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中国人还有多少看电影的耐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19:57
        

不久前,澳门朋友梦子小姐编剧的电影《奥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我从梦子小姐那里索取了三十多张请柬,邀请几位朋友、一些中国研究生和来自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美国、西班牙等国家的十几位外国留学生,前往观看。

《奥戈》之所以能够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是因为它跟澳门回归十周年有关:它讲述的是1999年澳门回归前夕澳门出生的中葡混血儿“土生族群”去留抉择的故事。

主人公奥戈是一名情况比较特殊的“土生”, 生长于一个典型中国家庭中的奥戈,有着一张混血儿的面孔。虽然他虽然隐约知道生父是葡萄牙人,但具体是谁他并不清楚。奥戈的养父是一位善良、宽厚的中国人,奥戈的妹妹也是中国人。奥戈本人是海关的边检警察,每天的工作就是审查进出海关者的身份和合法性。随着澳门回归日期的一天天临近,“土生族群”面临着人生重要的抉择:是留在澳门,还是去葡萄牙?奥戈和他的土生朋友们都在为这一问题苦恼着。自然,困扰奥戈的,不仅仅是去留的抉择,还有身世的问题。在为去留大事苦恼、焦虑的同时,奥戈也迫切地想要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谁。后来,当奥戈从养父口中得知自己亲生父亲的信息,便离开澳门,去他所陌生的葡萄牙,开始了他的“寻根”之路。当奥戈在葡萄牙寻根的时候,生母却在澳门离开了人世。最后,奥戈在几经周折才找到的生父的家门前止步,选择了回到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澳门。

围绕着奥戈的选择、寻根过程,还展开了几个跟土生有感情纠葛的中国女子关于友情、亲情、爱情的选择、等待与寻找的故事。

导演张弛,是《东京审判》的编剧,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地下的天空》,便先后在卡罗为法利电影节、曼谷电影节、釜山电影节大受好评,并收获多个奖项。

影片放映不到一半的时候,我的朋友们,多数现出了失望的表情,有人开始交头接耳,还有人甚至离开座位,走到剧场外闲逛。他们之所以终于没有离开人民大会堂,据说是为了照顾我的面子和心情。说实话,我一点也不怪他们。因为,我本人也觉得,这不是一部“好看”的电影。我之所以坐在那里认真看完,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不久前在澳门,我曾经主动请缨,表示要给梦子小姐这部电影处女作写影评;还有一个是,澳门回归前我在那里工作过一年,澳门回归后,我前后三次赴澳门参加文学奖评选活动,对“土生族群”、对回归、对澳门我都有浓厚的兴趣。首映结束后,梦子小姐也为《奥戈》不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几次致歉,说大冷的天(那天晚上北京气温很低)害我们跑那么老远的路,心里很过意不去。

中国研究生那里,我也没有听到什么热烈的反应。估计,他们对有机会走进人民大会堂看一看,更感兴趣

但是,过了几天,从十几位外国学生那里反馈回来的信息却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纷纷表示喜欢这部电影,说电影很有意思,感谢我给他们提供了这个机会。一位西班牙女生说,她喜欢这部电影,除了故事内容有意思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和风格不完全是中国的,有一半是欧洲的,她因为熟悉而感到亲切。一位韩国女生,则认为,这部电影除了可以帮助她更多地了解澳门、了解“土生族群”之外,还具有一定的国际意义。她说,在国外出生长大的人,寻找自我的时候,总是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归属于哪个国家。她认为,这些人“通过这部电影可能找到自己想要寻找的某种答案”。即:一个人出生、长大的地方,就是他应该归属的地方。韩国学生也承认,这部电影当然不属于好莱坞那种“好看”类型的电影,但是,她反复强调,她喜欢这部电影,因为通过这部电影,她学到了许多东西。最后她总结道:“这不是娱乐类型的电影,这是让人思考的电影,是严肃的电影。”其他外国学生,不少人对这位韩国学生的说法深表赞同。

坦白地说,听了这些外国学生的意见,作为他们的中文教师,我感到惭愧。

也许,我们中国人由于心情浮躁、眼光飘忽,已经只能看看热闹、热辣、热炒(过)的“进口大片”和“国产贺岁片”,而没有耐心坐下来看一点有内涵、有思考、有深度的严肃题材的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