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的新中国60年新闻行业关键词(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6 08:51:15

     【周末版】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末版是“文革”结束后中国新闻改革的第一块试验田。周末版的创办,是中国报人寻求增加报纸可读性的开始。中国的报纸从拒人于千里之外到变得可亲可读,周末版居功至伟。
  今天如果不是还有《南方周末》,“周末版”三个字可能几乎都要淡出人们的记忆了,但是,如果时光回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没有办周末版的报纸可真是寥若晨星,报摊上以“周末”为名的报纸多如过江之鲫。这场史称“周末版大战”的媒介竞争,把本来有些沉闷的报业市场搅得风生水起。内容从教人吃饭穿衣到名人逸闻,多以大特写推出,版面无一例外都是报头套红印刷,大标题大图片。
  风起云涌的周末版大战兴起于1991年之后,如果以《中国青年报》“星期刊”的创刊算起,那中国报业这场增强报纸可读性的探索还要追溯到1981年1月,《中国青年报》的这一创举,值得人们铭记。在那个新闻操作空间很小的年代,周末版红火的背后是一代报人致力于事业创新的努力与苍凉,还有些许无奈——新闻本身没有多少改革的余地,那就让我们给读者多一点娱乐和服务吧。

  【专刊】【周刊】与周末版大战大致在同一时期,新闻界的另一股热潮——专刊周刊热也在萌动中。不同的是,周末版大战烟消云散之后,专刊周刊热还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一些专刊周刊还保持至今。这一时期办起来的周刊有读书周刊、社会周刊,有经济周刊(如《中国青年报》的经济蓝讯),还有其他诸如汽车周刊、房产周刊、IT周刊等,许多报纸都是隔周推出一份周刊,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一现象也被称为“报纸杂志化”。
  报纸专刊热的兴起,折射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极大丰富,当然,另一方面,也是报纸出于吸引广告的考虑,也有对电视挑战的回应。但是,继周末版大战之后的这股杂志化浪潮,更多反映出的则是中国报人的集体性焦虑,反映着那个时代人们办报观念的懵懂。报纸办专刊周刊,并不是新鲜事。当年新记《大公报》先后创办了30多个专门性副刊。但是,如果报纸在新闻报道方面乏善可陈,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办专刊周刊上,就有些舍本逐末了。
  因此,这一轮专刊周刊热中,很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青年报》的新闻周刊。它在报头下打出一个口号:“只提供一样东西——新闻”。新闻周刊正式推出是1992年底,比《青年周末》晚了近一年时间。新闻周刊随后也被许多报纸效仿。报纸拿出版面专门办新闻周刊,现在听来,似乎有点滑稽。但实情并非如此,如果说通过周末版这块试验田,报纸找到了增强可读性的方法,那么,新闻周刊的创办,等于报人开辟了第二块试验田,报人开始尝试报纸向“新闻纸”本位的回归。我们应该注意到,后来报纸改版,都从增加新闻版、压缩副刊类版面入手。这大概也是受新闻周刊成功的启发吧。

  【号外】在电子媒介到来之前,号外的出现,标志着报纸把追求新闻时效性的努力做到了极致。
  在激情洋溢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报纸号外屡见不鲜,比如新中国的成立、*********爆炸、人造卫星上天等等,举凡重大的新闻事件,都有号外记述历史。80年代基本上是中国报纸号外的沉寂期,这似乎从一个方面印证了美国学者杰克·海敦的断言:“电视扼杀了报纸的号外。”
  但是,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当下,报纸号外竟“火”了起来。近两年凡有大事,比如国足出线、神七升空、奥运开幕等,报纸出号外都是争先恐后。细思量之后也不难发现,当下,号外不再仅仅是信息载体,号外本身就是信息。有重大事件发生时,报纸出号外可彰显自己的实力,用号外展示形象。用出号外表明自己的判断,用出号外制造一个概念。

  【改版】说起新中国成立60年来报纸的改版,最著名的当然还属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尽管它不到一年时间就猝然中止,但它仍是一次载入史册的历史事件。
  当下,改版已经是媒介运作的常态了。从报纸到电视再到网络,改版体现着媒体追求创新的自觉与冲动,领先的媒体知道,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战胜竞争对手的模仿和跟进,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传播环境,《南方周末》能够成为当年周末战后硕果仅存的一家,也正是得益于它不断根据传播环境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自己办报策略的做法,从一份最初主打娱乐休闲的报纸发展成为主打时政题材的新闻周报,它的成功,绝非偶然。

