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论文话语与思维缺陷(许锡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2:19:46
由于工作关系,我长期指导中小学教师的论文,从他们的论文中,可以得到不少来自教育一线的案例,也能够了解到他们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方式方法。我感觉最大的问题是,他们中许多人常常缺乏问题意识与批判意识,缺乏必要的追问能力,喜欢平铺直叙,堆砌材料,特别是喜欢大量引用名人名言。其语句格式常常是这样的:“正如著名教育家xxx所言……”“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这样教导我们……”说了半天,究竟要讨论什么问题,要证明什么,不清楚。语言风格具有明显的社论化、文件化倾向。

      中小学教师的论文语言还喜欢玩弄数字游戏。比如校长工作要“四有”、“四家”、“五心”、“六个行动”、“五个一工程”、“一二三四点”。显然,这源于我们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语言。比如,类似“五讲四美三热爱”、“两条腿走路”、“六个并举”这样的语言,就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思维格式化、语言官僚化、文体形式化的典型表现。
中小学教师论文话语折射出的严重问题还有:

      第一,逻辑混乱,概念不清。对所使用的关键概念,在缺乏认真理解与分析的情况下,就含糊地使用。比如喜欢“德育为首,教学为重,体育为本,全面发展”。这种表述,真不知道究竟是哪个重要,如果都重要,何必又要以“为首”、“为重”、“为本”相区别呢?逻辑缺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喜欢把完全不同的、互相矛盾的概念混合使用。比如“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凸显个人的重要性,又要结合集体主义,把个人与集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表述,听起来似乎很全面,其实是很难落到实处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既取一种,则另一种就得舍弃,是无法融合的。一定程度上讲,我们的教育,正在消解人们的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混乱的地方,永远不会有问题意识。

      第二,缺乏价值定位。一些论文动辄谈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但是,通篇却没有谈过“有效”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有的只是一大堆“要怎样怎样”的具体操作措施。“有效”还是“无效”的判断,一定是在价值定位之后的事情。没有价值定位,谈“有效”还是“无效”就是一种徒劳,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如果要谈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你就必须先弄明白,你心中的培养目标究竟是什么,你想使你的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是有独立人格与理性思维的人,那么,你就得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敬畏学生的生命,引导学生学会怀疑与追问。在这样的前提下,谈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才是有意义的。

      第三,缺乏对事实真相的探讨精神。一篇好的论文,一定要尊重事实,但是,中小学教师的论文中常常没有事实真相,所谈的内容,似乎是与我们现实的教育毫无关系的东西,或者干脆是经过自己修饰与美化的东西。许多教师在论文中总是自己想当然地改造事实真相,很少认真反思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与教学工作。比如,我现在是怎样做的,我这样做究竟是否有道理,如果没有道理,则怎样才有道理?如果更有道理的做法无法实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一篇文章,只有这样层层追问下去,才可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探讨出有价值的改善方法。

      第四,缺乏方法论意识。发现了一个问题之后,才能找出这个问题的原因或者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方法论的追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问题的。有一些问题看似问题,其实不是真问题,只是伪问题。比如许多教师与校长都写过“怎样减轻学生负担”,其实这就是一个伪问题。因为,你得先把“学生负担”界定好,“学生负担”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其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学生负担是不是仅仅由学校与教师造成的?如果追问下去,你会发现学生负担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一个问题。一个教师,甚至一个校长是无法在目前的情势下扭转这种现象的。因为,这根本就不单纯是一个教师或学校的教学问题,这是对学生生命缺乏尊重,对学生个性与兴趣践踏后的一个必然结果,是一种可怕的教育价值观导致的必然结果。因此,仅仅依靠教师或者校长来解决学生负担的问题,必将是徒劳的。同一个问题,视角发生变化,也会得出不完全一样的结论来。因此,你看一个问题,是学生的视角,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视角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教师的思维缺陷,带来的后果有多么严重!举一个例子,这是我去广东某市参加座谈会,在与中小学生一次座谈时收集到的材料。这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写的发言稿的开场白:

各位领导:
      你们好!
      我叫xxx,如今就读于本市的xxx小学五(6)班。我在班里成绩优秀,是老师的小助手。我们的学校以德育为灵魂,以教育为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培养21世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全力打造xxx市窗口性、示范性学校……
      我只听了一个开头,就把这个发言稿没收了,我不愿意从一个10岁孩子的嘴里听到这样空洞无物、大而无当的语言。这显然是一些教师论文写作时的惯用语言,也是我们层层向领导汇报的语言与方式。这种语言反映的是一种可怕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将会过早地掏空我们孩子幼小心灵的生命活力。一听孩子的发言,就知道我们的教育平时究竟在干些什么。
      在西方,思维是要讲究工具的。思维工具的改变,常常意味着人对世界看法的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会相应改变。亚里斯多德将其思维方法的论著命名为《工具论》,培根将其改进了的思维方法称为《新工具》。一个人怎样思维,得出怎样的结论,应该反思:第一,事实真相;第二,所持的价值立场;第三,所遵循的逻辑法则。其中价值立场是一个核心。教育如果离开价值追问,则任何事实都是无意义的,也是不能够说明任何问题的。如果你觉得一个事实有意义,一定是后面有价值预设的。纳粹制造焚尸炉,消灭犹太人对不对?如果你认为不对,则已经认定了“种族歧视”是不正确的。因此,作为教育论文不但要有价值意识,还要明确什么样的价值才是可取的。
      中小学教师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而且往往是终身性的。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常常缺乏问题意识与批判性思维,就是因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从没有鼓励学生养成质疑与追问的习惯,长期依赖背诵去追求考试分数与标准答案,结果,我们的学生毕业时,常常连一个真正的问题都没有,机械的记忆几乎消解了他们所有对世界探究的兴趣、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惊异感。因此,我们的学生很少能够在学校里体验到思维的乐趣、发现的乐趣和学习的乐趣。大量学生厌学,因为学校的教育事实上正在消灭他们思维的能力与怀疑的精神,还有探究的欲望。当学习成为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的时候,剩下的当然就只有逃避了。我们常常只是让学生学会“听话”,而不是学会“讲理”,其实学生在学校里学会“讲理”是很重要的。学生会“讲理”,就意味着他会思考,会服从逻辑理性,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理性社会,人们将学会用协商的办法来解决各种问题。
      如果不改变我们教师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则学生永远也不会有改变的希望。教育不是用钱与特殊政策打造出来的窗口性、示范性学校所能够代表的,现在我们的教育最缺乏的不是钱,而是科学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