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老板避债过年 投资超过7成来自民间贷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45:09

山西煤老板避债过年 投资超过7成来自民间贷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8日 22:43  经济观察报_滚动新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山西煤改:98%签约率背后的僵持

  杨光

  从腰缠万贯到四处躲债,好似两个极端,恰似两种人生。煤老板的传奇在过去的2009年被“刚性”政策画上休止符。年关将至,身负巨额民间债务的煤老板不得不远离人群、避债过年。

  一边是跌落低谷的民营煤炭企业,一边是迅速崛起的特大型国有煤炭集团。1月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山西省政府在北京联合举行新闻通气会,山西省副省长陈川平称,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煤矿整合重组协议签订率达到98%,已形成4个年生产能力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和3个年生产能力500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集团。

  之前按照山西省政府规划的目标,到2010年矿井数将由2598处压减至1000处,煤炭企业由2200多家缩减至100家左右。

  煤老板“走西口”

  “没吃没喝,走西口。”这个在山西民间广为流传的段子,如今再次上演,主角从农民换成了煤老板。

  因2009年山西煤炭资源整合亏掉血本的煤老板们,在年关将至的时候选择远离人群,促使他们躲避的原因是煤矿被整合后欠下的巨额民间债务。

  “和欠银行的贷款不同,这笔钱大多来自民间,不是仅仅宣布破产就能了事的。”为了躲避债主,忻州煤老板吴新民决定举家离开山西过春节。究竟去往哪里?他严格保密。

  进入煤炭行业之前,吴新民和几个来自南方的朋友从事水产养殖,由于经营得当,他的生意很快做到了省城太原,为数十家饭庄提供水产品,生意稳中有升。

  2006年,已经做了8年水产的吴新民开始和朋友合计着买煤矿。转行的冲动来源于煤炭市场持续的高利润和政府的支持。他说他着手做的时候政府已经开始限制煤矿的生产规模,但通过一些内部关系批文还是很容易拿下来,暗地里也还可以得到政府的保护。

  当时,吴的一位政府朋友告诉他,根据国家已经出台和正在酝酿的一些政策,吨煤成本将增加近70元。煤炭成本的大幅上升必将推动煤炭价格的上涨。加上山西煤炭价格在全国煤炭市场中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平,今后煤价上涨很有空间。

  拿定主意准备大干一场的吴新民,万万不会想到,这次转型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2007年春节后吴新民的煤矿正式投入生产,但紧随其后的便是各种政策性整改要求,也因此,他的煤矿开始追加投资,待一切到位后,他在民间的欠款已经超过3000万元。

  吴新民说,他只希望早日开工生产,民间的高利贷利息实在太高,生产停顿的话刚刚赚到的钱就又会利滚利地赔进去。

  这在山西煤炭行业中不是个别现象。做煤矿的人资金大多数来自民间贷款,民间之所以贷得到款,也是因为大家都知道煤矿的利润有多高。

  吴新民的计划2009年被彻底挫败。

  2009年9月底,山西省政府召开“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座谈会。煤矿资源整合被正式提上日程,也使很多煤老板编织多年的梦想在瞬间土崩瓦解。

  吴新民说:“当时,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并没有太当一回事,但很快一切都成了现实。很多煤老板知道,这次大祸临头了。多少年投入的资本能否收得回来,一切都是未知数。”

  山西的民间信贷利息多在5分左右。就是这5分,压得曾腰缠万贯的煤老板喘不过气来。为了开矿,他们的投入多在数亿元以上,其中超过7成的钱来自民间,当时就有人担心万一煤矿开不成,这笔钱怎么办?无非两个选择,跳楼或跑路。

  若这次煤炭资源整合无法得到一个合理的补偿,很多煤老板将一蹶不振。因为他们欠的钱,是普通行业几代人都赚不来的。

  “高签率”背后的僵持

  从去年9月底开始,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大幕拉开。随即,民资与国资之间的暗斗也逐渐开始。