  【厚报】在上世纪80年代大学新闻专业的课堂上,新闻学教授常常给学生讲美国的报纸动辄数十版,甚至100多个版,有时候送报生把厚厚一摞报纸隔墙扔进订户家里,结果砸死了院里的一只老鼠。还有故事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年轻时,用撕报纸来锻炼臂力,就像今天的人们使用拉力器。
  整个80年代,每天出8个版的人民日报是中国版面数量最多的报纸,听说有每天出版数十版的报纸,中国大多数老百姓感觉像听传奇故事。
  90年代,周末版大战、周刊热,最后带来的,都是扩版潮。尤其是地方报纸、都市类报纸走在前面。版面越来越多,中国进入厚报时代。超市让中国的老百姓习惯了一站式消费,于是,也就习惯了新闻消费中的规模化满足。1997年7月1日,《广州日报》在香港回归日推出97版特刊,开创了中国内地报纸纪念性特刊的先河,引发读者排长龙抢购,为满足读者的购买要求,当天印刷了3次。这也是中国报业进入厚报时代的一个标志。此后,逢重大节庆活动,100版甚至200版的报纸时有所见。
  不过,从世界范围内看,中国的厚报时代来得有点不合时宜,近年来,环保人士的声讨此起彼伏。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中国报纸下一步要迎接的,大概是“瘦身”时代吧。

  【窄报】窄报看上去比传统的报纸俊俏挺拔,但最重要的意义不在这里。窄报的流行,折射着办报者对读者的体贴和关心。当更多的报纸不再是官办官订、读者愿意花钱在报摊买一份时,报纸就变成了上班途中的车厢读物,这时候窄报的流行就顺理成章了。
  据考证,我国内地最早采用窄报的是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都市快报》。此后,《经济观察报》等新锐报刊大大促进了“窄报”的流行。《南方日报》是第一份启用“窄报”的党报,时间是2002年8月。

  【橙色报】橙色报差不多是与窄报同时成为报界时尚的。最早在国内引入橙色报概念的是《经济观察报》,时间是2001年。这份注重国际化路线的报纸,大概是受了英国《金融时报》的启发吧。总之,橙色和瘦报,让这份报纸显得鹤立鸡群。
  橙色纸据说读来节省眼力,据说在翻动时声音较小,这些都不无道理。但是,报纸想到改换新闻纸的颜色,表明中国报纸追求与众不同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读图时代】图文并茂一直是报刊标榜的口号,只是铅印时代抑制了报纸使用图片的冲动。当报纸告别铅与火走向光与电时,图片的泛滥一如开闸的洪水,汪洋恣肆。有学者不无忧心地说读图造成词语钝化,更有危言耸听者,说读图会造成脑萎缩。但是,这一切,都不足以阻挡报纸的图片化浪潮。
  除新闻照片,近年来我国报纸版面上最大的变化是出现了大量新闻图表,3D技术的运用,使新闻图表告别简陋的饼图和柱状图,变得异常精美。图表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它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费力程度。

  【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见于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中。从党性原则到“三贴近”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一个引人注目的发展。是党报理论对新闻规律、市场规律的一种适从,一种理性的调适。“三贴近”原则公布后,党报开始了新一轮的改版与改革,在这些改革中,“三贴近”始终是一把标尺。“三贴近”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传媒环境,民生新闻的兴起等,都与这一方针息息相关。

  【说新闻】如果不是沉寂多时的著名主持人赵忠祥今年突然向“说新闻”开火,“说新闻”可能很难成为一个话题了。因为电视新闻已经走得更远——荧屏上所谓唱新闻——RAP新闻播报也正流行着呢。
  赵忠祥是在东方卫视“2009华语主持高峰论坛”上,谈到新闻节目主持人时,向“说新闻”开火的:“我非常不喜欢由鲁豫开创的‘说新闻’风格,这不是像我们这样的大台应有的态度。新闻一定要用‘播’的,庄重、严肃、可信,把新闻节目搞成茶馆说书,那是非常不好的。”
  不会有人怀疑赵忠祥对新闻播报的发言资格,但是,人们不会拒绝平等、亲切、随和,更不会丧失对主持人说人话的渴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有理由相信,陈鲁豫1998年在《凤凰早班车》中开创的“说新闻”这一播报风格生机无限。当然,没人会反对《新闻联播》的播报风格应该是正襟危坐、字正腔圆、气壮山河,一如所有喜欢穿休闲服的人不会反对出席宴会的人穿西装打领带一样。

