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头大哥渐退江湖——二沙鱼苗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3:51:18
  上世纪50年代,专家们在九江基地选亲鱼。   专家们选亲鱼。   珠江所钟麟纪念馆保存的原九江基地微缩模型。   全省最后一家国营鱼苗场———白云鱼苗场场地被蚕食。   白云鱼苗场保存完好的二沙鱼苗场手绘地图。   老师傅正在撇花。

  1960年的二沙岛,除了二沙鱼苗场,有海心沙、护城沙、凤凰沙等5个自然村。那时候,来往于珠江两岸,大多只能靠木船摆渡,唯一的一座桥是连接广东省体育局训练基地专用的小水泥桥。干净的珠江水,还可钓虾、摸蚬。

 

  当时岛上沿江两岸种满了石榴、龙眼,对岸中大的学生常常成群结队游水过来偷吃,每个星期总有学生被渔场的职工抓住了写检讨。不愿意写检讨的,就跳河逃走。偶尔有漂亮的女大学生被抓,罚她们在办公室写检讨,大伙就能好好饱饱眼福,大伙也不将事情报告学校。

 

  ———秦金就回忆

 

  我们想象中的渔村,都是江河环绕,碧水悠悠,竹筏破浪,渔歌互答。美丽的二沙岛也曾有此一幕。

 

  雄踞二沙岛上的星海音乐厅,檐角高翘的壮丽外观,有如一只江边展翅欲飞的天鹅,与蓝天碧水浑然一体。你可曾想到,天鹅脚下这块地,22前仍还是二沙鱼苗场的育苗池。

 

  1986年,二沙岛整体进行房地产开发,存在多年的二沙鱼苗场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设备和部分人员搬迁至黄石路小平村附近,重建为如今的白云鱼苗场。

 

  二沙鱼苗场最后一任场长秦金就,如今已71岁,回忆起珠江两岸当年旖旎的风光,仍忍不住啧啧称赞。

 

  现任的白云鱼苗场场长梁启虾,拿出保存完好的手绘原二沙鱼苗场地图,指着一块块水面、一条条河涌详细地介绍,“原来的渔场好大,从广州大桥这头,一直到海印侨,都是我们的。渔场里面原先有条贤滘涌,现在早已被填平。”而原来的育苗池,也变成了一排排别墅、星海音乐厅对岸的锯木厂,如今已变成了五羊新城。

 

  1959年底,二沙岛联星大队第三生产社转变为国营二沙鱼苗场。1960年1月,种田的秦金就被招工进了东圃鱼苗场,时年21岁。没过几个月,他就被调来了二沙鱼苗场。

 

  鼎盛时的二沙鱼苗场共有190多亩水面,1981年,由于各地渔业生产发展,鱼苗销量不断加大,该场由原来2个产卵池、18个环道池增加到6个产卵池、36个环道池,年产各种鱼苗共4亿尾。

 

  那年代,二沙鱼苗场就已用上了飞机,用尼龙袋充氧气,空运鱼苗销往山东、陕西、甘肃、北京等省份,每年达2亿尾,其中鲩苗1亿尾,鳙、鲢、非洲鲫苗1亿尾。另外,二沙鱼苗场每年还要进行秋孵鱼苗1亿尾,主要是解决广东省内越冬鱼苗,以备来年春放养所需。

 

  峥嵘岁月,150多号职工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干”,其中包含50名知青。1977年,这些知青都回城了,从那时起,秦金就也不再下水游泳,“没有蚬,水就很差了。”

 

  那时的国营二沙鱼苗场,各种鱼苗产量最大,是广州市水产业当仁不让的“带头大哥”。建场初,鱼苗产量少,实行的是国家分配。每年,二沙岛渔场都只能从西江上游分到10多盏鱼苗,每盏2-3万尾。

 

  秦金就回忆,65年之前,那里还没有自来水,大家都是直接饮珠江水。1965年那年,很多人得了寄生虫,大家发现:水污染了。当时污染主要是由于上游的化工厂、氮肥厂、造纸厂的污水直接排放所致。

 

  1960年开始,家鱼人工繁殖技术被引进二沙鱼苗场,场里用土建塘及人工授精法进行生产,到了1964年,开始改用砖石水泥结构的亲鱼自动产卵池和环道孵化池,一个环道孵化池一次生产鲮鱼苗最高达700万尾,一般500万尾,鳙、鲢、鲩一池可产鱼苗200~300万尾。

 

  1985年,二沙岛开始搞开发,5个渔村的村民都迁往二沙岛外的渔民新村。在白云区水产局水产科工作的梁启虾,被派往负责接收二沙鱼苗场事宜。原来的设备,被搬迁组建新的白云鱼苗场。而场长秦金就没有随着大部队迁移,去了白云区特种水产养殖试验场担任副场长,分管生产。退休后,秦金就还担任了广州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顾问。

