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获利的方法论-从不确定性和随机概念谈起 (lq1698先生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40:06
投机获利的方法论
投机获利的方法论-从不确定性和随机概念谈起
(lq1698先生原创)
我看完《成事在天》这本书时,有一个感觉,觉得作者把“不确定”的事件当作完全随机的事件来对待似乎有问题。这样做有时候可行,有时候不行,有时候可能是错误的。
不过当时也没有从概念上想清楚为什么。也没有搞清楚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就放下了。今天看到一个讨论随机性的贴子,一边看一边想,终于有了一点认识。
纯粹的随机仅存在于数学定义上,现实中不存在那样完美的随机。就好像“极限”这样的概念,现实中可以无限逼近,但决不可能达到。当然一个是收敛,一个是发散,有所不同。纯粹随机的定义是没有边界的。就像宇宙一样,你想像他有多大就有多大。其不确定性的广度和深度趋于无穷。而现实中的“不确定”是有边界的,它并不等同于完全随机。现实中人们常常用“随机模型”的方法来处理许多具有随机特征的不确定事件,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取其近似值。但应该注意的是,在定义域的范围内它可以被当作随机事件来处理,超出这个范围误差就会增大直至产生错误的结论。
人们常说,市场的价格波动是不确定的,或者说是随机的。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才导致投机方法和一般自然领域内人们所习惯的科学方法有很大不同。科学方法论所主张的严密和精确,在投机方法中不但英雄无用武之地而且过分追求还会成为成功的障碍。投机领域充满了辩证法。成功的投机者离不开辨证思维的大智慧。在这里,模糊是美,缺陷是美,简单是美。在利润上追求极限,在技巧上追求完美则恰恰不是美。它与美的真实背道而驰。
越来越多的理论和实证的研究证明,市场价格的波动既有随机的成分又不是完全随机的。否则投机者的成功就注定是偶然现象。投机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完全没有价值。投机方法论重要的也是根本性的任务就是在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中找到相对确定的东西,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识别出大致的范围。这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这可能是一个动态的范围,边界在不断地变化。因此,方法的适应性就成为投机方法论的精华和关键。投机方法的原理其生命力最深厚的基础存在于适应市场趋势的能力之中。长期稳定的获利方法的基本思路,不在于技术上的 “高,精,尖”,而在于其方法对市场变化高度的适应能力。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遵循这个思路向深处挖掘,才有希望发展出不尽完美但却简单实用的解决办法。有人说好的交易方法就是找出价格的确定性,然后不断地向价格的不确定性要地盘。这是一个不错的比喻。
随机漫步理论否认市场价格波动的确定性成分(尽管这种成分可能不占太大的比例),过分的扩大了这种随机性的范围,以致把它看作是完全随机的东西。其立论的基础是投资人总体在智慧和人性上的理想化和理性化。它认为买卖双方同样智慧同样理性,对信息的占有同样有效同样充分。而现实中这一假设常常不成立。由于它完全忽视了市场的人为操作因素,看不见市场中人经常发生非理性化的投资行为的一面,理论上有明显的缺陷。当市场在疯狂情绪的推动下呈现高度的非随机性波动时,如果没有完善的资金管理和严格的风险控制手段,往往会因疏忽和意外产生巨大的损失。以个人所接触到的有限资料来看,近十几年来用它指导交易的多是一些从事套利和对冲的基金,它们往往拥有相对完善的信息渠道和操作模型。对于个人小资金的投机操作还没有看到太多成功的范例。
