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痛的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52:06

令人心痛的爱

               ——评电影《朗读者》

 

杨美紫

 

由斯蒂芬·戴德利导演的电影《朗读者》,其故事背景发生在二战结束后、百废待兴的德国。

 

影片先把我们拉回到1958年德国的柏林。年仅15岁的迈克尔当时在柏林的一个中学读书。一天放学后乘坐有轨电车回家,因身体不适中途下车,正好碰到下班回家的电车验票员、36岁的汉娜。汉娜为迈克尔冲洗了地上、身体上和脚上的呕吐物,并像母亲一样安慰他,还把他送到家门口。

几天后,迈克尔康复了。他告诉母亲,是一个女人帮助了他。他遵循母亲的嘱咐,买了一把鲜花,第一次上门感谢汉娜。影片在这里交代了一个细节,而这个细节注定要影响迈克尔一生的命运。这个细节就是,当汉娜换衣服时,被等在门外的迈克尔偷看到。一个成熟女人的身体,对一个15岁的少年来说,自然是充满了好奇和诱惑。带着这种好奇和诱惑,迈克尔第二次来到汉娜的家。于是,一个纯情少年和一个比自己大21岁的女人之间第一次发生了肉体关系。对于一个正值青春勃发的少年而言,情欲的闸门一旦打开后,就很难遏制住了。

回到家后,迈克尔要求父母允许他提前结束修养,复课上学。迈克尔上学了,每天放学后,便一路狂奔,为的是能够与尽快汉娜纵情交欢。汉娜实际上是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文盲。当她问起迈克尔的功课时,便要求迈克尔为她朗读。从此以后,每次做完爱或作爱之前,汉娜都要麦克尔为她读书。有时候是迈克尔的课本,有时候是小说,汉娜都听得很专注。影片的这一段的描写,很难让人分清汉娜到底是爱迈克尔青春的身体,还是爱他的朗读,也许后者更多一些吧。

对于迈克尔来说,这段爱情是美好而快乐的。然而美好的东西总是转瞬即逝。事实上,汉娜也不可能给予迈克尔真正的幸福。所以,当她被告知因升迁而需要调到另外一个城市时,她不辞而别,似乎要永远地离开迈克尔。

汉娜的离开,对迈克尔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但是无论如何,人是要成长的。迈克尔继续自己的学业。

1966年,正在大学专修法律专业的迈克尔跟随导师来到另外一个城市,旁听一个法庭审判的过程。这是一个特殊的审判,而令迈克尔更加吃惊的是,法庭审判席上的被告竟然是已经八年没有音讯的汉娜。

原来汉娜1943年参加工作,就为纳粹服务,参与了纳粹集中营对女犯人的杀害活动。当然了,汉娜后来调走了,似乎逃避掉了自己曾经的罪恶。当然了,这一切还是被一个幸存者写的书揭露了出来,汉娜和另外5名参与者才能够站到被告席上,接受这迟来的审判。

在审判中,迈克尔了解到,汉娜在枪杀女犯人之前,也会让犯人为她朗读。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法庭出示的一份证据,被认定是汉娜所写。那是一份每天选择10个人进行枪杀的计划书。这是这桩罪行主犯的证据,如果属实会被判终身监禁。汉娜否认是自己所写,因为那确实不是她所写,她知道她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是,当法庭要求汉娜当场验对笔迹时,可能是为了避免自己不会写字的尴尬,汉娜又承认那是她所写。于是,汉娜被判终身监禁。到此时,迈克尔才意识到,汉娜是文盲。

宣判完的那一刻,迈克尔流泪了。那眼泪一定是五味杂陈的。自己青春时期纯真美好的爱情,竟然给了这样一个纳粹的帮凶和杀人犯。但是那的确是他人生中一段很重要的爱情,如果能把汉娜是文盲这一事实讲出来,汉娜便不会被判终身监禁的。怎么办?迈克尔决定约见汉娜。可是到了看守所,迈克尔又放弃了。也许,对于年仅20多岁的迈克尔来说,还没有那样的勇气接受这一切;也许,在迈克尔看来,汉娜理应承受这样的惩罚,为了那些逝去的亡灵,因为他爱过,所以他有理由那样要求作为罪犯的汉娜。

