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快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27:53
徐家汇天主教堂明年将庆祝落成一百周年,这座大概是中国最著名的天主教堂,近日也伴随圣诞的脚步临近而让人感受到宗教气氛。然而,与它的所在地徐家汇商圈比起来,恐怕喜庆感觉还是比不上。

  这是可以理解的,徐家汇是上海的重要商圈,而今天的上海,任何一个商场外头里头,都设法弄至少一个各种材质制成的“圣诞树”,早早就替宗教界向世人宣告耶稣的诞生。

  但是满城处处可闻的圣诞音乐、装饰、店员的打扮,当然还有刺骨的寒风,确确实实带给人圣诞佳节的喜悦感。

  这个曾经被帝国主义割裂、“租借”的城市,一点都不介意自己的过往,在新的世纪里,她比谁都更鲜明地流露出自己对圣诞气氛的投入。

  只是在满街灿烂笑容的年轻脸孔里面,有多少个曾经闪现过基督的事迹?

  金融风暴刮过以后,气候变化的说法响彻云霄,成了一时的显学,仿佛世界就将因人类的行为而毁于一旦。

  于是世人开始想到救赎。《2012》电影里的救赎还是带着精心的计算与安排,哥本哈根的那一场戏更不要说了,一点都不像世界会因为碳排放而有难,如果大难临头还能如此计较,人类真是不值得救了。除非那些领袖根本不认为碳排放会带来什么真正的灾难,那老百姓岂不是白白担心了吗?

  救赎都始于悲悯。耶稣牺牲自己,佛陀警醒世人,人类的救赎从来都必须靠杰出人物的提醒,“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但是在一个救赎者的原始意义与精神都纷纷失去功能性的时代,遗忘或者被扭曲被滥用成了他们的宿命。

  按照社会学家韦伯的说法,西方世界靠着基督教精神才使得资本主义发展得那么成功。但是短短200年之间,资本主义的发展到极致,我们却看到商业在现代社会里演变成主导的角色,宗教精神所强调的各种刻苦、坚忍、牺牲、奉献纷纷让位给获取商业利益的知识,经营、管理、市场、消费心理,等等。

  这样的发展当然有其社会的逻辑和必要,但是如果人类在经济复苏之后,就对导致种种发展错误的步伐和过程不再追问,甚至当盈利又回来以后,就开始又认为一切都是可以自然调整的,是“市场的规律”,那情景是不是像看待气候变化或者碳排放和环境污染一样,热热闹闹的吵一吵之后,又束之高阁,不闻不问,等待下一次灾难的来临。

  今天的中国经历过恐怖的文明破坏,徐家汇天主教堂在文革中也遭了殃。中国人私下的说法是今天有上亿的基督徒,到庙里烧香拜拜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不管什么宗教,或者人们又开始重视孔孟老庄,阅读孔孟老庄,这总是一件好事。

  文化和宗教情怀未必能立即改变生活水平或者素质,蜗居不会因为有了信仰就便豪宅,但是对整体社会而言,如果走出过去信奉政治是唯一真理的理念后,商业越来越成为唯一的社会目标,那显然是另一种迷失。

  当全世界都在说巨龙苏醒,巨龙更应该给自己两巴掌警惕自己,一个失去精神依托的社会和民族,要靠什么为自己的过去救赎?对未来的世界它又可以救赎什么?

  圣诞音乐到处在响,商业大楼一栋比一栋高过天主教堂和庙宇,但救赎自己的过去,必然来自认真审视自己的历史事实和精神遗产,中国能不能在今后避免重蹈西方的错误,更重要是不要回头再走自己错误的老路,都取决于年轻人的精神面貌,而不只是圣诞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