  【方言新闻】方言播新闻近年来大行其道,最有代表性的如《阿六头讲新闻》等。但是,决不要以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广播电视里就是普通话一统天下。笔者清晰地记得曾从收音机里听到过地道的四川话播新闻,那是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的对农村广播节目。方言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征,我们相信,广播电视中有几档方言播出的新闻节目,不会把多年来推广普通话的成绩毁于一旦。

  【演新闻】新闻拍摄中所谓“演新闻”,又叫“模拟情景重现”,最早在新闻摄影中使用。一些经典的照片,后来被曝就是这般制作的,譬如著名的《美军登上硫磺岛》,也包括我国解放战争时著名的照片《占领“总统府”》。
  但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中大量运用情景再现,在我国还是近几年的事,眼下使用范围很广,但争议也很大。新闻真实性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我们不能不在新闻真实的问题上提出严苛要求。多数情形下,运用情景再现并无造假之意,但是,这些手法一旦经常化,等于为捏造事实开了方便之门。可堪欣慰的是,我们看到,央视的许多节目中当有“演新闻”的部分时,会在播出画面上打出“情景重现”的字幕说明。

  【民生新闻】要说民生新闻与以前的社会新闻有什么不同?那么,可以说,社会新闻强调的是新闻的趣味性,而民生新闻关注的是百姓的生存问题,所谓百姓的烦心事、难心事。面对社会新闻,百姓觉得媒体可以解闷,面对民生新闻,百姓觉得媒体有用。
  讲民生新闻,要从六朝古都南京说起。江苏电视台都市频道2002年1月1日推出《南京零距离》,该节目虽然长达1小时并与央视《新闻联播》同一时间播出,但受到南京观众的空前欢迎,位居AC尼尔森收视率排行榜之首位,创造了电视新闻类节目收视率第一次超越电视剧、综艺娱乐节目的奇迹。一年之后,南京电视台推出《直播南京》,号称是国内第一档时长90分钟的大型直播新闻节目。两个电视栏目以民生为主题展开近距离白刃战。
  与报业价格战被官方叫停不同,这次的民生新闻战,受到官方高度肯定,一时间,各地电视台纷纷组团,像朝圣般齐赴六朝古都。于是,以“某某零距离”、“直播某某”为名的电视栏目在全国各大小城市遍地开花。民生新闻的兴起,缘于地方电视台在央视的强势压力下寻求生存空间,但无心插柳,竟与“三贴近”方针相契合,于是,相激相荡,民生新闻一时风光无限。

  【突发事件报道】突发事件是最重要的新闻资源,从新闻传播史上看,一种媒体的兴起,都与一起重大的突发事件存在共生关系。如果没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个事件,印刷机可能还只是用来印刷《圣经》,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个爆炸性事件,又有印刷机这样一个技术发明,于是,印刷机有了新的用途,而发现新大陆这一事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传播。两次世界大战,成就了广播的辉煌;而美国人说,肯尼迪遇刺及其后100天的悼念,则使他们养成了坐在电视机前看新闻的习惯。
  中国从来不缺少重大突发事件,但60年里,中国的媒体很长一个时期内在报道突发事件方面乏善可陈。9·11事件时,部分观众有幸通过凤凰卫视看到了那震惊世界的瞬间,而当时,央视还在循规蹈矩地按节目表正常播出。不过,从后来的第二次海湾战争,到去年的汶川大地震,我们看到,中国媒体面对突发事件,一样可以有优异的表现。
  【硬新闻和软新闻】新中国新闻界这60年,一直在软与硬的纠葛中前行。1956年新闻界前辈《新民晚报》的赵超构提出新闻要“软些,软些,再软些”,当然,随后而来的“反右”运动使得这一办报方针胎死腹中。
  到“文革”结束,新闻改革提到议事日程,赵超构老人的这一方针重见光芒,此后若干年,以增强可读性为目标的新闻改革,基本是按照赵老的方向走,且不说晚报,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各地党报竞相开辟社会新闻专栏或专版,有没有社会新闻,还是衡量这家报纸思想是否解放的指标呢。
  可喜的是,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国新闻界终于认识到媒介除了可读性,还要追求必读性,于是,都市类媒体追求软新闻硬着陆,党报提出硬新闻软着陆。强调严肃,决不意味着要把报纸办得拒人于千里之外,而追求可读性,也不一定非要走低俗路线。

