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读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12:27
 读博,读什么
       母亲有位远亲,据说在英国,八十年代终于回国探亲。母亲第一次和我说起来人家是博士,当回国看到国内的烟囱冒着黑烟时,很有感叹称黑烟中间可以提炼出好多东西,这样冒出去白白浪费了;还有不可考证的是英国人在他体内注射了药物,如果不按时回去,就会发作而死。童年的印象很深刻,现在还有记忆,一是知道了有个“博士”这个名称,二是听到到“西方外国”就联想到从烟囱里提炼东西,感觉人家好聪明。

    农家孩子上学没有太多的想法,五岁多,在生产队解散后的牛棚里上了育红班(我们是钦定的红色接班人了?),在出粪口爬来爬去,好玩。上小学,目的很简单:省得到城里认不出男女厕所,被人家打出来。小学读完,身子骨没长成,到初中在读几年,长长个子,为以后说媳妇学泥瓦匠做准备。表兄四位,均是泥瓦匠,大表兄称瓦刀已经给我准备好了,后来没有用上,可惜了。祖母在49以后扫盲时认了几个字,又忘掉了,她对读书没有感受,只给我念叨“三代不读书,胜似一窝猪,”读书有啥用处?她也说不清。念了初中,下一步怎么办?父亲是高小(还有初小?)毕业,母亲初中毕业,儿女要比他们高一点。那就向上走吧,高中,本科,硕士,博士。

    求学,由被动到主动;由农村到城市,由儿童到而立之年。我也迈入这个行当,那么,读博士,读的是什么?

    一读寂寞。没有读博的本科同学,已经有房有车,事业根基也已扎稳。没有上大学的小时玩伴,房子是二层小楼,孩子是两个绕膝,虽然每年还要为钱发愁。人家是过日子,博士的生活是盼日子。街头灯红酒绿,不是你的;林下爱人密语,不是你的;试验室的瓶子,没有生机的罐子,是你的。人的七情六欲,都隐藏在乱发遮掩的脑袋里。外在的就是一个看文献,做试验,写文章,偶尔叹气的老学生。仿一句网络语:哥做的不是学问,是寂寞!都在批世道浮躁,博士要在这浮躁中寻求寂寞,可爱的博士呀。

    二读专业。博士非博学之士,乃是专了又专之士。读完博士,在自己研究的这个小课题内,应该是个“专家,”此专家不是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这样不伦不类的中国式称呼的专家,乃是基于对本课题的国内现状,国际前沿,历史渊源有详细、系统的掌握的才俊。把专业泛化,在这过程中掌握的对学科把握的能力也可以迁移到相近学科或方向,在博士毕业之后可以自己不受原来课题方向之限向其他方向转移。最终,在这个学科内成为专业人士,某圈子内必须提到的某些人,你很可能名列其中。

    三读关系。这个关系,是指博士生个人对于师生关系的体悟,对于同窗关系的建立。从导师身上,学习他如何处理实验室事务,如何管理这个团队,如何应对风险与危机。也许不远的一天,自己也会成为导师,未雨绸缪,先把导师的招法学过来。师生关系,近乎上下级,又带些亲情在里面,可以认为是走上工作岗位前的预演,处理好这层关系,到了工作岗位不如鱼得水,也不至于太磕磕碰碰。同窗关系,一是学术上的互相帮助,大家都要活下去,实验室的老人带新人,论文的署名,教材的编译,更别提基金、项目了。二是人脉(很“俗”的提法,但实情又是如此),个人以后行走于学术,业界江湖的有力资源。三进一步锻炼情商,要和来自五湖四海背景不同人打成一片,真要点能力。君不见,某些同志在实验室是香饽饽,谁都喜欢;而一些同志离群索居,孤独求败。孤独并不是一种美,除非你是大哲学家思考宇宙人生,我辈俗人团队作战还是要黏在一起,怎样粘,也是学问。

    四读语言。在SCI满天飞的时下,英文很关紧,中文更关紧。写汇报,整总结,要基金,都是用中文在说话。写的漂亮,从立题,展开,收尾,让别人跟着你的思路走,而不是让别人挑你的刺。笔头子厉害,嘴巴还要好,怎样说比说什么重要。站在几位大腕面前,可以侃侃而谈,把自己的工作完美地展现给他们,请他们由挑剔的目光转为赞许的微笑,这是一种功夫。要练,勤写,多说,每一次公开讲话都是历练。胸有千岩万壑,口吐绕梁之音,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若别人评论:还是博士,讲话怎么是这样?就是读博的失败之一。

    五读坚强。坚强在今天是否稀缺?我不知道。只是从读博开始,就踏上了慢慢征途,顺利反而是稀缺。要面对未知的试验结果,要应付必发论文的死限,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处理大小事务。这个时候真的要坚强。社会的进程在走向逆淘汰,博士不是过上体面生活的保证,没有根基,只有自己奋斗。冷静的认识这个现实,自己激励自己。在经历中慢慢的坚强。

   “谈谈你对博士的认识?”在考博的面试现场,一位教授问。应答者不假思索,“博士就是向科学家迈进的一个阶段”。考官微笑,不置可否。考官解到:读了博士,只是说明你在专业上取得了一个学位,不一定就能成为科学家,很可能就是一个高级打工仔,最多就是一个高级技术人员。博士,它就是一个门票。在某些地方很有用,在某些地方啥也不是!

    博士,读的是自己的一点想法,读的是几分好奇,读的是二两苦涩,读的是家人多重期待,读的是儿时的一个传闻。

    来了,就读下去。    (转自柳东阳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