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国军方的指挥部为什么总是被“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11:06
共军弟兄们,你们的指挥部为什么总是被“端”?
演习的胜负根本意义就在于发现问题,因此胜或败都是演习达到了目的,甚至可以说演习中失败反而是件好事。但如果低级错误屡屡出现导致失败,就必须要引起我们的警惕了!
关于演习中“红军”指挥部被“端”的问题,电视剧《突出重围》中描述的最精彩,实际上这部文艺作品是有原型的。
请看下面这段介绍南京军区第一只“蓝军”的文字:“某年10月,基地某山区。南京军区组织的师级规模检验性演习正紧张进行。‘红军’根本没有把‘蓝军’模拟部队放在眼里。演习一开始,‘蓝军’就派出了化妆成‘红军’的袭扰分队。‘红军’警惕性不高,师指挥部的哨兵没有询问口令就让化妆的“蓝军”大摇大摆地进了指挥部,袭扰分队一下子包围了师指挥所,差一点捉住了‘红军’师长。‘红军’一下子懵了,指挥员向导演部申诉:‘他们不遵守演习规则!’”
这是不是《突出重围》的原型还不能肯定,据说北京军区最先搞的“蓝军”,而且上来也是先捉“红军”司令。
如果说指挥部被“端”在我军的军事训练处于“摆训”、“演训”时期还情有可原的话,在“大抓军事训练”、“培养战斗精神”的今天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请看:
2006年9月6日开始,解放军陆军部队首次远程机动作战演练进入远程机动阶段。参加解放军陆军部队首次整建制跨区远程机动作战演练的沈阳军区某机械化步兵旅,从辽西驻地出发,经过数百公里的高速机动后,进入陌生地域宿营地进行休整。
来回巡视了几遍,确定不会给“敌人”留下可乘之机后,“红军”司令员的眉头才稍有一丝舒展。“两眼一闭,提高警惕。要特别防止‘敌’特种分队夜间袭扰。”他再次提醒警戒分队长。
这时,游动哨兵跑步过来报告:“地方政府慰问部队来了。”
“红军”司令员转身,看到20多人抬着几袋土豆、大白菜、几箱饮料,打着“热烈欢迎亲人解放军!”的条幅,正向部队宿营地走来。“红军”司令员赶紧带着几名指挥员迎了上去。“谢谢政府和人民群众!”他拉着带队的“镇长”的手说:“部队演练,本不想惊动当地政府,没想到还是被你们知道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镇长”边说边对身边的人挥手,“把慰问品送到指挥所。”
“红军”的几名官兵在前面领着路,一行人谈笑风生地朝着隐蔽在青纱帐里的指挥所走来。…………下面就不用说了!
太不幸了!“红军”的指挥所在这样一场重大演习中被搞笑一般的“端”掉了。在刚结束的“确山2006”演习中,有传闻说“红军”指挥所再次被“端”,影响士气导致失败。
你问下次“红军”指挥部还会被“端”吗?我告诉你还会,而且这次要有高技术含量:通过无线侦测,“蓝军”发现一向外发送大量电子信号的目标,随即发动空中精确打击和机降部队垂直打击,一举摧毁“红军”指挥部!我决不是在危言耸听!
“红军”的指挥部为什么屡屡被“端”呢?这暴露了问题。表面上说是缺乏实战经验,深层次说是我们训练还是严重脱离实战。
第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这是我军训练的顽疾。
战场的情况是极端复杂的,而训练场的情况又是高度简单概括的。为了使训练贴近实战,必须在训练场上把问题想全面。一只部队,无论是基层的班、排、连,还是上级的军、师、旅,军事行动不外乎吃、住、行、打、藏几个方面,初看简单,但是结合实际的敌情变化、环境状况,在几个大课题下可以分出无数的小战术科目。谁都不是神仙,全凭指挥员即兴发挥、临机处置是不可能的,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就指挥部安全这个科目来说,以前是疏于警戒,后来是对敌特化装袭击麻痹大意,显然在训练中没有考虑全面。平时没有练、战时就缺根弦!指挥部防电子侦察、太空侦察的问题不知道考虑没有,否则下次还要出问题。
可以肯定,现在大抓训练还是有漏洞,漏洞就是对如何将战术和具体敌情、环境条件相结合做的不够。看看空军,一个单机对抗科目可以有十几种战术,飞行员要反复的练,练熟了还要总结新战术;相比之下,陆军的战术难道就那么简单吗?
因此,我们的训练还是要反复提力戒形式主义,要把各种复杂的战时背景和战术应用结合起来,总结出上百套、上千套预案,让干部、战士反复练,练完了还要不断总结、充实、完善。
有人说我军缺乏实战经验,这话要看怎么说。总不能为了经验而去打仗,而且即使打也不能人人上阵。关键是总结已有的经验和教训。
我军从建军到现在,大小战役、战斗无数,并不是每次胜利都是依靠战士的勇敢,也不是每次失败都是装备太差,要总结的地方太多了。高技术条件下的跨海攻坚、空地一体打击,英军、美军也是表演的十分精彩。要学习呀!要总结呀!要动脑筋呀!要军事民主呀!
第二个问题就是教条主义。
我军历史上吃过教条主义的大亏,现在在信息化条件下同样要注意。
为什么“蓝军”醉心于消灭“红军”的指挥部?因为在信息化条件下,指挥部就是CPU、就是核心服务器。
因此,我军要注意信息化建设,但不能被所谓“信息化”束缚了手脚、限制了能动性。一旦形成凡事都必须依靠计算机的习惯,那麻烦就大了。
就几次指挥部被“端”的情况来说,为什么几个指挥员的损失就导致失败?是不是我们的指挥体系存在缺陷?我们的应变能力存在问题?是不是我们的导调部对如何确定战役结局的认识有偏差?
将来台海攻坚,很可能出现了部队上去了指挥部却上不去,前后指挥中断,甚至指挥部被打掉的情况,那怎么办?按信息化的要求,CPU没有了、服务器当机了,这仗就没法打了,这不是要命吗?几万人的部队,其成败维系于几个人的生死,这不是要命吗?
所以说,搞信息化,要明确信息化的真正涵义,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更不能以为信息化了就万事大吉!
信息化的系统,既要强调高效性、也要强调可靠性。作为军队的信息化,既要作到有电脑可以打,也要做到没电脑可以打。千万不可因为追求信息化走火入魔!
如果说玩CS都可以培养出好战士,网吧里的好兵那不是无数?如果是会操作计算机机就是好指挥员,大学校园、写字楼里的军官岂不是无数?
第三个问题,就是官僚主义。这个问题深说,说多了有蛊惑军心的嫌疑。
胡总说要把“想打赢、谋打赢、干打赢”的人提上来,这才是解决问题和根本。问题是怎样提上来?我看还是通过比武。我早撰文一篇《用“大比武”解决和平时期用人问题》,估计胡总看后一定甚为满意,只是不见迟迟不见给我发点奖金。
最近两次大军演,缺点就是只有红蓝对抗,没有红红对抗。沈阳、济南军区两个主力装甲师分别在9月、10月演习,没有其到真正的考核作用。应当直接让沈阳军区的装甲师直接PK济南军区的坦克师!既考验的部队的能力又节省了经费。
说实话,俺真是一个“想打赢、谋打赢”的人,为了谋得一个“干打赢”的职位,我可以倒贴一点钱!伯乐,您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