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雍乾盛世 戴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02:36
论康雍乾盛世 
戴逸
(2009-06-20 10:12:10)   我今天谈的还是在北京讲的老题目:《论康雍乾盛世》。这里讲的是三、四世纪以前的历史,就是说三、四世纪以前,中国是怎么样的,因为今天的中国是过去的中国发展而来,了解三、四世纪以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今天的中国。可以预见我们中国将来的发展前途。

  一、中国在康雍乾时期的成就

  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一共统治中国134年,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康熙在位61年,雍政在位13年,乾隆在位60年,加起来134年。这在我们的中国历史上是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政治上安定,重要地区没有大的战事,经济上发展特别快,老百姓的生活比较好,经济上很强大,比较宽裕,也就是康雍乾盛世。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盛世并不多,可以称得上盛世的大概有三个盛世:一个是汉代西汉的文帝、景帝、武帝,大概80多年。另一个是唐代的唐太宗、武则天、唐明皇直到开元,到开元以后就不行了。另外有唐宗宗、唐卫宗,但他们没有什么权力,也比不上唐太宗、武则天、唐明皇。唐代从贞观到开元大概有120年。第三个是康雍乾盛世,也是三个皇帝,在位134年时间比较长。

  从这三个盛世来看,国家统一,重要地区没有大的战事,社会比较安定。如果拿这三个盛世进行比较的话,传统的说法汉唐最繁荣,但我个人认为康雍乾时期最不错、最繁荣,超过汉唐盛世,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能够赶得上康雍乾这134年。为什么这样说呢?我就从人口或其它数字统计来说。

  中国很少统计数字,但在人口的数字上可以看出来,凡是盛世人口就是不断地增加,我们叫做福士,福就是物质财富的增加,士就是指人口的增加。汉代盛世,人口最高峰是5000多万人,不到6000万人口。唐朝的盛世,人口数字是多少,大家比较认同的是8000万人口;康雍乾时期,到乾隆时,人口将近3亿,远远超过汉朝、唐朝的人口数。到道光的时候有4亿人口。我们以前的四万万同胞,从道光到近代,人口没有什么增加,所以到这个解放前我们都是4万万同胞,这个人口数字是我们清朝出来的。人口的多少是盛世的重要标志。因为中国封建社会就是农业社会,农业生产是主要的,农业生产的粮食的多少是繁荣重要的标志,乾隆的时候人口3亿,生产的粮食能够养活3亿人。汉朝不到一个6000万,唐朝8000万,这从农业上讲远远超过汉唐。从纵向来比较,从上下来比较,从前后来比较,从横向来比较,再看看世界上,在当时,世界人口9亿,中国养活3亿,其它那6亿分布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澳洲的几十个国家,大部分是中小国家,但是除了印度、俄罗斯这两个大国。俄罗斯刚刚侵占了西伯利亚,西伯利亚是个无烟区,它地方大,人口少。中国的人口3亿,印度是1亿4千万,因为中国的人口多,哪个国家也没有生产那么多粮食。可以说,当时中国的农业产量是最高的。其它中小国家,英国相对来说是中国的二十分之一,它的两千八百万,相对中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美洲就更小了,美洲还不到乾隆的界数,当时4万人口,那么给我们一些材料,广州人口是100万与当时比较不是很多,但社会生产水平很高了。英国农业科学家巴鲁到中国来考察,他们是组团来的。他在中国种一粒麦子,一粒麦子种子种下去可以收获15粒,115,而英国种一粒麦可以收获10粒,比例赶不上中国。第二个是著名学者谢惠兰,它是来中国学习农业,因而说十八世纪中国的农业达到发展的高峰。由于农业技术和农业品种的多样化以及栽种面积产量很高,中国农业是近代农业出现以前,历史上是最科学的、最发达的农业,是现在对十八世纪以前中国农业的评价。康雍乾盛世的农业情况是这样的,养活了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要比起汉唐以来养活好几倍,这也攀了一个高峰。

