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向辉:开放的不只是内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34:58
毛向辉:开放的不只是内容 2007-03-05 11:02
"几乎所有的人都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享受着开放内容的好处。"

人们把拥有所有权利已经当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此对封闭的内容、封闭的教育体系已经熟视无睹。两年前第一次耳闻麻省理工学院(MIT)“开放课程计划”(OCW1)的时候,记得我当时张大了嘴巴。这个计划说来言简意赅,就让要让MIT的所有课程能够在未来数年对任何人免费开放使用。却也是石破天惊,打破了大学封闭内容的惯性思维,把开放思想付诸行动,推至一个新的高度。

因为我有一部分时间从事风险投资的工作,听说 MIT OCW 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不知道要摧毁多少正在制定中的商业计划书。事实上正是如此,在某次研讨会上碰到一位创业者时,他略带沮丧地对我说,前面和几家大学的 合作计划已经搁浅,大家听到OCW的计划之后不知所向。当时我倒劝他不必如此多虑,因为OCW毕竟还是“气件” (Vaporware2) 阶段,一切都还浮在空气中呢。不妨劝说合作者先尝试做起来,在内容上少一些期待,在服务上提供更多价值,同样有商业运作的可能。

其实我顶多说对了一半。OCW并不是“气件”,而是有持续资金和人力投入,是一个完整规划、稳步推进的行动。我说过此话后数月内即看到了七百门课程 公开出来,然后又增加了两百门。行动之迅速和有序,让我有了持续的惊讶。其实在这个阶段,OCW计划只是让我惊讶的一系列典型项目之一。如同和时间有约, Blog, Wikipedia 也在此阶段得到了迅猛发展。而支持内容共享的新型法律协议方式“创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3)计划也刚好推出来第一个版本,Lawrence Lessig 为我们揭开了自由文化的思想序幕。我们几乎眼花缭乱,日日被扑面而来的“媒母”(Meme)所鼓舞,不得不时刻保持最兴奋的思维状态,唯恐遗漏某一部分的精彩。此后我参与的中文“创作共用”项目4、OEDU项目5,以及Free Culture中文翻译6工作等等也都有了顺理成章的理由。

不过我对那位创业者所说的另一部分还是正确的,要想让这些OCW课程发挥出来最大的价值,光把他们放在互联网上还远远不够。如何让这些内容可以惠泽 全球,与本地的教育结合起来,最终让更多人获得从内容到学习过程的完整体验,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果然,有此眼光的团队出现了。有一天我的Gmail信 箱突然收到一封“天外来信”,写信的人叫朱学恒,是繁体中文版《魔戒》(Lord of the Rings)的翻译者。他正是OCW中文项目(“开放式课程计划”,Opensource Opencourseware Prototype System, OOPS7)的发起人和负责人。他对开放内容的理解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们随即Skype上沟通,又在几天后有机会见面,畅谈许久,更加深了对此项目的进一步理解。

其实此前我早已听说过朱学恒先生所发起的OCW中文化计划,这还要归功于Blog。首先有一位Blogger(黄雅祯小姐8)推荐另一位Blogger(李仕杰先生9,也是台湾Creative Commons的发起者)所记录的内容,正是关于此翻译项目的侧面介绍;之后又从教育Blogger 邹景平10老师的“e-Learning心法”介绍中了解了更多朱学恒的背景。钦佩他能够从魔幻文学中全身出来搞中文OCW的志愿工作,志气和毅力不同一般。从了解这个行动,到我们有机会碰面深谈,更是觉得其人组织发动能力完全驾驭自如。更加上其从善如流,思维开放而且不拒绝任何新方法和新理念,让人有足够的理由信服项目的前景。

朱学恒和随后参与的其他志愿者采用了一种CoP11的方法,这正是草根行动的最优模式。人人可以开放加入,融入到一个自我组织的小群体中,相互结识并开始工作。项目的质量用多重机制来保证,确保逐步提高,达到日臻完善的程度。目前已经召集了超过三百个志愿者,其中不乏学术人士和各类专才,范围也覆盖多个时区,包括大陆、台湾和香港等地,以及海外各洲。如此人才济济,海不让水,自然让项目的活力非同寻常。不仅如此,他们还切身实践“用开放迎接开放”12,延续了MIT的课程内容的“创作共用”授权规则,所以没有违背开放内容的精神,体现了从观念到架构到行为的一致o。参与翻译项目的成员们,绝不仅仅是有参与国际项目的成就感,更多的收获来自于网络上的开放协作体验。这种体验犹如在网络时代中的实战演习,参与者遥距相处,平等互助。他们最终不但可以成为开放文化的积极倡导者,也是最大的获益者。反过来,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恩惠”式工作方式已经远远不能达成OCW的本来精神,也必然有所缺憾。

“开放式课程计划”和它所容纳的知行合一给我更多的启发。开放的不只是内容,而是精神,与自由文化的精呼髓应。伴随着这种精神,人们才能够逐渐转换思维逻辑,在享受开放成果的同时也能够自觉地进入分享的行列,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进步。虽然我尚不敢拿自由文化的各种运动和文艺复兴相比,这需要后世来评判;但是我敢肯定这一次的浪潮会对我们每个人乃至未来数代的影响将难以估量,它的更大优势在于普通人的参与。草根的参与越多,这个影响力将越大。这如同BitTorrent,下载者同时是贡献者,人数越多,速度越快。这种参与已经不再是学院派的专利,而将渗透到每个人的学习活动中,当我们正在思考如何 “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17的时候,已经看到无数“实践社区”(CoP)行动起来,对知识进行累积创造,将知识的力量从原子层面释放出来。

几年来,开放项目突飞猛进。如今“开放”的旗帜下已经有了各个层面的成就,除了有十几年历史而且深入人心的开放源码运动,还有“创作共用”协议,OCW,Wikipedia, Internet Archive13, Project Gutenberg 14, Open Access15,BBC Creative Archive16等等,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开放内容累积到了海量规模。想要领略这些成果的真谛,最好的方法就是深入其中,亲身体验。如今中文Blogger数量估计已经接近百万规模,还有大量的Wikipedia等项目的参与者。这些人本身就浸淫在自由文化的大潮流中,也更容易成为开放项目的倡导者和参与者。

让人振奋的是华人世界没有落后于这一波开放趋势,中文Blog空间越来越多展示社会影响力,中文Wikipedia的条目数量也排列在各种语言的前列位置;一本"Free Cutlure"(以及正在翻译中的"We the Media"18) 可以在几个星期内从全球召集数十位中文翻译者,“开放式课程计划”能够在短短数月召集数百人,这些都是令人惊叹的力量。越来越多的草根行动开始把我们从不 自觉参与牵引到主动贡献,无怪乎Stephen Downes 和George Siemens 都认为开放内容是教育的唯一出路19

朱学恒先生一直把自己的工作当作是对MIT这项巨大开放工程的回馈和感恩,其实这过于谦逊。在人类的发展中,创造的本质就是靠累积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开放式课程计划”(OOPS)只要坚持“创意栖息地”20的本质,我就相信它可以创造更多超出MIT期望的新价值。衷心祝愿这个计划成为引领华人世界与全球开放大潮相融合的一面旌旗。 OOPS团队,请给我们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