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二女生“酒吧调查”惊住专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2:19:02
北京高二女生“酒吧调查”惊住专家竞报: 李媚玲 刘淑清 

  花两年时间,跑了什刹海100多家酒吧,提出可行性建议———

  调查报告建议摘要

  将前海建成酒吧试点区,再不破坏原有环境前提下,开设闹吧和有歌手表演吧。在前海居住区开设安静的咖啡吧。

  在后海开设以茶文化、老北京文化、电影等为主题特色的主题馆一条街。

  上周,北师大第二附中高二女生李倩男,凭借她对什刹海酒吧详实的调查报告,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她的整个社会调查,从2003年10月份开始,到今年7月份完全结束,经历了将近两年的时间。

  2004年年底,什刹海商会管理处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惊奇地发现,这个还在读高二的小女孩不仅对商会的管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而且还拿出了一份内容详实、数据充分的社会调查报告———关于什刹海酒吧的。为此,她已经跑了100多家酒吧。她就是李倩男。

  在李倩男的记忆中,小时候的什刹海不像现在这么灯红酒绿,特别宁静,但很有味道。

  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家住什刹海附近的李倩男,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去她熟悉的湖边跑步锻炼身体。但不经意间,她发现这里车多了,人多了,酒吧的门脸雨后春笋般疯长起来。慢慢地,记忆中那个宁静的什刹海完全变了模样。

  她那份关于什刹海酒吧的社会调查报告的源头,就出在这个变化之中。

  历史学家对调查评价甚高

  遇到历史学家、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臧嵘,是李倩男在社会调查报告得奖之后。那是西城区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因为还要参加全市的比赛,所以她希望能得到专家的一些指导。

  “我看到这份报告的时候感到很惊喜,”臧嵘说,“在一个博士生都能去网上抄论文的浮躁年代,我惊喜地看到一个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从报告资料的详实性可以看出调查者的艰辛,从所提出建议的可行性上,则可以看出这一代人参政意识的增强。”

  “一个小女孩要去将近150家陌生的酒吧跟陌生的店主和客人做问卷调查和谈话,这中间的困难和艰辛是可想而知的。”臧嵘说。

  之所以选择了这个调查研究内容,在李倩男看来,这的确是因为什刹海的变迁就是自己生活的一个部分。

  她开始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儿时那个宁静的什刹海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还有那些开始变得面目模糊的胡同,还有被灯红酒绿的酒吧所掩盖的古迹和故居。这种变化是合理的吗?

  “我们在中学历史课上学过,梁思成在建国时曾提出的在北京外面建城的意见,”她说,“虽然他那么大一个学者的建议都没有得到采纳,而我只是个小小的高中生,但我还是想试一下。”

  臧嵘也建议她,把这份报告作为备案提供给人大和政协的代表,这给了她很多信心。

  寻求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

  李倩男时常一个人来什刹海的酒吧街,以一个游客的身份来回转转,看着大家休闲娱乐的场景。她说,这个时候会觉得“其实也挺好的,又能休息身心,很具有城市活力”。

  但在路过张之洞故居的时候,她还是很痛心地向记者说:“你看,你能看出这是一处古迹吗?现在已经完全变了,从外面看就是个酒吧。都破坏得差不多了,以后再花多少钱恐怕都难以恢复原貌了。”

  李倩男说,这的确很矛盾:一方面,北京的什刹海酒吧街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够迅速发展成在世界范围都有影响的文化区,完全是依靠几百年来老北京唯一一块王公贵族和平民百姓混居所形成的浓厚历史文化积淀,同时,什刹海也借助了酒吧街的兴起而中外闻名;但另一方面,酒吧街正在蚕食和吞噬着这片古老的京韵文化区。

  “那在这二者之间能不能找到融合点呢?”这个问题一直贯串在李倩男做社会调查的始末。“既然把这些酒吧全拆了是不现实的,那就应该本着解决问题的原则,所提出建议可操作性越强越好,而且越快施行越好。”她说。

  建议酒吧分区管理

  除了详细地通过文字和图表展示问题、分析问题之外,在这份报告的最后,李倩男还提出了很多具备可行性的建议。

  比如酒吧分区管理,突出特色,安装隔音设备;在规范酒吧的同时,还应设地下停车场,消除安全隐患;撤销流动摊位,开设老字号店铺;保留传统文化古迹,建立关于什刹海的官方专题网站,开展相关文化活动等等。

  在这个小女孩面前,什刹海商会管理处的秘书长张涛详细介绍了管理处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并表示会把她的建议提交到相关部门。

  失望中保持希望

  然而,这份得来不易的调查结果却在大赛上受到了冷落。她说在这次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共有13个学科,而社科是最后一类,并且在该大赛的66个一等奖中,分给社科的却只有一个。在意识到大赛可能对社会科学关注程度不够之后,李倩男说,她觉得很气愤,也很失望。

  “但我并不绝望。虽然现在中国对城市文化保护方面做得还不够好,但我相信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通过努力,也会逐步解决这个问题。”她说。据李倩男介绍,在这次创新大赛中,有很多同学的研究项目也都表现出对城市建设的关注,比如,35中初三的一个小男孩,做的就是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

  另外,还有很多人的鼓励和支持让李倩男觉得很有信心。在被调查者中,大多数的酒吧店主都很理解和配合。

  有一位客人给李倩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是一位老工程师,他不仅全力配合调查,还在问卷上写道:“做社会调查是可敬之举。”还有一位专业摄影师,在帮她的调查拍图片的时候,没有收取任何报酬。“这代人受的教育最健全”

