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电视节目看中美教育差异 - 边走边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40:35
出来工作5年了,我还没有买电视,暂时也不打算买。为什么呢?因为平时从网络或者收音机上了解时事资讯,而且电视也没什么好节目,不是恶心的清宫大辫子,就是无聊的日韩肥皂剧,实在没什么兴趣看。昨天晚上,百无聊赖之下看了一下电视,发现从这个节目中可以看出中美教育的差异。
那个节目名字叫做“绝对实力”,是CCTV的一个节目。(到底是不是这个名字呢?到底是哪个电视台呢?我也不能确定了,对于这个“瓶子”我倒没怎么留心。)节目采用了眼下十分流行模式,就是模拟招聘,通过看以前选手的实景录像来了解选手的专业素养,通过现场提问等来考查选手的沟通能力、创新思维等其他能力。这期的目标是找一个室内设计师。
我没有从头看起,我看的时候,三个选手已经淘汰了一个,剩下两个:一个叫做李静,我们中国人,女的,清华大学相关专业学生;一个叫做富乃德,美国人,男的,某个室内设计团队的项目经理,清华大学访问学者。
从前期录像回顾来看,李静在进入陌生人的房子的时候没有做好准备,碰了一个软钉子。后来进去了,她和主人作了一些沟通,她的作品是在一个原本装修很西化的卧室内修改一些元素,最后得到一个中西合璧的效果。
富乃德在进入陌生人的房子的时候准备了一束鲜花,也拿了相机,但是开门的是两个小孩,也碰了个软钉子。后来进去了,沟通很好。因为带了相机,所以对环境的“勘察”很仔细。他的作品是在一个原本很一般的客厅一角添加一些元素,最后得到了一个很中国化的效果。
这一关,我觉得两个打和。但是后来应聘的时候就看出问题来了:
李静在面对个人修改意见和主人意见相左的局面的时候,选择的是妥协,听从主人的意见。
富乃德在面对这个局面的时候,答案是:我的意见很好,主人的意见也很好,我会把我的想法和主人的想法糅合在一起,作一个新的方案。如果主人坚持他自己的想法,他可以另外找人。
这说明中美教育差异的一个侧面。我个人觉得,这里表明中国教育有些“奴化”的成分,而美国教育就很强调个性。
在考查创新思维方面,两个面对的问题是“筷子的功能”,富乃德先说。这一关看出的问题更大,或许是富乃德先说的缘故,李静的答案显得亦步亦趋。富乃德的答案可谓千奇百怪:筷子可以放在我脚底,使我增高(踩高跷?);筷子可以支起我的衣服,使我变成女人(隆胸?);筷子可以用来识字(他做了一、二、三的样子);筷子可以用来做指挥棒指挥乐队……相反李静的答案中规中矩,没有富乃德那么异想天开。
这又说明中美教育的一个差异: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美国佬真是有一手。
后面一个环节是两人面对一个橡木桶,从中任意拿一个东西,把它比作丈母娘或者婆婆,说出他们的共同点。富乃德的答案朴实无华,说出了很多人对丈母娘的真实的看法:比如很唠叨,但是自己往往不听这个唠叨;丈母娘保护自己的孩子;丈母娘很节俭;丈母娘可以打自己……李静的答案是很多中国学生试卷上的标准答案,体现了温良谦恭让的传统本色,整个儿假大空。
这说明中美教育的一个侧面:在实事求是方面,我们的同胞很会做表面文章。
后面的结果大家都可以猜到。
这只是一个个别案例,里面有很多特别因素(比分说美国佬离家乡远了去了,可以畅所欲言,而李静毕竟在自己的地头,说得太哗众取宠毕竟不好啦),不能代表中美教育的真实差异,但是也可以做一个参考。
最后我想说明的是:我在这里对于两个选手的评价没有掺入任何个人情感,我也不是全盘西化,一心向往美国教育,全盘否定我们自己的教育。事实上我对于美国教育也没有什么了解,我只是站在我们的文化体系上对两个国家的教育的成品做一些评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