  那么再看一下工业的情况。康雍乾盛世的工业也是很发展。苏兰、土布、别布、服饰也是对外出口。苏州、杭州、南京、广州丝制业很发达。民间的织铺,织铺也就是丝绸业的资产家。十四世纪初也就是乾隆以后,南京最大的丝织技术,丝织业资本家啦!有56种机器。一台机器也很吓人!要有12千工人,丝绸、土布、彩画也非常发达。北京西郊的门头沟和房山两个地方,当时有两个小的煤矿,当时全世界各地都没有这样多的煤油,当时门头沟很多,有煤和青油,当然还有工业用煤啊!取暖做饭啊,所以煤矿这也很发达。冶铁的铜矿,由于国家的致力需要,铜铁很发达,冶铁打工工人就有几十万。哪个国家当时有这样大的矿啦!所以根据波可罗尼先生写的一本书《大国的先生》,大家好多同学都知道是很有名的书。他著的书中,1750年中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2.8%,而全欧洲占全世界23%,当然这个局面很快就改变了。到了一个半世纪以后,1890年这个速度就完全不一样了,中国工业产量是占全世界6.2%,而欧洲占62%。在康雍乾时期,整个欧洲的工业产量远远不如中国。可当鸦片战争时就不是这样子啦!它超出中国10倍,工业革命力量把我们远远抛在后面,可以说一落千丈。因为市场的贸易,中国是个一改不舍的国家但是呢,也和外国进行交流,特别是广州这个地方当年,清朝一口通商,允许外国人在广州做买卖,外国人到广州来住在十三行,商行来做租界,出售货物,多卖原材料。可是当年中国的国内贸易不是很发达,中国一年就有4亿两,这么个数量,交易量有4亿两。而英国从1792年一开始供应,就是全世界大国,贸易总值也就是1.7亿两,还不到中国国内贸易量的一半,最可笑的中国在世界上却是一个庞然大物。康熙时,全世界超出5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10个,中国占6个:北京、杨州、苏州、南京、杭州、广州。其它是:伦敦、巴黎、江户、东京这4个城市也是超出50万,所以中国从全世界的发展来看,也是居在世界的前列,所以从经济上说,它目前不但算是盛世而且是非常繁荣的,这一百年多年在全世界也是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那么在政治上还有什么成绩呢?康雍乾时期,一个最重大的成绩就是巩固了中国的统一,组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嘛!组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是非常了不起的贡献,今天中国的版图基本上就在那时候形成,直到现在,我们一共有960多平方里的土地,也有50多个民族,我们看看康熙以前是什么样情况,经过长期战争,满清取得胜利,统治了北京,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南北势力给镇下去以后,吴三桂等三藩之乱又起,这个三藩之乱也是非常大,因为它把中国整个长江以南都占了,本来吴三桂在云南各地方都响应他,他的军队到了四川,到了甘肃,长江以南都是他的,这个时候很危险,吴三桂占的地方可能大一点。经过战斗把这三藩扑灭了,然后是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正式统治了台湾,他不服输于这个清朝的满清政府,所以南方的四分五裂。北方呢,主要是蒙古。蒙古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漠北蒙古,现在外蒙古人民共和国;一部分是沙漠以南的的内蒙古,即我们的内蒙古自治区;还有一部分上漠西蒙古,西蒙古以新疆伊利为根据地。西蒙古的势力最为强大,把外蒙古全部打下来。那些蒙古王公都纷纷跑到外门口,跑到北京来,整个战事打到黑龙江呼鲁贝尔,因为它吞并青海、青藏,变更回疆。现在维吾尔族这个居住新疆地区,西藏跟他们宗教相通,啦嘛教西藏特赖啦嘛也跟这个西蒙古的整个蒙古的领袖噶尔丹勾结,哈萨克斯坦都是他的,其它的地方已超出这个清朝的统治,所以它势力非常强。你看康熙时呈现的这种形势,南方、北方这么个烂摊子,所以康熙即位后打了89年,才统一的长江以南。南方基本解决,这个时候北方变得十分紧张啦!俄罗斯已经侵入黑龙江,黑龙江他们借走了很多军备,屠杀当地的居民,当时的北方形势其实很危险。康熙平定南方以后,立即把战事的重点转移到北方,整个的注意力全部转送到北方,兵力权力,经过两次的战争,把俄罗斯驱出去。俄罗斯军队比较少,因为他从那边过来要走一两年。莫斯科派个使者来,走了三年,他们交通封闭,那么军队开始让俘虏带信回去,让那些传道士带信给那个沙皇,我们愿意谈判,愿意跟你们谈判。沙皇当时也是西边很多战争,也打不起那个东边的战争,所以同意派个使团。1689年,在尼布楚举行了谈判,划清了中国东部边界,从此中国东部边界一百多年比较稳定。一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毁约,把中国的一部分地方抢去了,这一部分土地相当于法国面积的总和。乾隆的时候,出兵把西藏拉萨占了。用了七、八十年,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皇,最后把这个噶尔丹打败,进入伊利,把整个维吾尔族也收服,所以清朝最大的贡献,在于把西北,包括西藏、新疆、青海、蒙古稳定下来。在明朝的时候,都游离在外,新疆本来是少数民族,所以他们比较乘,比较和祥,经过七、八十年的战争统一下来。这个统一的意义我觉得非常大,因为统一以后一百年帝国主义进来了。

