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是赶出来的,致杜波吾思先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6:53:40
刘松萝
讨论潜规则问题的时候,与杜波吾思先生有了文字上的交往。观点相左,探讨的气氛却很好。承蒙你提供的链接,拜读了部分文章。可以看出,你的理论功底很好,对于文章的要求也很高。我还注意到,你在跟帖里面抱怨好文章得不到关注。这样的抱怨,在僧肇先生那里也听到过。这一篇本来想写给他的,但面对学问更大的僧肇,不敢让人留下指手画脚的印象。
对于有这样的抱怨,首先应该祝贺你们。闲云野鹤般的人们,尽管在跟帖里面常有警句,却很难说服他们把思想整理出来。应该说,大多数作家都需要动机和动力。有的大师的勤奋,竟然部分地来自要还清由于挥霍而欠下的债务。伟大的孔子也说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因此,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或者看到名人的文章不过如此,彼可取而代之,也许还算高尚的动机。
面对寂寞,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定位。其中有:第一,想成为纯粹的学者,钻研高深的学问,或者诠释大学者的思想;第二,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看法、主张和建议。如果是前者,寂寞是不可避免的。虽然金子总会发光,但前些年在报纸上看到的观点让我们不寒而栗:在信息时代,你生前成不了凡高,死后也别想了。至于后者,就一定要考虑读者的兴趣和反响。我认为,我们不一定看着读者的脸色说话,但读者的脸色还是应该看到的。
不要小看针对具体的问题的评论。在《论语》当中,记载了不少孔子对时政的看法。可以说,孔子也是一位时事评论家。西方的不少伟大著作,或多或少也是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也许是因为永远达不到大师那样的抽象思维,站在有局限的立足点上,我认为脱离了问题的著述,多少有些像玄学。比如现代大儒所诠释的论语,很难从头读下去。
所以,我建议从评论具体问题入手。针对热点问题,不仅可以得到与读者交流的机会,而且可以在活跃的思维状态下写作,佳作常常由此而产生。藐视大家热议的问题是不应该的。如果很重要的问题都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的学问是不是太干瘪了呢?
当然,哗众取宠是不好的,我们不应该也没有能力对每一件事情都发表看法。能够写好的文章通常是:很长时间以来就有的看法,针对眼下的具体问题加以阐述;还有看到别人的议论没有说到点子上,忍不住要议论一下。这样的文章写好了,对研究更大的学问是有好处的。
杜波吾思先生和僧肇先生,如果我有什么微词,那就是你们对网友的要求过于严格,而对名人的要求过于宽松。我一直认为,只有看到周围朋友言论中闪光的地方,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孔子和苏格拉底。否则,我们只是欣赏名人名言而已。尽量以同一尺度要求所有的作者,不仅是美德,而且有利于创造。如果我们常常读到网友文章中精彩的句子,并且为之兴奋,我们成为好作者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对于网友的文章要宽容。一个好的学者,应该主要是发现者而不是评判者。我在《论学者的官僚主义》中说,看到网友的文章里面有发现,有突破,应该眼前一亮。至于其中粗疏的地方,可以提醒作者改进,也可以自己来继续他的工作。学者是需要悟性的,是应该一点就透的。对于重要的发现不肯定,不激动,以枝节为理由加以否定,就是悟性不够。需要被完整的论述所说服的人不是学者,是考官。至于证据和证明,恰恰是需要学者要寻找,要完成的。
学者是工匠,用粗糙的材料制成精美的物件。原油是黑的,金子埋在沙土里面,而学者是提炼者。如果学者只接受成品,那么他就不是工匠,而是商人。学者是侦探,要根据不完整的线索去查找真相。要求线索提供者去提供完整可靠的证据,那就不是侦探,而是法官。
对于名人,则不妨苛刻一些。他们的思想已经被认可,甚至被过度评价,已经不需要我们去维护了。远的不说,去年茅于轼先生的“为富人说话论”就很有问题。不少网友想方设法去织补,甚至找出了茅老都未曾想到的理由,凸显出考据派的薄弱之处。
作为朋友,我想贡献一些意见。如果遇到让我们激动的问题,或者一直在想的问题,一定不要放过去。一定要认为,对这个问题我们很可能会写得最好。不要陷入考据之中,因为这是一个博览群书的头脑在思考,而不是那些书在思考。我们要把手中的鲜花直接地插入花瓶,而不是把它们制成干花。不要求全,李敖先生就引用过伏尔泰的话:最好是好的敌人。对于这句话,我要不断地引用。好文章通常是赶出来的,等待、考证和完善的结果,是时过境迁,没有继续下去的意愿了。
就是那些伟大的学问家和作家,比如季羡林先生和柏杨先生,他们的一些著作也来自丛书邀请写作的词条或者讲演等等。大师尚且如此,我们更要抓住机遇了。
对于大多数人,上网是为了休息和休闲。如果说网站还有什么用处,那就是网友能够互相交流,鼓励,交换题目,写出更多的文章,甚至形成学派。
不要轻视自己,也不要轻视周围的朋友,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常常看到远处的名胜,忽略了眼前的风景,这是人之常情。有些还算不错的文章,在朋友那里常常被冷落。如果还想进步的话,不要在意这些事情,同时自己要克服这样的不足。
私下和不少朋友这样交流过,效果还不错。在公开场合这样讲,多少有些顾虑,怕背上自以为是的嫌疑。好在前两篇文章由于言语诚恳,反响尚可。此外,也不希望被认为是作者之间的互相吹捧。
2008.3.21.
此时,还想到曾经活跃的年轻百姓乙先生。他的文章有些欠雕琢,但充满了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