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与教儿育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54:59
2008年11月03日 星期一 22:14
家长管教孩子要注意十三戒
1、戒过度保护
有时候,由于太注重表面的安全,忽略看不见的心理需求,纵使孩子具有优秀的先天条件,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当孩子想跑、想玩时,大人会害怕孩子受伤而禁止他。如此的话,孩子便会养成不好动的习惯,身体变得迟熟、孱弱多病,心智的发展也必然受到阻碍,性格也会变得退缩胆小、缺乏自信、无法面对困难。我们必须明白,关怀是心灵上的沟通,并不是行为上的干预。过份的干预既令孩子反感,也妨碍他发展潜能。
2、戒过份宠爱
事事顺从孩子的要求,替他完成所有事情,孩子什么事情都不必动手,于是容易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依赖、迟熟、不能忍让、也不懂自己照顾自己,即使表面看来柔顺温和,但当孩子长大,需要面对难题时,就可能出现性格突变。
家长的包办代替是孩子形成性格软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这等于剥夺了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导致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萎缩……
3、戒揠苗助长
孩子年纪愈小,基本动作愈少受学习或训练影响。不顾孩子的发育情况,强迫他提早学站、学走路、学写字……造成孩子身心严重失衡,导致产生脾气暴躁、焦虑、冷淡、退缩等问题,兼且会拒绝学习,也不懂与人和谐相处。
4、戒过份专制
经常以权威口吻规范孩子的举动、限制他的自由、否定他的想法,会使孩子长期处于恐慌之中,无法表达自己,只懂唯唯诺诺,不懂快乐;并使他失去自信,变得紧张、没有安全感,面对事情不知所措,失去尝试新事物的勇气等。另外,为了发泄不满,孩子会欺负比他小的孩子,当孩子长大,他更可能会对我们存有怀恨的心理,把以往积压的不满,发泄回我们身上。
5、戒脸孔严厉
孩子无法在严肃当中感受到我们的爱,摆出严厉的脸孔,只会令他对您却步。我们应避免用苛刻字眼责备他,即使他做得不够好,也应温和地给他意见,使他容易接受。
6、戒忽略孩子优点
觉得孩子没什么长处,就算有,也视之为理所当然,使其天份无从发挥。 中国人比较谦逊,不在人前称赞孩子,有时还会不经意地批评他。其实,我们对孩子的评价是他建立自我形象的依据,如果经常提及他的缺点,孩子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不仅影响其自信心,甚至会认定自己一无是处,更不思进取。
7、戒忽略孩子说话
孩子喜欢问问题,我们会觉得很烦,而打断孩子的话,或要他收口;人家问孩子问题,我们却经常替孩子说话。这样,会剥夺孩子练习说话的机会,导致自我表达能力差,孩子并会渐渐不再跟我们说话,严重影响亲子间的沟通。
8、戒经常对孩子唠叨
误以为多对孩子说几次,他就应该懂得如何做,即使在安慰孩子时,也是喋喋不休地指出他的过失,叮咛告诫他应该如何做,而忽略孩子的难处。孩子难免会感到麻木,变得了无生气,没有自信。另外,唠叨还会使自己的脾气变得暴躁,情绪变得无法控制。9、戒嘲笑挑剔
挑剔孩子的过失,经常把其缺点挂在嘴边,说话刻薄,用骂人的字眼嘲笑他“笨手笨脚”“无用”等,甚至在别人面前斥责数落孩子,均会使他感到丢脸,严重损害其自尊,变得自卑懦弱,认为自己真的没有能力做好事情,不敢发展潜能,记忆力和创造力也因而大减,变得退缩、胆小、缺乏自信。须知道,孩子的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是需要一段长时间,甚至永远无法重新建立起来的。另一可能是,孩子会对我们产生怨恨,不但不会尊重您,长大后还会找机会报复。
10、戒对孩子乱发脾气
父母情绪不稳定、乱发脾气,会令孩子的性格变得扭曲、行为变得极端:一是变得反叛、是非不分、缺乏责任感;或是变得自闭、缺乏安全感;也可能同样爱乱发脾气。
11、戒低估孩子能力
质疑孩子潜能,处处要求他跟随自己意愿行事。孩子不能从失败中学习,变得依赖心重、惯于被命令、缺乏思考力。
12、戒以偏概全
用主观的情绪和期待去看待孩子,自以为是地认定他的发展,并以一个特点概括其全部性格,导致他自我规限其发展方向。例如,经常指责他“你又给我惹麻烦”“总是这样!”“没出息!”等,暗示了不能改变,会给他也认定觉得自己比人差,因而放弃改正,慢慢地,他便会向被认定的方向发展,做个没出息的人。认定,也容易做成偏见,导致经常错怪孩子,令他疏离您,对他的影响力也相对地减低,甚至变得反叛。
13、戒漠不关心
对孩子表现出漠不关心,孩子为了引起我们注意,会做出种种叛逆的行为,却不幸误入歧途。另一可能是,孩子觉得我们不关心他,对生命感到失望,因而走上绝路。
孩子最怕听的10句话
1·傻瓜,没用的东西
2·你简直是个废物
3·你可真行,竟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4·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好了
5·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6·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7·求求你,别再这样做好吗
8·你作出这种事,真是让我伤心透了
9·你又做错事,简直坏透了
10·你若考了一百分,我就给你买
养育快乐孩子的12诀窍 研究发现,快乐的孩子拥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包括:较有自信、乐观、有自制力。这里的12个诀窍,能助让你养育出一个快乐的孩子。
1、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课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唯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想像力无拘无束的发挥,让他们可以悠闲的看蜘蛛织网、研究萤火虫如何发光……以他们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他们所好奇的世界。也许,有时你也该放慢你的脚步,抛开你的行程表,跟着孩子的节奏享受生活。