可是,事情对于迈克尔还远没有结束。以后,不论他交往女朋友还是结婚,都没有走出那段爱情带给他的影响。

1976年,迈克尔带着女儿回到柏林看望母亲。当他再次看到那些曾经为汉娜朗读过的书籍时,汉娜又浮现在他的记忆中。也许,对于他来说,汉娜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不管是爱过也好,恨过也好,此时,汉娜又一次强烈的来到他的眼前。于是,迈克尔把这些复杂的思绪变成了一盒盒朗读的录音带,连同一台录放机寄给了狱中的汉娜。汉娜如获至宝,这对于她寂寞枯燥的狱中生活无疑是雪中炭。她一边听录音,一边对照书籍,不但学会了写字,也学会了阅读,还可以给迈克尔写简单的信了。这也许是她这辈子最有成就的事了。

 

时光飞逝,到了1988年。一天,迈克尔接到监狱的来电,称汉娜可以出狱了,并请求一直以来唯一和汉娜有联系的迈克尔一定要帮助她。迈克尔只有接受,于是到狱中去见汉娜。30年后,竟然以这样的方式终于可以面对面了,两人的内心世界的浮沉,在此时很难用语言来描述,那幅场景真的很令人动容……。迈克尔告诉汉娜,一周后他会来接他,并为她租好了房子。

一周后,迈克尔带着一束鲜花去接汉娜出狱,就如同少年时代带着一束鲜花第一次上门答谢汉娜一样。但是,他却再也见不到汉娜了,汉娜于出狱的前一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她为那个她一直叫他“孩子”的男人赎清自己的罪恶。迈克尔的爱对她来说无疑太沉重了。

汉娜走了,但是汉娜却始终没有离开迈克尔。就在汉娜死后的7年,迈克尔带着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来到汉娜的墓前。他要把自己珍藏了几十年、难以启口、永远也挥之不去的这段少年时期的恋情告诉女儿……

 

这部影片之所以吸引我,很大的原因就是,影片的细节描写。影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有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平实无华,没有大的场面或大场景。整部影片的基调始终是让人沉浸在一种悲伤和无奈中,多少会感觉有些压抑,所以会使得影片失去一部分观众。但是只要你能够静下心来观看,随着主人公的情感走,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影片另外一个看点当然是凯特·温斯莱特的表演,她以该片中不俗的演技获得了新鲜出炉的81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

影片选择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告诉人们,纳粹对人性的摧残绝不仅仅限于奥斯威集中营。像汉娜这样坚定的追随着,其实也是受害者。纳粹屠杀犹太人,在灭绝他人人性的同时,首先要灭绝的是自己的人性,是“汉娜们”的人性。统治者通过“洗脑教育”,让那些刽子手相信,他们杀人是正确的。所以,影片通过迈克尔的法律教授告诉我们——社会上往往认为,道德可以束缚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实际上不是,只有法律才可以束缚。而他的学生马上反驳说,狭隘。他认为法律是狭隘的。如果不是一本书的出版,汉娜和她的同伙还会继续逍遥法外,而德国二战期间像汉娜这样的还不知有多少人依然没有得到审判。

影片看似是在描写一对不伦之恋,但是迈克尔的真诚和纯洁,让观众不得不相信那是真爱,但却是令人心痛的爱。在描写两人热恋的戏份中,始终看到汉娜是一付心事重重的样子,还有在那个小教堂里独坐流泪,让观众始终不明白怎么回事。直到审判那场戏时,大家才恍然大悟。事实上,汉娜没有办法对自己进行救赎的,唯一能做的只有逃避。所以她会那样绝决地离开迈克尔。如果说坐牢是为死去的灵魂,也是为迈克尔赎罪的话,那么她的自杀应该是为自己,为自己的良心。

 

 

            2009年2月28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