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大国的战斗机设计与国民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0:31:56
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22 08:55  只看该作者 - 军情评论 - 军事论坛 _新浪网

世界五大国的战斗机设计与国民性

这个题目有些古怪,实际上,“国民性”是地区群体意识的凝聚,而战斗机是当地最高科技的凝聚之一,显然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大家熟悉的轿车造型设计,尤其是“前脸”,“哪国的车(当然是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就会长得象哪国的人”,比如美国、英国都很明显,但也有国民性分别被几个品牌继承,比如日本丰田过于国际化了些,本田介于本土和国际之间,三菱就很有忍者的味道,铃木则青年化、村民化一些。如果说到整体配置的权衡,就更明显了,美国的夸张,日本的轻巧,法国的城市浪漫,德国的运动均衡……这个不是主题也不废话了。
 
实际上,造型设计体现了审美取向,汽车作为拟人化比较明显的工业设计,设计师自然会注入自己的惯常的倾向了。那么,在更高的科技结晶,战斗机上呢?
   1.英国:古怪还是颓废?
   自从二战著名的“喷火”和“蚊式”之后,英国几乎没有“正常”点的战斗机出现,不论是纵置双发的闪电,还是垂直起降的鹞,都是“非主流”的设计。
    如果说法国在大革命之后的帝制与共和制的折腾,加上一战的巨大伤亡,让法国人颓废到在二战投降的话,英国则在二战后折腾得累了,虽然成功得打压了德国,但日不落帝国也随即崩溃,缺乏战略纵深,却又处于对苏前沿,颇让英国人无奈。从很多影视片中可以看到,曾经很多英国人还怀念辉煌的过去,但面对回归岛国的窘境,或自嘲,或顽固,或颓废,这其实也是英国足球流氓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英国民众在战后兴起“社会主义”运动,要求政府将造成战争伤亡的军费转为社会福利资金,工党政府上台后更是大刀阔斧的砍掉众多军工项目,英国除了在发动机上还有一些优势,其他都残缺不全了。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何英国总是在发动机上作文章,试图弥补其他系统的不足,就连F4鬼怪拿过来也要换换发动机玩玩~~
    虽然鹞式在战斗机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虽然马岛战争中取得很高的交换比(空战中似乎没有损失?),但鹞实际上不具备航母舰载机的基本素质,或者能长时远程巡航驱逐敌机,或者能高速截击阻拦敌机,更不要说为轰炸机护航~~惨胜的马岛战争证明英国再不复日不落的辉煌~~倒是美国拿去改成AV-8A/B用于海军陆战队的遂行近距空中支援比较合适~~
    
2.法国:浪漫还是无奈?
    和英国恰恰相反,法国在二战后颇想挽回些面子,一贯简直独立自主的原则(而意识形态/信仰的模糊,又让这个观念有时却又表现为给钱就卖的婊子,比如对台湾和大陆的双重军售),依然和英国相反的是,法国虽然保持了较为独立而齐全的航空体系,却一直缺乏推重比足够的发动机~~
    常说,长得“漂亮”的飞机一定也是机动性不错的飞机,幻影就符合这一点,颇有法兰西浪漫气息,但是,幻影坚持的大三角翼,无非是想用气动造型的水平敏捷性机动性优势,弥补发动机推重比不足造成的垂直性能的缺陷。虽然鸭翼让垂向敏捷性提高,但发动机推力和大三角翼阻力的双重缺陷,又只能让阵风试图去“多用途”(尤其和台风对比的话),而非超音速截击。
  
3.俄罗斯:天性简练还是现实被迫?突出过头结果失衡?
    就像毛子给人的印象常是四肢发达+头脑直接一样,毛式战斗级的设计思路似乎过于简练,从MIG15到MIG25/SU15,给人的印象就是“有翅膀的喷气发动机”,当然,是“有人驾驶”的(“无人驾驶的”、“有翅膀的喷气发动机”、“加个弹头”,就是苏联第一代反舰导弹,毛子的思维就是这么直接,哈哈)~~西方飞行员更是形容MIG21不是“坐”而是“骑”在发动机上飞行~~
   “设计就是突出与妥协”——蜂带刀。常有人说毛子武器显得“邪恶”,这种感觉就是因毛子过于突出主题造成的,造成整个系统失衡。鉴于自身综合技术实力不逮,所以毛子干脆将战斗机分成远程巡逻、远程高速截击、重点防空、前线格斗都多个型别,平时各管一摊,战时一拥而上~~
    MIG23是个过渡点,试图向机动性靠拢,但“单发+变后掠翼+纯手动”又造成稳定性很差,容易“抽风”,“自杀”的恐怕比被杀的还多~~MIG25的宽距双发显然又“过于稳定”,加速、极速和高度上去了,机动性依然很差。
   