  争执的话题从最开始的要不要退出煤炭市场、扩能后是否还能继续生产,到今天已经变成全力争取合理补偿。

  “显而易见,民资的力量是微薄的,因为你面对的不是别人,而是政府。”吴新民说。

  今年1月5日,山西省政府在京联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山西省政府分管工业的副省长陈川平表示,煤矿整合重组协议签订率已达到98%,经过兼并整合,山西省原有2598煤矿企业已减少至1053家,企业主体由220多家减少到130家,其中股份制企业占50%,民营占30%,国有占20%。

  对于这次新闻通气会透露的内容,煤老板们不以为然。

  太原地区的煤老板马平认为,即使签约率100%也是正常的,没有值得炫耀的资本。政府下达的资源整合政策是刚性要求,没有任何商讨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哪一家民间煤矿敢不在协议上签字?

  面对有政府做后盾的大型煤炭集团,煤老板们几乎一致选择了先妥协、后抗争。在完成资产评估,与大集团签订重组协议后,再进一步商讨补偿方案,尽可能争取到多的补偿,用以缓解高涨的债务危机。

  按照山西省政府之前的规划,2009年10月底将全面完成煤炭资源整合。如今已至2010年1月,整合进度仍只能定义为阶段性成果。吴新民称,“既不想出钱补偿、又想收回煤矿,政府低估了资源整合的难度。直至现在,双方争执不下的焦点仍然是合理的补偿款和资产评估范围。”

  按照煤老板的意愿,煤矿资产评估必须按照目前的市场价值对采矿权进行评估,如此算下来,大集团所要付出的资金比原先计划的多出不止一倍。争执许久,大集团一直未满足煤老板的意愿,双方僵持不下。

  浙江籍煤老板郭先生说:“这场斗争短期之内不会结束,即使民间煤矿全部签约大集团属下,这不能视为资源整合完成。煤老板的利益要得到保障,我们还有物权法和宪法作为武器,只要有一个煤老板没有得到公正的结果。这整合就不算完。”

  产煤区的烦恼

  随着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推进,整合主体由最初的五大集团增加为七大集团。这七大煤炭集团已经成为获益最多的黑马。

  除了这些开疆辟土的大集团,地方政府也希望在煤炭整合的利益盛宴中分一杯羹。他们希望给地方预留更多的整合主体,更多的整合主体意味着该地方的财政有着更多的税收保障。

  山西省某产煤地区煤运公司一位中层员工告诉记者:“地方政府必须想尽办法留下这些民营煤矿,即使今后不以民营身份出现,也要想办法通过整合途径使它们能够继续在本地区生产、销售,并且付税给地方。以此保证地方财政税收的稳定。”

  但这种设想实现起来却远没有想象中顺利。

  据了解,该产煤地区曾先后多次把一些煤矿企业组成整合主体,向省政府汇报,未获得许可。山西很多产煤区都有过类似的计划。

  这位中层员工透露,其实,煤炭资源整合计划是省里或国家牵头的,对于地方来说,并不希望这样。这将导致财政收入在短期内直线下降。很多地方政府正为此犯愁。

  在一些以煤炭为支柱产业的地区,民间煤矿关闭导致了大量的失业,而大集团兼并后技术改良和升级将长达一年半,其导致的产能暂时降低将成为这些以煤炭为经济支柱的地区最大的问题。

  在此次整合大潮中,政府曾期待以买断或民资参股的形势组织民营煤矿加入大集团。然而,民资却鲜有人愿意参股。大家近乎默契地选择了同一种方式,即获得补偿后完全退出煤炭市场。大集团期待民资参股的意愿连连受阻。

  吴新民说:“参股的游戏我们做不了,民间煤老板参股到大集团里,财务、人事等资源都归控股方大集团所掌握,在这样的情况,我们没有办法确保自己应得利益的真实性。这不仅仅是信任的问题。”

  不少官员、甚至煤老板都认为,整合与关停只是一段时间内的状态,不会永远持续。在山西产能近半数被国有大型煤炭集团垄断后,一些小型的煤矿仍然会在民间重现。

   已有_COUNT_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