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的论断与至死不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3:20:21
凯恩斯的论断与至死不渝(2009-11-06 09:19:33) 标签:基金 理财 论断 自由经济 凯恩斯 分类:读书笔记

    说来惭愧,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那句著名的“从长期来看,我们都将死去”的论断,是针对长期持有而言的。一直到最近我才知道:当凯恩斯讲这句话时,实际上是在劝说政策制定者要把注意力集中于短期需求上,他认为短期需求的满足只能通过政府行为而不是市场行为才能达到的。

    因为在凯恩斯以前的自由经济时代,各国政府都相信市场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指挥市场使之达到均衡,而且,所有的市场都能达到均衡。但是,随着经济的一步步膨胀,市场的自我调节过程越来越长,而且其代价也越来越大。自由经济学家认为市场调节带来的代价,是市场对错误投资的惩罚。直到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在几乎击溃了所有人的信心的时候,自由经济学家仍在不自信地说,这个危机是暂时的,只要假以时日,在长期,市场仍然能够恢复往日的活力,从而达到均衡。这时,凯恩斯愤怒地说,“从长期来看,我们都将死去!”凯恩斯认为,靠市场自我调节,太慢,代价巨大,甚至可能是无法恢复的。于是,凯恩斯建议外部力量介入,政府干预经济的时代开始了。

    从此之后,但凡发生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必然介入直接干预。甚至是最为信奉自由经济的香港政府,也在1997年金融危机中直接干预了股市和汇市。

    但是,当凯恩斯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谈到股票选择问题。而如果将这句话引入股票选择,则马上就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在日后,比如30年后,才可能十分富有,那么总比现在迅速变穷要好,如果是这样,那么对股票的挑选过程做出阶段性的划分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并且如果这种情形是正确的话,那么为什么还有许多人愿意并实践长期持有的策略呢?

    对此本杰明·格雷厄姆发表了他对股票市场的著名看法。他的所有观点最后浓缩在这样的一句话上:从短期来看,股市是一个投票机;而从长期来看,股市则是一个称重机。这就意味着市场在短期内是有风险的,因为它们的价格疯狂波动,但是在长期趋势内,这种价格最终逐渐走向稳定并更加安全。

    米尔顿·弗里德曼,因为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的经济学家,《资本主义与自由》的作者。他对格雷厄姆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演绎。他认为长期趋势是由一连串连续的短期趋势连接而成的。因此这种长期趋势不仅伴随着我们,同时也提前于我们。也就是说,对4年前来讲今天就是一个长期,并且从现在开始又是一个新的4年。更确切地说,现在的市场价格反映了企业4年前的价值,它也是对企业从现在开始的4年之后的劳动生产率和收益的估计结果。如果我们的估计优于市场的估计结果,那么从现在开始的4年内,市场会把这个企业现在的价值正确地反映出来,我们也会提前做出这种反应。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很有意义的结论:即在长期内,市场会对企业价值做出真实的反映,这个时间至少是从现在开始的4年;如果我们能比其他的投资者更好地评估企业的业绩指标,那么我们就有可能获得巨额收益。

    沃伦·巴菲特完全领会并继承了格雷厄姆的思想和观点,他采用了一种“至死不渝”(until death do us part)的操作标准:只投资他乐于永远持有的公司股票。这样,不但完全规避了短期投资的巨大风险,而且还获得了长期投资的巨额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