2、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3、鼓励他多运动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纾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4、常常拥抱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5、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6、教导他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7、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
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1.确认他的问题。2.让他描述他想到的解决方式。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8、放弃完美主义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着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答案是No,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9、笑口常开
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10、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札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着画笔涂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11、激发他内在的艺术天份
12、给他表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着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
 
让孩子听话,专家来支招
父母总希望孩子能听自己话,可孩子偏偏把父母们苦口婆心的说教当成耳边风。
“孩子怎么这么犟呢?我们说了那么多都是为了他们好,想想看,如果是别人的孩子,我会对你说那么多吗?爸爸妈妈不会害你的!”在教育子女无效后,父母真是满肚子的苦水无处说。
怎么能让孩子听话?假如世上有让孩子听话的药,估计父母们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买回家在第一时间给孩子吃的。可世上那会有这种药呢?还是看看专门研究家庭教育的专家们有什么新鲜招数吧!
孩子不买父母的账
一位母亲抱怨:“我一直非常注意孩子的成长,特别是他的缺点,我会想办法让他尽量改正。为此,我天天讲,月月讲,真是磨破了嘴皮子。刚开始我说他,他还听,慢慢的他就对我说的话不予理睬,不当回事。现在我无论说什么,他都好像没有听见,无动于衷。我实在想不出用什么方法来管教他……”
原因分析:父母教育方法不当
这位母亲的苦恼其实是孩子对反复出现的某类刺激所产生的一种习惯性倾向,导致心理反应迟钝或弱化,甚至不起反应,这是目前很多父母共同面临的一件头痛事。
针对众多父母头痛的事情,重庆市妇联儿工部的屈部长表示:从《重庆市父母学校系列教材》的研究来看,造成孩子心理慢性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父母教育方法不当,因为很多父母都不会批评孩子。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批评孩子简单化
有的父母养成了随口批评、责骂孩子的习惯,不着重说明孩子过错在哪里,也不分析过错的原因,而是更多发泄自己的情绪。长此以往,孩子必然把父母的批评责骂当作耳边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将过错与人格混为一谈
当孩子有了过错以后,父母批评孩子不是对事不对人,而是用简单地否定、粗暴地训斥、讽刺来对待孩子。如“你真是笨,一辈子没有出息”,“现在就学会了撒谎,长大后不知道成什么样子”。这类语言最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变得对任何事情都无所谓,甚至自暴自弃,不思进取。
·求全责备,要求太高
有的父母往往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不是站在发展的立场上,宽容的接受孩子由于缺乏经验与能力而犯的过失,而是小题大做,大发脾气,并且将孩子以往的所有错误重新数落一遍,引起孩子反感。
专家
支招:应该着重鼓励
·批评对事不对人
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应当对孩子有全面的认识评价,既看到孩子的过错,又看到孩子的优点长处,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应当向孩子解释为何受到批评,如何改正,避免再犯错误。
·使用有效的批评语言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简明扼要,而反复唠叨是其中的大忌。
因为反复雷同的讲话内容,对孩子缺乏刺激的新鲜感,使孩子心生厌烦。除了特别重要的事情可以重复一下,一般的事情父母只需要说一遍就可以了。
·批评要慎重
批评用得过多过滥,会带来十分不良的后果。所以,从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孩子发展的观点看,父母应该着重鼓励,少施惩罚批评。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父母不宜运用惩罚批评:
1、孩子能力不及的事情;
2、正确与错误还没有弄清楚的事情;
3、缺乏经验造成的过失;
4、孩子已经认错,很努力地用行动来补偿,有羞愧的表现。