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服务成今年电子政务发展重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0:18:37
电子商务管理网  时间: 2005-01-06 14:00:00
本报记者 郭培宽
近几年,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而且作为信息化龙头的政府电子政务工程更是开展得风风火火。政府机构信息化建设是中国IT市场中最大的市场,其IT投资额占整个中国行业IT投入的20%以上。计世资讯研究表明,2004年政府行业IT投资总额为40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3%。但IT投资中,“重硬件轻软件与服务”的问题仍非常突出,硬件的投资仍远远高于软件与服务,在IT总投资中的比例超过70.0%。2004年电子政务的大规模、全方位建设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大规模的网络建设将不再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面向服务、规模应用会是2005年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资源整合步伐加快
目前,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应用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地方之间、部门之间不能协同共享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过去政府和企业开发的各种应用系统都是解决具体的独立应用,虽然解决了很多现实问题,但是距离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还有很大的差距,形成了若干“信息孤岛”,成为进一步信息化的障碍。如何解决“信息孤岛”也是2004年的电子商务建设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消除障碍,实现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信息资源,是各个系统之间的资源得到优化和共享,从而实现其价值。2005年,电子政务的资源整合的步伐将加快,力度将加大,这也是实现电子政务系统更加具有效率和功能的基础。
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质就是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的要求,加快政府管理的变革和流程的重组,并借助技术手段,达到为公众提供社会化综合服务的目的。首先是政府管理结构的整合,体现为政府管理体制的变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其次是电子政务技术手段和产品的整合,体现为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的资源整合平台;第三是电子政务框架的整合,体现为政府管理和信息技术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电子政务建设初期,由于存在某种误区,认为设备愈先进愈好,以至于出现了一种盲目追求硬件设备的档次、盲目攀比等不良现象。
计世资讯认为,政府行业信息化的整合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垂直系统的整合。例如,海关、税务、质检、社保、财政等政府细分行业,它们的IT系统将进一步整合,统一平台;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横向整合将会越来越多。这其中政府的门户网站将成为整合的关键所在。
2005年,国家主管部门将开始强调强化顶层设计、做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统筹安排工作的重要性,社会各阶层也对此积极响应。因此,强化顶层设计、建设统一的网络平台将成为2005年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大亮点,也将为电子政务应用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著名电子政务专家汪玉凯认为,强化顶层设计,做好前期的统筹规划工作,推动跨部门、跨系统的协同应用,是集约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目前有可能规避体制风险的最好选择。
全面提升公众服务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电子政务的基础网络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关键是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这些信息系统的功用,为企业和民众服务。全面打造服务型政府是贯穿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理念。在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产业部和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办的“2004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暨应用案例展览会”上,政府官员和专家们提出“以需求为导向,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切实满足各个领域的迫切需要,解决现实问题”的观点。在2004年电子政务规模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面向公众、企业的相关应用初步展开,并且受到了应用主体的热烈欢迎。虽然目前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还没有全面铺开,但这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2005年将成为电子政务的规模应用年。
我们知道,国外的电子政务建设就是体现以公众为中心,而不是以政府为中心;注重结果效用,而不是注重形式;以市场为基础,而不是以机构为基础。而要实现电子政务“为民服务的理念”,全面打造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方向至关重要。人们对电子政务的实施,还停留在上政府网站瞧瞧相关部门的公报、公告、政策发布。对于网上办事概念不强,观念认识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要把握一个中心,即以服务为中心。其中关键思想是要立足于社会和公众的需求,通过电子政务提供便民和为民服务的意识。2005年,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将成重点,在提高电子政务的便民服务和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的功能。政府门户网站不仅能提供信息服务,还能实现网上办事。地市级政务外网的建设将获得全面进展,同时多种手段的服务方式,包括电话、手机以及便民卡等,将和外网整合在一起,为公众提供多种接入手段。政府将更加贴近公众,政府门户网站的便民服务交互功能将进一步加强。在实践过程中,类似“条块结合模式”、“网上一站式办公”、网上审批等一大批应用系统将得到推广。
另外,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2004年,国内已经有广东、江苏、青岛等省市开始着手进行不同程度及形式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启动了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纳入政府日常管理活动的破冰之举。但由于政府信息化作为新生事物,基层机构仍然欠缺对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深刻理解,缺乏统一的电子商务评估体系,各个级别的政府部门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和目标项目。由此而形成的疑惑长期困扰着实际工作的开展。受国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理论影响,我国电子政务绩效的实践更多地采取的是理论特点鲜明的评估体系。这些体系在强调理论体系的同时,忽视了电子政务在各地所处的不同发展程度和特殊矛盾,必然缺乏评估过程中所应有的良性的激励效应。所以,“评估什么”、“怎么评估”是2005年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建设迫切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外包模式强化政企共同参与
电子政务的专业性决定了一个政府部门无论从职能还是体制上,都不可能单独培养一支队伍来进行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所以,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上可以采取外包的模式,政府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政务”上,这是电子政务建设能够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一环。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讲,电子政务是一项面向社会、造福社会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公共责任,理应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共同完成。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不必大包大揽,而要充分依托社会力量,采取外包的方式强化政企共同参与。IT企业与政府部门共同参与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建设的收益和风险可以由企业与政府共同承担。因此,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授权企业参与筹资、建设、运营和管理。这样,一方面,能够减轻政府部门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企业也可通过产品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数据的商业再开发而获得利润,进而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使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要注意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毕竟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取最大的利润,在项目的发展全局上会考虑比较少,政府理清思路,明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以及一步一步的战略部署,起到掌舵者和导航仪的作用,否则在和企业的合作中只能跟着企业的思维方式去行动。产品的最后使用者是政府,所以只有双方密切配合和加强项目建设中的交流,才能使双方达到共赢的局面。
虽然在2004年的电子政务建设项目上,有一些地方还是存在着项目政务一把抓的情况,但外包模式的观念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接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和神州数码强强联合,共同合作并正式启用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服务平台”。2005年,合肥市将建立建设“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新机制来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相信在2005年,项目外包的理念将会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得到充分实践。
电子商务管理网 www.i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