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嫌房租打车贵 为何50万韩国人还愿留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8:42:52
根据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的统计,2005年经过各口岸来到中国的韩国人有350余万
朴世珍和曹周妍提着简单的行李,径直走到机场大巴的售票台前。首都机场指示牌上新添的韩语标识,对他们来说几乎没什么意义,从12号出口乘机场大巴到公主坟,再打车到五道口,这对韩国留学生来中国三年,每年“五一”、“十一”、“春节”都要回家,这条路线他们早已熟得不能再熟了。
“韩流”擦过身边
金植中却仍然需要在机场指示牌上的韩语帮助下,按图索骥寻找出租车站。他刚刚受命来到中国接受三个月培训,因为他所在的那座工厂马上就要搬到中国的山东半岛。提到机场的韩语标识,金植中觉得理所当然,因为“首尔到北京肯定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
金植中的说法未必准确,但在北京,韩文确实越来越司空见惯。韩国人聚居的望京地区,几乎所有的商业场所都挂中韩双语招牌;那里的房屋中介公司摆出来的信息栏,韩语的信息倒比中文的信息多。
在海淀区五道口,常常能看见电线杆上贴着的租房小广告,广告往往用中韩双语注明房型、地段、价位。五道口城铁站旁边开店卖麻辣烫的陈先生说,韩国留学生是他最重要的主顾,每天都有成群的韩国留学生到他摊前,边吃麻辣烫边赞叹议论。久而久之,陈先生连“芝麻酱”、“牛百叶”、“鹌鹑蛋”这些相当生僻的韩语单词都掌握了。
韩国驻华新闻机构与其他外国驻华新闻机构一样,集中在建国门和祁家园两个外交公寓办公。但他们有一个令其他外国记者非常羡慕、却无法效仿的地方,他们可以在北京找到自己的“家”。
朴基成是韩国联合通讯社驻北京特派记者,他就没有像一般外国记者那样把住处也安在外交公寓,而是到20公里外的望京去租了一套房子住,尽管交通状况不如人意,早上要起个大早,花30分钟赶到祁家园上班;晚上下班更要在路上堵一个半小时,付出这样的代价,只因为在望京,“有回家的感觉”。
两年前,朴基成把夫人和孩子接到中国。在望京,韩国超市和烤肉店遍布大街小巷,吃穿不是问题;孩子在专为韩国子弟开办的望京韩国国际学校上课,课后到围棋道场学棋。朴基成的夫人对望京这座“韩国城”的评价是:“好像不会说一句汉语,也能在望京生活下去。”
房租“不比首尔便宜多少,我都租不起啦!”
在北京从事中韩贸易的车杞焕说,和许多韩国人一样,他来中国之前,总以为中国的物价都特别便宜,现代化程度也不会很高。来后发现,事实与想象有很大出入。北京、上海的市政建设和服务设施相当发达,但打车、租房、娱乐,也并不便宜。中国的商业化程度更出乎他们意料,比如,韩国人喜欢聚居的望京和五道口,房价就会比同处北京四环外的其他地段昂贵很多,月租已经被抬高到每月3000到 7000元不等,高级住宅往往月租上万。“不比首尔便宜多少,我都租不起啦!”车先生开玩笑说。
其实,物价便宜是很多韩国人对中国一见钟情的首要原因。来到中国后,记者朴基成经常到望京南湖市场去采购大批海鲜和热带水果,牛肉和排骨更是家常便饭,这在农产品昂贵的韩国是不可想象的。一家韩国大型跨国公司的中层职员李先生说,对于他们做家用电器这一行的来说,中国这个市场“并不讨人喜欢”,他所在的公司已经感受到了中国本土公司的强大竞争力。在另一个大市场美国,压力就没有这么大,
美国基本上没有本土家电品牌。“但你不能因为不喜欢就不来,谁都知道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谁占据了中国市场,谁就有了未来。”
跨国公司开拓市场的冲动激起了第一波韩国人来华潮。而赶上这第一波的弄潮儿,当初学汉语往往是无心之举。釜山人朴橘矾学习汉语已有17年历史,他开始学习汉语的时候,汉语在韩国属于典型的“小语种”,只有像他这样对中国文化非常执著的人,才会报考中文系。而在冷战的大背景下,韩国大学中文系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古代文学。没有想到,1993年他们那一届毕业的时候,中文突然热门起来,同班同学很容易就进了急欲开拓中国市场的大型跨国公司。
