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对“法律钉子户”,我们需要一辆“挖掘机”(南方周末 2009-12-2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7 04:04:50

电子报 >>南方周末>>第1349期

【方舟评论】对“法律钉子户”,我们需要一辆“挖掘机”

作者: 南方周末特约评论员 王琳 2009-12-23 22:15:32 来源:南方周末

已到岁末,因暴力拆迁引发的舆论风暴还在持续。但舆论归舆论,对“拆迁条例”这个“法律钉子户”,民意仍找不到一辆足以对其摧枯拉朽的“挖掘机”。

针对“拆迁条例”的公民上书实则从2007年就开始了,但所有“上书”均无结果。反倒是国务院法制办最近的一个座谈会吸引了媒体的注意,刺激着公众的神经。

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1982年5月12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颁布。同年12月通过的宪法在第三十七条中明确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限制、剥夺被收容人员人身自由的“收容办法”在公布六个月后即成为“违宪之法”。

2000年7月1日,立法法施行,该法第八条第五款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制定法律。第九条再次明确,“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不得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对比上述法条,一个再清楚不过的事实反复呈现在公众面前:行政机关无权制定行政法规来限制特定人群的人身自由。“收容办法”与上位法相抵触,应宣告无效。

但事实是,“收容办法”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法律钉子户”,顽强地与宪法抗争了21年,与立法法抗争了3年。直到孙志刚事件引爆网民激愤,公共舆论的持续批评,汇聚成强大的“院外压力”。国务院终于出手,抓回了“收容办法”这只撒野了21年的“鸡”。取代“收容办法”的是2003年8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强制收容条款已然不见。

这当然是历史性的进步。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后遗症。本来公众和法律人寄望于通过提请违宪审查来启动这辆足以对付 “法律钉子户”的“挖掘机”,结果是作为“被拆迁人”的行政机关主动拆除了“收容办法”这个“钉子”。还有更多的“法律钉子户”正或明或暗地藏身于林林总总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以及地方政府规章之中,“拆迁条例”正是其中之一。

作为又一个 “法律钉子户”,“拆迁条例”自2001年11月1日施行至今,它与2004年修正后的宪法、与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均存在抵触。为避免法律冲突,也是为了与物权法的出台相配套,“拆迁条例”在两年前也曾被纳入修法程序。但据称由于地方利益的强力阻挠,“修正稿”胎死腹中。

最新的消息说,国务院法制办官员与上书的学者达成了颇多共识,学者们大力呼吁的“无公共利益则无征收,无合理补偿则无征收,无征收补偿则无拆迁,无法院裁判则无强制拆迁”,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民意认同。公众对“拆迁条例”这颗钉子的拔出逐渐抱有乐观。对于那些仍处于被违法拆迁,甚至是处于被违法强制拆迁边缘的被拆迁人而言,越早拔出“拆迁条例”这颗“钉子”越好。

如果以某个或某些普通人的生命来换取“法律钉子户”的拔出,这代价是法治无法承受之重。对“拆迁条例”的废除,或可乐观。对那些仍未引起舆论关注的“法律钉子户”,我们惟有期待一辆制度的“挖掘机”,宣告“违法之法”的无效。如此,“法律钉子户”制造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才可能逐渐消弭,长治久安也可以期待。 

http://www.infzm.com/content/3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