  “我希望市政协能关注到青少年的参政热情和参政能力。”臧嵘在报告的评语中写道。

  他分析说:“他们这一代所受到的教育是最健全的,比如说西方注重技能和自主研究的先进教育方式逐渐被采纳,这使得他们具备一定的参政能力。另外,开放和宽松的政治民主环境,加上自由的言论环境,都让新一代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

  臧嵘说,自己在年轻的时候,也很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但那个时候只能听从国家的分配,但今天的年轻人已经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来自主选择了。尽管二者在形式上都一样,但在意义上却有着天壤之别。

  新一代责任·行动

  高二学生自办“性热线”解同龄人困惑

  2004年10月,看到同龄人因性知识缺乏而面临的种种困惑与苦恼,只有17岁的吉林省长春市高二学生李童利用家里的住宅电话开通了“一童热线”,免费为青少年提供青春期性心理方面的咨询。

  李童的热线受到同龄人的欢迎,仅3个多月就接到1000多个咨询电话。尽管李童本人并没有恋爱经历,但他还是受到信任,甚至一些腼腆的女生也会大胆地向李童请教。

  李童还准备建立专门的网站,他还希望有志愿者尤其是一些专业的机构能够支持他的工作,而他的第二本书也正在准备出版,将来70%的收益将用来建立有关性教育的基金。

  李童的事情引起社会关注,多数专家认为李童的年纪还比较小,不适合过早的参与这种社会工作,否则工作带来的压力会对其自身的成长和情绪造成负面影响。但他们同时认可,李童确实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人。

    <>< i="">

  2005年8月10日消息:上海大同中学高一某班学生以“上海话现状及发展”为主题开展调查。12名学生分组行动,到公园、超市、居民小区、学校、办公楼、特色景点等地考察。学生们发现,上海话生存空间正在缩小,尤其是年幼的孩子,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无论参与学校活动还是小朋友间游戏,都讲普通话,几乎与上海话“绝缘”,甚至已不会讲自己的方言了。

  课题调查报告中,中学生们对上海话传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们认为,上海话与海派文化相连,是雅俗共赏的海派文化重要载体。作为现代上海人,不仅要身体力行推广普通话,也应为传承海派文化作贡献。但如今一些媒体上表现出“俗”的内容过多,影响了上海话的文化档次。整理/本报记者刘淑清

  新一代责任·观察

  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是少数

  专家称,社会责任感更多在于争取公平与正义

  谈到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认为,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应当对评价的对象进行区分。

  “城市和农村是不一样的,人们谈到缺乏社会责任感主要是指一部分城市青少年。”他说,在城市青少年中,也不是全部或者绝大多数青少年都没有社会责任感,“真正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往往是暴富者的后代和受他们影响的青少年。”

  周孝正认为,部分人在改革开放后暴富起来。由于钱来得太容易,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对于道德、责任、义务关心得比较少,容易出现责任感的缺失。而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在同龄人中的扩散又会造成更多年轻人社会责任感的缺乏。

  周孝正认为,造成当今部分青少年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另一个原因是独生子女现象。“由于家庭中就只有他一个孩子,他有好东西就不会知道与人分享。如果他有弟弟妹妹,就会形成责任感的雏形,因为在社会学上,手足之情是培养一个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来源之一。”而现实恰恰相反,这就使得一些年轻人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不关心社会。

  周孝正说,由于贫富差距变大,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呼声日渐提高,社会责任感就更加体现在争取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上,对社会中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予以关注,也是青少年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现。   新一代责任·对比

  70年代人怎么想?

  口述人:王小东,1975年出生

  我们是在“文革”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小时候,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是非常理想主义的。不记得那时有没有说过“社会责任”、“公民责任”之类的名词,但我觉得我们那一代不像现在的孩子这么以自我为中心,我们愿意帮助他人,对社会也比较关心。

  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学雷锋,做好事”,头脑中保留至今的口号是“五讲、四美、三热爱”。记得四年级的时候,我和几个同学,放了学就到一个盲人家去帮他做饭、打扫房间,坚持了很久。后来,他的邻居说要给学校写封表扬信,我们说,不用写了。当时就是这样,做了好事还不留名。现在想想,还觉得非常美好。

  我们还捡废品来获得零花钱。班里一大帮同学一起去捡废品,每找到想要的东西,心里就有一种极大的满足。这样的快乐,现在的孩子一般都去电脑游戏里去寻找了。我不羡慕他们,有时候,反而觉得很同情他们。

  当然,我们在那个年纪,并不真正懂得什么是责任。我经常会在作文中写“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之类的豪言壮语,现在想来,与当时的教育方式都有关系。不过,我们小时候真的受了很多社会责任方面的教育,并从内心里接受了它。

  80年代人怎么想?

  口述人:悠晴,1985年出生

  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我们很多同学都享受了父母太多太多的爱,甚至是溺爱,父母的全部心血都花费在我们的身上,一个人独享着这一切。可是我们也是寂寞的,没有兄弟姐妹,没有成长中最亲密的伙伴。

  都说我们拜金,其实我觉得,有几个人敢说自己不喜欢钱?这不单单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问题,喜欢钱没错,只要能靠自己的合法本事挣来就好。

  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竞争和考验,就业难,这是人所共知的,而愈演愈烈的人才竞争,更使得我们不能喘过气来。所以,我比前辈更渴望成功。

  对“社会责任”这个词,从小想得并不是很多,但所受的教育并不少。不过,我更喜欢强调自我,更希望在社会中让自己处于一个受人关注的、成功的地位。“螺丝钉”这个词听人说过,我在心里并不认同这样做人做事。我肯定会关注社会,创造社会价值,但首要目的,还是要体现我个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