处罚如果算是为“孙中界事件”错误调查结论的问责代价,那么,横行多年的“钓鱼”执法之责,又有谁来担当?
IRI分析认为,此番“钓鱼”执法案的网络舆情走向显示,网络时代的政府一旦置身危机事件,在发布信息时必须更为谨慎,网民和网络媒体的草根心理和刨根究底的追问精神,正因网络这一平台,迫使政府的问责不可再止步于“做与不做”的态度层面,而必须进入“怎么做”的行动层面。不问责自然是民怨难平,民心难安,但问责罚单一旦开轻了,网民不买账的群体情绪,仍有可能让政府在信任危机中陷得更深。
注:关于“钓鱼执法”事件的网络舆情分析,见《媒体曝“钓鱼”内幕,网民忧政府公信》list.asp?unid=6151 。
(《IRI网络舆情指数周报》2009.12.02-09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