  到了1840年,英国入侵来。如果当年没有统一,帝国主义早进来一百年,中国早就不知什么样,早被瓜分了,也没有个统一了,后来帝国主义侵略我们,我们全国抗日,不管那个民族都抗日,台湾抗日、东北抗日,新疆抗英,云南是抗法,形成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量。没有这一百年的统一时间,我们中国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谁都知道我们都是康熙、乾隆的后代,这是他们珍贵的遗产,要不是他们统一的话,那中国后来近代遭遇是不堪设想的,这是第一个问题,我们讲了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统一,这两个不错的大问题,文化就不说了。

  二、康雍乾时期的政策

  为什么出现康雍乾盛世?为什么出现这些成绩,我分析起来大约有几点:第一个明清时期经过长期的战乱,经济破坏、人民死亡,人口大量减员,土地荒无,矛盾相对广阔,生产力低落。人心思治,农百姓念念不忘地过太平日子,人民渴望安定。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以后,中国地区再也没有大战,一直到乾隆起义,几十年没有大的战事。边疆地区没有大的战事,边疆团结安定,天下太平,这就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没有长期安定的局面的话,经济不可能发展,你老是来打仗是不行,老是来动荡是不行的。

  与外国交流,这当年清朝是不愿进行交流的,但客观上也挡不住这种交流的气势。这种交流是什么?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美洲的高产农作物白薯、花生,这是中国从来没有的,老玉米、白薯、花生是美洲的产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推广,明朝时传过中国,但大批种植在清朝,这康雍乾皇帝积极推广种植,因为这种种植有很多优势,种小麦一亩一百斤、两百斤,种这白著话一亩几百斤,上千斤啊,另外它耐干旱,种这东西不用淋水。第二个是土壤,什么土壤都能种,这就是新的农作物品种的推广,也就是全世界文化交流,这种交流促进中国生产的进化。

  还有十七世纪、十八世纪、世界贸易已经展开,中国已经卷入这个贸易的大潮,大家都抢着跟中国做生意。跟中国做生意是由于中国有东西出口,而外国没什么可进口到中国来,生产化以前他没有工厂,没有大批生产的大工厂。中国出口的是丝绸、丝织,后来是茶叶。茶叶是十八世纪最主要的出口品,那么当时英国工业化时候还是奴隶制,他们早上吃早点都要喝茶,所以这销量非常大,中国的茶叶出口是第一位。而外国怎么办呢?一般是银子输入到中国来,换回丝、茶、瓷器等等。由于中国数量很大,据史料统计,从1600年以后二百年期间,全世界生产白银12万吨,有一半6万吨跑到中国去,这么大量地白银输入中国那了不得呢!这促进中国国内的贸易。所以国内贸易才那么大发展,比起唐、宋、元、明都要发展得多。货币这是个很重要的原因,货币增加,货币量大,这是一个客观原因,这是世界的交流,全世界交流。另外是清朝政治比较适应,当然还有不适应的一面,我一会再讲。它适应当时的政治形势,因为清朝学习的汉朝的先进文化,它不像元朝,元朝统治以后,就把整个中国都变成牧场,重要地区都改成游牧民族,变成牧场,那就倒退了。满洲进来以后学习儒家的文化,提倡农业等等。

