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网 - 石化产业链暗流汹涌 千亿资金如何终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49:55
李小宁2005-10-26

  景气周期即将结束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风光无限的石化产业突然之间发现景气周期结束已经近在眼前了。

  在日前召开的“石化市场分析会”上,专家提出一个结论:对中国石化行业景气周期来说,2004年11月是其高峰,2005年增速放缓,景气周期维持到2006年中。

  举出的数据显示了一个残酷的远景:以千亿计的石化项目投产后只能进一步压低石化产品价格,更有甚者,消息人士称,如果维持目前的油价,中石化下个月的炼油、石化项目将出现亏损,加上油田,勉强打个平手。

  中国石化行业的标竿企业都只能维持月度保本,石化行业的景气可谓风云突变,急转直下。

  
景气周期已经见顶

  中国石化咨询公司高工高春雨专门研究了世界石化市场景气周期的嬗变,他认为,近20年来出现了四次石化行业景气周期:1978-1980,1988-1990,1994-1996和目前这次。分析前三次周期可以看出其共同点,就是景气周期中价格和毛利上升,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增幅超过3%,石化产业开工率提高,乙烯装置开工率超过90%,集中出现大规模大项目投资。

  中石化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毛加祥认为,42美元是石化行业的保本价格,而国内买油价格已经在60美元左右,在60美元的价格下石化行业的利润空间大幅度下降,2005年上半年化工行业的毛利一直在下降。

  高春雨称,进入2005年后,石化产品价格没有随着油价一路上涨,可以认为上涨是在一定范围内,超过这个范围就不会再涨,所以石化行业的毛利出现下降,而随着2005年度赛科、扬巴、大庆和国际上一些大型项目的集中投产,产能集中释放,石化装置开工率下降。此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8月下旬的调查显示,大部分研究机构认为美国GDP增长将从2005年的3.5%下降到2006年的2.8%,全球经济增长则低于3%。这是石化景气周期结束的先行指标。石化行业的景气周期将在2006年下半年结束,2007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也有石化行业专家分析认为,2004年11月景气周期达到顶峰,此后景气周期已经开始回调,2005年还能维持增长,价格高位运行,但是毛利已经下降,可以说高油价实际是延长了本轮周期,可以维持到2006年中,但是这种意外刺激,低谷期也会持续时间较长,折旧、库存都需要消化,如果国际油价在年底美国用油高峰突破80美元时,景气周期可能在2005年就结束了。

  
石化产业链上下不接

  中石化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毛加祥说:“从数据看供求仍然平衡,但是需求旺盛是短期的,石化扩产的超大项目集中在中国和中东,中东有先决条件,开采成本才每桶7-8美元。现在BP都已经卖了石化项目,专做上游。”

  一位石化行业高工认为,中国石化行业现在面临的大问题是上下无法对接。上游产业对外依存度已经相当大,每年进口原油超过1亿吨,在高油价背景下,上游被控制;下游产能沿江沿海集中布局,但是炼油项目因为价格倒挂,炼得越多亏得越多,石化项目产能一旦集中释放,国内必然饱和,高端产品还是要进口,低端出口又是贸易摩擦。

  美国斯坦福研究院(SRI)提供的资料显示,全球2005-2009年聚乙烯产能增加1940万吨,中国将增加近800万吨,中东增加近700万吨,产能增长率超过5%,同期需求增长率为4.7%。

  而高春雨认为,以前的石化周期显示,一旦景气周期结束,石化产品将价格大幅下降,同时在景气周期中上马的项目也往往开始释放产能,进一步加剧了供求的不平衡,直到下一次景气周期来临消化掉库存。周期的低谷将出现在2008年到2010年,但是因为高油价的因素,低谷的低点不会很低。

  
两难之境如何化解

  与国际巨头不投资甚至卖出石化项目不同,中国沿海沿江的石化项目仍然在排队。中国石化项目四面开花,其涉及资金量将以千亿计算。

  分析人士认为,石化项目沿江沿海布局,是为了解决运输和战略储备问题,西部投资则是为了解决西气东输和中亚石油战略安全问题,但是在中国石化产业上下游没有有效衔接前,炼油、石化项目只能面临两难:要么产能不能发挥,上游无法获得足够原油,要么下游产能过剩,资源浪费严重。

  如果“十一五”期间这些炼油项目完全获批投产,新增炼油能力合计将不少于8000万吨,石化项目新增产能将不少于800万吨,而目前中国进口原油才超过1亿吨,上游来源的缺口如何解决?同样,在景气周期将过而低谷又相对漫长的时期,这数千亿资金又将如何终局?这不得不令人深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