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美国消费”2010年重新解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59:38
“中国生产美国消费”2010年重新解构--「老谢开讲」2009年 12月 24日 星期四 08:56 BJT(本文由台湾《今周刊》杂志提供,节选自12月24日出版的当期「老谢开讲」专栏)

过去十年来,「中国制造,美国消费」的世界经济形态,二O一O年可能面临全新的变化。这个转折点出现在O九年十一月,进入後金融海啸的美国经济仍在奋力挣扎,但是奥巴马总统上任以来,对美国经济的「调结构」行动已然展开。

O九年十一月二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场演说中明确指出,今後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成长的模式,也就是说,要从过去维系在金融信贷之上的高消费模式,转向出口推动和制造业推动的成长模式,也就是说实体产业的动力再造。奥巴马在美国遭遇金融危机重创後,提出美国「再工业化」的战略思惟,势必影响未来几年的全球经济形态。

就在奥巴马发表谈话的次日,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柏克夏基金,以总价四四O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铁路营运商BNSF,这项压上巴菲特半个身家的大手笔买卖,堪称是巴菲特一生最大投资案。

奥巴马的新战略思惟与巴菲特投资BNSF,乍看之下是没有什麽关联的两件事,但是背後隐含的逻辑却是一脉相承。也就是说,奥巴马的主张体现了美国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的回归,那麽巴菲特压注了占美国货运量四三%的铁路枢纽,则是看中了奥巴马即将进行的「再制造业化」(remanufacturize)前景下,美国经济的新未来。

不论是再制造业化,或再工业化,美国在金融海啸後所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美国的高失业率众所周知,但是情况到底有多严重?纯就失业率数字来看,以雷曼兄弟破产为转折点,O八年十月美国失业率为六.六%,十一月达六.八%,十二月到达七.二%,到了O九年三月失业率已达八.五%,六月则创下九.五%新高。当美国失业率追上了欧洲失业率,大家以为美国失业率应该告一段落了,没想到美国失业率仍从七月的九.四%,八月的九.七%,九月的九.八%,到达十月创下一O.二%的新高,一直到十一月才意外回落到一O%。

目前美国五十个州当中,至少有十四个州的失业救济基金已全部用完,由于州政府已经没有钱派发失业救济金,只得向联邦政府借贷度日。最近美国政府已对这些无钱可用的州提供八十亿美元无息贷款,但规定最迟到二O一一年要归还,这也是奥巴马政府将失业率视为退市机制重要指标的主要原因。奥巴马政府很清楚,华府的当务之急就是创造就业。

所以奥巴马的再工业化主张,并不纯粹是政策问题,就算奥巴马不提出改变,市场力量也会逼着美国朝着这个方向走。其实再工业化的概念很多年前已有人倡议,不单是美国,欧洲的德、英、法等国也都打出「再工业化」这张牌,如今金融海啸重创欧美经济,造成了高失业率,这个概念再被提出,反映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去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反思,和重归实体经济的主观愿望。但这个转机是完全与自由经济发展的规律背道而驰的。

过去十几年来,由于美国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已不再具有优势,因此,外包(outsourcing)成为一个新趋势。九O年代,台湾电子业就是靠着为美国大厂代工而崛起,今天的鸿海、华硕、广达、仁宝、纬创都是这个模式下的赢家;後来,台湾的电子业大规模西进,中国大陆扮演生产基地的角色,摇身变成世界工厂。由于低工资、低土地成本,中国挟低成本优势,Made in China的产品席卷美国各个角落,而美国也充分享受这个优势,把污染留在中国,坐收廉价中国工业产品的好处。

美国从中国等新兴国家进口廉价工业产品,已是一个难以改变的大趋势,加上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全球化流动已不可逆转,受制于成本等生产要素的制约,美国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完全不具优势,欧巴马想要带领美国重返实体经济,也是一项高难度的挑战。

**美国将抢占制造业高附加价值领域**

当然美国不会笨到与中国等新兴国家去抢低附加价值的工业产品,美国回归实体经济,实现再工业化,当然不会是简单地回归传统制造业领域,一定会与中国等新兴国家形成差异化的发展。美国的「再制造业化」或「再工业化」一定是致力于制造业里最高端、最高附加价值的领域。在设计、技术、工艺、行销等关键领域,美国企业必然会抢占制高点,这正是「微笑曲线」的两端。

目前非制造业占美国经济比重已将近九成,未来美国转向再制造业化,其来自制造业中高附加价值领域的制造业总量一定会增加,而美国这个大转变也会侵蚀到大多数以制造业出口为导向的国家的经济。

美国的转变势必对很多国家形成挑战,包括日本、德国都会受影响,因为市场就只有那麽大,美国想要保持市占率,只有与别的国家竞争,最显着的例子是微软切入游戏机市场,XBOX崛起,已使得一直保持领先的任天堂备受威胁,过去是日本成长企业典范的任天堂,近两年业绩滑落,股价最近创了二O一三O日圆的新低,就是一个显例。

