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为何不怕去医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1:56:48
韩国人为何不怕去医院?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金宰贤  

        中秋节回韩国时,我想到最近左膝时常不舒服,怕小病变成大病,就去了家附近的骨科医院。在韩国,看病既容易,又便宜,让人觉得去医院没有心理负担,这和我在中国去医院的感受完全不同。

        一进骨科医院,我就把我的健康保险证交给服务台。服务台工作人员在电脑上输入我的身份证号后,立刻找到了我的信息,让我坐下等一等。当天人不多,不到5分钟护士就叫了我的名字。进入诊疗室,医生看到我拿的一本书后,跟我寒暄了两句,正好他前几天也读过那本书。然后他让我躺在床上,摸摸膝盖附近问我有什么感觉,然后让我去拍X片。拍完X片后我回到诊疗室,医生看过片子后说,膝盖没什么问题,不要担心。这句话让我放心了很多。最后,我在服务台付了5000韩元的诊费(约合30元人民币)后离开。从担心到放心的这整个过程,不过20分钟时间。这次看病的全部诊费大约为17000韩元,而就医者只需付全部费用的30%左右。

        这次在韩国就医,让我想起了在中国看病的经历。我已经在中国生活了7年,对这里的许多现象都已经熟悉和适应了,但对两件事情还是觉得难以接受:过高的房价和糟糕的医疗。我认识的包括韩国人在内的外国人都不怎么去医院,去的话顶多也是去看诸如感冒、咳嗽之类的小病。哪怕有中国医疗保险,我估计也没有什么外国人愿意在中国做手术。

        韩国的医疗制度是以国民健康保险为基础的。韩国从1977年开始在雇佣5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实施医疗保险,但覆盖率不到全部人口的9%。12年后,韩国终于在1989年进入全民医保时代。全民医疗保险作为韩国公共医疗体系的核心,使得韩国人的医疗支出大幅减少。当时的医疗保险覆盖几乎所有韩国人,是由单位医保、社区医保和公务员及教师医保组成的。简单地说,有工作的人在就职的单位参加医保,没有工作的人就参加社区医保。保费按照每个单位医保的经营情况来决定。一般来讲,规模较大的企业的参保费相对便宜,较小的则贵些。当时,处于最不利地位的就是收入较低的农村居民和小企业职员。所以不少市民社会组织一直主张合并所有医疗保险,组建单一的医保机构。

        2000年7月1日,韩国将所有的医疗保险机构合并成“国民健康保险”体系,并且开始实行医药分业。组建国民健康保险的目的是:统一医保机构,实现社会连带责任:即让富裕的人帮助贫穷的人、年轻或健康的人帮助老人和病人;通过组建单一机构负责全民医保,以减少行政上的运营成本,进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整合所有医疗保险并非易事。经营较好的机构因为担心财政负担转嫁到自己头上,强烈反对与社区医保合并。所以韩国政府虽然在2000年组建了单一医保组织,但并未做到财务一体化。经过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对峙引发国会无法正常运行等等曲折之后,到2003年,整个医保体系才实现财务一体化。

        2000年的医疗体系变革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实施国民健康保险以来,员工数量不足10名的小企业的保费降低了17%,而雇佣千名以上员工的大型企业保费上涨了19.4%。与此同时,居民个人支出占医疗费用的比重由逾50%下降到37%。虽然这样的比率与欧洲福利较好的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国民压力确实减小了很多。今年,保费率被定为月薪的5.33%,由个人和雇主分别承担一半。即使没有工作的人,现在也能纳入家人的单位医保,不用缴纳保费。比如我,现在就纳入了父亲的健康保险,不用交保费。因此,对韩国人而言,去医院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哪怕人在外地也没关系,因为国民健康保险是全国统一的。

         在中国,我也曾就医几次,多是为了治好因感冒引起的咽炎。在中国,能随时去看病的周边的医院不多,去一次一般要花不少时间。这跟韩国的情况有很大不同。韩国医疗机构分为三个层面:医院、病院和医科大学附属病院。除了国立医疗院和各个地区的保健所以外,韩国的大部分医疗机构都是私营的,私营比重已超过90%。负责基本医疗的医院好比中国的专科门诊,只设诸如内科、神经外科和耳鼻喉科这样的专科。一般情况下,医院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对于医院处理不了的病情,患者可以凭医院的诊疗意见书前往病院或者医科大学附属病院。

        在中国,好不容易到医院后,就要排队和付钱。中国的医院给我最大的一个印象就是,它不相信我。挂号、检查和拿药等每个环节都要先交钱。我想,反复的付钱过程肯定大大增加了医院里的排队时间和拥挤程度。最后,医生开的处方里为什么总有那么多药呢?而且很多还不便宜。有时尽管嫌药价太贵,但还是不得不买,这真让人无可奈何。

        为了改善“以药补医”的现状,中国有关部门在讨论实行零差价、提高医疗服务收费和实施基本药物目录制度等种种措施。中国的医改既包括公立医院改革,也包括医疗保险机制的完善等种种难题。这无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中国真的能改变目前的医疗状况,我会为我的中国朋友们感到非常高兴。

作者金宰贤毕业于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中文系,自2003年起在华工作,曾在北京大学读MBA,现在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管理学博士。作者电子邮箱:zorba00@gmail.com,微博:http://t.sina.com.cn/jinzaix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