  清朝对农业非常重视,奖励垦荒,因为明清时期人口大量的减员,好多土地都抛荒了,奖励垦荒。明朝时封王都带地,清朝的王不带地,他的王章有写出。明朝封王都是到各地方去,都住在那去,在那占很多地。清初时期,杀的杀、跑的跑、死的死,这样抛荒的土地数量大啊!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全部分给耕种的农民,谁耕种,地就分给他,等于是一次小的土地改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而且奖励垦荒,没有种子的给种子,没有耕牛借耕牛,没有房子居住的可以盖房子,给予优惠政策,而且十年以后免交税,农民今天的土地十年不交税,对农业非常有利,所以农业生产很快发展了。

  另外他重视水利。清朝重视水利,恐怕在历史上也是很小的,主要是为了防火,当年长江叫汉口,长江不像我们现在叫长江,因为它们的是悬河,它的河身远远高于地面。对黄河、淮河、运河也不重视。康熙年轻时把三件事写在宫里面的柱子上,哪三件事呢:第一是平灾害;第二种何物;第三通槽运,因为当时北京的粮食是很难运来的,北京的官员、土兵都没饭吃。

  有个叫是历史上很有名的治水专家,在黄河工作很长时间,他是个知识分子,他手下还有一个水利专家叫陈黄,是非常有名的水利专家,对治河非常有经验,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治河很有成效,所以康熙晚年的时候,对贵府的好用无阻,给皇上的水鼓到给皇上运粮的河道里去啦!槽运无阻。当时水不在北京,北京人口多,官多、兵多啊!北方产的多是粗粮,没有米,当年北京很少米,就是有一些京细米,小量一点米,那么这些人吃什么呢?他不能老是吃粗粮啊!从长江调米面,就要有槽运运粮食。槽运不通,北京就恐慌,没有饭吃,所以要通槽运那是大事。所以到康熙晚年,当然黄河治理也治理也治不好,给后来的营运带来不便,因而全年国库三分之一,是用在水利上。这个数字很大,非常重视这个水利。

  第二是非常重视农业,现在故宫档案馆第六室存着当年的粮食条子。是什么东西呢?就是规定每个县每天要上报当地雨水下降问题,下几天,有多大。还要上报粮票的档次,上档多少钱,中档的多少钱,下档多少钱,到底卖多少钱,这叫粮食条子。现在在故宫里面堆积如山啊!每天每个月多少,这个也很宝贵啊!这是两三个月的气象,哪个地方下雨,哪个地方没下雨,所以清朝的皇帝呢非常重视农业。

  还有一个是大规模移民,中央就地区地少人多,向边疆地区移民,中国的移民是中央向四周幅射出去,河北地方向东北,山东向内蒙,甘肃四川向新疆,湖南、湖北向云贵,福建、广东向台湾。

  当年清初时期边疆地区很多是游牧地区,后来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成半农半牧。中国农业表现为赋税改革,赋税改革地政合一,地税和丁税合称。地税按照土地多少交多少钱,丁税就是人头税,一个人交一个人的税,现在地丁合一,地税和丁税合起来按照你的地多少来交,不按照人头交丁税。这是取消了人头税,是一个很大的改革。取消人头税对老百姓,对穷人家好,因为穷人家一口粮,富人家也一口粮,但按土地来交税,富人土地多,他要多交啊!所以对长远的来说有利。还有一个免税,康雍乾时期的经常的减免负税,康熙年减免了农业税几十万两,几十万两相当于三年的国库收入。乾隆四十年,减免将近一亿两,乾隆当了六十年皇帝,十年他就免一次,全部不征税,大概有六年不征税。他虽不征税,但国库里的钱非常多,七、八十万两顶他两年财政收入,所以乾隆当时说国库里的钱太多,这钱怎么用啊!他就担心没用处。因为当时投资农业也没哈用,所以后来造园林啊!颐和园、园明园。

