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崛起轨迹有何异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23:02
日本东京经济大学教授周牧之与著名东亚问题专家、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就中日发展路径展开了探讨。从他们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发现中日双方各自的长处和不足。日本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对我们无疑有借鉴意义。 两个东亚奇迹的四个相似之处
周牧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中国和日本相继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跃进成经济大国。对比这两个东亚奇迹的发展之路,可以发现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
其中一大相同之处就是依赖美国市场,这次起自美国的金融风暴给两国出口产业都带来了沉重打击。大家切身体会到中国经济、日本经济和美国经济是绑在一起的,都在一条船上。
傅高义:我的感觉也是这样的。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还有后来的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后,中美关系一度非常紧张。但现在我感觉不到这种紧张了,双方都强调合作,因为中国领导人知道,美国经济搞不好对自己也不利。
周牧之:中日发展的第二个相似之处是,中国在改革开放的30年,以及日本在战后的60年中,两国都觉得自己干得还不错,但经济的成功往往让大家忽视了很多社会矛盾和体制问题。
傅高义:外国人说1990年代是日本失去的10年,实际上不是,他们做了很多改革工作。
周牧之:如果没有这些改革,日本的金融不会像今天这样,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还能相对保持稳定,也不会有制造业前些年的好景气。日本更大的问题是政治制度上需要做些调整。日本在政策制定和国家运营上对官僚的过分依赖,导致政治家素质的劣化和国政不能顺应时代实现变革。正是对自民党政治的失望导致了民主党这次大选获胜。
对中国而言,则需要尽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程。30年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成为经济大国,接下来中国需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更平等、更民主的社会,实现财富分配的公平。
中日发展上的第三个类似之处就是快速的城市化。在日本,20世纪50~60年代大量农村人口涌到城市。这些人后来基本上都在城市里安家落户,融进了城市。相反,中国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非常严峻,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及其家属在城市里徘徊了20多年还没有融入。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几千万农民工的骤然失业,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负担。
中日之间第四个相似之处是巨大的社会活力的爆发支撑了经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引发了一场社会活力的大爆发,日本在战后的前一阶段也非常有活力,否则不会有日本奇迹。
傅高义:那是1950~1990年间的40年。
周牧之:但是19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日本的社会活力却急速衰竭,这是什么原因?
傅高义:首先是因为日本突然停止了经济增长。第二是为了适应高度经济增长采用的终身雇佣、年功序列等企业组织原则不适合后来的时代。美国市场经济的成分比日本浓厚一些,相比之下日本公司更强调保护员工的利益,这有好的一面,但也制约了企业的应变能力。
周牧之:日本的社会结构和组织结构都是建立在经济持续增长前提之下的。日本企业对员工利益的重视,以及在战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这都是做得很好的一面,但它也导致了大锅饭意识的蔓延,大锅饭吃惯了就影响锐气和上进心。 中国还有二三十年的持续增长
傅高义:你提到的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很重要。这个过程在日本进行得较慢,所以城市可以每年逐渐消化接受;但是在中国,20多年内这么多人涌到了城市,造成的社会问题就难以应对了。
周牧之:就城市化而言,日本做得比较好,首先趁经济好的时候把人口吸收到城市,让进城的人都在城市里安居乐业。第二是中央财政将很大比重的支出用于再分配,把钱给地方花,做到了即便是在经济不好的地区也能享受到与发达地区基本均质的公共服务、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相反,这些在中国还做得很不够。
傅高义:我想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经济上还很穷,但是日本经济50年代就已经不错,他们的经济规模和人均收入比中国好多了,社会保障和医疗体制的建立比较顺利。
周牧之:的确如此,1980年代初的中国和50年代初的日本相比,底子差得多,人口规模也大得多,起点是不一样的。
傅高义:但这样的一大好处是发展周期可以持续更长时间,日本上世纪50~80年代发展很快,但是劳动力成本一路攀高,最终丧失了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人口多,持续了30年高速增长还有农民想进城打工,还可以搞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在日本是没办法做到的。我估计,中国还有20~30年的持续增长。 (《环球》2009年12月16日 周牧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