而趋势论的理念则是建立在“人性不变”的基础之上。人性本质上的不可改变,导致万千市场中人总体上的非理性行为不可避免,这就决定了市场价格相对于其价值的背离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这种背离就产生波动,这样的波动永远也不会停止。波动停止,就意味着市场走向消亡,而趋势也就不会存在了。波动不停,则趋势必存。这就是“顺势而为”方法论立论的基础。
说到“顺势而为”,很多人关注的是趋势的判断。实际操作中的难点不在于趋势的判断。确定了时间框架之后,趋势判断的方法可以简单到几乎不用技巧。如果你不是新手,你一定接触过若干识别趋势的方法。一定知道“均线法则”,“趋势线法则”,“123法则”或“2 B 法则”等等。如果考虑能量,上述法则还有若干变种。长阳所售的经典中,并不缺少这类详细而具体的描述。这不是什么秘密。判断趋势只是一门基础课程,过分沉迷于此则难以晋级,指望从中找到“圣杯”更无可能。进阶的难点在于将传统的大众化的趋势概念在广度上和深度上进行拓展和突破。当你的思路更上一个台阶之后,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价格波动的本质,领会顺势而为的意义。不仅如此,你还会对趋势的产生,发展,和终结过程中的不确定部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不会一头扎进“百战百胜”的泥坑里不能自拔,不会再去奢望找一个万古不变,永远获利的“圣杯”。你会在“不确定”的范围内去寻找应对的方法和策略,在方法的适应性上下功夫。建立起总体概率上的优势,做到有的放矢。这时再看那些五花八门的投机理论就很容易悟出自己的道道,不至于轻易就掉入陷阱或被人忽悠。
任何技术分析理论,我们都要清醒地认识到,它是既非万能也决非无用。关键是你怎么用,用来干什么。例如波浪理论用得好就很有用,个人以为其精华在于识别和捕捉第三浪。其它的部分是趋势论的主观预测的衍生物。搞得复杂化和神秘化,看起来很完美但实用价值不大。还有那个“混沌操作法”,除去书中大量的自我吹嘘和廉价转卖之外,作者自己的有用的东西不多。仅有的一点被庄周捡去,放进他自己的操作方法中,谓之“杠杆操作法”。于是就“混沌”起来,火了一阵子。“杠杆操作法”就是一套简单的趋势判别配合一个头寸调整来实现“控制风险,滚动利润”,常常也有不错的获利能力。但进一步的努力在于适应性方面的提高。此乃个人之见。
高风险市场的操作,都必须有完善的系统化的头寸管理和风险控制。但趋势方法论的优势在于总体上收益和风险比率(大R)的适应能力。注意:不是大 R 概念本身,而是大 R 方法的适应能力。这种良好的适应性建立在牢固的人性不变的基础之上成为顺势而为操作方法最深厚最广阔的生命力源泉。因而历史上留下了很多成功的范例。长阳最近翻译出版的《Trend Following》这本书就收集了历史上不少依靠趋势获利的成功人士的故事。作者从多方面对此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述和剖析。信奉顺势而为理念的交易者可以一看。
每个人对顺势而为思路的理解和操作都不会相同,但获利的基本原理不会有大的改变。如果能够在系统的框架内解决对不同市场不同品种不同状态下的波动适应性问题,无疑就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相对长效的获利工具问题。个人这几年所走过的期货投机之路,略去具体的过程和细节,对投机方法的探索和进阶有如下几点认为很值得关注:
首先声明:这是个性化的思路,既非唯一正确,更不是万应灵药。另类方法一样可以很好用。
1. 把对盈亏概率的理解提高到数学期望,无疑可以拓宽获利的思路,不再被局限在片面追求高胜率的方法上。“峣峣者易缺,皭皭者易污”, 过高的胜率往往很短暂。不易保持其稳定性和适应性。
2. 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可以从总体上提高交易方案的适应性。把不同时期不同市场不同品种处于不适应期时的困扰降至最小。
3. 广义趋势论的思路显著提高了同一交易品种处于不同的波动状态下的适应能力。遵循“截短亏损,让利润滚动起来”的原则,亏损单一定是短线,而盈利的单子则尽可能培养成中线甚至做成长线。