  另外在政策方面,应该说他的少数民族的政策是非常成功的。他用汉人的力量统一了全国;在另一方面,他本身就是少数民族,他懂得少数民族的地位,少数民族的心态,少数民族的意愿。他尽量地团结各族人民,包括汉族,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政策,当然也有排挤汉族的时候。清朝的时候,长城失去功能,长城只有防御游牧民族的入侵的能力,中国有几千年历史,汉朝凶奴打进来,宋朝女贞,明朝蒙古,北方少数民族往南进入中央地区天下就大乱。清朝他说我不用长城,人心就是长城,整天拉扰少数民族的心,直到康雍乾以后,中国的民族融合才加快。另外,设了一个部叫理藩院,理藩院专门管少数民族。所以从康雍乾时期以后,中国各个民族进入了一个和睦相处的时期,逐渐形成一个民族大家庭。清朝和汉朝统治不一样,汉朝在东北设立都务府,这个民政是他管,时间比较短暂,盛世一过去,唐代开战后就不行了,汉朝在宣帝以后也不行了。在清朝就不同,他设了民政机构,各地方设立管理老百姓的机构,各地方不一样,因地制宜,东北新疆实行疆中制,蒙古实行蒙旗制,西藏是驻藏大臣,驻在西藏的大臣跟特赖啦嘛共同治理西藏。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改土归流,把土司制去掉。改土归流也是重大的斗争。因为他们的土司,他们的土地割据,中央没法管,也没办法换人,所以这个地方必须要改革,所以组织一次大规模改土归流,设流官,流官就是知县,由中央任命,这样才能凝聚起来。

  三、盛世中的阴影

  中国是个世界大国,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因此工业总值超过世界各国这不奇怪。那英国我们的生意额不超过它吗?总产值当然超过它,但是我们的人口基数太多,人的资源和采炼已经不够用。我刚才不是说英国的农业科学家看中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啊!原因在这里。但是当时的中国一个人有3.5亩地,英国一个人有10亩地,而采取开垦荒地,这些荒地靠林木计算,农业机构也不一样,这是农村里一个极大屈辱,中国人仅仅占地3.5亩,劳动人民在这小小的地方生产更多的粮食,占地面积少,对生活水平、劳动生产力,农民生活水平必然因果。有人对占地一半,这个数字是不是可靠,还要核实啊!这人均的粮少,意味着农民贫困,没有什么力量买工艺品,这很难形成广大的市场,市场扩大不了,我们看中国的市场有4亿两,这个贸易交往,其实很多农民把粮食买给城市,卖粮食得交租金,这农民不是去买谷,而是交了地租,所以工艺品下乡还是比较制约中国的发展。这个农民的贫困,这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那么中国皇权体制这个问题,历史悠久啦!皇帝是历史已久啦!根深蒂固。

  到康雍乾时期,这个统治,地区比城市还利害,比中央地区还利害,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这样呢?这是和中国版图的广大,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存在多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关。那整个广大地区的很不相同的意义,很不相同的意志,这整个系统需要中央的调理,没有中央的调理,地方才烂。中央下的命令,不适应怎么办?这必需要加强中央的权,中央权小了就控制不住。这么情况就控制不住了,所以康雍乾时期,实行高度政治,这和大众参予政治是背道而驰的,没有大众参予,就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这是走上现代化一个重要阻碍,而且全国缺少制约,缺少法制。在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这种情况下,容易滋生出权力交易这种腐败的现象。所以乾隆时期,腐败、贪污也不得了,象和坤这样的。乾隆惩治贪污的决心挺大,每年都要杀掉好几个省级官员,甘肃整年杀掉的县以上官员五十几个人,包括他的总督、巡府、以至财政厅长,民政厅长等等知府、知县、府尹,还有五十几个人充军。大家都知道清朝的官员很少,一个省没几个官,一个省就一个巡府,相当于一个省长,没有副省长;一个知县,没副知县。甘肃省一个比较小的省,杀了一百多人,惩治这么大,但是还挽救不了这个风气,到后来还是出了一个大贪官和坤。这是第二个制约因素。