 

  “我们那时候是1个人养6个啊!”梁启虾介绍,原先的二沙鱼苗场共有147名在职员工,白云鱼苗场组建时,吸收了其中的12人,另有72人退休,在白云鱼苗场领工资。新的白云鱼苗场于1987年投产,重点繁育珍稀新品种,如斑点叉尾鮰、红罗非、鳗鱼苗和罗氏沼虾。

 

  起初,白云鱼苗场培育的这些育苗都卖得很贵:斑点叉尾鮰卖28元/斤,鳗鱼卖30元/斤,红罗鲱18元/斤,罗氏沼虾26元/斤。特别是罗氏沼虾,很贵,过冬前卖25—40元/斤,过冬后卖65—85元/斤。

 

  白云鱼苗场最高峰时曾有28个人。梁启虾说,那时,每个在职员工一年的工资有2000多元。退休的,每个月也有30元。“1990年—1996年,是水产行业的顶峰时期,整个行业都辉煌,当时广州每个区都有鱼场,老大是我们白云鱼苗场。我们一亩水面最高的产值达三四万,整个鱼场每年的利润都有一两百万。”

 

  花起钱来,梁启虾也不含糊,“那时够胆啊。”老梁说,当时光推广一个斑点叉尾鮰上市,鱼苗场就花了七八万块钱,把场里生产的斑点叉尾鮰摆在远洋、白云等11家宾馆,“起初,摆在那里没人吃,大家都不认识啊。我们就花钱找人去吃,这样才慢慢被大家接受。”

 

  1991年就来白云鱼苗场的“总工”王爵春,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他说,自己最大的贡献就是解决了鱼苗、虾苗越冬的技术难题。“虾过冬,退壳后很容易死亡,我们这里将过冬存活率由原来的5%提高到90%.”

 

  王爵春介绍,2008年年初,南方遭遇冻灾,“我们这里罗非鱼的存活率在80%以上,其他鱼场70%以上的都冻死了。所以是我们保证了去年广州周边的养殖户有鱼养。”

 

  梁启虾介绍,建国后,广东省成了山根、兴宁、横江、二沙等四大国营鱼苗场,如今,作为广东省唯一的国营鱼苗场,白云鱼苗场现在的养殖水面缩减为35亩,还不到最辉煌时期的一半。梁启虾说,现在鱼苗的成本高而出售价格低,利润只有10%—20%,而从前,毛利润就有70%.场里只好发挥国营场投入大,越冬技术有优势的特点,重点搞罗非鱼、淡水白鲳、淡水苏眉、招财鱼等越冬品种。

 

  现在我们没有亏本,没有欠债,上面没有拨款。老场自负盈亏。一年利润还能有十几万。还可以维持。临出门,梁启虾道别时说道。

 

  消逝的“撇花”

 

  1958年,人工繁殖“四大家鱼”获得成功前,养鱼业只能靠捕捞野生鱼苗来维持生产需要。广州的鲩、鲢、鳙、鲮等鱼苗,也都是沿用传统方法从西江河中捕捞野生鱼苗来饲养。

 

  《广东通志》曾记载“鱼花产西江,粤有三河,唯西江产鱼花,南海有九江村,多以鱼花为业,取上之封开水口,下至罗旁水口八十里”,又记“巨鱼散卵入肇庆界,始出人无法取之养成鱼苗,贩自封川以至高明,五六百里,多设鱼埠”。

 

  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60年代初,广东省水产厅和各地区水产部门,在鱼苗装捞季节都派人驻西江沿岸各装捞点,按计划进行分配。

 

  那打捞上来的小鱼苗如何区分呢?那就靠撇花师傅的“撇花”技术了。

 

  撇花,就是利用野杂鱼和各种家鱼耗氧点的微细差别,清野杂鱼,将家鱼花按种类分开。

 

  先把装捞到的鱼花放在一个与外界水隔离的撇萝内,经过一段时间,耗氧量最高的鱼花浮到表层,撇花师傅用鱼碟将表层鱼花连水舀出来。过一段时间,另一类耗氧量的鱼花又浮上来,再将其“撇出来”。

 

  撇花顺序一般是野杂鱼—鲢、鳙鱼—青、草鱼—鲮鱼。因为要掌握各种鱼类稍纵即逝的分层现象,对撇花师傅的技术和经验要求较高。好的师傅要求眼疾手快,分鱼的准确率达90%以上。

 

  不过这种撇花技术,在四大家鱼实现人工繁殖之后就慢慢消失了。

 

  (1、2、6由珠江水产研究所谢诤、罗建仁、王广军提供 3、4、5本报记者谭伟山摄)

 

  文/本报记者 饶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