这三点概括了本人对系统交易方法的研究并结合实战的心得体会,每一点都有丰富的内容和实战的代价。不要忽视对传统的大众化的趋势理念在认识上进行扩展和深化的努力。不要放弃对那些所谓“人人皆知”理念的深入思考,轻易地认为自己“懂了”。保持开放的思路而又不是人云亦云,对一些公认经典的理念,下功夫去找到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理解将有重要的意义。它也许就扫平了你在实战应用方面的障碍。
投机方法论接下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操作者与工具的相互适应和内在融合。这个话题有极其丰富的内涵而且不会有终极的解决方案。一套理论上有效的方法只有依靠长期的交易实践才能完善,才能逐步与你的个性磨合并最终成为你的交易习惯。思路的拓宽,理念的深化为培养赢家的心理优势提供了过河的桥或船,但过河毕竟是你个人的事,任何人任何书任何好的方法和思路都无法代替你个人的实践。易经不行,佛经也不行,所谓的“混沌”就更不行了。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吧,只要你是人而不是神,只要你在交易,只要你还没有永远离开市场,你的投机操作过程中内在的矛盾和冲突就不可避免。这是由“人性总体上不变”的道理所决定的。你所能做的就是借助于桥或船,让自己尽可能地避免那些非理性化的操作,在人和工具的配合下尽可能地离开大众的总体平均值,远点,再远点。
股市,期市,旗杆与猪
(lq1698先生原创)
先引网友“庸非”的帖子。他说 :
“美国有一名著名的股市图表分析师说过,‘股市就像是一根拴着一群猪的旗杆,在这些猪的抖动下,旗杆会东摇西摆。但炒股的人并不需要知道这些猪是在吃饭、睡觉还是在交配,只需要通过对旗杆摇动规律的研究,知道旗杆下一时候会向哪个方向移动就可以了。’
然而问题在于,图表分析师本身其实也是一头拴在旗杆上的猪。他在研究旗杆会怎样摇动的同时,也在影响着旗杆的摇动。再加上这些被拴在旗杆上的猪绝大多数并没有在吃饭、睡觉或者交配,而是都在做同一件事件——研究旗杆会怎样摇动。
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一头猪的一点点动静都会影响其他猪的反应,然后再相互影响。在这样一种所谓“正反馈”的系统中,就像蝴蝶的振动能引起台风一样,微小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旗杆的摇动方向,从而使这种预测工作变得非常困难。”
这位朋友的话值得思考。我觉得关于“猪”的比喻不但形象而且生动,更富于启发力。那么,它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
首先我们假定“旗杆的摇动”所指的方向是人们向往的地方,那里有“黄金屋”,有“颜如玉”。同时猪们是活生生的,是有情绪的。它们有“喜怒哀乐”,它们有 “恐惧和贪婪”,它们会焦虑也会烦躁。其次,猪们的情绪会传染。小范围的传染会引起噪动,大范围的传染就叫“流行”,或曰“共振”,这将导致群猪的骚乱甚或是疯狂。
想了解“旗杆的摇动方向”,我们并不需要去猜测猪们在想什么,不用“深入猪圈”,和猪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我们只需要守在猪栏旁边,密切关注什么时候猪们开始酝酿“骚乱”,什么时候猪群冲破了围栏。到那时,我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就可以了。
这位朋友说: “…微小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旗杆的摇动方向,从而使这种预测工作变得非常困难”。而我想说的是:放弃这种预测,就解决了这个困难。不要去和猪们搞“三同”,不要去主观地猜测猪们在想什么,更不要学着像猪一样去思考。你要知道猪是有情绪的,从普遍意义上说,这种情绪是不可克制的,这种情绪的传染和流行一万年也不会有改变。
如果你只是坐着,抽着烟喝着茶,看着猪栏的动静,张开机关时刻准备在第一时间里动手。这样的工作还会“变得非常困难”么?
