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09年教育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42:21

2009年教育改革在质疑与挑战中探索前行

2010年01月06日22:14新华网我要评论(1) 字号:T|T

  新华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吴晶)备受关注且牵动亿万人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中国政府网上启动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已近一年。

  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也是指导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更是教育改革在困难与挑战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从文理分科到高考改革,从学生减负到教师保障,从取消择校到政府助学……纲要引发的每一种议论都牵动着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纲要将要回答的每一个问题都关系着孩子的前途未来。

  我们正在研究制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是想通过改革来努力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温家宝总理的一番话,道出纲要制订的初衷,更指明了改革前进的方向。

  回眸2009,伴随着规划纲要的讨论,一项项新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出台,释放出“不破不立”的改革信号:

  在长春、重庆、徐州等地“封杀”奥数后,成都又坚决斩断了奥数与升学挂钩的“生命线”;北京等地宣布从2010年开始取消普通高中借读费,决心以此根治择校痼疾;山东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招生的参考依据,打破了“唯分数论”的旧有人才评价体系……

  回眸2009,教育改革者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和决心,着手解决颇具争议、颇为复杂的矛盾,虽然依旧是阻力重重,改革“路线图”却在各地积极的自主探索中日渐明晰:

  在四川成都,以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为重大工程的城乡教育一体化模式正在形成;在浙江杭州,“名校+新校”“名校+弱校”的优质教育发展之路正在拓宽;在安徽铜陵,“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的均衡教育正在实现……

  回眸2009,教育改革在社会的广泛关注下,以虚心而开放的姿态聆听着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声音:

  面对钱学森先生“中国为什么出不了杰出人才”的追问,温家宝总理用到中学实地听课的方式,和人们一起探寻答案。

  “温家宝总理以这种实地调研的方式关注教育,是对教育的尊重,更是对改革的鞭策。”长期从事教育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新蓉说。

  面对11位教授的联名致信和广大网民的殷切期盼,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初次露面便表示:教育管理者要“耐心听”,“然后把工作做到家”,就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正在以改革创新之举,呼应民众迫切的心声和需求:上海市教委通过政府买单、委托民办教育机构招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广西柳州市投入3000多万元,为近10万名贫困学生送去“免费午餐”;江苏省从2010年起,为所有残疾学生提供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回眸2009,已经开展的教育改革宣告着一个个阶段性成果:

  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的政策已全面惠及2.59万所城市中小学的2821万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全国将为此投入约370亿元;作为素质教育改革核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义务教育阶段全线铺开,在高中阶段推广至全国25个省(区、市)……

  然而,刚刚开展的教育改革还需经历实践的检验: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还需要各级政府和学校切实承担起责任。北京大学实行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还需要全社会的宽容心态和招生制度的不懈探索。

  再过一段时间,经过意见征集和专家讨论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初稿即将公布,并将再次启动新一轮意见征集工作。

  可以预见,任何一项既有的改革,都将在这项教育改革的世纪工程中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任何一种善意的争论,都将为这道复杂的教育难题提供更加丰富的思考。

  回眸,是为了看清已走过的路,更是为了走好将要走的路。回眸2009,将为中国教育的未来勾勒更清晰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