  【公共新闻】媒体提供化妆穿衣、求医问药、购房购车的知识和信息,是体现服务。但是,如果不把媒体的服务性做过于狭窄的理解,当下方兴未艾的“公共新闻”实践,就是媒体在尝试为公众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媒体发动公众讨论、寻求公共问题的解决,哪个真正的公民不渴望参与这样的活动,得到这样的服务呢?
  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被业界和学界公认为国内媒体实践“公共新闻”的先行者,2004年9月27日该节目对江苏省厅级干部“公推公选”进行了现场直播,更被视为经典之作。
  当然,更多的公共新闻实践,选题集中在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中,诸如市容卫生、占道停车等。但与传统的新闻操作方法不同,公共新闻实践更多地以公众参与为主体。记者的职责除了引出话题,就是发动公众,让公众通过电话、网络论坛等方式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公众参与成为公共新闻的核心。
  更值得关注的是,网络的兴起为“公共新闻”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几乎没有进入门槛的网络,让读者和观众有了提出话题和参与讨论的更多空间,他们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失去对传统媒体的敬畏,网络空间里如火如荼的公民运动,往往吸引着传统媒体来报道。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孙旭培把“公共新闻”的功能定位为:“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应该说,我们已经不难从当下的媒体实践中看出端倪。
  
  【职业化】职业一般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也可以引申为个人通过一定的专业活动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提供某种贡献的工作岗位。职业化的解释比较宽泛,可以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基本上是一种文化描述。
  新闻界使用职业化概念,一般会包括几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指某些人在社会中专门从事新闻报道活动,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这与教师以教授学生为职业并以此谋生、医生治病救人并以此谋生相似。二是指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具有专业的新闻知识与技能,并通过这些专业素质得以成为其他人群不可替代者。三是职业化的新闻人,应该具有新闻职业所必须具有的意识、习惯、文化、道德、操守等等符合社会对于这个特定职业要求的特性。例如恪守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不以报道谋私、新闻报道的传播质量要达到受众所期待的标准——例如时效性、信息量、媒介工具使用、传播效果等等。
  新闻人职业化的形成,是伴随着新闻事业和新闻媒介技术的进步而形成的,也是社会对新闻职业活动提出的新要求所致,是新闻职业群体不断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 

  【喉舌】喉舌,在生理学上的原意,不用多解释,在社会语义的层面上,约定俗成的意思是说话和表达。喉舌在新闻领域的运用,普遍理解为代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者集团通过新闻媒体及媒体人员发布信息和表达看法,并且力求让这些信息和看法成为受众的思想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力求贯彻到他们的价值选择行动当中去。在传统的无产阶级理论中关于“宣传鼓动”的概念使用十分广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喉舌就是“宣传鼓动”的通俗形象的表达。
  喉舌的概念,虽然通常是指新闻媒体的性质和传播的方式,但在一定的语境之下,也可以专指媒体人员的性质和传播的方式。例如,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党报记者是党的喉舌”。当然,也有媒体是群众的喉舌百姓的喉舌的说法。但在新闻界,喉舌似乎更多的是指体现新闻媒体的所有者的意见和倾向,也就是体现话语权的执行者的角色,而并非原创者的角色。
  朱镕基1998年给中央电视台的题词是:“群众喉舌,舆论监督,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如果从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新闻工作的宗旨也是为人民服务来看,把“喉舌”和群众结合起来,把新闻媒体定位于“群众喉舌”,也是恰如其分的。

  【无冕之王】无冕之王和喉舌一样,同属于比喻。比喻生动形象,便于理解和记忆,但是其内涵和外延往往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无冕之王现在成为新闻记者的专有代称名词了。
  为什么全世界都公认为新闻记者是无冕之王?这和记者的职业性质有密切的关系。按照西方的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新闻记者是一种社会权利的体现者,这种权利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话语权”,不是絮絮的私语,而是代表公众的表达。记者有传递信息和表达意见的极大权利,而又没有行政官职意义上的名分和权力,因此就被视为无冕之王。
  在有的情况下,无冕之王甚至可以决定有冕之王的命运。例如美国轰动一时的“水门事件”中,《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引发了尼克松总统的辞职。在中国,对于记者是无冕之王一直是有明显体现的,特别表现在权威媒体记者的典型报道和舆论监督报道两个方面。由于批评报道的威慑作用,社会上还流传了“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说法,这也是对无冕之王的一种民间描述。