终于,盼来了SU27/MIG29这一代高机动战斗机,尤其SU27具备了为轰炸机远程护航的能力,和TU160轰炸机、A50预警机、伊尔78加油机一起,让苏联空军具备战略空军的资质。
    但是,为了实现高机动下稳定性的,几乎是机动性的极限设计的,“眼镜蛇/天鹅式抬头前机身+下吊式宽距双发”却又成了下一代战斗机所必须的隐身和加速性的巨大障碍。
    4.美国:平衡和平庸之间徘徊?
    美国战斗机设计成熟应该从二战后期算起,尤其是P51野马显示出美国战略空军所需战斗机的模式,高机动性和远距护航能力完美平衡。到了喷气时代,F86、F4、F14/15/16/18也都是同代经典。
    应该说,美国拥有体制和资源的双重优势,拥有雄厚的科技和生产基础,大多部件都有独立预研并进,战斗机设计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系统权衡之后的挑选组装。美国空军之所以对轻型截击型战斗机不感兴趣,是因其战略使命决定的,其战斗机必须能给予战略轰炸机切实有力的保护,才能撕开苏联防空网,鉴于此时己方已经具备了一定高度优势,所以就追求水平机动性和航程,而既然发动机推力足够,抵达战场时燃油也消耗了一定燃油,那么垂直机动性也是不错的。但事情绝非这么简单~~
   
就像英法一对冤家一样,美苏也恰恰相反,苏联为了截击,强调了高加速和高垂直机动能力,美国为了护航,强调了航程、较高的持续水平机动机动能力。如果说F86朝鲜上空还是略具优势的话,F4在越南上空的表现颇让美国人失望,这无非是因为美国对此代战斗机(F111、F105、F4)过于自信,试图搞成“战斗轰炸/攻击一体化空中打击平台”,而此时空空导弹还不够成熟,大家都不得不玩近距格斗,美国的多用途战斗机在毛子的专用战斗机面前就显得笨重了。换言之,试图样样精通,结果样样稀松~~
    结果就是F15喊出“没有一克为了对地攻击”的口号,F16的格斗性能也很卓越,就连A10也是专业过头到笨猪般摸样(优良的低空稳定性和被弹裕量,以对毛子铁流做点名/自杀式攻击)。而既然有了优良的基础,F15和F16最终也都发展出了对地攻击性能,但这个就是在突出空战性能之后的加分,而非上一代试图让两项性能平衡,显然这代的思路比较理想。
    但毛子不愧是“勇于创新+长于整合”的民族,气动性能卓越的SU27和MIG29超出了常规设计的极限,相比之下,美国战斗机尤其是战略空军护航主力的F15,就显得平衡乃至平庸了。美国早已感到巨大压力,借着毛子解体的空隙,整出了F22,用先进的电控和推力矢量,极大的提高了机动性和敏捷性,发动机让其他国家望尘莫及,而常规布局还具有隐身性的先天优势,貌似美国式的均衡设计终于在F22上面能样样精通了,而其他国家不得不试图从某一单项加以超越。
   
5.中国: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中国常自称对于某些技术的起步研究很早,而现实中,中国常号称拥有:
最好的但也是服役最晚的MIG19改进型——歼6
(曾经被喊“万岁”的主力战机)
最好的但也是服役最晚的MIG21改进型——歼7
(常号称能抵挡F16,那MIG23、MIG29简直都没了意义~~)
最好的但也是服役最晚恐怕也会最长的二代机——歼8改进型
(常自称一个优良的平台,那F4一直改进不就行了?F4发射无控火箭弹岂不更稳更准?)
最好的但也是服役最晚的三代机——歼10
(越改越象F16早期型的敏捷性升级版了~~)
   
夭折的歼12恐怕更为典型,为了大战而研发的“单发轻型歼6”,机动性据说不俗,但航程和载重过小,以致没法装雷达和导弹,好比一个招式凌厉却出手无力的杂技儿童~~
    当需要宣传某型新机时,常自称能击落多少架上代机,那也就意味着,在绝大多数时候,面对优势敌机,PLA也得是那个交换比……
    前后说法结合,就貌似中国人不缺乏想象力,却总是不敢不能去实现一样~~
是的,有工业基础的先天不足,有技术封锁的困境和世界大战的压力,但是否也有国民性和体制的原因呢?
为何总是在排外和媚外中左摇右摆?
为何总是把阶段经验当成金科玉律?
为何总是别人量产了才终于敢明确自己的思路?
为何总是表现出对些许技术进步的不屑乃至强烈质疑,直到被落下一大步?
某些人保的是什么?守的又是什么?真的是对技术对国家的负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