  第三制约我们走上现代化因素,他们重农业轻视工商业,很轻视工商业。本来传统烟叶,各级官员不给工商业足够的发展空间。只能做野商,就是做商人,也要攒经批准,才能进行生意。经商的广州十三行,要政府批准,才能进行进出口贸易。这里含利润最大,而真正的钱要给政府报效,交钱给政府,交多少没数,皇上要用钱你就得报效。轻视工商业,不给予私企开放,开放也禁止,他怕矿工聚一起闹事,好多地方禁止开放。当时全世界各国都重商鄙地啊!这个鼓励工业,鼓励商业贸易,鼓励海外贸易,中国却还重农。因为农业生产力强,工商业生产力不强,这是第三个制约因素。

  第四个制约因素,中国封建社会的闭关。康雍乾时期,尤其严格,清初出口紧张,到乾隆时,出口经商,象广州之地,当时英国商人洪颜辉不满意广州的海关贪污非常严重,就到天津去求见皇上,要求把宁波也开放,把厦门也开放。当时乾隆看了以后,也考虑要开放,他就下了个命令,要各地方官来议要不要开放,议回来的是广东反对开放,因为我的商户跑到他那做生意,那不行。唉!厦门的官员也不同意,担心外国人闹事怎么办?也不同意,所以这个案子就此了结。洪颜辉除了要求开放口岸以外,举报海关李勇彪贪污受贿,结果李勇彪被充军了。洪颜辉被圈地关了两年,所以他这个开放有很大的问题。到雍正、乾隆以后就没法继续。

  中国叫祖宗,意思叫祖宗就叫祖宗,现代耶稣不能叫祖宗,到雍正二年,已禁止参教,到外国参教带来外国很多东西,这个也终断,变本加厉封闭,闭关锁国。当时中国跟外国贸易数量越来越大,外国商人到中国来特别在广州建立商馆,将商行改成商馆。很多很多规定,防止外敌势力,而中国人出来办企业搞贸易,限制得非常严格,你的船要多大,不能太大的,要较小的船,你带的工具不能带,连这个做饭的铁锅也不带,更不能带沙锅,那你在海上碰上海盗怎么办?你拿什么抵抗;而且还必须要你什么时候回来,你就要什么时候回来,限制你回来的时间。这个很难说出去以后,它这个风顺不顺,它这个机器是不是坏了,当然它靠风啊!当你回不来就永远不要回来。有个印尼华侨出去了二十年,有了钱带着老婆孩子回到福州,一回来就把他捉住,说他在外乡二十年甘地同宅,你现在回来干什么?把他充军到边疆,加强农业直接发配为奴。这么对待华侨,这个政策遭糕透顶了。当时康熙没有看到世界,眼睛只看到中国,认为中国是天下的祖,我们的文明,我们的祖产多比你们多啊!这种的大国心态,这是个坏事。

  就是当年的知识分子,也不进入世界,连英国在什么地方,他们也不知道,也没听说过,整个国家封闭起来,书也没有,英文也没懂。英国来了个使团,叫马克里使团,乾隆年间要求通商,这个使团非常庞大,700人,坐了6艘大船,装了6箱礼物送给乾隆,其中很多是欧洲最先进科学仪器。最大的一个是天文仪器,模仪天文运行,是当时最先进的,乾隆一看这些东西,说我们中国也会造,睁着眼睛说瞎话,他这个也是夸耀自己。应该告诉英国人没什么神奇的,中国也能造,这种忘我自大,自欺欺人、盛气凌人的态度,失去了放眼看世界的机会。马克伊斯要求与中国通商,这个一口通商很不方便。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大量出口茶叶,生产在安徽、浙江一带,所以一块拥到广州才出口,不如在宁波、上海,比广州更近些。英国人是这么考虑,这也有道理,你要从安徽这个地方运到广州,要走闽南,爬这个五指山,路程比较远啦!所以当年云红描写湖门到广州这个路上时,这个商人多得不得了。马克里第二个要求,是把割让给它,那不行,我们的领土不能割让,但有些要求呢?也可以考虑的。如向乾隆皇帝磕头的问题,他不磕头,乾隆这下子发皮气了,发火啦!本人吃住全部供给,一下子你们走吧!把他们驱出去,失去了放眼看世界的机会。如果当时乾隆跟马克里谈判,了解西方的情况,那么这样子呢?大概可以先进60年,那么中国可以更多的了解西方,不至于是个大黑木,晕头转向什么也不知道,所以这个开放是必要的,非常重要。中国古代饲养事业应该是非常发达的,但以后中国就落后了,长期使用科举制度和学习原始的儒家,还有礼乐,还有个数,属于自然科学,后来这个儒家就不搞数,于是儒家观点没有自然科学,把自然科学排出知识领域以外,不靠自然,所以这个自然科学越来越落后,儒家思想统治的社会跟自然科学格格不入,跟全世界的发展格格不入。康熙时代、雍正时代、特别是雍正时代,是全世界科学猛进的时候,当时西方的科学风气正浓,设立皇家学院,设立俱乐部,提倡是自然科学,中国还是四书五经,考科举,不知自然是何物,中国的学者懂得是古汉,古代的汉学,不懂自然科学。这种科技方面的落后,对中国造成重大的障碍。