  【社区记者】社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名词,原意是指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的社会区域。目前媒体使用的社区概念和社会学中的社区概念不尽相同。媒体使用的社区概念,一般是指城市里的某些大型住宅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里的大型住宅社区逐渐增加,社区的人口集中、设施齐全,根据不同的居民成分,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构成一个小型的社会。既然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当然会受到媒体的关注,社区居民也有自己相应的信息消费的需求,例如喜欢看什么电视频道、喜欢订阅什么报纸等等。针对社区的文化和新闻信息需要,许多媒体开辟了社区专版、频道等等,特别是面向市场的报纸和都市频道,更是依托于社区提供服务,推销自己的新闻产品。在这种背景之下,专门针对社区从事采访报道的记者也就应运而生。
  社区记者基本属于社会生活类记者,贴近和反映社区居民的生活,但社区记者并不仅仅为某社区服务,也同时向社区之外的受众传递城市社区的各种信息,例如治安信息、就业信息、消费信息、房产信息等等。社区记者一般出现在较大的城市和较大的媒体。

  【战地记者】战地记者,顾名思义就是在战争地带进行采访报道的记者。这是一个很有历史的名词。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都曾经担任过战地记者,例如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在古巴、印度等担任战地记者,采写了大量战争报道。著名作家海明威,也曾是战地记者,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新闻报道。
  战地记者与普通记者在职业上具有共同性,就是采访报道新闻,但也有鲜明的特点。战地记者是在十分危险的环境中采访报道战争和与战争有关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工作环境艰苦、危险、困难和种种条件的限制,因此,对于记者综合素质的要求非常高。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闻专业素质,例如责任感、新闻敏感、采访技巧、写作方法、行动和通讯能力等等。二是战场所需要的军事化的素质,例如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勇于牺牲的精神,以及对于战争和军事问题的透彻理解和把握。
  战地记者的构成并非一成不变的,无论擅长从事什么新闻报道的记者,一旦进入战争的实地报道领域,就自然成为战地记者。根据目前的情况变化,大的世界性战争并未发生,但局部战争、冲突、骚乱时有出现,新闻记者经常会到现场进行采访报道,也具有与战地记者相仿的工作性质和职业要求。

  【职业记者】职业记者是以新闻采访报道为职业的新闻记者,相对于业余采访新闻报道的人而言。职业记者有很悠久的历史,是为了适应早期报纸出版的正规化、定期化的要求而产生的。报纸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专门从事新闻报道相关工作的人员,以及由这些专门人员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
  职业记者所需的新闻工作素质和技术,是随时代而发展的,后来由于新闻媒体的增加,记者队伍的扩大,又产生了专门的大学新闻专业教育,培养职业记者。但是,由于新闻报道对于社会阅历和实践的特殊要求,媒体仍然是培养记者的主要阵地。
  在发展中,职业记者也由开始的综合记者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例如出现了专门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等等各个专业方向的记者。在不同传播介质的媒体,还有特殊的要求,例如电视媒体的摄像、主持、播音等等。

  【通讯员】通讯员一般是指新闻媒体专门组织起来的为媒体提供新闻信息和报道的人士。通讯员根据媒体的性质分布在一定的领域,例如《健康报》的通讯员主要分布在医疗系统。通讯员的称谓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媒体,会有所变化。例如,都市类报纸和频道一般将提供信息的人称为“报料人”或者“新闻线人”。而机关报性质的媒体,则一直沿用通讯员的称谓。
  市场类媒体的报料人和机关报通讯员的来源,也有所不同,市场类媒体的报料人一般分散在社会读者当中,而机关报的通讯员则主要分布在各地的宣传机关和媒体。市场类媒体一般根据报料人提供的信息的新闻价值给予经济报酬,而机关报性质的媒体一般不采用有偿服务方式,而是作为各级宣传机关的一项日常工作。
  通讯员一般会更多地参与到新闻的采访写作过程,而报料人一般不会参与采访写作过程。在提供的信息类型方面,报料人和通讯员也有很大的不同,报料人一般是根据市场类媒体的要求,提供以社会新闻为主的具有可读性和为大众关注的信息。而机关报的通讯员则根据媒体的要求,提供反映当地党政机关中心工作及典型经验和人物事件的信息。 