很多有效的系统其实并不复杂,例如通道系统,通道的边界就好像是猪圈的围栏。
各种各样的系统的构建其实都和围栏的构建相似,圈好围栏,就等于是把构建系统方面该做的研究工作都做好了。你就不必去考虑围栏里的事,不必去过多地去预测未来。你只要看着围栏,一旦猪群冲破了围栏,该买则买该卖则卖,买多少,卖多少,何时止损,何时加仓...,一切就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一点功夫都在执行上。如果没有执行力,就无法跳出围栏。如果执行系统信号时总会产生不可克服的心理冲突或摩擦而导致操作变形,那你是掉进猪圈里啦。
跳出围栏,在市场上赚点钱真的不难。做不到这一点,你就永远在那儿探索,优化,再探索,再优化,…别人看你显得很努力很用功,说得不好听点,那是在瞎折腾。
系统交易者如果总是停留在系统研究的阶段,那就是天天和猪群搞“三同”,吃力不讨好,帐户缩水了,还要挨批斗。
尽早转入“看住围栏”的实战阶段,那才是向着成功迈出的重要的实质性的一
我的市场观和方法论(概要)
十几年的职业交易生涯,概括了几句话,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市场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决定操作技术。
操作技术(交易系统)决定交易的理论期望值。
最后,市场的波动状态(或曰运气成份)和自己的情绪控制力(或曰执行力)最终决定自己的实际交易结果。
我的市场观:交易市场的价格波动是市场生存的前提。价格波动是交易群体的理性与非理性行为的辨证统一。也是构成随机与非随机,线性与非线性,趋势与相对无趋势的最深刻的根源。
我的方法论:趋势论。趋势是投机获利的唯一源泉。趋势的发生不是意外。趋势可以定义,可以跟随。一个活跃的市场,必然是一个有趋势的市场。我们所有学习和研究的目的就是根据自己内在和外在的条件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获利的交易系统(或操作技术)”。
交易系统:选择市场,判别趋势,设定止损,滚动利润。
永远的考炼:了解自我,控制自我,不断提高操作技术的执行能力。
趋势是我们的朋友,干吗要躲避他呢?
关于趋势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没有唯一性。但有些很害人,有些呢又很蒙人。
在我看来,对于价格来说,波动-趋势-周期-循环-...本质上是一个意思。要深刻地理解市场的价格运动,不可僵化于某一种或几种时间尺度。要用相对的(辨证的)理念来看待趋势。这方面网上文章已经讨论过多次。以趋势论的观点来看,当某个价格从A运动到B时,趋势就已发生。而这种趋势我们是否能够捕捉到并加以利用那是另一回事。我们无法利用但也不能否定它的存在。系统交易中,我们对趋势的认定依据规则进行。虽然在是与非的判断上已经客观化和量化,但在趋势的利用级别和时间尺度的确定上,即在一些原始条件的设定上,依然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的色彩。因此,有些交易者就按照自己主观设定的时间框架来否定某些趋势的存在。这种带着墨镜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极大地局限了他们的思路,因而无法深入地思考问题,无法更深刻地认识市场。
市场波动的随机和非随机现象(或规律),和偶然和必然一样,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以趋势论的观点来看,在任何一种时间尺度上观察价格的波动,都是随机和规律,线性和非线性并存的。它们伴随着交易群体的理性行为和情绪化的变化相继产生并且相互转化。那种“随着市场的成熟,参与者的增多,市场的随机性将越来越强”的说法似乎并没有什么依据。从江恩到丹尼斯再到罗杰斯,投机市场一如既往,“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的假定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利用趋势稳定获利的方法也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这一切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市场参与者群体的本性(人性)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市场丰富多彩,确实有万千思路可以获利。但有一条,无论你是否承认趋势的普遍存在,无论你是否奉行“顺势而为”的交易理念。你的买单只有在价格上升时才可能获利。同样,你的卖单也只有在价格下跌时才能获利变现。
价格的波动就产生了趋势,哪怕只跳动了一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