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报告:网络结合手机成最具杀伤力舆论载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3:47:23

社科院报告:网络结合手机成最具杀伤力舆论载体

(2009-12-22)

fieldset {width: 309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曾昭鹏 北京特派员

  互联网在中国舆论景观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其扮演的角色也愈发显著。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昨天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互联网已成为中国新闻舆论的独立源头,而网络结合手机则已成为最强的舆论载体。

  蓝皮书中的“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今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进行的统计分析发现,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即约三成的社会舆论因互联网而兴起,凸显了互联网作为新闻舆论独立源头的社会现象。

  这些网络暴料事件包括广东韶关市劳工群殴、上海市交通管理部门“钓鱼执法”及“爱之女”闫德利公布“嫖客”手机号码等等。

  截至今年9月,中国网民总数达到3亿6000万人,居世界首位;全国互联网普及率25.5%,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庞大网民人口促使中国的社会舆论景观和信息传播模式发生根本性改变。

  科技的进步实现了网络与手机的结合,网友可通过手机上传文字、图片甚至视频,大大增强了网络舆论的传播范围。微博客如Twitter在2009年十分活跃,报告认为它在中国“有效地突破了某些信息屏障,赶在了传统媒体报道和政府新闻发布的前面,第一时间发布大量第一手的信息,成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

  报告表示:“互联网上的‘新意见阶层’(网民)已经结成了一个有现实影响力的虚拟‘压力集团’”;“网民从自身利益出发评议公共政策,经常能够有效地改变决策方向。”

  政府安装“绿坝”上网过滤软件的计划,因网民的质疑和激烈反对,而在今年7月1日强制安装前夕发生政策急转弯的情况,就被报告形容为“2009年网民作为‘压力集团’整体发声和发力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但报告也指出,“这种虚拟‘压力集团’不是政治组织,现阶段在若干具体利益问题上具有温和表达不满和不服从的特征,不会对社会稳定产生颠覆性影响。”

一些社会观察人士认为,在中国现有政治制度的框架下,为了解决由上而下的监督乏力,而由下而上的监督流于形式,网络民主是现有政治制度中的重要补充,可发挥权力监督的作用。

  面对这个新的社会发展趋势,中国政府强化网络管理同时,同时也积极建立更快且及时应对网络舆论的能力,全面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政府对网络民意的监测、反馈和吸纳机制。

  人民网舆情检测室分析师单学刚受访时说:“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敏感度在加强,从今年的趋势来看是很明显的。各级政府都在搞应对舆情的研讨和培训,最近这几个月我们就参加了十几场各级政府在这方面的活动。他们从过去一味的封网、删贴,现在已经开始在回应和面对。”

  “明年看来网络曝光的事件会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受重视,网民和政府的互动将会进一步加强。”一些社会观察人士认为,在中国现有政治制度的框架下,为了解决由上而下的监督乏力,而由下而上的监督流于形式,网络民主是现有政治制度中的重要补充,可发挥权力监督的作用。

  面对这个新的社会发展趋势,中国政府强化网络管理同时,同时也积极建立更快且及时应对网络舆论的能力,全面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政府对网络民意的监测、反馈和吸纳机制。

  人民网舆情检测室分析师单学刚受访时说:“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敏感度在加强,从今年的趋势来看是很明显的。各级政府都在搞应对舆情的研讨和培训,最近这几个月我们就参加了十几场各级政府在这方面的活动。他们从过去一味的封网、删贴,现在已经开始在回应和面对。”

  “明年看来网络曝光的事件会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受重视,网民和政府的互动将会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