  【卧底记者】卧底本来是一个罪案侦查中的术语。记者卧底采访是指为了某种特定的采访任务,记者参与到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社会活动中去,暗中搜集新闻素材用于公开报道的一种新闻采访工作状态。
  在新闻媒体,并没有固定的卧底记者职位,一般被视为一种采访状态和方式。卧底记者出现的原因在于,在某些敏感新闻当中,如果记者以公开身份进行采访,会受到当事人的拒绝,甚至会发生危险。为了获取某些关键证据,记者就采用改变身份的方式进行搜集新闻素材的活动。
  目前,卧底采访已经成为一些媒体常用的办法,央视《经济半小时》曾经报道过记者卧底配合公安部门侦破重大“花边假币”案。不久前,《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卧底揭露南宁传销内幕、亲历千人聚餐壮观场面等等。
  【新闻民工】新闻民工是借用民工一词,形容某些记者的生存和工作状态的调侃性用语。随着近年来媒体的发展,对于新闻工作者的需求急剧增加,加之媒体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媒体,一般都采用全员聘用制的方式招聘记者编辑等新闻工作者,有别于传统体制的“铁饭碗”、“终身制”,以增强活力。但是,由于有些媒体用人制度不完善,对于新闻工作者的劳动保障做得不够好,使得一部分新闻工作者感到缺乏有力的保障和安全感,就借用早已存在的民工一词,冠以新闻二字,组合成新闻民工一词,在网上和私下表达某种忧虑。

  【新闻线人】新闻线人,又称眼线,最早是都市类报纸借鉴罪案侦探线人而对以隐蔽形式提供新闻线索的人士的称谓。其基本职能与通讯员有共同之处,主要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承担与媒体的信息沟通作用,但是更强调隐蔽性。
  目前,一般市场类媒体愿意在一些新闻高发领域和机构里设置新闻线人,以及时获取新闻线索。新闻线人一般采用隐蔽的方式提供新闻线索,这是与通讯员的不同之处。有的媒体将新闻线人称之为“信息员”、“情报员”等等,其实名称并不重要,关键是看其实质:公开还是隐蔽、提供信息的出发点、获取报酬渠道。目前,已经出现新闻线人职业化的趋势。 

  【职业报料者】报料是一个娱乐新闻常用的名词。通常是指有人将名人的行踪和奇闻异事等等披露出来,进行炒作,引起轰动效应。职业报料者,也是随着媒体的市场化进程而出现的一种现象,它的主要特征就是有专门的人士来提供新闻线索,并以此为职业,从媒体获取报酬。职业报料者的活动往往并非个人行为,而是可能有一个组织在搜集一定范围的新闻线索,以弥补新闻媒体新闻触角的狭隘。因为新闻线索大量地存在于民间,只要有人有意识地打听和搜集,即使不是职业新闻记者,也有可能获取到有价值的线索或者信息。
  现在,很多媒体都开通了“热线电话”等等信息平台,而且依托这类信息平台以及私人关系逐步形成了一个报料者群体。这个群体中的一部分人,也逐渐熟悉了相关媒体的新闻信息需求,加之可以从媒体获取报酬,这种在媒体市场化背景之下双方的利益需要,就有力地助推了职业报料者的产生。一些职业报料者往往周旋于不同的媒体之间,持所谓的“猛料”待价而沽。

  【讲故事】讲故事,一般是指增强新闻报道的故事性和可读性,也就是在新闻事实当中尽量发掘其故事性因素,以此吸引受众。讲故事也叫故事化,最早是市场类报纸为了提升媒体的可读性和市场效应而创的,后来逐步被新闻界所接受。大学新闻教育在坚持比较严肃的新闻采写传统的同时,也对讲故事一类比较生动形象的新闻表现方式表示出很大的兴趣。
  讲故事的新闻,比较多地体现在社会新闻当中,由于社会新闻本身所具有的情节离奇、易传易记、生动形象等等因素,使得社会新闻天然就具有故事性。这种故事性新闻,被早期的都市报发现,并大力突出,采用新闻追踪等等接近章回小说的形式,使得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大为增加,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毋庸讳言,新闻报道在讲故事的同时,也有走偏方向的趋势,一些媒体和记者,为了突出故事性,任意扭曲新闻事实的真相,有的更是直接制造了具有轰动效应的假新闻。例如子虚乌有的某某明星结婚、巨蟒吞噬士兵等等。这些杜撰的消息,故事性一般都比较强,但是新闻的真实性完全丧失了。