在就业指挥棒指引下,中文越来越热,据朴橘矾介绍,现在的韩国,大学普遍设有中文系,高中阶段就开设了中文选修课,恶补中文的补习班满地开花,中文已经成为与英语地位相当的外语。
复旦大学韩国产业研究中心的朴昌庚教授有一个观点,他认为韩国是大企业集团主导实现产业化的国家,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援助和金融支持并不充分。狭小的国内市场也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庞大国内市场的近邻中国,不仅是韩国大型跨国公司的乐土,也给韩国中小企业提供了施展的空间。
“韩国社区”越来越多
中韩关系中有与众不同之处。从韩国来到中国的,不仅仅是跨国公司,不仅仅是冰箱、汽车和电视剧。在中国,像五道口、望京这样时时能与韩国人擦肩而过的地方还有不少。沈阳的西塔,山东半岛的很多城市,都能看见韩语招牌铺天盖地,韩国人聚居一处的景象。在世界各地拥有“唐人街”的中国人,第一次在自己的土地上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韩国社区”。
根据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的统计,2005年经过各口岸来到中国的韩国人有350余万,其中很多人在华长住。记者曾向五道口派出所和望京花家地派出所查询究竟有多少韩国人在这些地方定居,派出所方面告知我们,这些数据涉及机密,不便透露。
韩国驻华使馆总领事柳洲烈向记者提供了韩方掌握的数据,中韩建交以来,来到中国学习、经商、定居的韩国留学生和中小业主逐年增多,如今,已经有3万多家韩国企业在中国注册,4.5万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常住中国的韩国人已经达到50 万。韩国人,成了在华定居人数最多的外国人。柳洲烈总领事说,这种民间自发的密切往来,为韩中关系打下了比任何国家的关系都坚实的基础。
从共同的传统一起走向现代化,是中韩之间最大的相似之处。正是这种相似让彼此产生了“家园”感。
给中国人提意见
当记者向柳洲烈总领事询问,在华韩国人有什么带有共性的困难或不适应,需要使馆提供领事帮助?柳洲烈建议我们取消这个问题,因为他想不起来韩国人在中国会有什么迫切需要领事帮助的。在总体上,中国人的对外宽容,是尽人皆知的。
听到记者问起韩国有什么地方值得中国学习这个问题,朴基成的脸先红了,看来儒家文化要求的谦逊,已经深入他的灵魂。记者一再坚持,他说了两件事情。
“如果在韩国,一个驾手随意变线抢行或者其他违章,路上的人都会停下车来指责他,但在中国,人们似乎习以为常,没有人出来主持正义。这是因为‘宽容’吗?”
另一件事发生在望京南湖农贸市场。朴基成伤心地说,他上周去那里买海鲜和大米,遇到的商贩“无一例外骗了我”,买的时候6只鲍鱼,回家打开一看只有5只;别的东西也缺斤短两,“几乎少了一半”。
“在韩国,要是这样,他们就别想在市场里做生意了!”
韩国商贩讲求诚信,是不是儒家文化造就的?朴基成说,倒不好这样解释,因为军政府时代生活困难的时候,韩国商贩也经常作假,那时候儒家文化应该更有影响啊。现在生活好了,可能大家都觉得没有必要为这点钱败坏了名誉。
*****************************************************************************
北京于小星信息咨询部提供以下签约服务:
受托对各类信息开展搜集、加工、整理,提供方案、策略、建议、规划或措施。参谋、磋商、评议、会诊或顾问投资行为的可行性;大型会议文档及档案整理;科技成果密级评价;受托为外地客户在北京筹办大型新闻发布会,产品推介会和相关推广工作。受托在北京代办各项合法事宜。
地址: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14-7-001    邮政编码/PC:100026   电话/Tel:13801068992                电子信箱/E-mail:bjyuxxzxb@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