  我们一开始讲的康熙时代的成就是非常辉煌的,但是辉煌时候的东西也掩盖了阴暗的东西,当时世界是跨世纪的时候。乾隆时代,英国就发生产业革命了,产业革命发明蒸气机,是人类摆脱对自然能力的依赖,产生了工厂制度,进而大工业生产。生产力的突飞猛进,新的生产力在英国产生了,一些先进分子也出现了,如泰诺、比特罗,蒙特斯基。十八世纪末,也就是乾隆时期五十几年,发生了法国大革命,另外美国也在这个时候进行独立战争后建国,十八世纪这个世界变化极大,而中国固步自封不适合改革,不适合开放,造成了一个怪事。

  尽管康雍乾盛世生产总量是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发展力后进,传统的封建社会没有进入现代社会,正是经济、文化、各方面因素持续发展,相互促进的机会,许多领域、工业、农业、贸易、文化、政治各领域的衔接、相互促进。康雍乾时期这样强大,也有这些进展因素,但是有很多落后因素,只有改变这落后的东西,纠正这个制度才是关键。大幅度地进行改革,才能解放生产力,现在靠的就是这么一个问题,中国社会还没有处在这种制度中,纠正是关键,没有产生这样的制度,没有形成一个城市的中等阶段,但是在有那么多的条件还没充分成熟的时期,任何问题不能解决,当时人们没有认识到这是落后的因素,不知道这是落后,避开这些落后。没有科学制度就是落后,他不知道,眼界不宽,因此没有改革,没有充沛的改革热情。也就是说,商品经济不像生意,经济发展的不错,商品经济停滞不前,这个问题就来了,历史是无情的,一但在新的道路上,起跑点就落后,落后一步,就步步落后,你不仅失去了时间,而且失去了很多机遇,失去了与现代化有利的条件。其它国家的先进现代代化,变成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障碍。日本民族的起步是1868年,中国洋务运动是1864年,比它早4年,比日本走在前头,可是,走在前头却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障碍。因为战争打赢,赔偿4亿两,德国2亿两,日本2亿两。人穷财尽,怎么搞现代化啊!那时候残的不得了。日本的现代化靠中国,当时它拿了那笔钱等于它六年的国库收入,这么多钱不知道怎么用呢?扩充军队,搞教育啊!这样子上去了。这段历史值得我们回味。

  当然我们现在的中国就不同了,全世界中国人不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也好,不管是建国以后也好,绵绵不断,向中国人的现代化前进啊!我们非要搞现代化不可,不搞现代化与世界潮流不符,这是个艰难的道路,我们终于摸出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这就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之路啊!实在是功德无量,实在是给中国老百姓好处大啊!经过二十年,时间不长,建设成绩辉煌,已见成效。我们现在体制里面有没有阻碍经济前进,恐怕还不少,现在我也不大清楚,恐怕还是不少的,一定要加强改革力度。

  回顾过去,珍惜现在,展望将来,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努力前进,建设一个繁荣、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我的讲话完了。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