  【新闻敏感】新闻敏感一般是指对于新闻事实的感知度和敏感性。由于新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这种事实必须经过人的意识的感知和判断,才能成为新闻报道的材料,从人的心理规律来看,人对于客观世界的感知,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后天的教育和习惯,包括专业素养。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新闻敏感是一种基本的职业敏感,就像医生对于疾病的敏感、警察对于犯罪的敏感、厨师对于口味的敏感一样。新闻敏感对于不同的媒体记者和不同国家的媒体记者又是存在差异的。例如青年报和老年报、机关报和市场报的记者的新闻敏感、中国记者和美国记者的新闻敏感是有所不同的。
  新闻敏感除了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基本认知本能之外,主要来源于学习和实践。接受新闻专业知识的教育,在新闻媒体从事新闻实践,是增强新闻敏感的主要途径。近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新闻实践的重要性,倾向于认为新闻敏感,更多地是从新闻实践当中得来,而不是从书本和黑板上得来。

  【细节】细节一般是指事物貌似琐细而事关重大、虽非恢弘显著却形象生动,一旦描摹表现出来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部分。在文学创作中,细节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但在新闻报道当中,由于新闻的基本表述特点是简洁明了,细节的地位似乎就不如在文学中高。不过,除了简单的依靠概述即可表达清楚的消息体裁之外,细节对于新闻叙事的可读性、形象性、生动性等等,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各国新闻界,在报道较为细致或者复杂的新闻之时,普遍会将新闻事实的细节充分地展现出来,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这就要求在新闻的形象和现场等方面,画龙点睛地表现其细节。例如,报道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恐怕没有比利用飞机撞毁世界贸易中心大楼一瞬间腾起火光的现场细节更具有表现力的了,有的媒体在电视和文字报道中,突出了当时在现场的民众惊恐的眼神和夺路狂奔的现场细节,如果没有这些新闻细节,9·11事件的报道肯定会减弱效果。

  【职业责任】职业责任一般是指各种不同职业的人士,都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也就是服务于社会和公众的责任。比如教师要承担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职业责任,医生要承担救死扶伤的职业责任,警察要承担执行法律的社会责任。对于社会管理者——官员,国家还专门制定了“问责制”,即追究失职的责任人。
  职业责任对于新闻媒体人员来说,具有行业特色,这主要体现在对其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和表达的观点负有相应的责任。业界对于新闻媒体人员有一些明确要求,例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实行舆论监督,报道新闻和发表言论要对国家和公众负责,及时传递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信息,反馈公众对于法规政策的意见和建议,等等。其中包括违反新闻纪律和新闻基本原则所要承担的责任,等等。
  新闻出版总署已经做出规定,今后凡是报道假新闻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媒体,总编辑要向公众做检讨。新闻媒体人员的职业责任,和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基本上是吻合的,只不过更强调个人的自律和道德因素。

  【职业道德】所谓职业道德,一般指从业人员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包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以及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职业道德通常表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自律或者软性制约,而非强制性规范。由于人们从事不同的职业,就产生了不同的职业规范和要求,例如教师不能误人子弟、医生不能见死不救、警察不能徇私枉法等等。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将制约规范的重点放在:必须忠实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不能出于各种目的杜撰假新闻。不能利用新闻记者和新闻媒体发布新闻信息的便利条件谋取私利,例如山西矿难死人事件中,有记者领“封口费”,“有偿不闻”,受到公众和社会的严厉批评。在当前社会风气受到钱权交易侵蚀的背景之下,在新闻活动中坚持高尚的职业道德就显得更加必要。

  【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应该是表达某种状态和情景下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处境、人的命运、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人文”的概念一般认为来源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由于翻译的关系,“人文”的定义具有一定的漂移性,它与“人道”、“人文主义”、“人文思想”有近似的意思。基本理念和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民本”思想相当。特别是在新闻界,一般都具有约定俗成的理解,如果用中国风格的语言来表述,可以理解为 “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正在成为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职业行为的思想指南。

 

       (撰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生刘继忠;青岛科技大学报编辑宋守山;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庄莹;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王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