对于奥巴马提出美国经济新视野,全球可能要以更高的视野来透析,刚刚才闭幕的哥本哈根会议,其实是美国大显身手的另一座新舞台。例如,数月前,美国能源部长及商业部长即赴中国游说中国进口美国的环保科技产品。当全球都开始重视以新能源为主的低碳经济及生态经济,也预告了生态科技很可能是继IT产业革命之後,新一轮的全球新经济革命。

**生态科技将主导全球新经济革命**

这也显示,美国未来在新能源及低碳经济中,一定会扮演重要角色。奥巴马上任不久即提出以新能源为主的低碳经济,这不是单独的美国行为,其背後正预告着全球下一个变化的新方向,而这对中国来说,意义尤其重大。

O九年中国经济的主调,原来是保成长,金融海啸对中国一向倚赖出口为主的经济成长模式造成空前挑战。中国的出口持续二十几年的高成长,一直到O八年十一月出现二. 二%的负成长,单月出口从O八年七月的一三六六亿美元掉到O九年二月创下六四八. 六亿美元的新低值,O九年一至十月的出口一.六三万亿美元,仍比O八年同期衰退二七.八%。

因为出口对GDP(国内生产毛额)造成负成长,也拉低了中国经济成长率,O八年第三季,中国GDP仍有九%的成长,但是第四季出口大幅滑落,GDP成长掉到六 八%,O九年首季更是只有六 一%。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第一要务便是保成长,O九年年初中国经济要保八,被视为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後来中央政府祭出两项重要政策,一是人民币四万亿元的扩大内需方案,从家电下乡到汽车下乡,一O年还有一项重要的信息下乡,这一连串下乡政策促成内需市场的蓬勃发展,O九年中国汽车全年销售超过一三OO万辆,已是全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另外,中国家电下乡也造成LCD TV的热卖。

其次则是新增放款快速增加,O九年前三季中国新增贷款达人民币八.六七万亿元,前十一个月高达人民币九.二一万亿元,创造了货币流量,这是中国经济O九年奋起的重要条件。由于内地银行大开水喉,一直到下半年起,中央才起警戒之心,对放款开始趋向严谨,新增放款才放慢到人民币三千多亿元。

从扩大内需到新增放款猛增,终于拉动中国GDP成长,第二季中国GDP成长达七 九%,第三季达八 九%,如今保八的目标已经没有人能置疑。中国社科院估计二O一O年中国GDP成长可达九%,高盛更是高估明年中国GDP可达一一.四%,中国拉动GDP成长,原来有三辆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如今投资带动GDP成长达七.五%,消费占三.六%,其他都被出口衰退吃掉了。

O九年中国经济基本战略从上半年的「保增长」,到了下半年就转换为「调结构」,其中中国引导十三亿人口壮大自己的内需市场是最重要的战略。《人民日报》最近发表评论文章公开指出:中国政府二O一O年的基本政策是「扩内需,调结构」。《人民日报》指出中国民众消费成长偏低,O八年中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只有三五.三%,而美国为七O.一%,印度为五四.七%,与投资、出口的增速相比,中国的居民消费成长相对较慢。

面对美国再工业化的新调整策略,在保成长与调结构之间踯躅的中国,必须对这个大趋势有所回应,未来全球经济新格局如何展开?中国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全球化第二回合挑战,下一个十年将分出端倪。

在扩大内需的道路上,中国势必勇往直前,因为美国再工业化之後,贸易逆差会缩减,美国O九年九月贸易赤字是三六五亿美元,十月降为三二九亿美元,对中国的贸易赤字也略有缩减,这很可能成为一个趋势,也就是说,中国作为生产基地的角色必然也会跟着改变。

过去十几年来,中国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却也付出了环境污染的代价,这也是O八年中国要推动《劳动合同法》,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考量。

另一方面,中国以出口导向的经济结构,在一年对美国累积二千多亿美元贸易顺差的情况下,美国必然强力要求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升值太快,中国恐怕重蹈一九八五年日本广场协议的覆辙,这是中国坚持不让人民币太快升值的主因。

**中国必须面对经济结构的双重转型**

中国逐渐降低对出口的倚重,一方面提升居民消费、落实内需产业,让十三亿人形成一个大市场,进而发展属于自己的内需产业,这是在金融海啸过後,全球经济复苏基础未稳,各国贸易保护政策抬头之际,中国经济的自保之道。

未来随着中国人均所得水准提升,中国也必须向环保、生态产业发展,然後从战略上完成双重转型,一是从工业化的制造业经济形态转向生态经济。二是转变过去极度追求成长模式向内生的成长模式转型。

因为支撑一个国家经济成长的技术必须是内生的,一个国家经济如果不是建立在原创基础的成长,就没有办法支应这个国家的创新成长力量。例如,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初期必须引进外资,但是当中国形成全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时候,中国必须有自己的汽车工业及整个上中下游的产业链。

因此,当美国「再工业化」努力转型,美国增加储蓄,减少进口之际,下一个经济的成长原动力,中国的消费必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新的经济将愈来愈向生态、环保靠拢。(完)

--整理 张雅菁/刘瑞芬  

注: 1.专栏作者老谢--谢金河,为《今周刊》发行人兼财讯文化事业执行长.

2.以上的评论仅为摘要,并且不代表路透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